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考历史一轮:中国古代史第7课时《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复习试卷

第7课时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1.“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正是古代工匠的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下图所示的两件绝世青铜精品。它们铸造于(  )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2.[2019·益阳]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科技文化。下列我国古代人物与科技文化成就的搭配,正确的是(  )

A.华佗——《本草纲目》

B.司马迁——《史记》

C.宋应星——《农政全书》

D.罗贯中——《红楼梦》

3.[2019·湘西改编]“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里描述的是(  )

A.都江堰  B.长城   C.丝绸之路  D.大运河

4.[2019·宿迁]培根评价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这三东西改变了世界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其中“第三种”指的是(  )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5.[2019·达州]古代四大发明是中国奉献给世界的伟大成果。中国人的“书”从竹木简演化为精美的图书,主要得益于下列表述中的哪些重要发明(  )

①北宋时发明,为欧洲航海家发现新大陆提供了重要条件 ②东汉蔡伦改进了技术,掀起了一场人类文字载体的革命 ③唐朝炼丹家在炼制“仙丹”的过程中发现,改变了人类的作战方式 ④毕昇的发明,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6.[2019·黄冈]“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印刷术的发明不仅改变了只有僧侣才能受高级的教育的状况……印刷术的推广,给市民阶层和王权反对封建制度的斗争带来了好处……推动着欧洲从中世纪的黑暗中走出来。”这里,马克思主要强调了印刷术(  )

A.推动了欧洲的社会转型

B.加速了欧洲人文主义的兴起

C.促进了欧洲教育的发展

D.开启了欧洲的思想启蒙运动

7.[2019·威海]在我国历史上把某一领域有着杰出贡献的人物称为“圣人”。下列人物与其称号对应正确的是(  )

A.华佗——“医圣”  B.顾恺之——“画圣”

C.颜真卿——“书圣”  D.杜甫——“诗圣”

8.[2019·娄底]明清时期,通俗文学形式的小说蓬勃发展,涌现出了一批优秀长篇小说,现多被改编为影视剧。20世纪80年代,某部神魔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就在冷水江市波月洞取景拍摄,洞内“猴王宝座、水帘洞”等成为最佳取景点。该小说应是(  )

A.《三国演义》  B.《西游记》

C.《水浒传》   D.《红楼梦》

9.[2019·宜宾]明清时期,小说和戏剧深受人民喜爱,主要是因为(  )

A.人民文化素质很高  B.封建社会走向衰落

C.内容反映现实生活  D.题材高雅不落俗套

10.[2019·益阳]我国古代儒家主张“仁”“信”、墨家主张“兼爱”、法家主张以“法”治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有“和谐”“诚信”“友善”“法治”等内容。这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A.照搬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

B.是现代中国建设的经验总结

C.植根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D.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

二、非选择题

11.[2019·潍坊]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从中可感受文学魅力,一览历史胜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文学览胜一:唐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朝诗人创作了大量诗歌,谱写了丝路明珠长安的繁华。俯瞰长安城,“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街市上,熙熙攘攘,“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在唐朝的宫殿上,“万国衣冠拜冕旒(借指皇帝)”。考试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读书人,“喧喧车马欲朝天,人探东堂榜已悬”。妇女引领着时尚,“女为胡妇学胡妆……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据《以诗证史——以唐诗看唐都长安的繁华》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以长安为例,归纳唐朝繁盛的表现。

 

文学览胜二:宋词——长忆钱塘,不是人寰是天上

杭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唐代已“户口日益增”“开肆三万室”,至宋代更为东南繁华之最,“衣冠毕会,商贾云集”。柳永词称“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参差十万人家”,潘阆词云“万家掩映翠微间”。

——据《宋朝诗歌所反映的宋朝城市市场分析》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杭州在唐宋时期的发展盛况。简要分析其在宋代成为“东南繁华之最”的原因。

 

文学览胜三:元曲——四围锦绣繁华地,车马喧天闹起

元朝建立后,丝绸之路更加通畅,东西交往频繁。马致远在散曲中赞美:“至治华夷,正堂堂大元朝世……小国土尽来朝”。贯云石也在散曲中唱道:“江山富,天下总欣伏……大元至大古今无”。清代魏源说:“元有天下,其疆域之袤,海漕之富,兵力物力之雄廓,过于汉唐”。

——据《元曲的人文精神与文化启示》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举一史实说明元朝疆域“过于汉唐”。马致远、贯云石、魏源对元朝有什么共同认识?

 

1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文化上的体现是: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6—5世纪,东西方社会几乎同时诞生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先哲。其中一个人在黄河边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一个人在恒河边思考人与神的关系;一个人在爱琴海边思考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的问题。

——摘自《千年一叹》

(1)“在黄河边思考”的是我国春秋时期哪位大思想家?他的思想被弟子整理成哪本书?他的学说在西汉时被立为正统思想,是因为董仲舒的什么建议?


材料二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是一种以民众作为国家生存决定性条件的理论。《左传》记载了“爱民”的思想,孔子提出了“仁”“惠民”的思想。在此基础上,孟子将民本思想浓缩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苦劝统治者要实行仁政,能“制民之产”,就是希望统治者提供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以保障农民生活。孟子的思想奠定了传统民本思想的基础,成为民本思想的典范。

——摘自周克浩《马克思“以人为本”与孟子民本思想之异同》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孟子民本思想的形成特点,并指出其历史地位。

 

材料三 韩非在《有度》篇中说:“威不两错,制不二门。”这是韩非借用《管子·明法篇》中的话,即“威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惧;威势分于臣,则令不行。故明主之治天下也,威势独在于主,而不与群臣共”。故曰“威不两错”。

(3)材料三提到的韩非是哪一思想学派的集大成者?“威不两错”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是什么?这一政治主张最早被哪位皇帝采纳并实施?


1

参考答案



1.B2.B3.D4.D  5.B

6.A7.D8.B9.C10.C

11.(1)表现:城市规模大,商业繁荣,国力强盛,唐诗繁荣,民族交融发展,中外交流频繁,社会风气开放。(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2)盛况:人口多,城市规模大,商贸繁荣,文化昌盛。(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原因:前代经济发展基础,水陆交通便捷,经济重心南移,南方相对安定,政府鼓励海外贸易,造船、航海技术先进。(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3)史实:西藏在元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或设宣政院管辖西藏,设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

共同认识:国家统一,疆域辽阔,国家富强。

12.(1)孔子。《论语》。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特点:是对以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历史地位:奠定了传统民本思想的基础,成为民本思想的典范。

(3)法家。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秦始皇(或嬴政)。



声明: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经因材初中课堂整理编辑,如存在文章/图片/音视频使用不当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长按关注

因 材 初 中 课堂

 

   

每日推送干货资料,为你的中考保驾护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