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以道养生的真正内涵----国学六法(31)

2016-10-06 赵士林 赵士林文集

 道教讲养生,目的在于延年益寿乃至成仙不死,这对于生命有限并且只能活一次的人类,自然具有无比巨大的诱惑力,但是,其中的糟粕也毋庸讳言。中国历朝历代,都有皇帝为了追求长寿甚至成仙热衷于服食道士炼的丹药,结果既没有长寿,更没有成仙,很多皇帝却反而丧了命。中国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和清朝的雍正皇帝,这两位最残暴又最精明的皇帝,都是吃丹药吃死的。唐朝的皇帝格外崇信道教,结果一朝之内竟然有六位皇帝中毒送命,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唐太宗。

我们这里说的“以道养生”,主要不是道教的长寿理论和实践,更不是追求荒诞不经的长生不老,而是道家阐释的一种人生智慧、文化价值。

道家讲养生,甚至讲生命至上,这和儒家就大不一样。例如儒家讲杀生成仁,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孟子更说“舍生取义”,“虽千万人,吾往矣”,真理在手,前面即便有千军万马,我也要勇往直前。真的是境界崇高,令人敬仰。但是道家就从来不讲这些东西。老子讲“长生久视”、“功成身退”,“韬光养晦”、“柔弱胜刚强”,庄子讲“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可以保身”“可以全生”,

什么意思?做好事不要太高调,搞得谁都知道你,也就谁都惦记你。乱来点儿也要注意分寸,不要违法乱纪,让警察找上门来。这样你才能够保证安全,得享天年。庄子还讲“终身不仕,以快吾志”,一辈子不做官,只求满足自己的精神志向,功名利禄都是摧残生命的垃圾,彻底地抛弃这些垃圾,就能“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和天地同寿,和日月齐光,和万物融为一体,这就是后来说的神仙了。

一句话,道家两位最伟大的思想家,老子和庄子都讲养生,也就是对生命的珍爱。因此我说以道养生。儒家孔孟并称,道家老庄并称。但老子和庄子其实也有很大区别。下面就先谈谈老子。


道家是一种哲学,道教是一种宗教----国学六法(30)

第二法以道养生之儒道互补------国学六法(29)

国学六法第一法以儒做人全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