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师讲作文33】作文语言的“流行病”,你有吗?|山栀子
作文语言“流行病”,你有吗?
文 / 山栀子
一段一段的排比对称,大篇大篇的诗词名句,古今中外的名人事迹。
读它们,华丽的外表下却模糊了语言的规范,经不住推敲;泛滥的铺排中缺少可感的内容,有时候让我们的眼睛肿胀生疼。
文白夹杂,中英混合,“网”话横行,词语“活”用,句无章法。
读它们,除了新鲜,还多了朦胧感,让人不免心生疑惑。
而这些语言,正在频频出现于我们的作文本和试卷,格外抢眼。有的,甚至模糊了读者与阅卷者的视眼,把他们当成了范本。
这种“流行”,防范不当,就成了一种病。
【流行病例】
书香让我心动
作者: 王秋菊
心动“孟姜女哭长城”的千古绝唱;心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悲欢离合;心动“相见时难别亦难”的缠绵悱恻;心动“孔雀东南飞”的美丽传说。不过心灵深处,惟有淡淡书香其让我心动。
(诊断评析:开篇既是一种很好地扣题“心动”,又引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但是这一组排比句细读却经不住推敲,一是第三句内容与其它风格不一致,二是“不过”构成的转折关系有误。这一组排比的作用应该是丰富的阅读引出“书香”主题,起众星捧月之效,并非转折。)
(一)
春风习习,杨柳依依,微微轻快的风泛起阵阵细小的涟漪,在这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捧一本书,坐一长廊,戴一小帽,品一书香。
这书香,一品起来就忘情,没完了,发狠了,使低谷的心灵升腾起来,使浮躁的心潮宁静下来,使微弱的心声振作起来。
使人想起: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使人想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使人想起: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多么恬美,多么宁静,多么妙趣横生,让我心动不已。
(诊断评析:此段写得很漂亮,作者仿写于刘成章的《安塞腰鼓》之文法句式,小段铺排,凝练而富有诗意。然而,最后一句小结句排比之“恬美”“妙趣横生”就与前文照应不紧密了。另外,“低谷的心灵”一组是病句,排比不当。既是排比句单独成段,就不能用分号。)
(二)
在书香中,找到知音,在知音中,邂逅温馨,在温馨中,沉淀感情。
书香之中迷恋肖邦独特的心灵,感叹贝多芬不屈的命运,陶醉舒伯特孤独的背影。
书香更让我崇拜孔夫子清高独洁,羡慕陶渊明田园归隐,钦佩鲁迅横眉冷对,追求三毛潇洒飘逸。
书香让我心动。
(诊断评析:首段很美,顶真修辞,环环相扣。但是,紧承二段的铺排就显得空有结构形式而缺乏丰富具体的内容,看似句型优美,但读之无感无味,而且三段“如果”排比在内容上与前段毫无关联。这一部分可视为空洞的叙说与苍白的呐喊。)
(三)
书香,在我心灵一角,不随潮起潮落而摇曳起伏,不随世事变迁而消逝殆尽,给我展现历史的辉煌与朽败、世间的高贵与卑鄙、人生的真情与虚伪、知识的深沉与浅薄。
如果你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边塞大漠,我愿飞奔于漫天黄沙里;
如果你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浩淼长江,我愿遨游于猛浪湍流中;
如果你是“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深山丛林,我愿漫步在幽静小道上。
(诊断评析:此段两大明显硬伤。一是首段晦涩难懂,二是首段本应起统领本节内容作用,但却与后文三段没有多大关联。)
(四)
春晖处处随影动,书香时时伴我行。
假如生活欺骗了我,不会悲伤,让书香激发我的自信。
假如金钱抛弃了我,不会心急,让书香充实我的生活。
假如哀伤冰冻了我,不会沉沦,让书香点燃我的斗志。
古曰:红颜知己一生足矣!
我道:让我心动者莫如书香也!
