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会员半月刊深度报道|跟规划师一起找回院子里的好生活!

2017-06-09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


荐会员单位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会员半月刊《规划“咱”谈》以服务会员为宗旨,汇集最新鲜的行业动态,提供最及时的行业资讯,既是会员单位提供交流学术和业务的平台,又是会员单位展示风采的舞台。


本期推荐: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跟规划师一起找回院子里的好生活!

 

推荐理由:为找回院子里的生活,规划师在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南历史文化街区展开实践探索,以社会组织史家胡同风貌保护协会为平台,汇集多部门资金支持及志愿参与的设计机构力量,开展了以“咱们的院子”为主题的院落公共空间改善设计试点项目。实践首次将历史街区物质空间改善与人文环境复兴相结合,探索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社区营造路径,对于旧城历史街区保护更新模式的建立具有重要示范价值。


院落空间是北京旧城历史文化街区物质环境重要且最具特色的组成部分。过去,四合院里的院子曾经是最让人感到惬意的地方,大家庭的公共生活在这里发生,人们在此消夏乘凉、喝茶聊天,院子就是一片小天地。然而随着人口增长、加建增多,传统的四合院逐渐变成了大杂院,一个四合院内常常呈现几户、几十户甚至上百户居民杂居的状态。


一方面,大量加建建筑占据了原有的四合院院落空间,同时,由于每户居民室内居住面积极其有限,大量日常杂物被堆放在院落内,更加剧了院落空间的衰败和紧张。


仅有的院落公共空间内不仅要解决人们通行、堆物、晾衣等多种需求,在常年缺乏维护的情况下,许多更出现了路面破损、排水不畅、蚊虫滋生的恶性问题,院子里的好生活似乎已不复存在。


衰败的大杂院院落公共空间


一般来说,位于院落外部的胡同、街道空间明确由政府管理,位于建筑内的室内空间则由居民使用和维护,院落空间介于二者之间,理论上应由产权单位负责其管理维护。然而,院落公共空间改造提升往往涉及多户居民之间的协商统筹,协调难度极大,因此这一问题被长久搁置和回避,导致院落公共环境持续恶化。为解决这一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居住环境问题,我们亟需寻找到新的方法和切入角度,积极改善其整体面貌和使用状态。


2014年,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在编制完成《东四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基础上,与当地基层政府朝阳门街道办事处建立长期合作,共同推动成立了“史家胡同风貌保护协会”,并由责任规划师在初期出任协会秘书长、顾问等职务,推动协会成长。


这一社会组织平台的搭建一方面建立了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桥梁,同时也为社会力量参与历史街区保护工作打通了渠道。为满足居民实际需求,我们以史家胡同风貌保护协会为平台策划了“咱们的院子--院落公共环境提升试点项目”,试图从小处做起,一方面通过对院落公共空间的设计提升落实保护规划中对于风貌保护、民生改善的相关要求,同时推动院落自治机制的建立,让居民重新讨论身边的公共事务,形成环境自我维护的良性循环,一起找回院子里的好生活。


案例启发


实际上,在我们开展这项工作之前,已经有人在北京旧城内进行了成功的尝试--一个法国设计师在东四历史文化街区的一个小杂院内组织邻居共同筹资,自主完成了院落公共空间的提升,并实现了良好的改造效果。


这个院落的产权分属于三个房主,含租户在内共有5户使用,其中之一是法国设计师本人,他将这里作为他的设计工作室办公场所。该院内的房屋质量尚可,但存在立面杂乱不美观、地面坑洼不平、排水不佳、夜间无院落照明等突出问题,客人来访时居民和租户难免会感觉既不安全也不体面。为改善这一现象,法国设计师向邻居发起了共同改造院落公共空间的倡议,并提出了改造方案。


院落产权归属和现有使用者


在设计师的倡议下,院内居民自行清除了院内杂物,恢复了相对完整的院落空间,并在施工队的帮助下重新敷设地下排水管线和地面透水铺装,解决了路面不平和排水不畅的问题。同时,设计师对院落立面进行了粉刷并整理雨篷形式,形成统一有序的通道景观。不仅如此,他们还美化了小院入口空间,遮挡不美观的电箱,营造出颇有意境的玄关景致。


这次改造经历了长达7个月的前期沟通与谈判,院内的几户居民逐步确定改造方案并明确了各家的出资方式,最终仅花费1万元即完成了院落公共部分的改造。


入口处改造前后效果对比

院落及走廊改造前后效果对比


在这个项目中,法国设计师通过非常小成本的投入大幅改善了院落公共部分的人居环境。这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可复制的模式--在现有居住条件下,我们完全有可能通过对院落公共空间的微更新、小改善有效提升居民居住品质,同时建立起邻里之间相互沟通协作的关系。这样小规模、“自下而上”的更新模式不仅为历史街区物质空间的改善创造了机会,同样也为我们在街区内开展社区营造、建立居民自治创造了机会。


