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1届九上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1)

 

2020-2021年初中历史资料汇总

2020-2021年初中道法资料汇总

2021年中考道法热点汇总

2020年秋部编七八九道法上册教案

2020年全国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及答案

九上英语微课合集

中考生物知识点

七上册生物知识点


2020-2021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联考试卷

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共 50 分)

1.“这是一条流经非洲东部与北部的河流,它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定期泛滥,使人们知道它一旦失控,就会毁灭一切。于是人们挖渠把泛滥的河水储存起来,涨水、退水时,他们精确记录和计算人们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和它的打交道中创造出了灿烂的文明材料中“灿烂的文明”指的是(

A.古代埃及文明

B.古代印度文明

C.古代两河流域文

D.古代中国文明

2.亚非文明古国的共同特点是(

①地处大河流域

②农耕经济为主

③建立奴隶主民主政治

④进行对外扩张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3《汉谟拉比法典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下列选项中不符《汉   谟拉比法典》内容的是 

A.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B.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

C.男性家长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威

D.法典的一些规定说明古巴比伦商品经济不活跃

4.“法典的精神,可从下举各项看出:……例如如果房子倒了,压死了房主一个小孩,则造 房子的工匠,依法亦必牺牲一个儿子。”《汉谟拉比法典》的上述规定体现了(

A.君权神授

B.自由平等

C.同态复仇

D尊卑有序

5种姓一词在印度的梵文中叫瓦尔那,就是颜色或品质的意思。因此,种姓制度又叫瓦尔那制度。这种制度(

A.规定印度人在法律面前都一律平等

B.对印度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

C.认为印度人生来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D.规定不同等级的人们之间可以通婚

6.公元前 6 世纪,印度和中国均产生了对本国乃至世界文明具有深远影响的杰出人物, 在中国是孔子,在印度则是(

A.汉谟拉比

B.图特摩斯三世

C.阿育王

D.乔达摩悉达多

7.人类先祖创造这些文字主要是为了(   )

 

古文明国

 

古埃及

 

古巴比伦

古印度

 

中国

 

古文字

 

象形文字

 

楔形文字

 

梵文

甲骨

A.生产生活的需要         

B.对外交流的需要

C.祭祀祖先的需要         

D.记录战争的需要

8在古代印度有一位 100 岁的国王看到了一个 10 岁的孩子却像儿子对待父亲那样毕恭毕敬地行礼。这位孩子的身份最有可能是(

A. 婆 罗 门          

B. 刹 帝 利   

C. 吠舍

D.首陀罗

9.在一部反映印度古代社会生活的电影中,符合印度种姓制度的史实是(   )

A.刹帝利命令婆罗门率兵出征       

B.婆罗门在主持祭祀活动

C.吠舍在法庭上审判犯

D.首陀罗经营自家店铺

10.亚历山大东征时,沿途兴建了许多希腊式的新城。为了扩大帝国统治的社会基础,亚历山大竭力推行马其顿人与东方人融合的政策,积极倡导马其顿人与东方女子通婚。东征 建立帝国后,埃及人的宗教崇拜和巴比伦人的天文学和数学知识也传入了希腊。上述材料说明 ( )

A.亚历山大东征是一次掠夺性战争       

B.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欧洲经济发展

C.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D.亚历山大东征是一次正义性的战争

11.“雅典的民主政治宣扬全体公民共同具有政治权利和义务,但一些野心家打着民主旗   号蛊惑民众,使民主成为个人争权夺利的工具,甚至沦为一种暴民政治”。材料意在说明   雅典民主政治(   

A.使全体公民享有民主权利

B.是个人争权夺利的工具

C.主要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D.最终演变成为暴民政治

12.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在下表中,史实与推论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推论

A

亚历山大的东征

客观上推动东西方文化交流

B

西罗马帝国灭亡

西欧的封建制走到了尽头

C

克洛维统治时期

封赐制度在西欧已普遍存在

D

查理曼大帝去世

标志查理曼帝国走向最强盛

 

A.A      B.B      

C.C     D.D


13.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伐了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虽   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   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上述材料反映了《十二铜表法》   

