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3年第4期目录及摘要
2023年第4期目录
·学习研究二十大精神专题·
如何打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基于技术转移办公室体制的考察
胡 凯 王炜哲(5)
数字化转型是否降低企业研发操纵?
董松柯 刘希章 李 娜(28)
机器人、工作任务与就业极化效应——来自中国工业企业的证据
何小钢 刘叩明(52)
在自动化中推动企业绿色转型:技术进步与产品重构效应
韩 超 李鑫平(72)
绿色区位导向性政策的碳减排效应——来自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实践
华 岳 叶 芸(94)
网络基础设施、包容性绿色增长与地区差距——基于双重机器学习的因果推断
张 涛 李均超(113)
城市群一体化与制造业要素配置效率——基于多维分解视角的考察
倪克金 刘修岩 张 蕊 梁昌一(136)
数字金融、流动性约束与共同富裕——基于代际流动视角
周广肃 丁相元(160)
养老保险费率改变与企业“创造-破坏”就业调整
袁璐璐 罗楚亮(180)
全要素生产率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研究——理论机制与数值模拟
陈小亮 陈伟泽 陈彦斌(203)
摘要
如何打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基于技术转移办公室体制的考察
胡 凯 ,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王炜哲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与人事学院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技术转移办公室(TTO)是打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体制,本文深入分析了TTO体制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作用和内在机制。通过匹配高校“TTO-专利权转让”数据,运用PSM-DID研究发现:TTO能够显著增加高校非合作专利转让、合作专利转让和专利转让总数,并且对非合作专利转让的影响更大。这一结论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作用机制上,TTO通过需求匹配效应来激励需求导向的应用研究、通过专利质量效应来激励高价值专利供给,二者分别从需求和供给方面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分析发现,TTO年龄越大、TTO行政层级越高、具有行业背景、具有社会声望、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较高地区的高校等,TTO体制产生的科技成果转化效应更突出。但是,TTO并没有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收入,这表明TTO体制仅具有科技成果转化数量效应而缺乏价值效应。本文的研究为进一步完善高校技术转移体制机制提供了改革启示。
关键词:技术转移办公室 专利权转让 应用研究 专利质量 价值效应
数字化转型是否降低企业研发操纵?
董松柯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刘希章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李 娜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本文依据生产网络理论,构建理论模型论证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的直接创新效应及创新网络溢出效应。在此基础上,基于地级市四位码行业层面创新数据、区域间投入产出数据与全国税收调查数据,构造双重差分模型与三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的创新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显著促进了试点区域内规制行业创新水平,且在多种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基于地区间投入产出关系对该政策创新溢出效应的传导路径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发现政策对相对上游行业的创新产生了负向影响,但显著促进了下游行业的创新。机制检验表明,这一生产端冲击引发的创新溢出主要通过产成品价格和生产率传导实现,且将议价能力强、与下游行业关联紧密的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政策试点更有助于发挥政策的创新溢出效应。在“双碳”背景下,本文为评估减排政策的创新效应提供了更为深入的证据,对未来稳步推进全国统一的碳市场建设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企业数字化转型 研发操纵 供应链合作 交易成本 信息不对称
机器人、工作任务与就业极化效应——来自中国工业企业的证据
何小钢 ,江西财经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
刘叩明 ,江西财经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如何在更好地利用新兴科技的同时促进高质量就业,是推动共同富裕的关键。本文通过理论模型分析表明,由于机器人与不同工作任务的替代弹性不同,机器人使用将导致非常规任务就业增长,常规任务就业减少,产生就业极化效应,且这种极化效应在机器人依赖程度较高的企业中更为明显。接着,本文利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机器人进口匹配数据的经验证据证明了这一点,相比于常规任务劳动力,机器人显著促进了非常规任务劳动力就业;而且,机器人的就业极化效应在非国有企业、出口贸易企业、规模较大企业中更为显著。进一步的证据表明,机器人确实是通过常规任务岗位替代效应和非常规任务岗位创造效应导致了就业极化;相比于技能偏向,机器人更多体现的是工作任务偏向属性(RBTC)。本文深化了对机器人如何影响就业结构的理解,为制定数字经济条件下的高质量就业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机器人 常规任务 就业极化 任务偏向型技术进步 劳动力市场
在自动化中推动企业绿色转型:技术进步与产品重构效应
韩 超 ,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
李鑫平 ,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
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推动绿色发展,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减少工业污染物排放是企业绿色转型的关键,而包括流程再造在内的生产过程变革则是企业实现绿色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那么,如何认识生产过程变革对于企业绿色转型的具体作用,以及其可能存在的污染减排效应?本文以进口工业机器人为例,分析了通过自动化改造推动企业绿色转型的成效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进口工业机器人会产生显著的污染减排效应,具体而言是其促进了企业的技术进步,提高了企业的能源使用效率,改善了企业的能源使用结构。并且在机制分析中研究发现,进口工业机器人还会促使企业通过产品重构的路径降低自身的污染排放。进一步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进口对于国有和非国有企业的污染减排效果同样显著。同时,工业机器人使用对企业的减排效应主要发生在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并不明显,减排也更多地发生在大规模企业中。本文认为,未来在环境政策的设计与实施中,需要结合技术发展水平,更大限度地发挥新技术在产品重构以及资源配置等方面的潜在减排效应,进而推动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自动化 工业机器人 清洁生产 产品重构
