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6年11月15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恨死美国,爱死美国?中.国.人为何如此分裂?

2016-09-30 乱侃剩世

作者:张口说说

本文摘编自微信公众号"张口说说"(ID:xianguo1109)

苹果上线新产品后,有人说美国苹果公司有意在"9·18"上线新产品,"险恶目的"在于让中国人忘掉国耻。笔者觉得这事太不靠谱,因为即使美国政客有这么深的心机,美国企业也不会任其摆布。


这件事让笔者再次想到一个纠结了很久的问题:在中国的舆论场上和相当数量的中国人心里,美国为什么显得如此分裂?



说到政治、南海、国家主权、领土完整、信息安全时,美国是"最大的敌人","亡我之心不死","不遗余力对我进行围追堵截";谈起贸易、旅游、留学、科技、电影、创业上市时,美国又是"必然的伙伴","最佳选项之一","可以学习的榜样"。



在我们身边,骂美国的声音格外强烈,可细细一打量:嗬!有这么多中学同学、大学同学已在美国安家,还有这么多家长已将孩子送到美国上大学乃至上中学,做学问的时不时就跑到美国交流,做生意成功的有不少跑到美国办了绿卡,一度还流行到美国生孩子——万一生个总统呢?



▲大部分中国人认为美国教育比中国的要好,当他们富裕起来的时候,就会希望让孩子们享受优质的教育。


有人鼓吹"中美间必有一战",甚至不停地拿所谓"修昔底德陷阱"说事。那我要弱弱地问一句,当对面站着你曾经亲如手足的同学朋友,甚至是你的兄弟子女时,你扣动板机的手指会颤抖吗?


有人聊起国内的种种不如意时,往往会拿美国作样板,言必称"如果在美国,会怎样怎样好",但事实也不尽然。就说看病,国内的三甲医院一般都很拥挤,连走道里都堆着加床,美国医院是很静谧,可你看医生必须得提前预约,假如错过了预约,对不起,请重新排队约,要在国内,性子急的人往往会跳脚,闹将起来。


从国家层面看,美国是对手,但不是死敌;是伙伴,但不是铁哥们。所以,虽然南海波谲云诡,G20峰会上习近平主席还是要请奥巴马总统单独喝龙井,来推动21世纪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与此同时,虽然中美领导人在一起喝了茶,但中俄联合军事演习一刻也没耽误,外交部发言人的口气一点也没松软。当然,从中国长远发展来看,有根弦要时刻紧绷,那就是美国政客和一些利益集团会想方设法培植"中国的戈尔巴乔夫",让中国生乱生变,好让他们呷着咖啡来"剪羊毛"。


从民间层面看,中美友好交往会持续走向高峰,华人华裔在美国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影响力会逐步提高,铺天盖地的中国制造早已司空见惯,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中餐馆会改变美国人的胃,英语中的汉语词汇会越来越多,跨国而居的家庭家族也会越来越多。


但是,民间层面的善意对国家层面敌意的化解作用是有限的,就像当前中国与新加坡的关系。当然,随着国家之间管控分歧的能力提高,国家层面的敌意对老百姓生活的影响也会逐步降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在向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学习,但是一不小心就按照他们的贸易规则发展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尤其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老师们的表现远不如中国这个学生稳健成熟,所以老师们一合计,决定改规则,好让学生继续当学生,可是世界上哪有不毕业的学生?


所以咱们就搞亚投行,搞"一带一路",拉一帮小伙伴自己订规则。这个时候当老师当惯了的美国不找茬、不生事,脸往哪搁呢?中国目前不具备在世界当头的实力,也没有称霸的历史传统,所以积极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是我们的必然选择,在这一方面,美国的作用至关重要,也有些做法值得我们继续学习。


要想真正了解美国,我觉得有几点尤其重要:


一是中美两国的国情差异不容忽视。由于来自中国的留学生、新移民和游客访客众多,美国很多服务窗口聘请会讲汉语的华裔员工,甚至机场和联邦政府大楼的安检员也会简单的汉语,但是绝大部分美国人包括专家学者对中国并不了解,甚至有许多常识性的误解和曲解。


与此同时,中国人了解的美国也并非真实的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吴政道教授告诉我们,中国人从书本、电影、新闻报道中了解的美国,是其国家、机构和个人的行为表现,只是"冰山一角",对由地理、历史、经验、哲学、教育、价值观、故事、信仰和文化等组成的庞大"冰山"缺少直接认识。



▲有的美国人认为,现在的中国就是旧时唐人街的模样,其实中国所有大城市都有"第五大道"。



▲在部分美国人看来,中国人练武是为了成为格斗高手,其实我们只是锻炼身体。



▲有的美国人认为,中国人的"戏法"在伤害身体,其实这是我们养生保健的一种手段。



▲有的美国人认为,付出小费是对服务者的尊重和习惯,但在中国表达谢意不一定要用金钱,我们多用言语对服务者表示感谢。


自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开始,欧洲移民带着火枪陆续到来抢夺生存空间,美洲大陆长期处于无政府状态。1776年,以反对英国殖民政府征收关税为目的的独立革命爆发,1783年独立战争胜利后胜利者没有自己"坐江山",而是全国选出50名顾问立宪建国。


