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廊道空间模型重构下的乡村走廊振兴发展研究 ——以成都“蜀山乡韵”乡村振兴示范走廊规划为例

周逸影、李雨彤等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 2024-06-18


摘要

乡村振兴走廊以解决乡村地区资源分散的现实问题为目标,通过整合沿线资源、强化对腹地的带动引领作用,实现走廊沿线地区的乡村振兴。


本文以成都龙门山前“蜀山乡韵”乡村走廊为例,探索乡村走廊空间振兴发展模式,研究廊道空间模型重构方法,通过识别乡村发展潜力极核,串联纵向发展轴带,形成辐射带动面域,构建“极核—轴带—辐射面”的空间格局,从产业、生态、文化、配套、土地五个方面制定振兴路径,引导乡村地区以线带面、连片策动的整体发展。


乡村从其定义来说,是以从事农业为主要生活来源、人口较为分散的地区,相较于城市,其天然呈现出资源要素分散的特征。成都的乡镇普遍规模较小,空间布局也较为分散,资源要素难以集聚,建设缺乏统筹和管控,限制了镇村地区的进一步发展。


以“促协同、强整合”为目标,《成都市乡村振兴战略空间发展规划》在“五大主体功能区 + 五条乡村振兴走廊 + 九十七个城乡融合发展单元” 总体空间格局的基础上,提出规划乡村振兴走廊,打破均质化的资源投放方式,以点串线,以线带面,连片策动。通过整合沿线资源,强化对腹地的带动引领作用,着力解决乡村发展资源要素分散的问题。


“蜀山乡韵”乡村振兴示范走廊位于成都龙门山前,依托国道、省道作为走廊主线,形成长约 155 km、总面积约 3 030 km2 的廊道空间,涉及五个区市县、22 个镇。本文以“蜀山乡韵”乡村走廊为例,从乡村要素集聚特点出发,探索廊道空间的结构要素组成,通过空间格局重构,实现走廊区域资源整合,制定符合乡村发展的振兴路径,实现跨县域的优势资源统筹。



01

理论基础


1.1  乡村要素集聚特点


研究国内具有代表性的乡村连线、连片发展地区,以南太湖村庄带、环莫干山乡村地区、北京门头沟地区为例,总结乡村要素聚集的模式和特征,梳理廊道空间理论,探索乡村走廊空间的组织模式。


在国内的特色乡村区域中,以“点—线—面”的空间要素来整合碎片化的资源,一般呈现出线型、圈层式的空间布局特征。“点”要素:结合生态资源、生产要素和村庄聚落的分布和富集程度,形成功能极核和功能节点,成为主导产业和核心功能的载体;“线”要素:主线道路是联系极核和节点的重要通道,对乡村发展的串联带动作用明显,成为区域的发展主线;面要素:沿径向道路及河谷水系、生态廊道等特色空间,向乡村腹地渗透辐射,形成主题鲜明的功能板块。


依托轴线、极核、节点等格局要素,从生态、产业、景观、文化维度聚集资源,凝聚发展合力。以南太湖村庄带为例,通过沿湖的横向轴带,串联生态田园空间、溇港水系,强化生态联系,聚集林、田、水、湖等生态资源,塑造特色自然景观。同时结合中心节点,沿城乡互动轴线,打通人文景观游赏路径,聚集特色文旅等现代服务业产业,形成“三生”共荣的布局模式。


1.2  廊道空间理论研究


廊道理论起源于生态学领域,“廊道”概念于 1967 年被首次提出,以福尔曼(R·Forman)的“斑块—廊道—基质”理论模型应用最为广泛。引入城乡规划学后,“廊道”的理论研究及应用逐步细分为交通、文化等资源导向型廊道,引导空间和功能集聚发展。


生态型廊道:出自奥姆斯特德(Olmsted)的“公园系统”规划,在绿道的应用和研究中不断完善,强调利用廊道连接破碎板块,形成网络化大生境;


经济型廊道:是人口、要素资源和信息流最密集的空间,一般认为交通对经济型廊道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影响空间形态结构和资源分布,廊道效应成为城乡规划中结构优化的重要依据;


娱乐型廊道:多用于城市中,是开敞空间系统中的一部分,是由线性要素构成的休闲游憩空间;


