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饭之恩”温暖的是社会的血脉
“一饭之恩”温暖的是社会的血脉
文/山栀子
近日,襄阳晚报记录了温情的一幕:夜晚,在某一公交车站,一位环卫女工将一盒饭递给流浪者,“酸菜肉丝,赶紧吃吧!”(湖北日报网6月12日)
时逢梅雨季节,舆论的流也变得很冷,当年的“小悦悦事件”近期再版。一女子在过马路时被撞倒地,十余名路人和十多个途经车辆均漠然经过,其间无一上前施救,结果女子再遭车辆碾压身亡。
在“路人冷漠”又一次强烈地叩击着网民的心时,这名张姓环卫女工的“一饭之恩”,让人们的心回归热情,有了温度,不失希望。
当我们在旁观的时候,可以很理性地表达我们的价值判断和情感认同;可是一旦当我们自己置于事发现场和事件之中,我们是否也是“路人冷漠”中的一族呢?这还真难说。
“我饿一会儿不要紧,等9点下班了再回家吃。人都有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帮就帮一把。”这位环卫女工的“一饭之恩”,真切地释放了人心的善,社会的暖。
当救死扶伤、见义勇为在“路人”身上变得迟疑不决、畏手畏脚时,这名环卫女工的扶危济困、助人行善确是这样的真实可感、简单质朴。
回眸历史,我们自古就有“一饭千金”“一饭之恩”的美德故事;放眼今天,我们也不断涌现出各种剧情版本的助人佳话。与人为善,助人为乐,扶危济困,仗义疏财的感人一幕总在频频上演。美德从不落幕,好人从不缺席。无论是传统美德典故,还是眼前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故事,都饱含着人间真善美的因子。阅读这些“暖新闻”中温暖感人的凡人善举,总能让人感受到向善向上的道德力量。
“一饭之恩”看似微不足道,却是温暖“社会血脉”的强大力量。虽然,崇善扬清依然是当今社会的主流;但是,精致利己主义者也依然不少;尤其是在物欲横流、诱惑不断的现实社会中,我们更加需要精神的富足饱满。
你不旁观,就是力量;人心不冷,社会温暖。在仁爱、温情、道义和责任的驱动下,越来越多的陌生人的善意和仁爱正在闪烁着耀眼的光辉,一股强大的正能量在润物无声中必将温暖大街小巷与左邻右舍。
环卫女工“美容”的不只是城市,还有世道人心。
(本文为原创作品,图片来自网络)
(如果你喜欢山栀子的文章,请关注“乐乡树人”微信公众号,长按上面的二维码,点击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关注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