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师的善良与光辉,不是谁能抹黑的!(是老师的都要转)

山栀子 乐乡树人 2022-03-28

更多文章,请点击上面的“乐乡树人”,关注即订阅。


教师的善良与光辉,不是谁能抹黑的

/山栀子

近日,一则“哈工大老教授上午控诉教育乱象,黑龙江省教育厅下午出台措施整顿”的消息在网上“炸”出了不小的风波。

若老教授所说属实,某地教育还真乱。只是,细细读来,课上不讲课后讲、收礼索贿、定价排座,这些相似的情节,颇有道听途说、网上传言之嫌。尤其是关于某教师看上苹果新款手机,在群里要求家长帮忙买,家长们为其买30多部新款手机的消息,读来实在是有点夸张,令人难以置信。倘若情节属实,其行径早已构成索贿,且数量较大,不容姑息;家长完全可以直接举报,由纪检部门立案查处,不必背后议论或渲染于天下。

名校老教授的义愤与正气,我们理解并钦佩;但这份公开的举报材料,无疑对正在盛行的诋毁教师之“妖风邪气”再次推波助澜。


以偏概全,夸大其辞,制造噱头,成了一些无良媒体炒作教师事件的惯用伎俩。君不见,有个别校长性侵女生,全国的校长都成了色狼;有几个老师猥亵女生,全国的老师都成了流氓,大学教授成了“叫兽”;有一部分教师办班补课、有偿家教、收受红包,全国教师皆成不良无德之辈。

试问,哪一个行业没有几个“败类”,几粒“臭屎”?教师队伍,就是在这样的道听途说、以偏概全、不断放大、以讹传讹中形象被污损,毁坏!

为何教育的负面消息总是传得更快,并很快为人信服?一是教师接触面广,关联着千家万户,平时和社会接触最为密切,而且直接受群众的监督和评价。二是教育倍受家长和社会关注,从来都是社会舆论的焦点,一个小事件很易变成热新闻。三是教师地位不高,属于社会基层中最普通的职业,非议和诋毁教师的成本很低,几无风险。弱势群众遭受不公平待遇时,骂骂教师是“禽兽”,是“流氓”,似乎可以满足一下自己,如同有人总喜欢“骂娘”一样。社会浮躁,物欲横流时,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早已被市场经济和利己主义肢解得鲜血淋漓、支离破碎。

其实,教育从来不缺正能量,只是少了传播者。正能量的教育事件、教师形象得不到及时和有力的宣扬。搜索一下网络,会发现:教育的暖新闻,美丽教师、师德楷模的故事很少得到传播,评论跟贴几乎没有。而负面的新闻事件背后,跟贴如流,尽是一片叫骂和嘲笑。

尽管如此,中国教育的成就,中国教师的光辉依然耀眼夺目。全国1500万教师、300多万乡村教师依然自信、淡定、执著、奉献于自己的岗位,以仁爱之心善待学生,以尊重之心善待家长,以感恩之心回报社会,以虔诚之心忠于事业。

这样的事业,崇高得让人只能仰望;这样的团队,善良得让人心存敬畏。

2017年,教育的暖,如涓涓细流,静水流深,涌动着教师的善良,折射着教育的美好。

襄阳女教师李厚芬,一条微信微信引发爱心接力,帮瓜农半小时卖掉1500斤西瓜。她的初衷如此简单:让瓜农早点回家。陌生人的善意、老师们的爱心让这个城市多了几分阴凉。原来,只要你愿意,吃瓜也能成为一种善举。

武汉女教师王宏艳,坚持给学生上好高考前最后一课,和生孩子“无缝对接”。她用“最后一课”的坚持,释放了一名青年教师的温柔与美丽。

遵义教师何攀林,在高考后回乡探亲时路遇车祸 挺身而出,成功救出9名伤者。而他,默默开车离开。他的行为虽是危急关头的“本能反应”,却反映了关键时刻一名教师的大义与担当。

吉林大学教授黄大年,响应祖国的召唤,毅然放弃国外的优越和安逸。他争分夺秒,3次累倒在工作岗位,即使在住院治疗期间,还每天在病房中与团队师生研究项目,无私忘我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善良,坚守,奉献,担当。这就是中国的教师,这就是教师的本色。

如果,你是一名教师,请坚持你的善良。

如果,你是一名教师,请相信你的守望。

如果,你是一名教师,请你一定要记住:你的善良与光辉,任谁也无法抹黑!

 (本文系原创作品,已刊发于7月28日荆州新闻网,图片来自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