A.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B.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利益

C.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

D.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

14.德国法学家耶林格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   第三次则以法律而第三次的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罗马法对罗马持久统治的维系起到了积极作用

B.罗马人一度用武力征服了整个欧洲

C.罗马法对古代世界各国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影响

D.罗马帝国时期实行宗教信仰自由

15.亚里士多德曾对一位学生说:“我们希腊人有个很有趣的谚语:如果你的钱包在你的 口袋啦,而你的钱又在你的钱包里,那么,你的钱肯定在你的钱包里。”这里反映了亚里士多德的(   

A.政治学说    

B.教育学说    

C.伦理学说     

D.逻辑学

16.马渭源在《马克斯.韦伯与中西传统社会结构对比研究》中指出,西欧封建制下封臣的服从具有双重性:封臣的服从除了对领主个人化的服务外,他还必须服从“一种有关责任与荣誉的相当严格的法典”。这表明(   

A.封建制下的权力具有绝对的专制性     

B.封臣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与义务

C.封臣与领主之间关系具有契约特征      

D.封建领主对封臣具有绝对控制性

17.下列是对中世纪一个西欧庄园中农奴卡洛斯一天生活的描述,其中不可能的是     

A.清晨,卡洛斯吃过简单的早餐,先到领主的直领地除草

B.半晌午,到自家的份地里给庄稼捉虫

C.中午,向领主缴纳继承捐,准备把自己的份地传给儿子

D.下午离开庄园到不远处的城市中打工

18.14  15 世纪的英国主教在牛津或者剑桥受过教育的比例分别为 50%70%和 90%左右。这从侧面说明了(

A.教师行会的成立对大学诞生的作用

B.大学得到教会的支持

C.牛津大学比剑桥大学建立得更早

D.中世纪城市工商业普遍发展缓慢

19.史学家评价说:“它既保留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又吸收了东方文明成果,对欧洲乃   至世界影响深远。”这位史学家所说的“它”是

A.拜占庭帝国    

B.西罗马帝国    

C.罗马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

20“皇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这句话表明()

A.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

B.罗马法是皇帝制定政策的唯一依据

C.罗马法可以消除罗马的社会矛盾

D.罗马法对欧洲乃至世界影响深远

21古罗马《罗马民法大全规定:“宁可漏网一人不可枉屈一人”这反映了罗马   法(

A.调节所有人的矛盾以维护统治

B.包含理性、证据、自由等自然法的精神

C.塑造了西方的宽容精神

D.主张重罪轻罚

22.下列大化改新的内容中,最核心的是(

A.建立中央集权

B.土地和部民收归国有

C.统一赋税

D.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

23中世纪时,“重大的宗教改革是一种新宗教的产生该宗教产生后不久便冲出阿拉   伯半岛,影响遍及欧亚大陆和非洲的广大地区”,这一“新宗教”(

A.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B.主张忍耐顺从,死后能升入天堂

C.产生于公元前 6 世纪

D.创立者是乔达摩悉达多

24日本和阿拉伯地区的国家在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有着许多的相同之处其中正确的   是(

A.都曾经建立过地跨三洲的大帝用

B.都曾创立了世界性的宗教

C.都善于吸收外来民族的先进文化

D.都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

25小明同学代表小组发言时说:“这是个独特的民族它是文明使者用嘴巴将东西方   文化传承、传播,某种数字因此冠上它的大名。”这个“独特民族”指的是(

A.古代埃及

B.古代希腊

C.古代罗马

D.古代阿拉伯

 

二、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0 分)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后的( )内,正确的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并加以改正。

(1)古巴比伦王国时期颁布的《查士丁尼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   文法典。 

改正:

(2)1 世纪,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基斯坦地区诞生了基督教。( ) 

改正:

(3)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制国家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 

改正:

(4)屋大维命人以古埃及的太阳历为蓝本,创制“儒略历”,成为今天公历的基础( ) 改正:

5《一千零一夜》描述了拜占庭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 

改正: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40 分)

