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眼中的赵士林先生

2016-09-08 SZZZ 赵士林文集

临近教师节,随感一篇。


赵先生的思想博大精深,涉及颇多,我作为门外人,不便过多评论。大家看原著,得到一手信息,总比从我这里二手货要好。我只谈谈自己的体会,无论对错都是自己的。

赵先生思想,我认为可分为三大块,A是美学思想,这是赵先生的老本行,赵先生对美学的最大贡献是,一让美学跳出传统理论,知识的罗列,把美学与现实生活、时代潮流想联系,美学的意义所在就是审美正在发生的,例如对周杰伦方文山的关注,引用《青花瓷》中的“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用隔字点题距离产生美,等等,许多5060后不喜欢周杰伦的歌,但周杰伦的歌和方文山的词确实是开宗立派的;二在学术中寓涵他的民主意识,他不是简单的知识的炫耀,是有臧否的,是有态度的。B是人文思想(包括国学思想、宗教思想、诗词散文),在我眼中,中国国学与西方宗教它们的起因、目的、结果是一致的,所以放在一起。C是民主思想,赵士林之与其它教授不同之处在于,他是民主斗士不是书斋里的书虫,他的民主意识和民主精神是值得推崇和传播的。他有一种情怀,他喜欢写诗,一种浪漫的气息,情感的流淌。

研究赵士林先生是不易的。首先要有一定的文化基础,但每个人都有自成一派的喜好。第二要花费时间,学问是时间靠出来的,即便钱钟书这类天才也要花时间,而对现代人而言,时间是稀缺的,消磨我们时间的花样实在太多。第三,要研究的领域太多,对研究者的要求还是有的,既有精深,又有广博,还要紧跟时代前沿。研究者要热爱艺术(美术、音乐、诗歌、文学),了解美学、国学,有一定思想深度以处理哲学、宗教、心理问题,还有自然科学、传播学、信息学,精通网络、微博、微信等等,热衷民主事业,紧跟时事动态。说是研究其实就是介绍。外行人去点评内行是无自知之明,但外行人看内行的态度能代表广大群众的意思。

我做的主要工作是注释,以《美学十讲》为例,它是大众普及读物,但如果硬抠起来,里面的信息量还是很大的,大多数油画我知道,所有哲学家我知道,诗词是弱项,只见过一半。那么对于普通读者,可能就会有一半不甚了解,这样需要有人做一下注释。注释工作说难不难,有百度百科,一查就可以了,还是老问题,比较费时间,但我觉得花这份时间还是值得的。做的还不够好,希望大家见谅,也希望大家多多推广。


从学术角度讲,我是研究心灵学的,也有叫思维科学更有时代特色。思维科学这个东西大陆不认,说哲学是万学之学,并不准确,哲学里很多东西是不包括的,我认为思维科学是万学之学,思维科学以意识为基础探索宇宙本源,它含括数理化等一切自然科学,它又研究人的存在,含括哲学、社会、心理、神学等一切人文科学,超越宗教,探索本源。有个电影吕克贝松拍的《超体》,讲的就是说人把大脑充分开发后超越时空物我。物理的终点是数学,数学的终点是哲学,哲学的终点是神学,神学的终点是思维科学。思维科学不是研究鬼神,我也不信鬼神,那是过去愚昧时代对心灵学的扭曲。思维科学不提倡过度追求知识,而提倡觉悟的提升(这点类似佛道,但思维科学不是宗教,也不崇拜一切事物)。用庄子的话,生有涯知无涯,知识是无穷无尽的,用有限的生命去学习无限的知识是危险的,很容易做了自以为有用实则最无用的事。知识如金钱够用就行,领会了宇宙规律,顺其自然地生活。比如,我们不必精通钢琴、油画、书法、舞蹈等等技能,会欣赏就可以了,这也是普及美学意义所在。我也会以超脱的心态去看待这些学问,不探索微言大义。

赵士林先生作为中国现代文化史不可忽略的一个人,他对时代的主要贡献,不止于学术方面的,更应是文化普及方面的(美学、国学、经济管理、宗教思想领域的正道学说的宣传,比如他反对将孝的含义扩大,反对政府父母论。他的文字不是心灵鸡汤,更不是一些卖盗版碟的国学应用大师)他的《美学十讲》《国学六法》经过时间的沉淀,会被奉为经典。