项目策划


在法国设计师实践案例的启发下,我们决定以院落公共空间提升作为史家胡同风貌保护协会推动街区更新和社区营造的切入点之一。


首先,院落公共空间介于公有和私有之间,一直以来缺乏主体组织其提升改善,而风貌保护协会作为介于政府和个人之间的第三方社会组织,有可能发挥积极的纽带与平台作用,填补这一管理真空地带。


其次,为培育风貌保护协会成长,我们希望为协会寻找合适的启动项目,以规模可行可控、围绕居民诉求为原则,稳扎稳打、循序渐进。而院落公共空间提升这项工作的规模、难度和资金量需求较小,相对易于实施成功,有利于协会积累经验、建立自信,为未来争取更多资源支持。


同时,院落公共空间的提升是落实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的一部分,可有效推动规划实施,发挥提升历史街区风貌、改善民生的重要作用。不仅如此,院落公共空间涉及与人们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事务,因此可以作为建立院落自治机制的切入点,调动人们形成维护自身居住环境的自组织和良性循环。


筛选出8个试点院落


在确定项目方向后,我们在东四南历史文化街区内筛选出8个不同保护价值、不同规模、不同保存状况的试点院落。总体来说,这些院子可分为“锦上添花”和“雪中送炭”两种类型,其中:


锦上添花类院落为本身保护状况较好的有价值院落。我们试图从公共环境改善、公共建筑(如垂花门)修缮入手,营造更好的院落整体形象,保护并提升其风貌价值。以史家胡同45号院为例,该院落为挂牌保护院落,格局基本完好,但由于年久失修,院内垂花门已严重破损、濒临坍塌,危及居民出入安全,居民呼吁尽快修缮。


然而对于这类保护等级不高的历史建筑,常规情况下难以争取到足够的重视和资金来进行专业修缮,因此我们以协会为平台筹集东城区名城委的70万元专项资金,并引入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专业力量对风貌建筑进行妥善修缮,在解决安全问题的同时保护院落历史文化价值。


史家胡同5号院

史家胡同45号院


雪中送炭类院落是典型的大杂院,居民对于院落环境改造的呼声强烈。因此,我们试图引入专业设计机构对这些院落的公共空间进行改造设计,解决有限空间内的合理利用、夜间照明、无障碍出行、排水、晾衣等民生问题。同时,我们以协会为平台,采取街道专款、社区公益金、朝阳门社区基金会资助相结合的方式,多方筹集资金,为项目实施汇聚资源。


雪中送炭型院落现状


搭建工作平台


为保证改造方案符合风貌保护要求和居民生活需求,我们以协会为平台召集包括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弘都城市规划建筑设计院在内的6家专业设计机构,以协会志愿者身份负责这8个院落的参与式改造设计。


同时,为稳步开展此项工作,责任规划师代表协会牵头制定了“前期踏勘-参与式设计-实施动员-进场施工-后期维护”五个阶段的实施计划,并提出包括“合理利用空间、保障便利安全”、“美化院落和环境、展示文化特色”、“促进邻里交往、丰富公共生活”、“开展公众参与、建立自管机制”四个方面的改善预期,引导设计师开展贯穿策划、设计、施工全过程的公众参与。


我们试图在解决街区实际问题的同时建立居民自治,并形成可复制的工作模式,探索街区自主微更新的实施路径。因此,在试点项目开展过程中,规划师不仅负责把握规划实施原则、对接政府资源,还发挥了召集社会协助、组织居民参与的作用,在提供专业技术的同时建立平台纽带、推动了规划实施。


参与试点项目的6家设计单位志愿者


实践过程


试点项目的开展经历了五个阶段。


(1)前期踏勘


2015年7月下旬,责任规划师开始以协会为主体开展院落公共环境提升项目的前期踏勘工作,以“居民主动诉求强烈”、“邻里关系和谐”、“具有一定风貌价值”为标准,与社区共同选定试点院落并对接设计师。


责任规划师与设计师志愿者探勘试点院落


(2)参与式设计


2015年8月至9月期间,责任规划师牵头召开了项目启动会,组织设计单位有序开展参与式设计、逐步深化方案,并在设计周期间举办了设计师与居民面对面交流的设计工作营。


规划师主持项目启动会:宣讲、与居民面对面沟通

设计师例会:方案推进

设计工作营:设计师给居民讲解方案


(3)实施准备


2015年10月,协会针对目前条件较成熟的两处院落展开了正式施工前的实施准备工作,一方面招标施工单位并制作工程预算,同时召开了各利益相关方参与的实施动员会,在各方共同认可下确定最终实施方案。