绿色区位导向性政策的碳减排效应——来自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实践
华 岳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叶 芸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气候变化背景下,实现“双碳”目标是中国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关键问题,而探索如何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推动碳减排,在区域政策层面揭示碳减排机制则是破解这一问题的重要基础。本文依托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实践,采用2003~2017年中国区县层面数据,利用双重差分等方法实证检验了绿色区位导向性政策对碳排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创建导致区县层面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约4%,有效促进了地区碳减排,主要结论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建设主要通过提高全过程环境规制强度和城市绿色创新水平促进地区碳减排。拓展性分析结果显示,对于高等级城市和高溢出能力城市下辖的园区,以及较晚获批和地处东部的园区,其碳减排效应更加显著。研究结论表明中国特色的绿色区位导向性政策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举措,同时为新发展阶段传统开发区的绿色转型和区位导向性政策的合理制定提供了实践经验。
关键词: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碳排放 环境规制 绿色创新
网络基础设施、包容性绿色增长与地区差距——基于双重机器学习的因果推断
张 涛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
李均超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全球数字化浪潮下,网络基础设施对中国践行更为绿色、更具包容性的经济增长路径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基于2010~2020年中国城市层面数据,在测算28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水平的基础上,以“宽带中国”战略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机器学习模型探究了网络基础设施对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的影响效应及内在机制,并进一步考察了网络基础设施的区域协调效应。研究发现:网络基础设施的推广普及对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尤其体现在促进经济增长和改善收入分配格局方面;就影响机制而言,网络基础设施能够通过提升城市创新水平、鼓励大众创业行为、改善居民就业质量以及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来影响包容性绿色增长;与交通基础设施相比,网络基础设施对包容性绿色增长的正向影响更甚,且对不同类型城市具有异质性表现;另外,网络基础设施弱化了传统地理优势,能够在全国、地区以及省份层面降低经济发展差距,具有显著的区域协调效应。本文不仅进一步完善了包容性绿色增长的现有分析框架,更为政府推动宽带战略落地、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以及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启示。
关键词:“宽带中国” 包容性绿色增长 区域协调 双重机器学习
城市群一体化与制造业要素配置效率——基于多维分解视角的考察
倪克金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刘修岩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东南大学国家发展与政策研究院
张 蕊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梁昌一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中国超过80%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集聚在数十个城市群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与制造业增长息息相关。本文测度了2000~2015年中国22个城市群的一体化水平和制造业要素配置效率,并通过三重分解进一步考察两者之间的关系,发现如下:(1)2000~2015年中国22个城市群的一体化水平和制造业要素配置效率总体呈上升态势,但不同城市群之间分化较为严重,东部沿海城市群的制造业要素配置效率稳定上升,而西北边远地区的配置效率几乎没有增长。(2)城市群一体化有助于提升制造业要素配置效率,稳健性检验以及使用方言距离和姓氏集中度作为工具变量的结果也支持此结论。(3)从空间分解来看,城市群一体化促进制造业要素配置效率提升的效果主要依赖于城市间配置效率的改进,是城市内配置效率的2.5倍;从要素分解来看,城市群一体化对资本配置效率改进的贡献大于劳动力配置效率改进;从结构分解来看,纠正不当配置在城市群一体化促进制造业要素配置效率提升过程中的作用更为突出。本研究有助于深刻把握中国城市群和制造业发展的关键矛盾,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和深挖制造业增长潜能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制造业 城市群 配置效率 要素错配
数字金融、流动性约束与共同富裕——基于代际流动视角
周广肃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丁相元 ,经济学博士研究生,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本文基于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4年、2016年和2018年的三期数据,从代际流动的视角探究数字金融发展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基准结果表明,地区数字金融的发展能够显著降低代际收入弹性,促进代际流动和社会公平。通过计算持久性收入、换用代际收入秩相关系数等系列稳健性检验以及进行内生性处理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可以通过缓解家庭的流动性约束进而改善家庭部门人力资本投资、促进代际教育流动,最终对代际收入流动产生影响。此外,本文还对数字金融影响的子指标分解和异质性分析做了进一步讨论,发现数字金融主要改善了低人力资本和低社会资本家庭的代际流动,具备普惠性特征,这也为共同富裕背景下的政策制定提供了学术参考。
