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的游记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BottleDream Author 喜羊羊
赶海博主、视频爱好者、渔业与海洋保护人员、可持续研究专家......“云赶海”大潮中的每个个体,都有属于自己与“云赶海”独特的鲜活故事。
在调研“云赶海”的可持续生活方式的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厚厚一叠采访手记。潮落,我们从中截取一些精彩片段,邀请你一起慢慢看。
“智渔”目前有 16 名全职员工,其中 10 人主要负责渔业相关研究与咨询,另一部分就是松子所在的传播部门。2019 年,智渔发现目前在视频领域缺乏垂直做渔业科普的视频,于是在 B 站开通了账号“吃鱼有范”,松子担当视频中活泼可爱的旁白配音。
松子是海南人,从小在渔村海边长大,四五岁时搬去城市生活。像所有“靠海吃海”长大的孩子一样,赶海对松子来说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活习惯。她并不清楚这个行为具体叫什么名字,直到 2017 年左右,才知道自己从小就会“赶海”。
大学读中文系的松子,毕业没有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她加入智渔有两方面原因:首先是对于参与公共事业的热忱,使得她希望进入一家公益组织工作;其次是由于当时家庭的压力,将她选择组织的地理位置限制在了家附近。于是,加入驻地海南的“智渔”便成了松子的第一选择。
松子平时自己也会看赶海视频,感觉“很下饭”。在她看来,人们喜欢赶海视频很重要的原因,是人们“都有一种原始的采集欲望”。看赶海视频时人们的感受相比一般的旅游,会更有“收藏”的感觉。在采访赶海视频爱好者老陈时,对方也提到这点:“看赶海视频很解压,是出于人类狩猎的本能。”
在松子的印象里,赶海视频是从 2019 年开始逐渐火起来的。“而且不仅仅是我们内地观众在看。我记得有次在香港一家书店,店员就一直在刷赶海的视频。”而且赶海视频的观众也分布在全年龄段:“分布挺广的,年轻人也在看,他们的爸妈那边也在看。”
松子之前在工作中接触到的一位赶海博主,是一位有自己的渔船、定期出海的渔民。
当我们问及“做赶海视频的博主是个人经营多一些,还是专门的团队多一些”时,松子表示她也不能很好判断。松子认识的渔民博主最初都是自己拍摄和剪辑,在粉丝量增加后,便会有经纪公司找来对接、签约。
不过,经纪公司提供给这种小型创作者的支持比较有限,更多偏向于流量扶持,基本不会在博主剪辑和制作过程提供帮助。尽管松子认识的渔民博主如今已有几十万的粉丝,大部分内容创作还是要靠自己。
过去几年,各大视频平台都在先后签约做“赶海”等知识科普的创作者,包括西瓜视频也在争抢“赶海生活”一类的三农生活内容。松子接触到的渔民博主最初会在全平台发布自己的视频,后来被西瓜视频发现,就签了西瓜的独家。
松子提到,如今网上的赶海视频有向单一平台集中的趋势。
“专门的赶海内容可能会越来越多被整合到了同一个平台,有好处也有不好处。”松子说,“一方面当内容集中后,它的目标受众也比较集中。大家会知道自己想要看什么类型的视频,平台的垂直推送也会做得更加精准。我们做短视频,都明白推送精准度的重要性。如果没有推到对的人,这个视频就完全没有发挥它应该有的影响力了。
“但是从运营的方面来说,相似内容过度集中在同一个平台,导致流量的竞争也是越来越激烈。头部的博主越来越头部,腰部以下的博主则越来越难获取流量。”在松子与这位渔民博主聊天时,对方也提到了自己近期账号的流量下滑——做“赶海”这一内容的博主从 2018 年到 2021 年越来越多,如今,整个“赶海视频”市场已经趋近饱和。
松子说,赶海视频对渔民博主最大的影响还是体现在收入方面。“因为他自己是渔民,原来几乎全部的收入都要靠补捞,收入很不稳定。靠自媒体赚钱这件事,他最初想都不敢想。”
除了物质收入,每次出海拍摄赶海视频对这位渔民博主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这个博主是一个 70 后,年龄不算特别大。他每天都要出海的船程大概有四、五个小时,就会在船上一边拍摄一边剪辑。因为他几乎每天都有剪辑,所以产出的频率还是很高的。他对我说,最开始拍视频就单纯想要记录生活,当下他会觉得,自己的视频也被赋予了另外的意义。”
说起“假赶海”的现象时,松子表示自己之前在抖音看过一些大概有团队的博主“批量生产赶海视频”——几个账号无论从选题、拍摄手法还是文案都十分相似,“场景都是一样的,只是主播换了一个”。
“如果观众学过生物专业或者对水产有一定了解,就会发现有一些视频所谓‘捕捞上来’的东西其实都是一些进口水产品,根本不可能会在那一片海域出现。但因为公众普遍对此了解不多,所以比较容易发生造假行为。”
谈到这种假赶海视频对观众带来的负面影响,松子推测,这首先会传递一些错误的认知。“但我觉得,观众中也会有人知道这是造假,他们可能就把这类视频当做一个直播来看,并不是很在乎内容的真实性。”
