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初中道德与法治7-9年级关键知识点梳理

 

2020-2021年初中历史资料汇总

2020-2021年初中道法资料汇总

2021年中考道法热点汇总

2020年秋部编七八九道法上册教案

2020年全国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及答案

九上英语微课合集

中考生物知识点

七上册生物知识点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 


1. 努力的方法:①分清轻重缓急,合理规划和管理时间;②劳逸结合,学会科学用脑;③每天进步一点点;④学思并进;⑤珍视团队合作。

2.学会学习的方法:①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②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③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3.自我评价的方法:①自我观察和分析;②与他人比较。

4.接纳自己的方法:①需要接纳自己的全部;②需要乐观的心态,更需要勇气和智慧。

5.做更好的自己:①扬长避短;②主动改正缺点;③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

6. 处理友谊冲突的基本策略:①保持冷静;②坦诚交流;③及时处理;④勇担责任;⑤换位思考。

9.和父母沟通的技巧:①关注事实;②把握时机;③留意态度;④选择方式;⑤考虑环境。

10.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①欣赏、培养幽默感;②和自己信任的人谈一谈;③考虑并接受最糟糕的结果;④关心、帮助他人;⑤培养某方面的兴趣。

11.自我调节矛盾心理的方法:①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②参加体育活动;③学习自我暗示;④试试自我解嘲。

12.与异性交往的方式:内心坦荡;言谈得当;举止得体。

13.自强的途径:树立坚定的理想是自强的目标;勇于并善于战胜自己是自强的关键;善于扬长避短是自强的捷径。

14.合理调节情绪的方法:①改变认知评价;②转移注意;③合理宣泄和放松训练。

15.法律的特征:①由国家制定或认可;②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③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16.法律的作用:①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规范作用:评判、预测作用,指引作用);②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制裁作用)。

17.保护未成年人的四道防线: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初中学习交流群1.揭秘初中英语“3+1学习法”、数学速效学习法——挑战正确率90%
2.中考必考知识点大纲,冲刺115分!
 只要在周五下午18点前进行报名,都享有0元参加指导价198元的直播课程!本期课程10月23日上课。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 


1.辨别网络谣言的方法:①注意信息出处;②关注官方信息;③对信息进行多方验证;④辨识信息内容;⑤向他人求助。

2.自觉遵守规则的要求:①需要他律和自律;②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3.劝导的技巧:有“礼”;有“理”;有“节”。

4.尊重他人的方法:①积极关注、重视他人;②平等对待他人;③学会换位思考;④学会欣赏他人。

5.做文明有礼的人:①态度谦和,用语文明;②仪表整洁、举止端庄;③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6.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7.维权途径:通过法律服务机构、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诉讼手段。

8.犯罪的基本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最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法律标志)、应受刑罚处罚性(必然法律后果)。

9.关爱他人的方法:①心怀善意;②尽己所能;③讲究策略。

10.服务和奉献社会的做法:①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②热爱劳动,爱岗敬业。

11.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维护国家利益。

12.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13.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14.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

15.宪法的地位:①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②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16.增强宪法意识的做法:学习宪法、认同宪法、践行宪法。

17.公民的基本权利: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

18.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人身自由。

19.人格尊严权的内容: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20.公民维护权利的方式: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

21.公民的基本义务:①遵守宪法法律;②维护国家利益;③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④依法纳税;⑤我国宪法还规定了公民应履行的其他义务,包括劳动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和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

22.维护国家安全的内容:包括维护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国家秘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社会秩序不被破坏等。

23.法定义务的要求:①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24.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25.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6.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7.我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28.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29.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30.珍视自由的做法:①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②依法行使权利。

31.践行平等的做法:①反对特权;②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③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

32.坚守公平的要求:①个人维护公平;②制度保障公平。

33.守护正义的要求:①个人守护正义;②司法维护正义。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 


1.强国富民成为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2.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内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3.改革开放的地位:是我国的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4.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5.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6.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7.改革创新精神的内涵: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

8.党的奋斗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9.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10.创新的地位: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11.发展的根本目的:增进民生福祉。

12.教育的重要性: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13.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人民当家作主。

14.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目的:实现和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15.行使民主权利的途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

16.全面依法治国的新方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17.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18.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①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②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③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④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⑤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⑥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

19.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0.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

2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①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②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③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2.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23.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

24.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25.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26.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27.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8.解决台湾问题的政治基础:一个中国原则。

29.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0.新时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31.从20120年到本世纪中叶的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3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全面依法治国。

3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4.中国梦的本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35.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37.实现中国梦的途径:①坚持党的领导;②走中国道路;③弘扬中国精神;④凝聚中国力量。

38.自信的中国人的表现:①对国家有认同;②对文化有底气;③对发展有信心。

39.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40.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41.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实质: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42.新型国际关系: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

43.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

44.缓解考试压力的方法:①转移注意力;②保持身体放松;③自我暗示;④保持适度紧张。

45.终身学习需要养成的习惯:①主动学习;②及时调节自己的学习方式;③坚持不懈;④培养敏感性。

46.职业生涯规划:①自我分析;②环境分析;③确定目标;④行动计划;⑤评估调整。

47.进行合理选择的方法:①弄清自己的真实需要;②多方面收集信息;③掌握选择的策略。


 

声明: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经因材初中课堂整理编辑,如存在文章/图片/音视频使用不当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更多中考资料


九年级道法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一)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8)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四)

2021中考体育满分训练法(1-7)

2021年中考道法复习提纲汇总

初中地理必背必考知识点(精编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