1(10 分)距今约二三百万年,人类形成。从早期人类的出现到 15 世纪末期,人类社会大体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人类最早的文明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   域产生的, 亚非地区的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为世界文明   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分布于尼罗河两岸的萨卡拉和基萨,现已发现的  大小金字塔有 80 多座....金字塔的修建表明埃及古王国时期国力的强盛和法老王权的强固。古王国之后,埃及社会动荡不安,经济衰退,王权削弱,在第一中间期便停止了金字   塔的修建。到中王国时期虽曾一度恢复修建金字塔,但规模已经变小,最后终于停建。

(1)材料一中的“★”指的是什么?(2 分)

 



材料二:第四十二条:自由民佃田以耕,而田不生谷,则彼应以未尽耕耘论,应依邻  人之例,以谷物交付田主。

第一九六条:倘自由民损毁任何自由民之子之眼,则应毁其眼。

第二〇〇条:倘自由民击落与之同等之自由民之齿,则应击落其齿。  第二〇五条:倘自由民之奴隶打自由民之子之颊,则应割其一耳。

(2)材料二内容出自古代哪个国家的哪部法典?这部法典对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吗?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部法典的地位。(4 分)

 


材料三:法律对同一刑事罪或民事罪的处理,依不同种姓做出了极不平等的规定。以  侮辱罪为例,“若辱骂婆罗门,剥帝利应处一百钵那罚金:吠舍处一百五十或二百”,如果是首陀罗辱骂了婆罗门,就要处“体刑”,从重处罚。又如对伤害罪的处理,《乔达摩法经》规定:“杀害婆罗门者应该毁损自己,并三次投入火中。” 而杀一个首陀罗,则只要立誓守戒一年,并交出十头母牛和一头公牛就行了。

(3)材料三反映出古代哪个国家什么样的社会制度?(2 分)

 


材料四:反对婆罗门教宣扬的神创四种姓说,不承认婆罗门祭司的特权,认为四种姓  就像一棵树上生出的花果,同一父母所生的子女一样“皆悉平等”。

(4)材料四反映的是世界历史上哪一宗教的主张? 该宗教的创始人是谁?(2 分)

 

 

21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民主政治的巨大成功,使雅典人收获了无上的光荣与自信。……即便对于神,  他们也无须有所保留的赞美或遮遮掩掩的批判,他们敢于大胆表露自我的价值,……这种精神,使得他们在举凡文学、艺术、哲学等等领域取得了雄视后人的成绩。

——刘杰《漫说人类文明的起源》

(1)依据材料分析,雅典取得诸多成就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举一项属于雅典   文化成就的例子。(2 分



材料二: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的人的。我们的制度之  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   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   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

(2)阅读材料二,指出材料中反映出了雅典民主制的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的知识,说出   雅典民主制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2 分

 


材料三:2000 多年前的雅典民主制度还是有不少局限的,最大的局限就是民主范围狭窄。

——《一口气读完欧洲史》

(3)材料三中的“民主范围狭窄”具体是指什么,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2 分)

 


材料四:亚里士多德指出平民主义立法能扩大政治参与,把体制外的反对要素纳入体  制内,消弭抵触心理。轮番任期原则通过立法尽力防患权力腐变,对那些“损公自肥”的   官员进行严惩,对为政清廉者都进行立法嘉奖,体现了用良法对权力进行法律监督和制约   的民权思想。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民权思想对政府公信力建设之启示》

(4)材料四中的亚里士多德主张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在雅典哪一位执政官主政时经其改革得以实现?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对于我们当今正在进行的反腐倡廉有何启示?(4 分)

 


 

3、阅读下列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图一反映的是哪一种制度?这一制度以什么为纽带而形成的?图二反映是   哪一重要的农业经济组织?它有何重要特点?(4 分





材料二:城市兴起对中世纪西欧社会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促使商品交换的加强和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经济结构趋向多元化……市民阶级的产生,成为重要的政治力量。   同时新的世俗生活观念和价值观念逐渐形成,对近代西欧的社会发展产生重要的作用。

(2)依据材料二分析城市兴起的原因是什么?(2 分)