说起来,松子好像一直都很喜欢“云旅游”。早些年,她只能从马蜂窝旅游网等平台看图文游记,或是一些地方媒体的较为官方的旅游频道的内容。随着自媒体的兴起和手机拍摄、剪辑功能的升级,松子可以看到越来越多普通人的游记,其中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了。
松子认为,云旅游一定会长期持续存在,并且会发展出更多更丰富的形式。“旅游或许可以取代阅读,成为人类新的认识世界的方式。但因为工作性质以及各种原因,确实不是所有人有条件做到想旅游就能去的。”
在接受采访之前,松子没有特别研究过“可持续的云旅游”这个概念。在她当下看来,赶海也算是一种“可持续的云旅游”方式。
但另一方面,松子也觉得“赶海热”有不可持续的隐患。
“赶海视频相比其他云旅游视频具有更强的动员力,看了赶海视频的人都会想亲自去赶海试试。但如今个别赶海视频会传递一些错误的做法和知识,就很容易造成不可持续的后果。比如那些近岸的滩涂,渔业资源的恢复是需要一个周期的。‘赶海热’的人们蜂拥赶海过后,对滩涂整个生态的恢复,都可能会造成很大压力。”
“还有就是赶海视频的创作者,有时候会分享一些很所谓‘很实用’的赶海经验,不了解的大家就会去效仿,但是有些经验我们是不提倡的。”
松子举了一个例子:现在短视频平台会有很多博主围着蛏子的洞口撒盐逼迫蛏子冒头,观众看的时候觉得很新奇、很有意思,便会带着打大包的盐去海边。然而这种行为一多,局部地区的盐分便会超标,对整个生态层以及滩涂生物的生活都会有影响。“所以我们当时也做了一期视频,希望大家不要去效仿这种不太环境友好的行为。”
松子提到的“撒盐”动作在赶海视频中十分常见|图片来源:B 站某知名赶海 up 主
那赶海视频可以帮助观众增加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吗?松子觉得作用不大。“创作者本身就很少有这方面的意识,多数还是抱着抓人眼球的想法......所以我觉得作用十分有限。”
云赶海如何变得更可持续?
目睹蜂拥而至的赶海人群给海南会文湿地造成的生态压力后,松子觉得“限期开放赶海区域”是一个“可持续化赶海”的途径。限期开放赶海的区域有点像一种“轮耕制度”,当某个点开放后,游客可以集中来体验赶海,过一段时间就将这个区域封闭,让它进入恢复期。
此外,松子希望可以联合海南本土的 NGO 去做一些调查、策划和设计(不过还没有太想好)。
松子认为,让赶海变得“可持续”还有很关键的一点——对公众的宣传、教育和倡导。“需要有人指出在某些赶海视频当中博主不科学的做法,并呼吁大家不要效仿。”
这也是智渔的视频账号“吃鱼有范”诞生的其中一个原因。在发现以公众号为主平台很难“破圈”后,智渔便开始借着短视频流行的风口,做自己的原创视频。
与公众号相对严肃、理性的风格不同,“吃鱼有范”的目标更多聚焦在让观众对渔业知识产生兴趣。作为几年来“垂直中的垂直领域”(松子笑称,做了几年都找不到竞品)——水生生物科普领域的独家博主,“吃鱼有范”平时在有趣的水生生物科普视频的基础上,也会穿插一些可持续渔业产品消费的内容。
“吃鱼有范”目前做的内容大概可以分成:大的体系下单一水生生物的科普、对于一些有关渔业的社会问题的回应(如水产品安全问题、保护物种升级问题、吃播误食保护动物等),以及一些与水生生物有关的美食视频。其中最受观众欢迎的,还是与他们生活经验直接相关的内容。
在采访之前,松子发给我们一个“吃鱼有范”最接近赶海的视频——尽管他们还没有专门做过赶海内容,但在这期介绍“鲎”的科普视频里,“吃鱼有范”团队也拍了实地“赶海”寻找这个物种的 vlog。
在视频中,松子先是在真正的鲎身边讲解了它们的成长史、生活习性,然后呼吁大家保护这类他们从未了解过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今后看见它们时不会再将它们作为海鲜吃掉。
“希望我们的视频可以给大家一些启发。”松子说。
撰文:喜羊羊
编辑:tingbowl
第一期专题研究成员名单:Echo、李瓅得、小杨
协调员:陈睿涵、小狗
志愿者:蔡博慧、黄鑫桂、季美芹、李昕羽、 彭佳铭、张曼、周历
顾问专家:Candy
特别鸣谢:
组织:Jing(imPACKED);Tao(云游xSociety);申剑(亿角鲸);王松子(智渔)
专家:同济大学创新设计竞争力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帅,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副教授朱小村
赶海博主:六子(化名)、OK 哥
视频爱好者:楚萧、好子、老陈、梁策、猫猫、杨凯宇
还有在这个项目进行当中给到我们宝贵建议和启迪的:阿菜、陆洲、鸡蛋、陆畅然、汤润瑜
还有未能成功进行的座谈会/填写问卷的朋友们
*按姓名首字母排序
感谢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
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腾讯公益基金会、
南都公益基金会等对智渔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