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滨海湿地治理,我们走到了哪儿

智渔 智渔 2021-11-07


翻开滨海湿地这一篇章
探寻保护与可持续之路


戳视频,研讨会内容一睹为快👇


9月10日,“蓝色生态文明的海南实践研讨会”在文昌市召开。会议以有“教科书式的热带海岸”之称的会文湿地为范本,对海南蓝色生态文明实践的探索经验进行提炼与分享。会上,来自水产行业管理部门、科研机构、周边社区、环保组织、省内外媒体等一线行动者通过跨界对话,从产业绿色转型、滨海湿地环境治理、社区保护实践等多个角度,共同探讨滨海湿地周边生态、生产、生活的“三生融合”的路径,以期助推海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海洋环境的持续向好。


焦点一会文为什么重要?


因有着发育成熟的珊瑚礁、海草床、红树林等多种生态类型,位于海南文昌的“会文湿地”被称为“教科书式的热带海岸”,属于复合型热带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曾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单位评为中国“2016年十块最值得关注滨海湿地”之一。


会文湿地范围  图/程成


程成现场介绍会文湿地的生态价值  图/陈明智


会上,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工程师、海南观鸟会会长程成介绍,会文湿地实际是一个民间概念,通常指文昌市迈榜村到冯家湾一带的滨海湿地,长度约15公里,宽度1~4公里,面积45平方公里。海南观鸟会受阿拉善SEE基金会任鸟飞项目组的资助,联合海口市环境保护监测站、中国红树林保育联盟等多家机构多年在此地开展本底调查,其中鸟类调查显示, 根据近十年越冬水鸟数据,会文湿地是海南东海岸水鸟种类最多的地方,2017-2019年间监测到小青脚鹬、黄嘴白鹭、大滨鷸等多种珍稀濒危鸟类。海草调查方面,会文湿地调查记录到海草共3科4属4种,但是离海岸近、受人为影响严重的地方,海草极少分布,与文献中的历史数据相比,海草的多样性和密度都在下降。海草床的健康状况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地的污染程度,海草也因此被称为“生态哨兵”。


小青脚鹬  图/程成


不仅生态价值突出,会文湿地也是水产养殖、滩涂挖螺等人类经济活动的热点区域。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会文海水养殖产业逐渐形成规模,特别是虾苗的生产在全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会文也有海南水产苗种“硅谷”之称


会文虾苗谷景象  图/陶兴


会上,当地渔业主管部门的代表介绍,会文冯家湾“虾苗谷”最早起源于1986年,当时的养殖品种主要是斑节对虾,至1997年时,南美白对虾开始替代斑节对虾成为养殖主要品种并快速发展起来。至2000年时,高位池养殖兴起,和养虾同步发展的还有石斑鱼育苗,高位池养殖规模的扩大也加剧了海水养殖的污染。2008年后,东风螺养殖开始发展,目前为止,东风螺和东星斑是冯家湾区域主要工厂化养殖品种,虾苗和石斑鱼苗产业已让步于东风螺和东星斑工厂化养殖。


会文冯家湾一带被侵蚀的海岸线  图/陶兴


产业自发生长也带来了近岸水质恶化、海岸线景观破坏、水产病害频发、产业退化等问题。为此,2018年,当地正式提出由政府牵头建设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2020年7月份,产业园发展进入正轨并正加紧建设。


焦点二滨海湿地保护的未来在哪里?

那么滨海湿地保护的未来在哪里?会上,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南海生态环境研究所负责人吕淑果首先对海南省“十四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形势及保护工作部署进行介绍。吕淑果认为,目前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机遇与挑战并存国家系列重大决策对海南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提出新要求,包括建立健全区域联动机制、建立陆海统筹治理机制等。但海洋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压力较大,面临的难点包括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等,比如海水养殖及渔船排放等污染输入不容小觑、海洋垃圾污染显著、 岸线侵蚀现象突出。


吕淑果现场介绍海南“十四五”规划海洋保护征程  图/陈明智


对此,吕淑果表示,目前养殖产业无序发展与管理能力滞后是产生滨海湿地环境问题的症结之一,而对策在于产业转型及精细化管理,这需要政府与民众的双向配合。同时,吕淑果也提出滨海湿地蓝碳发展或是新的保护路径。