 



材料三:“学者们免受地方法官的司法审判;在特殊的案件中,任何被传唤出庭的学  生都可选择是由自己的教师审理还是由主教审理”。

(3)中世纪的大学除享有材料三中反映的特权外,还有哪些特权?大学课程有哪些?(2   分)

 



(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给本次探究拟一个恰当的主题。(2 分)

 



410 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将土地收归国有,使所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建立户籍制度;实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新税法,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征收赋税;废除世袭姓氏统   治制度,以才选官,建立中央集权下的地方行政机构;等。

材料二:查理将国家掌握的土地、没收叛乱贵族的土地和部分没收教会的土地,分封给官员和将领,条件是他们必须服兵役和履行臣民义务,只限自身使用不得世袭。受封   者不履行义务时则收回采邑。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的是该国进行的什么改革?这两次改革在封建制度确立和   发展过程中分别起到了怎样的作用?(4 分

 



材料三:穆罕默德创立了严格信仰一神的伊斯兰教,就是要通过消灭偶像崇拜的传统习惯,引导阿拉伯各部落在信仰宇宙唯一之神的基础上,突破氏族部落的樊篱,为建立   统一国家扫清思想上的障碍。

——郭永胜《试论伊斯兰教的产生与阿拉伯统一国家形成的关系》

(2)材料三说明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的目的是什么?(2 分)

 



材料四:阿拉伯帝国建立以后,其文明长期保持着很高的水平,其文学艺术、建筑医学、天文学等文化成就,即使在帝国之后很长时期内,都始终保持领先地位。帝国在文   化上一贯的兼容并包、兼收并蓄,大大推动了那个时代的文学、艺术、建筑和科学各方面   的进步和发展。

(3)阅读材料四,结合所学,举例谈谈阿拉伯的文化成就。(2 分)

 



材料五: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4)结合材料五所反映的信息,总结亚欧封建制度在政治上的不同点。(2 分)






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1-5:AADCB   6-10:DAABC   11-15:CACAD  16-20:CDBAA  21-25:BAACD

二、判断改错(本大题共5小题,共10分)

(1)错误“《查士丁尼法典》”改为“《汉谟拉比法典》”。

(2)错误“巴基斯坦”改为“巴勒斯坦”。

(3)正确

(4)错误““屋大维”改为“凯撒””。

(5)错误“拜占庭帝国”改为“阿拉伯帝国”。

、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1、(1)陵墓2分

(2)古代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  不平等  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4分

(3)印度    种姓2分

(4)佛  释迦牟尼2分

2、(1)民主政治的成功;帕特农神庙或苏格拉底等哲学的成就。2分

(2)特点:人民主权(或主权在民);机构:公民大会。2分

(3)雅典的民主政治仅适用于雅典的成年男性公民,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妇女、奴隶和外邦人没有政治权利2分

(4)伯里克利;要通过立法的形式对腐败的官员进行严惩,坚持依法治国等。4分

3、(1)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土地的分封为纽带;庄园自给自足的政治和经济单位。4分(2)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促使商品交换的加强和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经济结构趋向多元化;市民阶级产生并成为重要的政治力量任写两点2分(3)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大学的基础课程包括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专业课程,有法学、医学和神学。2分(4)封建时代的欧洲。2分

4、(1)材料一反映的是日本进行的大化改新;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2分

材料二反映的是法兰克王国进行的土地改革;使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2分

(2)为建立统一国家扫清思想上的障碍。2分

(3)①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我们现在使用的“阿拉伯数字”,并创造了完整的代数学。②《医学集成》和《医典》两部书,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③《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任举两例2分

(4)亚洲封建制度是建立在高度中央集权统治之下的,而欧洲封建制度中王权有限(或封建统治者与间接的附庸之间的关系不密切)。2分



声明: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经因材初中课堂整理编辑,如存在文章/图片/音视频使用不当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更多中考资料


九年级道法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一)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8)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四)

2021中考体育满分训练法(1-7)

2021年中考道法复习提纲汇总

初中地理必背必考知识点(精编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