文化型廊道:兼具生态、人文历史、休闲游憩作用的复合型廊道,近年来,文化型廊道逐步由线性向网络化发展。


以廊道空间的要素互动机制整合乡村地区碎片化的资源,是解决乡村地区集聚发展的重要路径。



02

廊道空间模型重构方法


2.1  乡村走廊空间模式


走廊空间结构直接影响沿线乡村振兴发展,基于乡村要素集聚的特征,参考廊道空间理论研究,乡村走廊空间结构可归纳为极核带动、轴带支撑、分区呈现的空间模式(图 1)。


图1 乡村走廊空间结构示意图


2.1.1 极核带动


基于乡村要素圈层式集聚的特点,极核是走廊空间内的动力源。走廊空间内的镇村,因各自资源禀赋的差异及后天发展因素的不同,成长为能级不同、功能各异的节点。走廊空间结构的重构,就是要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将发展基础好、相互关联的乡村联结起来,形成强强联合、差异互补的发展极核,成为带动整条走廊空间发展的源点,引导乡村有重点的集聚式发展。


2.1.2 轴带支撑


走廊串联起沿线不同行政区域的若干镇村,突破了传统行政界线的壁垒,回归到要素线型集聚的本质,形成跨区域发展的主动脉。因此,交通干线的主轴带动是发展前提,需要找到串联起走廊空间的交通主线,加强交通廊道建设,将其发展成为区域的主轴线。


同时,走廊空间涉及的范围跨度较大,不同地段的自然、经济和社会资源差异也较大,为合理引导位于不同区段的镇村发展,次级轴带选择同样重要。与走廊主线垂直相交的带状要素,如河流、沟谷、支路,可作为引导走廊空间分段、纵深发展的统领线索,形成辐射面域的支撑结构。


2.1.3 分区呈现


走廊空间的相邻区域,难免因地域特征相似而出现同质化竞争的矛盾。因此,根据不同区段的资源特征,深度挖掘资源优势,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协调土地利用资源,凸显分区文化特色,使整条走廊实现优势互补、差异化协同发展。


2.2  乡村走廊空间振兴发展路径


走廊空间是对乡村各要素的统筹,包括产业、生态、文化、配套、土地五个方面的要素综合,涵盖了乡村振兴发展的各个方面,是乡村振兴的影响因素,也是走廊空间发展的重点与路径。


2.2.1 筑核强轴,产业聚能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内核,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实现脱贫攻坚的关键。走廊的产业振兴应该是品牌化、特色化的发展路径,塑造主题化的走廊产业品牌,在大的品牌协同下,形成特色化、差异化的产业类型,构建走廊产业生态圈,解决镇村产业发展模式雷同的现实困境。以轴带、极核为载体,进行产业空间配置,实现产业集聚(图 2),成为走廊乡村振兴的动力源和主动脉,牵动沿线镇村的整体发展。


图2 乡村走廊空间产业聚能示意图


2.2.2 夯实基底,生态维育


生态环境是镇村赖以生存的基底条件,乡村振兴往往面临着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走廊空间应被看作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坚持生态文明思想主导下的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注重镇村生态环境多样性建设,加强走廊自身生态能力建设,促进走廊生态价值转化(图 3)。


图3 乡村走廊空间生态维育示意图


2.2.3 片区塑景,文化凸显


乡村地区是农耕文化发源、生长之地,因较慢受到城镇化建设的侵蚀,古村、古庙、古树等历史资源得以留存,乡土文化氛围依然存在。但资源保护状况欠佳,历史环境正在逐渐消逝。走廊发展应注重对文化价值的挖掘(图 4),充分展示利用历史资源,通过文化品牌塑造、大地景观营造,突出乡村地区特色,传承、延续乡土文脉。


图4 乡村走廊空间凸显文化要素


2.2.4 高效支撑,配套完善


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建设往往是限制乡村地区发展的短板,走廊规划的本质是通过交通干线的打通,串联起广袤分散的乡村和城镇,形成相互