周志琴现场介绍国外社区保护案例  图/陈明智

多位演讲嘉宾都表示滨海湿地生态保护单靠政府推动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当地的社区力量。会上,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理事长周志琴先借他山之石,介绍国外两个保护案例。在菲律宾某滨海社区保护案例中,周志琴介绍当地专家如何用数年时间让村民改变观念,有了保护的意愿,并建立社区保护地,由村民轮流看护的故事。此后,在当地村民和地方政府、专家、社会组织的共同努力和坚持下,滨海生态得到恢复,而且有了稳定的绿海龟种群,“与海龟同游”成为旅游卖点,保护的同时又为当地带来收入,形成良性循环。


图/周志琴


在本地保护实践中,周志琴介绍了海南湿地保护的四位分别位于会文、儋州湾、新盈湾、东寨港的护林员,在开展日常巡护工作的同时成为鸟类监测、爱鸟、护鸟的重要力量。


周志琴称,社区保护是以村民为主导的保护,但社区保护无法一蹴而就,有关键人物更需有“群众基础”,当我们谈论“社区保护”时,更应该去结合实际,多问一问当地需要“社区保护”吗?社区有这个意愿吗?


焦点三多元视角下滨海湿地保护探索

如何在生态与生计之间找寻平衡,实现产业与自然环境的双可持续发展,是行业监管者、参与者、从业者等共同面对的难题。为此,水产一线从业者刘季、智渔政策总监李劲松、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所长卢刚以及媒体代表展开圆桌对话,以期在跨界交流、倾听各方声音的基础之上,找到多元共治的出路。

刘季从养殖户的角度出发,他认为,虽然政府及多数养殖户对水产养殖行业可持续发展有着共同的愿景,但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即从低投入、高效益的粗放式养殖模式向标准化、成本加增的工厂化养殖模式转型,一些养殖户或变成打工者,收入也出现落差,生计矛盾日益凸显。


那么,滨海湿地环境治理、产业有序发展以及养殖户生计保障,应该如何寻求平衡?对此,卢刚坦言,各方要避免“自说自话”,要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才能把沟通的渠道打开,找到探寻解决思路的机会。李劲松则表示,为真正推动政策落地,管理部门有充足的动力听取各利益相关方的诉求,但政策语言如何转译为公众容易理解的语言,公众如何提升自身参与的意愿和能力等都仍在不断探索与磨合。


各个从业背景的嘉宾开展圆桌对话  图/陈明智


随后,现场媒体从业者从传播的角度提供了一些思路。以往媒体对政策的报道多是在政策出台后,然而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反复论证、调研和咨询工作未能被完整呈现,填补这一空白点,或能促进公众对政策的理解。

谈及如何连接政府及管理对象,李劲松和卢刚都提到,在地的NGO有着不可或缺的一线优势,需要发挥“桥梁”作用,既要进行信息的收集、整理,又要对信息进行转译。相信在多方的关注和积极讨论之下,良好的、长效的沟通机制能够被建立,共同推动会文的滨海湿地保护及水产产业转型向好发展。

同时,结合嘉宾们的演讲主题,为讲好滨海湿地保护故事,引起更多人对可持续渔业、滨海湿地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在研讨会“传播工作坊”环节,设置三个议题,分别为:不能成为“明星”的生态系统,就不闪亮吗?以期探究海洋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既要“好水”又要“好鱼”,如何平衡?以期探究海洋与产业之间的关系;在地力量如何参与滨海湿地保护?以期从社区参与保护的角度,探究人海关系。三组共产出8个与滨海湿地相关的故事线索,为现场媒体工作者提供了传播选题参考。


工作坊中讨论的三个小组 图/陶兴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


研讨会由中外对话和智渔联合主办,海南观鸟会协办,畓榃、蓝丝带、松鼠学堂等海南本土环保公益组织及相关管理部门对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大力支持。







hi~ 还有你想看的





END
转载声明
本文由智渔原创,图片均由原作者拍摄制作,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获得授权
编  辑丨夏丹、王松子
排  版丨吴东妍



感谢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银杏基金会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对智渔提供支持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