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节生长:校园节日课程的突围与重建|讨论与回响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祖庆说 Author 张祖庆
校园节日课程的突围与重建
文/陈琼
前些天,微信上看张祖庆老师文章《学生天天在过节,哪有时间去读书?!》(请点击前边的蓝字阅读)引起广大一线老师共鸣,不到9小时,阅读量超过10w+。一番肺腑之言,引发众多教师的共鸣。当然,这一话题也对一线校长的思维与心灵带来“冲击”与“碰撞”——有“冲击”,有“碰撞”,说明大家都在关注与反思,这是好事。
平心而论,无论是名校校长还是草根校长,大部分校长都很努力地为师生成长、学校发展殚精竭虑,持续贡献着教育智慧。他们的出发点常常好的,但有些在执行的时候,出了偏差,常常事与愿违。
其实,在我看来,学校办学过程中,不是要不要过各种节的问题,而是怎么设计并推进节日课程的问题。关键的关键,是看谁的顶层设计与实践操作更科学、更合理、更人文、更有效。一所学校的发展与建设,都会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校长带领老师、学生甚至家长一起参与建设。下面就结合自己在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的体验,谈谈关于学校“节日课程”的建设与思考。
“节”的样貌:这些“节”是什么?
回顾以前读书,仿佛只有国家课程。记忆中,如儿童节、五四青年节、国庆节、中秋节等节日节庆的活动,都有深刻的印象,要么放假、要么庆祝,比较简单。
而目前学校为孩子成长设计的“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名字繁多,如:足球节、戏剧节、读书节、数学节、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男生(女生)节、英语(周)、课程节、文化节、美食节;还有各种“礼”:入学典礼、毕业典礼、成人典礼、入学仪式、入队仪式、入团退队仪式……
“节”的根源:为什么过这些“节?
为丰富学校的课程体系,学校在做好国家课程的这个“1”的保底之外,结合国家、省市区的相关文件精神、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将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关文件配套落实,开发学校的节日课程,于是就有了这些“节”。这些“节”,有的是自上而下的规划,有的是自下而上的生长。
其实,我们无需谈“节”色变。我们经常会听同行的埋怨:又要开展活动了,又要影响自己的教学和学生学习了,又要加重师生负担了。恨不得学校什么活动都不要开展,取消一切活动,把一切时间都用来只学国家课程“1”的内容,一心只教书,只讲教材内容,学生除了做题还是做题。凡学校开展活动,老师们就会反映学生浮躁,希望不要开展活动,让学生安静下来。
站在一线教师的角度和立场来看待,这些想法都能理解。但换位思考,学生要学的内容是一个整体,而不是割裂的学科知识灌输,更不是学校和生活、学校与社会之间所隔的高墙。学生学习只能静不能动,这些都是育人的片面认识。
其实,学生生命成长不能一味的“静”,也不能一味的“动”, 要动静结合、校内校外结合、课本内课本外结合,学习与生活紧密相连。
如英国教育家弗雷德·诺思·怀特海说:“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人”是教育的根本目的,“生活”是教育的唯一主题;每一个儿童都是鲜活的生命,动态发展且有灵动个性的人,我们要有全人教育、全员教育、全时空教育的视野和格局。
如果我们能将这些“节日”背后真正的教育价值弄清楚,想明白。我们就会自觉充分利用好这些节日,积极支持学生参加,在节前、节中、节后进行系统思考与指导,相信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会从中汲取到丰富的营养,从而转化为生命成长的动力与智慧,最终促进师生的生命共生共长。
换一个角度思考,就会有别样的风景。
正如祖庆老师说:“学校就是一块种着各色庄稼的农田,校长和老师们都要无限相信种子,无限地相信岁月。”是的,我们要遵循人的成长规律,让田园万物共生,尊重生命,彰显个性,让每一个生命都有出彩的机会。
这,这才是我们在校园过“节”的核心要义所在。
“节”的生长:如何过这些“节”?