关联、互促互进的镇村体系(图 5)。


图5 乡村走廊空间配套完善示意图


因此,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至关重要,是构建走廊空间系统的基础保障。


2.2.5 单元调配,土地保障


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是解决乡村资源要素分散的实施路径,通过走廊规划的城乡融合单元传导,建立乡村振兴战略与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的衔接,以城乡融合单元为单位,建立土地指标数据库,制定土地利用建议,以走廊的带状空间,跨县域地推动土地优势资源调配,为下一步的土地综合整治、资源优化利用提供指导,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2.3  廊道空间模型构建


在乡村走廊理论研究、案例总结的基础上,遵循乡村走廊空间发展的规律,以整合盘活走廊资源为导向,构建以乡村资源发展潜力评估为基础的 “极核—轴带—辐射面”空间模型,通过模型测算,科学识别,重构空间格局。


2.3.1 形成乡村走廊空间资源发展潜力数据库


影响乡村发展潜力的因素可归纳为乡村内生性本底条件和区域城乡发展外生性因素两个方面。内生性因素,即乡村自然地理、生态环境、文化资源等本底条件;外生性因素,即社会经济、产业发展、人口及交通等承载区域物质流动、信息交流的因素。本文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影响乡村发展潜力的内外因素出发,构建乡村走廊资源发展潜力数据库,并运用综合评价法,形成乡村走廊资源发展潜力示意图,以期为乡村走廊空间发展格局优化提供支撑(图 6)。


图 6 乡村走廊空间模型技术路线


2.3.2 构建“极核—轴带—辐射面” 空间模型


在乡村走廊资源发展潜力评估的基础上,运用社会经济空间可视化方法和计量地理学模型,识别乡村发展的潜力极核、串联轴带和辐射面,进而为乡村走廊空间格局的构建提供依据。


(1)识别乡村发展潜力极核


极核,即乡村走廊空间发展的动力源。在乡村走廊资源发展潜力评估的基础上,基于 GIS 平台,运用自然断点法(Natrue Breaks)将潜力值进行分级,识别乡村资源发展潜力的高值点,再结合乡村走廊协同发展、层级联动和重大项目偏向等原则,形成乡村走廊的极核空间结构。


(2)形成资源串联轴带


轴带是乡村走廊实现资源串联、要素流通的重要载体。根据最小成本路径模型的原理,结合乡村走廊空间重构的实际需求,形成改进后的最优路径选取模型。将乡村走廊资源发展潜力图作为资源富集栅格,潜力极核作为模型目的地,区域的路网和河流水系作为可选路径,带入模型进行运算,再遵循产业链易延伸、资源串联程度最高、亲水性等原则,形成乡村走廊的轴带结构。


(3)形成点轴联动的乡村资源辐射面


乡村资源辐射面,即潜力极核对周边区域的影响强度分区,可为乡村走廊区域差异化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以潜力极核为辐射核,遵循“距离衰减”原理,运用场强模型,得到极核辐射面结果,再结合乡村走廊特色资源点位分布和区域均衡等原则进行价值研判,并与极核结构、轴带结构进行组合,进而得到乡村廊道空间结构。



03

成都“蜀山乡韵”走廊规划实践


本文以成都“蜀山乡韵”走廊规划为例,在分析总结其现状优势与发展困境的基础上,运用空间模型,重构走廊区域的空间格局,制定乡村振兴发展路径,实现跨区域的资源整合与统筹。


3.1  区域概况


成都“蜀山乡韵”走廊区域,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和人文历史优势:


一是山、水、林、田资源优越。总体呈现出山地平原分台、河谷相间的地貌特征。


二是文化资源富集。龙门山前区域是古蜀文明源点,现存 97 处文保单位,10 余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这里也是全市唯一的世界双遗— “青城山—都江堰世界文化遗产”“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的所在地。


三是农商文旅融合潜力佳。具有都江堰猕猴桃、邛崃黑茶、崇州樱花等知名特色农业品牌。旅游资源丰富,形成了以文化和康养为主题的复合业态。


尽管有诸多优势,但走廊区域仍然面临一些现实困境:一是生态保护压力大。山上建设规模较大,山体水土流失问题突出。二是产业发展不均衡。区县间差距较大,都江堰—青城山核心景区未发挥辐射作用,其余文旅项目存在同质化竞争。三是文化与消费业态融合不足。对历史文化资源缺少深度挖掘,普遍缺少消费设施和多元化的消费场景。四是交通支撑不足。主线道路等级层次不一,存在断点,乡镇间支线道路等级较低、联络不畅。区域亟须整合优势资源,通过对走廊空间格局的重构,优化发展路径,实现沿线区域的乡村振兴。


