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对人的尊重---国学六法(9)

2016-07-28 赵士林 赵士林文集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h1307p722d9&width=500&height=375&auto=0

孔子所讲,先富后教,让老百姓富裕起来,保障老百姓的生存权,再进一步对人的尊严的一种肯定。

对大众的爱,直接地培育了对人的尊重。在中国古代社会,正是儒家的智慧高高地举起人的尊严的旗帜。在任何情况下都维护人的尊严,成为中国智慧的优秀传统。例如《易经》把天地人列为“三材”,意味着人的地位可以和天地并立,同样伟大,同样崇高。“天地之性人为贵”,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响亮的口号。不仅儒家维护人的尊严,道家例如老子也十分重视人的尊严,因此他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从维护人的尊严出发,孔子痛斥:“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最初发明人俑来陪葬的人,应该断子绝孙吧?俑就是人形的陶俑或木俑,古代用来陪葬,孔子对这种做法深恶痛绝,于是骂出最狠毒的话。古代社会把没有后代看成最严重的事,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骂人断子绝孙是最狠毒的、最令人不能容忍的咒骂了。孔子很少这样骂人,他之所以对用人俑陪葬的现象深恶痛绝,而一反常态地痛骂,就是应为这种做法侵害了人的尊严。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儿子身体不好,陶渊明为儿子雇了一位仆人。在将这位仆人送给自己的儿子时,陶渊明专门附上了一封信,信中叮嘱自己的儿子:“此亦人子也,当善遇之。”意思是说,尽管这个人只是个仆人,但他也是人生父母养,你必须好好地对待他。

古代道洲那个地方由于水土的关系,——今天从医学科学的角度看,大概是由于环境污染或近亲结婚等原因,很多人生下来就病态的矮小,成了我们所说的侏儒。唐代宫廷为了取笑逗乐,经常要求道洲地方官向朝廷进贡侏儒。有一年一位叫阳城的人出任道洲刺史,却勇敢地抵制朝廷的指示,反对向朝廷进贡侏儒。这就是有名的阳城抗疏。阳城之所以敢于对抗朝廷的旨意,目的就是要维护侏儒做人的尊严。后来大诗人白居易写诗歌咏此事,其中有两句写道:“道州水土所生者,只有矮民无矮奴。”

仆人尽管社会地位低下,侏儒尽管矮小,但他们也都是人,也都具有做人的尊严。这就是上面两段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如果和西方古代的有关思想相比,中国的智慧对人的尊严的维护,就更显得格外宝贵。古希腊最开明的思想家之一亚里士多德肯定奴隶存在的合理性,中国的智慧强调人的尊严却包括一切人,奴隶也不例外。 


----

小编评述:

中国对尊重的理解实在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首先是父母不尊重子女,把子女作为自己的私有物品。

再是国人不尊重法律,总想把关系凌驾于法律规范之上。

最后是自己不尊重自己,进而不尊重他人及一切生命。

所以才有,见人身亡只当儿戏,轻言战争自己不花一毛扬言我们中国人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