查看原文
其他

仁---国学六法(2)

2016-07-18 赵士林 赵士林文集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c1307dlsb4a&width=500&height=375&auto=0

不光是我们的圣人,全世界的圣人出生,特别是宗教教主的诞生,都有不寻常的故事。例如释迦牟尼佛的诞生,据说是他的母亲睡梦中感觉到有一头白象从右侧肋骨下进到肚子里,于是就怀上了佛祖。后来白象就成了佛家功德和智慧的象征,你看峨眉山普贤菩萨就骑着一头白象。基督教的创立者耶稣则是圣母玛利亚童贞而生,就是说圣母玛利亚是处女怀孕,生下了上帝的儿子耶稣。这些神话自然都是在告诉我们,圣人从出生开始就和凡人大不一样。

“龙生虎养鹰打扇”当然是胡扯,但孔子长得很丑大概是事实。关于孔子的画像,属唐代画圣吴道子画的最权威。吴道子画的孔子就是两眼外凸,并且露出两个大板牙,中间还带着缝。今天,伴随着“国学热”的升温,孔子也成了电影电视剧的热门题材,甚至发彩票都发到孔子头上了。有人拍了部电影《孔子》,扮演孔子的是周润发。还有人拍了部电视剧《孔子》,扮演孔子的是赵文瑄。周润发和赵文瑄都是大帅哥,和孔子的反差太大了。不过艺术作品嘛,美化美化圣人也是可以理解的。孔子不仅长得丑,如果按照《史记》的说法,他好像还是个私生子,老妈还没有正式过门就生了他,《史记》的说法叫“野合生”。“野合生”这个说法很不好听。它主要有两个意思:一个意思是在野地里办事儿怀的孩子,一个意思是没正式办理结婚手续生的孩子,有点私生子的意思。因此文化大革命搞“批林批孔”,说孔子是老奴隶主叔梁纥强奸少女颜征在生下来的。从古代到今天,都有很多儒家的卫道士拼命替孔子解释,坚决否认孔子是私生子。其实这些解释大可不必。如果说孔子是私生子,耶稣更是私生子。中西两大文明的最杰出的代表都是私生子。瞧这私生子多伟大!私生子有什么见不得人的?

中国古代有个说法,老阳少阴,也就是男的岁数大,女的岁数小,生的孩子最聪明,私生子通常也都很聪明。由此看来,孔子成为圣人绝非偶然,他具有双重的先天条件,他是老阳少阴加私生子。

孔子家祖上像阿Q的祖上一样,也曾经阔过,不过孔子命不好,没赶上。由于孔子出生时,叔梁纥已经垂垂老矣,孔子刚刚三岁,老爸就去世了。老妈又不是正室,属于妾这个级别。于是孔子和母亲相依为命,尝遍了人间的辛酸悲苦。孔子后来填履历时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说自己小的时候家境贫寒,干了很多蓝领的事。

出身低微,相貌丑陋,再加上私生子,恐怕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很多人如果从小像孔子这样,长大了很可能得抑郁症,不得抑郁症也是个愤青,甚至干脆自暴自弃了。但孔子不这样,相反,他克服自己的先天不足,发奋学习,终于成为中华民族的大圣人,中华文化的“通天教主”。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这个学习不能是看图识字做算术题,古人学这些知识是从六岁开始,十五岁开始学就太晚了。一般地讲,一个人十五岁左右就开始琢磨怎么活着才有意思,也就是开始思考怎么做人了!孔子正是从十五岁开始就专心致志地学习和思考做人的道理了。

那么,孔子思考出了什么道理?他要求我们怎样做人?