这段历史使武力维权、枪文化、契约精神、反政府、代理制等深植美国传统之中,因此美国形成 "小政府、大社会、依法治理"的国家治理体系自然而然,形成股东会授权董事会管理的代理制公司治理体系自然而然,形成全民信用体系自然而然,同时也作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自然而然地充当"世界警察"四处炫耀武力。


中国拥有五千多年悠久灿烂的文明史,近两千多年来采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中央集权治理模式,尚和崇礼、天下为公等理念深植传统文化,与美国迵异。加上人口基数、地理环境、资源禀赋等方面的巨大差异,中美两国基本国情形成鲜明对照。


二是美国普通老百姓的日子并不好过。从表面看,美国经济繁荣、秩序井然、生活富足、环境优美,但是在与美国学者交流过程了解到,贫富差距、种族歧视、枪击事件、学费高昂等问题已是美国社会的常态,而且无论哪个政党执政都看不到解决的希望。


美国中位数家庭的年收入是5.3万美元,且储蓄率较低,而一些重点大学光学费一年就要7万美元,高昂的大学学费让越来越多美国家庭难堪重负。联邦教育部负责学生贷款,至今累计贷款总额已达1万亿美元。


加州是美国最富裕的州,中位数家庭年收入是7.3万美元,但是收入的55%用来养房子,20%用于养车子,自主性支出仅占7%,有教授算了一笔详细的收支账,中位数家庭一年的收支恰好平衡,攒不下钱,如果想圣诞节休假,就必须用信用卡透支。目前美国信用卡卡债平均每张1.5万美元。被视为高收入群体的律师和医生,结婚时平均年龄为54岁,因为年轻时他们得拼命挣钱。



▲或许很多中国人不习惯负债生活,所以没有信贷记录,因此在需要用钱时难以取得贷款。


有人估算,发达国家历史上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一个人终其一生实现的生活水平改善,英国只有56%,美国大约为1倍,日本为10倍;而中国在30多年的时间内,就让超过10亿人的生活水平增长了16倍。正如加州大学教授劳文克斯·索萨博士(Dr.Lawvertice Souza)所说,"中国是30多年来世界发展的主要贡献者,因为中国共产党关心经济,且专注于发展策略"。


三是硅谷创新经验我们还够学。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惠普创业为标志,以微电子产业为核心的硅谷逐步形成。今天的硅谷核心区包括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所在的两个县,150万人口,诞生出惠普、谷歌、苹果、英特尔等众多互联网科技巨头,包括海外制造的总产出1万亿美元,相当于世界第九大经济体。


Face book从波士顿搬到硅谷,2013年上市时一度让纳斯达克宕机,现市值达446亿美元。苹果公司现有8万人,市值最近升到9000亿美元,将有可能成为人类史上第一个过万亿美元的公司。硅谷有条"30英里规则",就是指在硅谷狭长的30英里山谷内,每一个风险投资家都可以找到他想投资的技术,每一个创业者都可以找到至少一笔风险投资。2014年,美国吸引外国投资总额为490亿元,其中有240亿美金投向了硅谷。




硅谷文化的核心是"红鲱鱼文化",即一大群红鲱鱼挤在一起,不久后相互厮杀只剩下最强壮的一条。吴政道教授介绍,硅谷每成立100家公司,5年之后就会倒闭93家,剩下的7家中只有1家能够上市。他管理的风险投资基金,投资100家企业,成功的只有30家,而5年后有1家能够上市,他就认为 "相当成功了"。


美国之强,不在于GDP和购买力,在于独步全球的科技军事实力、美元霸权,更在于包括品牌、价值观、文化在内的软实力。美国96%是第三产业,制造业只占3%,且均是高端制造业。


美国几乎站在所有产业"微笑曲线"的顶端,产业增加值远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比如苹果公司的Iphone6与Iphone6+,单部售价分别是650美元和750美元,成本分别是200美元和215美元,为苹果公司代工的富士康从中收益分别只有5.20美元和5.25美元。


美国学界与产经界有个共识,"贸易逆差越大越好,进口越大,就业率越高,幸福感越强",这个共识的背后实质上是美国人希望占有全球资源、让全世界的人按美国人的想法来满足美国人的需求。


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依靠科技上的先发优势和强大的文化影响力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经济殖民",这也是美国执政党不会放弃的核心利益。因此,要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要在综合国力上成为"世界的一极",既要抓住互联网浪潮的难得机遇实现科技上的赶超,又要在文化上下大功夫,让中国思想、中国价值、中国话语像今天的"中国制造"一样影响世界。


我想,中国发展得足够好了,美国在我们眼里就不会这么重要,恨或者是爱,悉听尊便。

历尽沧桑存初心,阅尽繁华留真淳,为了遵循内心声音真实的活着,我们曾为此付出巨大代价,但我们确信,遵循心灵的声音才会找到幸福的方向,所以甘愿不断地付出代价。长按上图二维码或扫一扫加小编麻胡为好友,(加过麻胡任一微信的就不用重复添加了)感恩有您一路同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