在中国民主史上,赵士林先生应该大大书写一笔,如我前文所讲,研究赵先生不是因为他的学问,而是因为他的民主思想,他为民主不折不挠的争取,中国最缺乏这种一声吼的精神。

在学者中,很少有人能像赵士林这样有血性,他的批判和痛骂是激烈、无情的。没有一个教授像他这样损誉对立,支持他的人,反对他的人,辱骂他的人,尊敬他的人。可以说,他树立的全是公敌,没有私敌。我见过赵先生,也是一位儒雅长者,没讲过脏话。

他是一个另类,他是惹是生非的,在一个拍马屁怕落后的时代,说别人坏话是有成本的。在网络上有一批攻击赵先生的人,说其父是汉奸如何如何,赵先生早已做出回应,自己的父亲只是普通人,但这样的诽谤还是连绵不绝。在百家讲坛播放《评说战国策》也因一些极Z人士的“抗议信”而停播。《评说战国策》是文化普及事业,不涉及极Z敏感的历史问题,是典型的对人不对事的攻击。极Z声称爱国,这种浪费人力物力的攻击也是爱国吗?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思想,赵先生的一些思想、言论我也不赞同。有一句话“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这才是民主精神。极Z可以不认同赵先生的言论,但不应该采用这种方式和手段。

扛大旗扣帽子是文化大革命的惯用手法,出过国就是“里通国外”,批评文革就是“诋毁领袖”,从文学学士到哲学硕士到美学博士就是“不够专业,没有一脉相承”,这样评价也十分可笑。

给赵士林的帽子很多,最大一顶是“反共”,如果真“反共”,公安局、安全局、统战部、教育部、中央民族大学怎么没有行动。赵士林先生在中央民族大学设立士林奖学金,学校党委给予高度评价,也曾出具过政审证明。赵士林树敌很多,这些“敌人”也是三六九不同,有的是奸佞之辈,该骂该批,有的是立场不同观点不同,有的是不明前因后果,有的是误会,但我们绝不能因骂赵士林或被赵士林骂而扣“坏人”帽子,就像我们不能因骂赵士林或被赵士林骂而给赵士林扣帽子。“敌人”中不乏“忠义之士”,只是角度不同,视野不同罢了。

从中国的角度,希望中国强大,他国弱小,保持警惕,敌人时时刻刻亡我之心不死,有何不对;从世界角度,中国人和外国人都是地球人,大家应该共同发展,中国已经不是70年前的中国,世界也不是70年前的世界,大家都想更好地生活,相互算计也只是想更好地生活,而不是毁灭对方。如同大家对骂,但不会有人拿刀青刀白刃刺杀赵士林,这即是文明进步。迟早有一天,民众的觉悟会提升,政府在民众能够接受的时候,公布有地外文明的信息,让我们认识到,我们只是宇宙的小小一员。

我不想进行什么评判,也不想说我就是客观公正的。事实上,每个人都是富于偏见和狭隘的,我是如此,赵士林如此,赵士林的敌人们也如此和比这些人更杰出的人都如此,当我们的视野不能涉及全人类、全宇宙,只局限于自我、自己的派系、自己的领域、自己的国家民族,我们总是单纯、幼稚的,认为自己所信仰的,所思所见是正确的。

我们有太多的误解、曲解、不理解、对抗、争斗,我们不应该回避它们,因为这是不可回避的,它就是存在的,就站在那里。这是一切真理探索的过程,不可缺少。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历史,在自己的王国里担任国王。记录一些值得记忆和传播的事是有意义的。如《超体》中斯嘉丽知道自己大脑被毒品开发后不知道自己能活多久,她打电话问摩根弗里曼,弗里曼告诉她一切生命的意义“to knowledge"把你知道的一切传下去,才有最后斯嘉丽化身一个U盘,承载了自己知道的一切。"toknowledge"汉语翻译成知识,这是一个误读,“知识就是力量”误导了无数中国人,英文中的knowledge就是knowledge,他不只是知识,而是你的一切,你的思想、觉悟、感知、爱与恐惧。

赵先生正值学术黄金期,六十岁对一位学者、科学家、高级领导而言都是最好的时期,其思想、知识、阅历、声望、精力都达到了最佳的平衡点。


  我们有更多的期待。

  祝赵士林先生和所有师者快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