各方参与的实施动员会


(4)动工实施


2015年11月,两处院落正式动工。由于前期沟通充分,居民自发清理了院落杂物,为施工队正式进场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施工过程中每当遇到问题时,协会随时召开各利益相关方参与的现场协调会,及时调整方案、帮助各方达成共识。


居民自发清理院内杂物


(5)总结收尾并建立自治机制


2016年1月,两处院落公共空间改善工程基本完成,我们在居民家中举行了项目总结会,共同总结经验并制定“小院公约”,为良好院落环境的保持和维护建立长效机制。

前柺棒4号院总结会

史家胡同5号院总结会


实践成效


自2015年至今,8处试点院落中已有5处实施完工。


首先,试点项目发挥了改善民生的基本作用。各院落均重新敷设了地下排水管线并采用平整的透水铺装,解决了雨天积水和日常出行安全问题。同时设计师对房屋立面进行整体粉刷,统一色调,并为居民安装阳光板雨棚,形成了整洁、协调的院落总体形象。


试点项目发挥了落实规划的风貌保护作用。例如,设计师原本拟对史家胡同45号院内濒临倒塌的垂花门进行局部修缮,然而当使用专业仪器检测垂花门木构件后我们发现大部分结构构件已严重腐朽,无法进行再利用。


因此,经专家论证会严谨讨论后,设计团队决定将垂花门拆除后原址、原貌重建,并绘制传统民居中最常见的黑红净彩画,还原居民历史记忆。同时,我们将原垂花门残件编号收藏,在史家胡同博物馆中作为艺术装置展示。


不仅如此,以垂花门修缮为契机,我们拆除了院内废弃的加建房和煤棚,并利用腾退出的空间实现小型绿地,恢复了四合院传统院落景观氛围。


垂花门复建前后对比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设计师与居民协商合作的参与式设计方法为双方均带来了意外的触动和启发。


首先,设计师用巧妙的设计手段为居民解决了日常生活问题。


例如,前拐棒4号院是一处典型的大杂院,人均居住面积不足10平方米。由于室内空间过于狭窄,每户居民均在院落公共空间内堆放了大量杂物,尽管他们已主动清除了其中的大部分,但仍有一些须日常使用的物品不得不存放在院落空间内。


同时,该院落无夜间照明设施,但安装灯具又牵扯从谁家接电的实际问题而迟迟无法解决,导致居民夜间出入十分不便。


设计师在了解这一情况后为居民设计了一款整合太阳能声控灯具的室外储物柜,不仅能够解决室外储物的防水、防蛀、美观等问题,更为院落提供了夜间照明。


再例如,许多居住平房四合院的居民都喜欢用绿植美化院落,因此我们邀请北京林业大学和城市农园课堂的老师专门为居民介绍四合院院落种植的文化内涵和专业技术,并免费发放种子鼓励居民动手实践。


许多院落公共空间在改造完成后成为居民种植瓜果蔬菜的场所,夏秋时节美不胜收。一些居民更在老师的指导下种植了猪笼草,解决了绿色植物导致夏季蚊虫滋生的问题。


室外储物柜结合太阳能灯具

老师指导居民在院内种菜


另一方面,居民的生活智慧也给设计师带来很大启发。例如前拐棒4号院在社区书记的建议下于靠近墙体的地面上钉入几根长钢钉,用于在墙角缝隙内存放木料,不但节省空间、整洁美观,且造价极低。


同时,为了避免院内一处小花园平时浇水导致相邻的墙体返潮,居民将自己收集的废旧陶瓷洗手池沉入地面作为花池,以旧物利用的方式为墙体隔离了水分。


西侧院木料收纳改造前后对比

旧洗手池改造的花池


在全过程公众参与的带动下,一些院落实施完工后,居民自发制定了小院公约,作为约束居民自身行为的道德准则,为院落环境的长期维护创造了条件。



前拐棒胡同4号“小院公约”


前拐棒四号是我们温暖的家,作为在这里共同生活的居民,我们承诺:


1.邻里之间要和谐相处、相互关爱、互帮互助。

2.对院子里的公共事务,大家要有商有量,一起讨论、一起决定。

3.共同维护好小院的公共环境,不乱堆乱放,自觉维护门前卫生。

4.在现有基础上,绝不新增私搭乱建。

5.一起动手美化小院环境,装点我们的生活。



前柺棒4号实施阶段效果(OSO建筑师事务所)

前拐棒4号院社区公约上墙仪式

居民自发美化院落

史家胡同45号院竣工前(北京工业大学)

史家胡同45号院竣工后(北京工业大学)


院落的公共环境提升得到了居民的正面评价,居民不仅对协会、街道、社区的组织表示感谢,还表达了对相互之间的谢意,促进了邻里之间的和谐相处。



送快递的进我们院都说,你们院可真干净、真平整,跟别的院都不一样!”