总的要求就是一个字:“仁”,“仁义”的“仁”。

“仁”是孔子最重视的道德范畴,是儒家的核心价值,也是以儒做人的根本原则,因此儒学又被称为“孔门仁学”。

那么,究竟什么是“仁”?“仁”字在《论语》中出现了一百零九次,孔子每次对“仁”的解释都不一样,更准确地说,孔子每次都是针对不同的情况来解释“仁”。就事论事,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孔子教学的特点,他从来不抽象地讨论问题,对“仁”的解释也是这样。例如脾气暴躁、遇事莽撞的学生问他什么是仁,他就说温和沉稳就是仁。谨小慎微、遇事犹疑的学生问他什么是仁,他就说勇敢果断就是仁。孔子对“仁”的解释就是这样始终紧紧地围绕着人们的日常表现,灵活机动,随事点拨,针对性非常强。但是它也有一个不可动摇的核心,那就是“爱”。    

《论语》里说:“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孔子的学生樊迟问老师什么是“仁”,老师回答说“仁”就是“爱人”,这个答案十分朴素,但它却是孔子对“仁”的最高概括。这个答案告诉我们,做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要有一颗爱心。

但是,光说有爱太简单了,不用圣人,就是我们老百姓,也都知道人要讲点儿爱呀!凭什么孔夫子一讲爱就成了圣人呢?

原来,孔子讲爱尽管十分朴素,其中却蕴涵着丰富深刻的意义。

儒家的第二号圣人孟子最理解孔子,他讲了十个字,对孔子说的爱做了全面、精辟的概括,这十个字就是:“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这十个字透露了孔子讲爱的三层含义,那就是,第一层:“亲亲”,对亲人的爱;第二层:“仁民”,对大众的爱;第三层:“爱物”,对万物的爱。孔子乃至儒家要求做人应该拥有的仁爱之心,主要就是这三层。先来看第一层:对亲人的爱。

1对亲人的爱

儒家追求一种爱满天下的境界,但儒家的仁爱,却发端于我们身边最普通的血缘亲情,也就是对父母兄弟、对亲人的爱。正如孔子所说“立爱自亲始。”(《礼记·祭义》),意思是说,爱这种感情的培育,是从爱亲人开始的。而爱亲人的核心,就是一个“孝”。孔子告诉我们,做人应该有爱心,爱心首先是孝心。

例如《论语》第一篇就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论语·学而》)。

一句话,就道出了儒家以血缘亲情为基础来建立道德体系的根本诉求。“孝”是对父母的敬爱之情,“悌”是对兄长的敬爱之情。“孝”是纵的要求,“弟”是横的规范。“孝”和“弟”两个出自血缘亲情的自然纽带,一纵一横,就为人间的道德秩序确立了经和纬。其中尤以孝为道德的基石。孔子认为孝是仁的根本,或者说是仁的出发点。

例如有一次,孔子的学生宰予对父母逝世子女守孝三年的习俗提出质疑,说是守孝长达三年很耽误事,一年就足够了。孔子就批评宰予“不仁”,并提出理由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小孩子三岁了,才离开父母的怀抱。因此,父母去世,为他们守丧三年是天下人都尊奉的规矩。你宰予难道不是直到三岁时,还被父母搂在怀里疼爱吗?”

孔子这个说法今天看来仍然不错。今天的小孩子也是三岁才上幼儿园,才算离开了父母的怀抱。
    但是守孝长达三年的做法肯定会严重地影响正常的生产和生活。这三年之丧怎么守?在父母坟旁搭个小草房,披麻戴孝,戒酒戒肉戒娱乐,想听听音乐是绝对不行的,同时还要戒性生活,结了婚的夫妻要分居。有工作的得请长假,甚至干脆就辞了职。后世为了照顾官员回家为父母守三年之丧,还专门设计了一个制度,叫“丁忧”,非常像今天的停薪留职。大家想一想,这样守孝长达三年之久,要耽误多少事?耽误多少孩子?当时的社会,每个国家都格外重视人口的繁衍,耽误孩子可不是小问题。因此对三年之丧,不光是孔子的学生宰予有意见,专门和儒家PK的墨家更是坚决反对。这在今天当然已经是一个不存在的问题。但通过孔子的批评我们可以发现,他判断“仁”或者“不仁”的最重要的根据就是对待父母的态度,对待父母之恩要真诚地感恩,要充分地回报,这就是孝,这就是仁。不孝敬父母就是不仁。


