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宇宙之爱---国学六法(12)

2016-08-02 赵士林 赵士林文集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k1307nchfmr&width=500&height=375&auto=0

我们已经必须提出这样一个拷问:要么就是一个世界,要么就是没有世界。

面对这样一个严峻的世界,儒家强调对天地万物的爱,尤其具有严峻的现实意义和崇高的文化价值。

话到这里,有人可能要质疑:什么天人合一?这种文化观根本就不科学。

没错,中国文化讲天人合一,可能经不起科学的拷问。

从科学的角度看,宇宙本来就是一个冷冰冰的物理存在,是一堆看不见摸不着的原子电子。但是你一味地从科学的角度看宇宙,看人生,宇宙就太可怕、人生也就太绝望了。

我拿大地震做例子。今年发生的海地大地震瞬间夺去了几十万人的生命,玉树大地震也损失惨重。我由此想到两年多前的汶川大地震,想到我知道的所有的大地震,那都是大地一哆嗦,千万人瞬间就蒸发了。面对如此可怕的自然灾害,我不能不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究竟应该怎样看待人和自然的关系?从科学的角度看,人在自然面前算什么?什么都不是啊!正像苏东坡的《前赤壁赋》所说:“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人生天地间,不过就像水面上的一个小飞虫,就像大海中的一粒小米呀!大地震的可怕在于,它什么时候发生,在什么地方发生,你根本无法准确预测,这就意味着生活在地震多发地带的人们,活得很偶然。我记得初到日本的时候,十分不习惯。在澡盆子里边正洗着澡呢,澡盆子就咣当咣当地想起来了,原来是地震了。我慌忙跳出来往外跑,真的很狼狈,那叫“裸奔”哪!后来习惯了,也就不管它了。在日本,两三级的小地震经常发生,你如果不对它忽略不计,日子就没法过了。

科学如此发达了,还就是拿地震没办法。但是科学确实伟大,通过科学家的努力,我们乐观地相信,再过几十年,人类终将能够准确地预测地震,从而大大减少地震造成的伤亡。就像科学已经能够准确地预测台风,从而大大减少了台风造成的伤亡。

但是,地震我们能够准确预测了,还有小行星撞地球哪!小行星撞地球的可怕在于我们能够准确预测却没有办法有效预防。那意思就是说,我们知道小行星哪年哪月哪时撞过来,但是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它撞过来。这岂不更可怕?地球总共有四十六亿年历史,其间已经经历了五次毁灭性的撞击。最近的一次发生在六千五百万年前,在那次撞击中,地球上连同恐龙在内的75%的生灵瞬间毁灭了。据天文学家宣布,地球现在又已经正式进入一个撞击周期。撞上地球就至少能够毁灭一个大城市的小行星,比我们肉眼看到的繁星还要多。我们在这而谈天说地讲国学,轻松得很,从容得很。天文学家们却一天24小时紧张地盯着外星空。他们说了一句话:“我们只拥有一次机会。”这话绝不是危言耸听。只要一次我们对付不了,地球就玩儿完了。科学家在想尽办法对付小行星撞地球:用原子弹打,用太阳能轰,……

我们姑且还乐观地预测,人类的科学终将战胜小行星,有效地预防小行星撞地球。但是小行星被战胜了,按照热力学第二定律,宇宙还要毁灭哪!面对宇宙的毁灭,人类怎么办?科学又有什么办法?太阳终有一天不再升起,这是科学告诉我们的冷酷事实。太阳死了,人类还能活吗?当然,这个行程可能非常遥远,以至于有人要说我是杞人忧天。但是从宇宙的进程来看,这是总要发生的事。人类的命运注定是悲剧性的,科学的努力也注定是悲剧性的。

您瞧,“科学”地谈宇宙,宇宙多么可怕!“科学”地谈人生,人生最后还不是绝望!

这时候,你就不要科学地看宇宙,谈人生,而是要用审美的眼光看宇宙,和艺术家谈人生,也就是和中国的传统文化对话。中国文化从来不把宇宙看成冷冰冰的物理空间,在中国人看来,宇宙是生命的鼓动,是情趣的流荡,是严整的秩序,是圆满的和谐。人生天地间,则是把宇宙万物看成心心相印的朋友,把大自然看成生我养我的温暖多情的家园。你看苏东坡的追求:“须将幕席为天地,歌前起舞花前睡”,你看辛弃疾的情怀:“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李太白喝酒没伴儿了,还要约上空中的明月,再加上自己的影子:“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是何等美妙多情的世界?

      中国文化所表现出来的宇宙观,对环绕着人类的大自然始终抱有一种强烈的认同感,亲和感、归宿感,也就是家的感觉。中国古人眼里的宇宙,是一个亲切的,充满了人情味的宇宙,是一个流动的,跳荡着韵律的宇宙,是一个动静统一,虚实相生的宇宙,是一个美的宇宙。因此,中国人又说:“仁,天心也。”,仁,就是宇宙的心。宇宙真的是大爱无边。

从爱亲人到爱大众,从爱大众到爱万物,直到爱满天下。人间世界的可靠、温暖、希望和幸福,都需要我们树立爱的伟大信念。

我们都知道,儒家讲仁义礼智信,认为这是任何社会都应遵循的五种永恒的道德,因此将它们称为“五常德”。仁义礼智信这五常德,都以仁为中心。没有仁,其他四德都谈不到。就拿信来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