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公益 | 中国民间力量参与国际海洋治理与生态文明对话
2017年12月9日下午,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合会”,英文简称CCICED)2017年会暨环境与发展高层论坛分论坛,以“全球海洋治理与生态文明”为主题,在北京唐拉雅秀大酒店举行。智渔创始人兼执行主任韩寒女士应主办方之邀,作为第二单元“全球海洋治理之民间对话”的发言嘉宾之一,与来自国内外的同行就中国慈善基金会和非政府组织如何在海洋治理议题上发挥应有的作用展开讨论。
全球治理与生态文明是第六届国合会(2017-2021年)四大研究主题之一,“全球海洋治理与生态文明”是该主题框架下的一项专题研究。本论坛成果将为此研究提供思路,同时为国合会2017 年会中国政府的政策建议提供支持。
2017年的三大国际海洋会议(分别是2月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海洋峰会、6月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联合国海洋大会、10月在马耳他举行的“我们的海洋”年度论坛)大幅度提升了各国对海洋可持续发展的关注
本论坛邀请到国合会副主席、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执行主任Erik Solheim先生致辞,还有来自澳大利亚、意大利和挪威的部长级官员,来自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的高级代表,我国海洋科学领域的知名学者苏纪兰院士,以及国家海洋局、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环保部等相关部门领导出席了论坛。
联合国副秘书长索尔海姆先生致辞
论坛现场掠影
在央视著名主持人田薇女士的引导下,来自北京巧女基金会总裁董策博士、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副总裁王德智博士、阿拉善SEE 基金会秘书长张立博士,以及世界资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简称WRI)总裁Andrew Steer先生、美国环保协会(Environmental Defense Fund, 简称EDF)总裁Diane Regas女士和智渔韩寒主任一起,在近一个小时的对话中,从各个角度阐述了民间组织在全球海洋治理中的经验和建议。
各国民间组织代表对话
我们惊喜的发现,继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和阿拉善SEE基金会之后,北京巧女基金会也开始关注海洋生态领域议题。据董总介绍,北京巧女基金会已经在印尼开启了蝠鲼保育项目,并在大连长海沿岸开展当地渔村渔业转型和滨海保护地建设项目。而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亦表示,未来十年,他们会联合银泰基金会及国外同行,将培育100位中国海洋公益领域的创客,孵化和培育20家本土海洋公益机构。阿拉善SEE基金会则继续发挥在中国企业家群体中的号召力优势,探索建立企业家参与海洋公益的有效路径,并构建区域性网络。
三家基金会可谓各有特色,从人才和机构培养、企业家动员到实操保护项目,似乎暗示着中国慈善基金会在海洋公益领域开始战略布局。
2017年8月28日在深圳大鹏召开的第二届中国海洋公益论坛汇聚了本土关注海洋治理的民间组织
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的王德智博士说,“也许我们现在谈全局性的战略还为时过早,我们更需要像仁渡、潜爱大鹏、智渔这样一个个在本地摸索中成长起来的团队,先专注地哪怕做出一个很小的案例,就是很了不起的成果”。
智渔执行主任韩寒女士发言
作为现场唯一一个本土民间组织代表,韩寒女士分享了智渔的切身经历,指出中国特殊国情背景下的渔业可持续发展问题需要本土解决方案,在借鉴国外同行经验的同时,需注重充分结合本土行业中的技术、文化和市场条件。
例如,中国发展迅速的移动互联和物联网技术已经在养殖户中间、在鱼塘里被快速应用,微信、支付宝等工具在一线从业人员群体中也非常普及,我们希望探索如何帮助政府和行业更好的利用这些技术传递信息,站在公共利益的角度去做好管理和监督。智渔希望通过发挥民间组织的灵活性、独立性优势,连接企业、养殖户、公众和政府,配合中国的渔业管理改革,用数据驱动中国水产品上下游行业的转型升级,也为中国向其它国家输出负责任的水产渔业技术和模式服务。
各国政府代表对话
论坛的三场对话涉及各国政府、国际研究机构、以及民间组织等多种角色,处处折射出中国政府和民间组织对海洋所面临挑战的认识越来越深刻,相应采取的行动也越来越多元,这也让我们期待未来在海洋可持续发展领域有更多国内外政府和民间的交流合作。
—END—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感谢分享现场图片的朋友
编辑/排版:雅琴
本文为智渔原创,欢迎转载
转载请后台留言获得授权
感谢阿拉善SEE基金会、劲草同行计划
爱佑基金会对智渔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