做人首先要孝顺。这是以儒做人的头一个要求。把“孝”作为人生头等大事,这是中国文化的特色,因此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一定意义上又被称为“孝文化”。不仅儒家讲孝,就是专门和儒家过不去的道家也不否认孝。老子说:“绝仁弃义,民复孝慈”,显然也是在主张孝,不过是声明儒家谈仁说义那一套非但不能使人“孝”,反而是“孝”的障碍。这体现了儒道两家人生观的重大差异。儒家人生观强调尽伦理,道家人生观强调任自然。老子还说:“六亲不和有孝慈”,这也不是否认“孝”,这句话同样是在抨击儒家的谈仁说义恰好造成虚伪做作,从而破坏自然,导致“六亲不和”,这个时候才感觉到、认识到“孝慈”的可贵。一个和睦的人家,并不需要天天把孝挂在嘴边上。

为什么大家都认同“孝”这个道德要求,就连十恶不赦的强盗,也可能十分孝顺?就因为孝其实就是对人间最伟大的情感,也就是父母之爱的回报。“可怜天下父母心”,世间最纯洁最无私最真诚最令人感动的爱,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世间最应该感恩回报的,也是这种爱。我们来看母爱。

母爱的无私伟大,遍及一切生灵。

我们都知道那个催人泪下的鳝鱼的故事吧!一条鳝鱼被放到锅里用文火慢慢煮,据说这样煮熟的鱼肉味道鲜美。等到煮熟了揭开锅时,主人发现鳝鱼的形状十分奇怪,它的身体向上弓起,尾巴和头浸在煮沸的汤中,腹部却露出沸汤之外。主人好奇地剖开了鳝鱼的腹部,发现它的腹内全是鱼籽,也就是是鳝鱼母亲的孩子。原来这条鳝鱼母亲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忍受着长时间的痛苦,直到死去都保持着那种姿态。是的,这不过是一条鳝鱼,她忍受痛苦保护孩子也完全出自一种生理本能。但是这个生理本能所表现的母爱难道不是同样地令人感动、令人恻然吗?不是同样地可以惊天地,泣鬼神吗!

反正我看到这个故事后,就再也不吃鳝鱼了。

母爱的无私伟大,更遍及整个人类。

在日本的古代,乡下人由于生活十分贫困,有抛弃老人的习俗。一天,一个人背着他的老母亲上山,准备将老母亲抛弃到深山里。一路上,老母亲在儿子的背上不时地折些树枝仍在地上。儿子奇怪地问老母亲这是干什么。老母亲回答说:“儿呀!我是怕你回来的时候迷路啊,所以折些树枝扔在地上给你做记号”。儿子听了顿时热泪盈眶,一声不响地将老母背了回去。你瞧,老母亲在被儿子抛弃的路上还惦记着儿子,担忧他迷路,这就是母爱。我至今还记得一个令人撕心裂肺的民间故事。说是有个人怕老婆,什么事都无条件地听老婆的。这个老婆是个恶妇,一次竟然要丈夫杀掉他的老母亲,把老母亲的心脏掏出来给她看。这个儿子竟然真的把自己的老母亲拉到院外杀害了,然后掏出老母亲的心脏往屋里跑要给媳妇看。跑着跑着突然摔了个跟头,把老母亲的心脏摔到了地上。老母亲的心脏在地上跳着,居然说了话,原来这颗母亲的心脏还在心疼儿子,看到儿子摔倒了连忙问:“儿子,摔疼了吗?”

对这样一种爱的回报,就是”孝”, 对父母之爱的爱,就是孝。

----

日本有一个电影叫《楢山节考》讲的就是日本把老人放到深山的故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