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如何重塑海南热带渔村
十九大以来,国家将乡村振兴作为重大战略,乡村发展正朝着绿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方向进行,发展多种渔业产业形态和农村基层自治组织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
刚刚走过而立之年的海南,有幸被赋予“打造自由贸易岛”、“担当深化改革开放的排头兵”的新使命,在这个中国最年轻的省份,也是最大的海洋省份,具有独特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的热带渔村,必然是一个面临诸多机会的实验场。
2019年1月17至18日,智渔在海口举办“小型渔业转型路径探索国际研讨会”,将国内外渔业经济学、社会学学者,正在探索乡村转型发展的行政主管部门、社会组织和一线实践者,以及关注渔村发展的规划师、投资人等跨界力量聚集一堂,分享和交流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渔村发展实践经验,探讨了跨学科研究与行动方案。
请跟随笔者感受一下会议现场热烈的思想交汇与碰撞——
近观本土
社会各界对小型渔业的“印象”
一年前,智渔以浙江和海南两个处于不同渔业发展阶段的海洋大省为研究对象,启动了中国本土小型渔业基础调查工作。 据该项目负责人罗一鸣介绍,通过走访海南沿海10个市县共29个渔村和浙江宁波、台州和舟山共23个渔村,从交通、公共活动设施、开放程度等五大维度进行评估,试图描述和对比渔村之间的发展差异。
海南典型小渔村交通状况评估
入村交通(柱状)和村内交通(圆点)
发展水平差异还比较大
浙江典型小渔村交通状况评估
入村交通(柱状)和村内交通(圆点)
发展水平差异相对一致
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浙江的渔业比海南在从业人口年龄结构、船舶功率上更明显分化,其配套的渔业政策使得浙江渔民自身有寻求转变的强烈意愿,其休闲垂钓等第三产业发展较为顺利,值得海南借鉴;另一方面,海南仍有80%的渔船为小型渔船,渔村社区处于相对初级发展阶段,传统捕捞方式及渔村传统文化保存较好,海南渔业社区有尚待挖掘的丰富文化资源。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这种观点也得到了来自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人类学博士王利兵老师的认同。王老师以常年跟踪调查的海南琼海潭门渔业社区为例,指出:海洋渔业社区不仅生产食物,同时也生产丰富的文化、宗教信仰、习俗,这些文化和社会资产是渔村不可或缺的资源,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渔民利用自然资源的方式和态度。
渔民在拣选小鱼
(图源:陈明智)
当外部环境、技术条件发生改变时,内在的文化和社会结构也发生变化。例如,现在出海用导航仪更方便,那么,船长的经验在出海辨别航向方面的价值大幅降低,难免削弱了船长和船员之间、资深渔民和年轻渔民间的信任与尊敬之情。 某些自上而下的渔业管理政策忽视了传统渔业社会在处理环境变迁中发展出来的那些富有创造性和适应性的策略。
渔民出海(图源:陈明智)
智渔团队在调查过程中亦发现,滨海城市开发给周边渔村带去的辐射效应非常有限,反而可能造成类似“高铁虹吸效应”的问题,让资源更向附近城市集中,渔村衰败、空心现象反而更严重。
以上研究都不约而同的指出,海南依然拥有传统和乡土特色保存相对完整的渔业社区,既是未来旅游资源开发的宝库,也是探索基于社区文化和组织关系创新渔业管理、实现“渔村振兴”的机会。
放眼全球
来自美国杜克大学海洋科学与保护部可持续发展科学的Xavier Basurto教授向我们介绍了墨西哥龙虾合作社的故事。 龙虾渔业合作社深深扎根于社区,为社区筹资修路、建学校等提供社区公共服务,合作社不仅在经济上让渔民获得切实利益,更稳固了社区关系,增加了社会资本。 由于沿海海域划给合作社来管理,渔民就有了积极性主动保护属于自己的资源,例如,保护龙虾产卵场,让龙虾资源得到休养恢复。
墨西哥龙虾捕捞
(图源:网络)
小型渔民如何改变全球水族与珊瑚贸易?