3.2  重构“一廊三核、三区三带”的空间格局


3.2.1 走廊乡村资源发展潜力评估


结合“蜀山乡韵”走廊乡村资源的优势基础和现实困境,构建涵盖 5 个指标 12 个因子的蜀山乡韵走廊发展潜力评估体系(表 1),运用专家打分及主成分分析的方法确定各因子权重,最后通过综合评价法将归一化处理后的因子赋权叠加,分析得到“蜀山乡韵”走廊乡村资源发展潜力图(图 7)。


表1 “蜀山乡韵”乡村走廊资源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


图7 “蜀山乡韵”乡村走廊资源潜力评估


走廊乡村资源发展潜力总体呈现出“中间高、南北低”的分布特征,主要是因为中部受“青城山—都江堰” 世界文化遗产品牌效应的影响较深,走廊未来须考虑区域协同问题,加强 “青城山—都江堰”对南北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盘活全域资源。


3.2.2 “极核—轴带—辐射面”空间模型分析


(1)走廊空间极核识别


运用自然断点法(Nature Breaks)将走廊乡村资源潜力值分为 10 级,选取潜力值处于 8~10 级的栅格作为走廊区域的极核,根据初步识别结果,“蜀山乡韵”走廊共识别出 16 个极核。


再结合区域协同发展、多层级联动以及重大项目选址偏向原则,对极核初步选取结果进行筛选、分级,形成“蜀山乡韵”走廊的“一主两副多节点” 的极核空间结构。


(2)走廊空间轴带识别


将“蜀山乡韵”走廊的路网、水系河谷作为可选路径,运用改进后的最优路径选取模型,得到走廊最优路径初步识别结果。再结合交通道路为主、资源串联程度最高以及亲水性原则,对轴带初步选取结果进行筛选、分级,形成“蜀山乡韵”走廊的“一主多支、虚实结合”的轴带空间结构。


(3)走廊空间辐射面识别


在极核识别和轴带选取的基础上,运用“场强模型”得到走廊辐射面初步识别结果,走廊范围内共识别出 4个辐射面。再结合走廊极核的层级结构、区域资源特色及区域相对均衡等原则,形成“蜀山乡韵”走廊贯穿南北的 3 个辐射面,再与极核、轴带空间结构进行组合,集成“蜀山乡韵”走廊“极核—轴带—辐射面”的空间结构。


3.2.3 构建“一廊三核、三区三带” 空间格局


以走廊空间结构识别为基础,结合规划目标及定位,形成“一廊三核、三区三带”空间格局(图 8),以引领走廊乡村振兴发展路径。


图8 “蜀山乡韵”走廊“一廊三核、三区三带”空间格局


“一廊”,即依托第三绕城高速、川西旅游环线、小夫路以及邛芦路等主要道路,形成贯穿南北的龙门山前发展主干廊道,打造龙门山品牌效应,引领区域协同发展。


“三核”,即“一主两副”三大发展极核。主核依托街子镇、青城山镇,形成以“文创旅游 + 农业”的产业极核,承担走廊主要的旅游服务枢纽功能;次核分别依托通济镇和桂花镇、新场镇和茶园镇,形成走廊南北两个次级核心节点,分担服务节点功能。


“三区”,即结合走廊产业、文化、生态特质,形成“流水山居谷”“蜀道仙源地”“活力乡韵范” 三个主题分区。“流水山居谷”片区依托湔江河谷,发展医养旅游特色产业,突出农耕、水文化;“蜀道仙源地” 片区依托青城山,发展文创旅游特色产业,突出古蜀、宗教文化;“活力乡韵范”依托天台山,发展运动旅游特色产业,突出市井、商贸文化。


“三带”,即依托湔江河谷、味江河、䢺江河等河流水系形成横向发展轴带,以极核为节点,与龙门山前发展主干廊道垂直发展,串联走廊腹地资源,形成依托河谷地形特征的次级产业发展及景观展示带。