我以为,“节”对于学生成长、老师发展、学校建设是必要也是必须的课程。我们不是要排斥各种“节”,而是要系统思考、整合设计、项目管理,让参与的每一位师生得到锻炼、成长,最终形成学校的特色课程、特色文化,而不是为“节”而“节”。只要眼中有人,就不会无限地做加法,而是用统整的思维重构学校节日课程,才能“节”有所获,节节生长。
大部分学校,都会根据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结合实际对学校文化进行顶层设计。其中课程体系就是学校发展建设的“王牌”、“品牌”。而这一品牌的建设有两种样态:一种是自上而下的整体设计,另一种是自下而上的自由生长。节日课程建设,亦不例外。
回溯我校“节日课程“的变革历程,我发现,两种生长路径,是齐步并进的;两种策略,是为学校的课程生长,保驾护航的。
1.自上而下,以简驭繁
五年前,我来到刚成立两年的新建公办学校西芯小学。当时学校关于“节”的活动课程是以学月为主题方式推进,如下表:
在学校,我负责德育这一块工作。根据这样的顶层设计,每个月,我们一般要经历这样的过程——
班级环境打造:每一个班级每一个月根据学月主题打造班级环境,接手以后,老师们就会反应,这个班级环境文化打造可不可以不要每月做,好麻烦,好累人呀!
国旗下活动:每一个班轮流上台艺术化展示班级风采,基本都是班主任做总设计师。体现主题性——要围绕当月主题进行设计排练,全员性——全班学生上台,特色性——体现出你班级的特色,互动性——台上台下要有互动。操作下来,老师们告诉我:轮到他们的主题好设计,轮到我们的主题不好设计,整不出来呀。还有的轮流时会重复,也许上学期这个班轮这个主题这次又凑巧轮到同一个主题。
实际操作时,德育处和教导处有分工,德育处负责感恩芯、国际芯、运动芯、艺术芯,教导处负责书香芯、科技芯、思维芯、智能芯,寒暑假的自创芯两个部门共同完成。
以我当时负责的国际芯为例。要把英语组老师、年级组长请过来,一起开会商量、设计课程实施方案,然后根据共同商量的内容进行推进。英语老师就根据不同年段设计不同的课程内容,班主任就根据英语老师主打内容配合打造班级环境、联合开展相关主题班会、相关比赛、相关展示活动等。为了校级层面有一个“高大上”的外宣或过程资料,我当时还特意请了一个第三方机构希望外教老师加入此项目,共同设计出分年段的“国际美食”主题体验教育活动……
从一个切面,可以窥见其他学月主题也是类似推进。每个月,老师们都会零敲碎打,挖空心思,尚未形成学校整体实施的课程方案。无论是教导处还是德育处牵头,无论是哪一个月主题活动,我们的班主任老师永远作为课程建设的开发者、参与者、设计者、协助者,而其他相应学科老师只是与他的主题相关时,偶尔成为“主角”。一句话,班主任永远是“主角”,永远疲惫不堪。
整个过程下来,12个学月,月月有主题活动课程,步子太碎,换得太快:一个学月主题还没有做透,下一个学月主题又来了,老师们还要每月交相关的过程性资料。大家都有些吃不消。最主要是学月主题活动的价值没有达到顶层设计的预期效果。
后来,把这些实践探索建设过程中出现情况,如实反馈给校长。校长同意化繁为简,对学月主题重新构造设计。至今,我清晰地记得校长对我们说的话:“根据实践探索情况进行优化整合、融通、重构,完全可以的,支持!你们有自己的思考,说明你们是以研究的状态在做教育,是学校建设发展的主人,很好。”
有一次,成尚荣先生来校指导,校长把目前的做法与思考向他汇报。在成老的指导下,我们将原来的每月一个主题,精简为四个“节”:即春季体育节、艺术节;秋季科技节、戏剧节。前者由德育处牵头,后者由教导牵头,各部门通力合作。
这样的“节日课程”,整合之后,立马“瘦身”。我们努力将这些“节”融合在学校常态的工作当中,既减轻了老师负担,又解放了执行教师——最主要是解放了学生。这样“精简”后的“留白”,让所有人都有足够时空呼吸,自然提升了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品质,提高了每一个“节”的育人质量。我相,或许这就是“大道至简”的精髓所在吧。
2.自下而上,自由生长
其实,学校有了明晰的顶层设计以后,老师们也会在一线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根据国家课程“1”,生长出他们喜欢的“X”课程。
记得今年“三·八妇女节”,我们并没有把三·八这一节日节气节庆课程纳入范围之列。但是二年级组的老师在年级组长带领下,携手全体二年级老师、学生、家长们量身设计了一个“爱要大声说出来“的“感恩”主题教育活动课程,给全校老师一个大大的惊喜。