 

“走路不坑坑洼洼了,推车、走轮椅都方便,以前老太太出门都出不去,现在自己推着车就出去了。”

 

“这次感受最深的是沟通,街道社区和各家各户都沟通的特别好,街道(社区)工作人员下来不知道多少趟……人和人不一样,互相谅解……居民自己也都作出很大贡献,把以前过道里的柜子都拆了,三轮车、石棉瓦也全扔了。”

 

——来自改造院落居民的评价



经验总结


通过多个试点院落的实践,我们初步积累了开展此类公众参与实施项目的初步经验。经实践验证,最初设计的5个环节的工作流程基本可行,但部分环节须重点补充强化。


例如,未来我们将建立居民自主申报制度,筛选有主动改善意愿和自组织能力的院落优先开展。同时我们将面向社会公开招募设计师并设立针对改造方案的专家审查制度,不仅保证设计质量,更保证改造方式严格符合历史街区风貌保护要求。


此外,我们希望在未来的项目中实现设计团队与施工队更早、更紧密的对接,保证各方均能够理解全过程公众参与的意义和方法,从而避免施工过程中因缺乏沟通而发生的误解和问题。同时,我们认识到未来须形成更规范化的流程指南,为此类院落公共空间提升模式的推广提供操作依据。


值得一提的是,在项目完工后,由于监督力度不足及居民保护意识有待提升,往往会再次出现杂物堆砌,环境无人打扫的情况。由此,本年度我们还专门申请获得了东城区社会办拨付的专项资金,用于建立已完工院落的环境维护基金,鼓励各院居民自主组织申报,形成居民自治自管的后期维护机制。


工作流程路径


在项目开展过程中我们发现,尽管院落公共空间提升所涉及的利益相关方已相对较少,但仍须明确不同主体的职责分工,以避免权责交叉使工作推进效率受到影响。街道、政府部门或基金会作为为项目提供经费支持的甲方,应主要发挥监督审查作用,以购买服务方式委托由第三方民非机构具体开展工作。


第三方机构史家胡同风貌保护协会作为接受委托的乙方,应搭建平台引入多元资金和智慧资源,承担项目包括策划、组织、实施在内的整体运营过程,并负责面向居民的组织沟通。受协会委托,施工队及监理应在充分理解参与式设计理念的基础上负责开展具体工程,与居民协作实现院落公共空间的改造。


另一方面,我们希望在项目开展过程中通过协同共赢关系的共建使各方能够积极参与其中。街道、社区在院落公共空间提升项目开展过程中须协助开展居民协调工作,同时项目成为建立居民自治机制、提升日常社区治理水平的契机。


设计师为居民提供了设计服务,同时也获得了实现设计作品、扩大社会影响力、创造社会效益的机会。而居民作为被服务对象,在接受帮助、获取改善渠道的同时,也须做出个人利益的适当牺牲和让步,并努力建立起长期维护公共环境的自治机制。


多方合作路径


思考


当前北京旧城内正在开展各种各样积极的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尝试,许多街区结合人口疏解对已腾退的闲置院落进行改造并植入新的功能,发挥了良好的触媒作用。但与此同时,如何改善留住居民的生活条件是始终不可回避的关键问题。


本次院落公共空间提升试点项目即是对于如何改善留住居民生活条件的一次有益探索。我们试图探讨,在不引入巨大资本、依托现有行政管理体制的情况下,如何对接“自上而下”的政府资源与“自下而上”的民生诉求,以物质空间的改善为切入点推动人文环境的塑造。


同时,我们试图借助社会组织平台,汇集和引导多方社会资源参与历史街区保护更新,以小额投入带动微更新。不仅如此,由于此类项目的实践完全在基层政府现有行政体制内开展,因此完全可以在不同街区内进行复制。


实际上,院落公共空间改造工程的实施只是实践成果中的一小部分,本次项目更大的意义是成功使人们开始重新讨论公共事务,并初步建立起自我管理的组织机制。


相信在院落公共空间提升项目的带动下,越来越多居民将意识到参与街区建设、自己动手改变家园的重要性,而这才是历史街区更新最重要的基础和内生动力。



作者简介:


赵幸  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自2010年在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工作至今,主要负责开展北京旧城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相关规划研究工作。现任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学术委员会秘书长,西城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青年工作者委员会秘书长,史家胡同风貌保护协会责任规划师。



*稿件仅供交流。更多精彩项目及行业新鲜资讯、精选微信文章,请点击阅读原文浏览“2017年第3期会员半月刊。”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


我国城乡规划工作的非营利性行业组织。致力于制定城市规划执业规则、推广规划相关行业标准、搭建行业研究交流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