关键词:数字金融 共同富裕 代际流动 流动性约束
养老保险费率改变与企业“创造-破坏”就业调整
袁璐璐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罗楚亮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减税降费是帮助企业减负纾困、稳岗促就业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本文采用2007~2011年全国税收调查数据,考察了养老保险费率改变对企业“创造-破坏”就业调整的影响。研究发现,养老保险费率通过“降低就业创造”和“加剧就业破坏”两个途径显著降低了企业就业净增长,该效应在低生产率、高劳动密集度以及城市社保征缴力度更强的企业中更明显。机制分析表明,面对养老保险费率增加,企业会减少总产出、购入更多生产经营用机器设备并将服务活动外包,进而减少劳动力使用。进一步分析发现,养老保险费率改变主要影响中型企业和小微企业就业调整,并存在非对称性,费率增加会加剧小微企业就业破坏,费率下降会促进大型、中型和小微企业就业创造。此外,养老保险费率改变同时影响企业就业集约边际调整和扩展边际调整,并与生产率密切相关,低生产率企业面对费率增加不仅集约边际上就业创造更少、就业破坏更多,而且扩展边际上退出市场概率更高、进入市场概率更低。最后,养老保险费率增加主要促进不同行业企业之间的就业调整,劳动力更多跨行业跨企业流动,劳动力净流出行业也由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
关键词: 养老保险费率 就业创造 就业破坏 就业净增长 就业再配置
全要素生产率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研究——理论机制与数值模拟
陈小亮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陈伟泽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陈彦斌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面临下行压力,需要货币政策加强逆周期调节,但是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却有所下降,只有设法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才能较好地促进中国经济平稳发展。已有文献从数量型与价格型货币政策“双失效”、对外开放程度提高、金融摩擦、政策不确定性加剧等视角分析了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下降的原因,不过鲜有文献深入考察全要素生产率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本文通过构建包含实体部门和虚拟部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深入剖析全要素生产率增速下滑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12年以来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持续下滑导致中国经济从无泡沫均衡跌入了泡沫均衡状态,从而使得货币政策有效性下降了20%左右,可见全要素生产率增速下滑是货币政策有效性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进一步研究显示,至少要将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提高1.47个百分点以上,才能让中国经济从泡沫均衡状态回归到无泡沫均衡状态,从而显著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 货币政策 脱实向虚 要素市场化改革
杂志介绍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创办于1984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主办,是中国经济学和管理学权威期刊。
本刊以“引领学术前沿、聚焦重大问题,促进交叉融合、服务国家战略”为办刊理念,发表经济管理领域的原创性学术论文,注重理论性、思想性与前沿性,提倡理论、思想、数据、方法的有机结合,科学严谨地研究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涉及宏观经济、产业区域、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重要领域。
本刊多次荣获“国家社科基金优秀期刊”,多次被评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期刊”“优秀期刊一等奖”,2020年获中国社科院“优秀期刊特别奖”。本刊是美国经济学会Econlit收录期刊、国家社科基金首批资助期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认定“A类期刊”,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18年)》和《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的“权威期刊”,是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人文社会科学)”。
本刊着力构建最具学术影响和专业水平的编委和审稿专家队伍,保持一贯的匿名评审制度,并向投稿作者提供科学细致的评审意见报告,确保发表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品质和长期影响。
本刊自2022年第9期起,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官网和微信公众号上公开所刊发论文的原始数据、程序代码及因篇幅所限未能刊登的附件(如数理公式推导过程)等资料。本刊在充分尊重和保护作者对数据、程序等原创内容的知识产权基础上做好数据公开,旨在进一步提升论文学术质量,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学术生态建设。
本刊既欢迎资深学者的论文,也欢迎在读博士生、在站博士后和青年学者的论文。本刊致力于培养优秀的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贡献力量。
通讯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
投稿方式
登陆本刊编辑部网站,完成用户注册,进入远程投稿系统,按照投稿要求填写个人信息,并将稿件电子版及附件按照系统要求投递。网址:http:// www.jqte.net,投稿完成后,系统会自动生成11位数字的投稿号(如20130123002),请牢记投稿号,以备日后查询稿件。
联系方式
电话:(010)85195717
传真:(010)65250322
本刊网址:http://www.jqte.net
本刊邮箱:bjb-iqte@cass.org.cn
通讯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编辑部
微信号|jqte-c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