作为全球水产品贸易最重要的国家之一的印度尼西亚,其小型渔业从业渔民占全国渔民的90%,贡献了全国80%的渔业生产,包括很多举足轻重的贸易流通型水产品大多来自非常小规模的渔民和渔船。与海南类似,印尼小型渔业同样面临渔业资源减少、生境退化、非法捕捞以及社区分化的风险。印度尼西亚自然基金会(简称LINI)的Gayatri女士分享了其创立的民间组织(NGO)如何与印尼各地沿海社区密切合作,培育当地力量来加强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资源。
印尼的渔民、渔业
(图源:Gayatri)
Gayatri介绍,他们因地制宜地进行了多种尝试,例如:帮助渔民形成合作组织,带领当地渔民监测章鱼资源,从而帮助他们认识到建立禁捕区和禁捕期的必要性;鼓励社区识别和保护当地特有的观赏鱼资源,帮助开发人工孵化技术,设立捕捞观赏鱼的配额制,显著的恢复了种群数量;创建水产养殖技术培训基地,雇佣当地妇女在基地边学习边工作,同时吸引全国各地大学生前来实习,提升社区青少年教育质量,将生态旅游、苗种繁育和海洋环保意识建设有机结合。
LINI在巴厘岛的培训基地
带领村民和孩子
就地取材、废物利用
制作的洗手台
实习生带领村里孩子
用废旧易拉罐套环编成的篮子
村民和孩子们
制作的堆肥缸
美洲渔业社区的转型历程
来自国际海洋环保机构Oceana的战略发展专家Margot Stiles女士,被几天前在海南省博物馆看到的海南三十年巨大变化惊呆了。她在感慨这样的飞速变化之时,引出了美国加州一所渔业小镇的百年变迁,将渔村转型的各种路径以及背后的收益与风险娓娓道来。
海南建省三十年前后发生的巨变
(上下图对比)
美国加州蒙特雷湾小镇(Monterey),当今举世闻名的海洋馆标杆和滨海度假胜地,曾经是数百年前华人劳工聚集的沙丁鱼码头和罐头加工业发源地。这个小镇经历了由传统捕捞与加工向休闲旅游发展的过程,但看似成功的转型背后也面临着生活成本增加、渔业收入降低、两极分化等社会风险。
华人劳工聚集在当年的码头
昔日的沙丁渔船海湾港口
变成了现在的休闲帆船码头
沙丁渔罐头厂改造的
蒙特雷湾海洋馆外景
蒙特雷湾海洋馆内景
蒙特雷湾海洋馆内景
而位于南美洲智利的渔村曾先后面临鲸、鲍鱼、海胆等资源的衰退,渔民终于醒悟到必须采取行动、组建了渔民联合会,通过限制海胆可捕尺寸,设立禁渔期,并开始发展潜水、观光旅游等第三产业,逐步摆脱渔业社区衰败的厄运。
巴西里约热内卢的传统渔业社区在寸土寸金的滨海旅游胜地争取到了“保留地”,在划定的沙滩和海域内,为游客提供“从船头到餐桌”的可持续水产品直供服务。
巴西渔业与渔民的变迁史
台湾渔村生态旅游发展启示
两岸渔村面临着类似的环境问题,更有一脉相承的渔村文化。台湾环境资讯协会谢璧如老师从其开展生态假期的经验出发,分享了台湾成熟的农渔业生态旅游模式。
台湾成熟的农渔业生态旅游模式
台湾生态旅游兼顾了生产、生态、生活多个层次,渔村的转型过程中,首先保留了深刻的文化意涵,以此为基石进行的渔村改造、旅游课程设计才更加精致精细。“布袋盐田”湿地生态养殖再造、“牛车采蚵”带给城市游客不一样的海鲜品味,各类生态旅游和社区、学校、消费者教育结合紧密。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谢老师特别指出,台湾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消费者直接走进渔业社区,体验、学习、品尝、购买水产品,才能提高水产品和渔业附加值,将地方资源利用最大化,激发地区整体活力。
如此跨越大洲大洋、丰富多彩的案例,着实让与会人员大开眼界、应接不暇。而在每一个社区实践的背后,蕴含着深层的变革原理和实操原则,在那一层面的交流更是海南这片亟待 “渔村社区发展”之地更需要的思考与论证。敬请期待研讨会纪实的下篇——从社区治理看渔村转型发展。
你可能还想看:
我们需要优秀的小伙伴,详情点我
—— END ——
本文为智渔原创,欢迎转载
转载请后台留言获得授权
编 辑 | 卢书怡
排 版 | 维 泽
感谢SEE基金会、劲草同行计划
爱佑慈善基金会对智渔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