3.3  制定乡村振兴发展路径


在“一廊三核、三区三带”空间结构的引领下,可以从五个方面制定乡村振兴发展路径,依托走廊统筹产业、生态、文化、配套、土地各方面的要素,带动区域空间协调发展。


3.3.1 以极核、轴带,推进走廊产业融合发展


依托走廊内涉及的产业功能区,以“农业 +”为核心,构建医养旅游、文创旅游、运动旅游三大类共 27 小类的农商文旅体融合的产品体系。打造都江堰猕猴桃、邛崃黑茶、大邑粮油为特色的龙门山农产品品牌,发展特色观光体验农业。依托现状产业基础及自然条件,形成以医养、文创、运动旅游为特色的三大产业融合片区(图 9)。


图9 “蜀山乡韵”走廊产业融合片区示意图


结合龙门山湔江河谷生态旅游区、青城山旅游装备产业功能区,围绕湔江河谷等特色生态资源,发展医疗设施、健康管理、度假配套等医养旅游产业。结合李冰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区、天府康养旅游功能区,围绕街子、元通、怀远、新场等历史文化古镇以及李冰、道教、熊猫等文化资源,发展文博展览、文化体验、文化创意等文创旅游产业。结合西岭雪山温泉国际运动康养产业功能区,围绕天台山、南宝山等风景区,发展山地运动、赛事观光、休闲体验等运动旅游产业。


3.3.2 以底线管控思维,夯实乡村走廊发展基底


落实并细化市国土空间规划的生态安全保护格局,明确“青山作屏、曲水为脉、林田相望”的生态安全保护结构。落实市国土空间规划“三线” 及主导功能区管控要求,在遵循“数量不减、质量不降、布局稳定”的原则下,优化永久基本农田布局,推进 “耕地下山”。开展山、水、林、田生态修复整治工程,划定龙门山山体保护范围,加强山体保护及林地分类保护,实现走廊全域全要素治理。


3.3.3 以主题景区营造,彰显龙门山前走廊景观特质


结合百余处历史文化资源,重点展现水、农耕、熊猫、古蜀、宗教、市井、美食、传统商贸文化特色,塑造流水山居、蜀道仙源、活力乡韵三大主题景区。营造旅游服务、休闲娱乐、体育运动、文化体验四类主题场景,打造“十镇十景”。


3.3.4 以复合交通廊道,实现走廊区域连线成网


强化“轨道 + 主线 + 支线”的快达交通支撑,推动龙门山景区观光轨道建设,提升主线道路的道路等级和通行能力,加快旅游环线、服务枢纽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织补“主干 + 支线”的慢游绿道网络,建设“一山六带” 主线绿道,打通串联乡镇、景区的支线绿道,全面推动西控区域绿道蓝网连线成网(图 10)。


图10 “蜀山乡韵”走廊交通网络示意图


3.3.5 以城乡融合单元,推动走廊优势要素调配


划定三类共19个城乡融合单元,制定镇村体系、公服配套、土地利用三大城乡融合发展策略,促进公共服务与要素投放的精准匹配,通过利用撤乡并镇后的公共资源,优先补充走廊公共服务功能,保持场镇活力。以单元为单位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形成大地景观基础单元,通过增减挂钩项目节余指标,优先满足走廊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用地需求,推进项目实施。



04

结语


乡村走廊是乡村地区发展的新模式,线型及腹地面域的格局构建对分散的村庄起到了整合资源、集聚带动的作用。


本文从空间模型重构的角度,探索乡村走廊对乡村地区振兴发展的影响,提出了“极核 + 轴带+ 辐射面”的空间模型结构,以成都蜀山乡韵走廊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通过资源发展潜力评估,重构空间格局,提出乡村振兴发展路径,优化乡村地区发展,以打破行政区界,实现跨区域的优势资源整合,为其他乡村地区提供借鉴。

作者

周逸影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三所主任规划师

李雨彤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三所规划师

谈静泊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三所规划师


推荐阅读

新型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编制要点探索

面向多目标的海岸带生态空间规划路径及案例

成都市产业功能区规划设计探索

新时代背景下陆海统筹路径探索——以山东省为例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


我国城乡规划工作的非营利性行业组织。致力于制定城市规划执业规则、推广规划相关行业标准、搭建行业研究交流平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