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诚信---国学六法(13)

2016-08-03 赵士林 赵士林文集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l1307h4kbka&width=500&height=375&auto=0

我们都知道,儒家讲仁义礼智信,认为这是任何社会都应遵循的五种永恒的道德,因此将它们称为“五常德”。仁义礼智信这五常德,都以仁为中心。没有仁,其他四德都谈不到。就拿信来说。我们来看这个信字怎样写?左边是个人字,右边是个言字,人言为信。说话算话,言出必诺就是信。孔子说:“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古人轻易不做承诺,为什么?他怕做不到,他把说出话来不能兑现视为最可耻的事。不仅如此。春秋时期吴国有位著名的政治家叫季札,他曾经心中暗暗许诺要将自己一把心爱的宝剑赠给一位姓徐的好友。但是,还没等说出来,这位徐君就去世了。于是季札就来到徐君的墓前,将宝剑郑重地挂在徐君墓前的一棵树上。您瞧,古人就是这样信守承诺,不仅说出来的承诺,即便没说出来的承诺也一定要信守。

那么在今天的商业社会,这样讲诚信是否迂腐过时呢?其实市场经济就是诚信经济。重合同,守信用是市场经济的生命线,如果没有起码的诚信,连最简单的交易也无法完成。例如你到市场买大葱,掏出两块钱来,犹犹豫豫不想交给卖大葱的。心想:“我给了他钱他不认账怎么办?”

你瞧,如果连这点信任都没有,买根大葱都很困难。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们的诚信状态不容乐观。我们既丢失了传统的讲诚信的美德,又没有建立规范的讲诚信的市场经济,因此假冒伪劣猖獗,坑蒙拐骗横行。假药假酒假烟假鸡蛋、假唱假演奏假光碟假文章假教授假选举假官员,从政治、经济到文化,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一切都可以造假。甚至连GDP都可以造假。地方政府的GDP加起来总是远远超过国家统计局的数字。说到GDP的假,我想起一个笑话。说两位经济学博士甲和乙去见导师。一路上走着很闷,像找个辙逗逗闷子,开开心。突然发现前面地上有一滩牛屎。甲就对乙说:“你如果把这滩牛屎吃下去,我就给你五千万元。”

乙开始不想吃。不光是嫌牛屎不好吃,也怕为了钱吃牛屎传出去多不好听。但是转念一想,五千万可不是个小数字,得搞多少个项目才能赚到五千万?于是硬着头皮把那滩牛屎吃了,吃得直反胃。甲很守信用,立刻给他开了五千万元的支票。

两位继续往前走。走着走着两位心里就都很不平衡。吃了牛屎的乙一个劲地反胃,心里十分后悔为了钱吃牛屎。开了支票的甲心里也不平衡。他开始心疼自己的钱,心想我费了多大劲挣了这五千万,他不过吃滩牛屎,转眼就成了他的了。于是两个人又都想找补回来。怎么找补呢?两位一边走一边想。突然发前面路上又有一滩牛屎。吃牛屎的乙就对甲说:“你如果吃下这滩牛屎,我就把五千万还给你。”

甲正心疼钱呢!于是毫不犹豫地吃下了那滩牛屎。乙立刻也把五千万的支票还给了甲。

这下两位心理都应该平衡了吧?不然,两位走着走着心里就更加不平衡了。心想今天咱俩这是干嘛呢?两个人一人吃了滩牛屎,但是谁也没占着一分便宜。越想越窝囊,见到导师就开始诉苦:老师,您看我们这是不是自作聪明,两个人一人吃滩牛屎,但是谁也没占着谁一分便宜。

导师听了什么反应?他是狂喜,夸奖说:“你们两位真了不起呀!来我这一路上几个小时就为我们国家创造了一个亿的GDP呀!”

瞧!GDP竟是这样来的。听起来是个笑话,但是在某种程度上,正好也是我们经济生活的真实写照。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曾经再一次会上举了个真实的例子:某县造一座桥花了五千万,造好了一检查是危桥,不能用。于是拆掉,拆掉又花了三千万,这八千万都打入了当年这个县的GDP。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