这类自下而上的生长课程,学校一般是这样对待的:当他们有设计与思考的萌芽时,学校参与讨论,看看实施方案是否可行,是否对学生成长、对老师成长和学校建设有意义。若时机成熟,且有价值,则大力支持;若时机尚不成熟,则慢慢打磨,直至执行。
在学校节日课程上,我们的校长很是开明。只要中层对想开展的“节”、“礼”、“周”等价值厘清了,她只需要把关给出建议,我们就可以分头执行。正因为得到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好多一线老师生长的微课程、微活动等都能如愿实施,逐步形成了良好的节日课程建设的生态环境。
3.融通整合,项目管理
学校所有的节日课程的推进,我们都采用“融通整合推进,分布式管理”的策略。如:体育节,体育组老师团队做体育赛场的推进方案整体设计并实施,德育处携手年级组长共同商讨当季入场式主题并提前执行,结合建国70周年,今年入场式定为“56个民族一家亲”少数民族文化了解及爱国教育渗透;各班根据抽签民族,进行相关主题班会的设计;美术老师指导学生绘制相关民族的作品、音乐组老师指导他们的动作。虽然是一个活动主题,但是以项目式推进,责任落实到人,用这种项目管理方式,让每一个老师都在自己的平台上锻炼、展示自己,把之前的“你要我做”变成“我要做”“我爱做”,规避了以前只有班主任和相应主体老师一起工作推进的局面。
4.搭建平台,团队亮剑
每一学年期末,学校会举行“出彩课程”评选。让老师们(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队)在全校亮剑。
在这个平台上,老师们分享自己关于“节”或者其他课程实践探索的案例,让大家在不同的学习场域里,用种子老师点燃其他老师,让大家感受老师们是如何将学校传统的“节”和自己生成的“节”有效融合,并加以特色化呈现的。长此以往,老师们不会觉得这些“节”是累赘,反而自觉把它们变成教育教学资源,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自己。
总之,在我校所实施的这些“节”课程里,学生、教师、家长,都体验着快乐与幸福;学校通过这些“节”,形成了特色,熔铸了文化,春风化雨地滋润着学生、教师成长,促进学校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正如成尚荣先生所说的:“西芯是一所起点高、起步正、走得稳的新成长型优质学校。”我想,能得到这样高的评价,一切源于学校创新、开放、民主、包容的办学理念。也因为有这样的理念,孩子们所过的种种“节”,才会如此有趣、有效、有料。西芯小学的节日课程,也一再证明,节日课程,在学校发展过程中,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
总之,所有的“节日课程”,需要我们站在学生发展、老师发展、学校发展的原点,精心设计,融通实施,自由生长,方能“节”有所获,节节生长。
【编后】关于节日课程,你们学校有哪些好的做法?请在留言栏留言。任何事物,批评容易,建设难。其实,更多时候,我们需要站在建设的角度来讨论。这样的对话,才有更大的价值!
陈 琼
成都市优秀青年教师
成都市优秀班主任
成都市优秀德育工作者
区优秀班主任、区优秀德育工作者
成都市未来教育家联盟基地校指导专家
扫一扫,关注陈琼老师的微信公众号
福利赠送
先关注“祖庆说”,然后在公号后台对话框输入下面任意一个关键词,即可出现相关链接。
关键词 相关资源
女神节快乐——138节名师视频课
(仅供自己教学参考之用,
严禁用于商业,
一经发现,
将发起追责)
敬畏——《学校是你必须敬畏的地方》
朗读——大量朗读音频
书单——最新书单信息
电影——《光影中的创意写作课》课件
作文——关于作文的专题帖
阅读——关于阅读的专题帖
课程——教师怎样做课程
成长——关于成长的系列帖子;
电影写作课——电影写作课系列资料
课堂——课堂实录大全;
书目——最新书目;
小说——关于小说阅读;
草房子——《草房子》整本书阅读
忠犬八公——《忠犬八公》整本书阅读
说课——关于说课的帖子
模拟上课——关于模拟上课的帖子
穷人——关于《穷人的系列帖子》
电影遇见书——关于电影与书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