(诊断评析:此节妙似片断之一,仿写化用普希金之《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需在一些词语上再作推敲,如“冰冻”与“点燃”。遗憾的是,文章结尾两段语体风格与全文不合,读起来反而失去了连贯通畅之感。文言词句在抒情散文中要慎用。)
【治疗方案】
这篇文章从结构到语言都有可读可赞之处。美中不足在于:四个部分各自角度与侧重点不分明,且三四段重复堆砌。全用铺排概叙,缺乏具体可感的生活细节,特别是阅读地经历与心灵感悟。细读,会感觉本文“书香”不浓,“心动”不实。
按照前面的“诊断评析”修改局部语言,做到表达准确,照应严密。第一部分侧重写读书引发丰富的联想,让人回味无穷。第二部分侧重写汲取名人精神营养,写一则或二则与书有关,因名人影响自己的心态、追求的故事;也可以将二三两段进行扩写,写出一个个解读名人感受书香的画面之美。第三部分与第四部分形似神合,需忍痛割爱作出取舍,作为文章的结尾。
【升格佳作】
书香让我心动
作者:王秋菊
心动孟姜女哭长城的千古绝唱;心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悲欢离合;心动孔雀东南飞的美丽传说。我的世界,因为书籍而丰富多彩;我的心灵深处,常常书香弥漫。
(一)
春风习习,杨柳依依,微微轻快的风泛起阵阵细小的涟漪,在这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捧一本书,坐一长廊,戴一小帽,品一书香。
这书香,一品起来就忘情,没完了,发狠了,使抑郁的心升腾起来,使浮躁的心宁静下来,使脆弱的心坚强起来。
使人想起: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使人想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使人想起: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多么豪迈,多么宁静,多么震撼。沉醉读书,我的心就忘记了方向,神游万里。那些失败的考试,青春的诱惑,还有那脆弱的情感都在浓浓的书香中被稀释冲淡,然后消逝。
(二)
屋里没有声音,也没有人,父母都出去了。看着偌大的空洞洞的房子,一种寂寞和失落感顿时袭遍全身。好冷!我无奈地摇了摇头,向书房走去,那儿要亲近和温暖些。
窗外,暮色渐渐变浓,天上繁星点点。平常的这个时候,我应该还在灯下阅读吧!多少个这样的夜晚,肖邦从书中走出来,那独特心灵里透出的爱国柔情,让我刹那间热血沸腾;贝多芬从书中走出来,他那谱写顽强命运的双手紧握我迸发生命的激情;舒伯特那不屈的背影牵引着我的双眸,眺望远方,站直身躯,人生路上挺直腰板做人。
猛然间,我嗅到了那熟悉的芳香,我触摸到那一沓厚厚的课外书。怎么能在这个时候,忘了最好的朋友呢?还有很多新买的来不及看哩。
爸妈或许不回来,但有书伴我到天明。
(三)
春晖处处随影动,书香时时伴我行。
如果你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边塞大漠,我愿飞奔于漫天黄沙里。
如果你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浩淼长江,我愿遨游于猛浪湍流中。
如果你是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深山丛林,我愿漫步在幽静小道上。
书香,心为你动。
总 评:升格稿通过修改可可算得上是一篇语言优美内容丰富的佳作。升格稿语言表达规范,照应严密。文章内容三个部分角度各有侧重,层次鲜明:先写书香引发丰富的联想,陶治性灵;再写独自夜读,从书中汲取名人精神内涵,促进自我成长;最后写对读书的热爱追求。文末用简洁的语言作结,点题照应。
【写作提要】
作文,是语言的艺术;作文,需要规范的书面语言。
中考作文评价标准对语言的标准有三个鲜明的层次:规范性、准确性、艺术性。语言规范居其首。特别是不同的文体,有着不同的语言风格。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中对A等作文语言的要求一般介定为:能准确、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语言流畅,有一定的表现力。语言的规范,要注意以下几点:
不生造词语与滥用词语,令人费解。如平常说“荒山野岭”,就不要说“荒山野原”。形容环境说“冷落寂静”,就要不说“冷静寂落”。不写不符合语言习惯的句子,特别是不要为了追求语言的变化而故意采用省略、拆句、倒置、重组等手段造句,常常会产生岐义或令人费解。
不随意使用网络语言,貌似新鲜。像“晕、虾米、稀饭、东东、粉丝、美媚、酱紫”等这些所谓的“新生代语言”虽为网络通用,也可用于生活中的日常交流。但于作文,需慎用,更不可泛滥。
少用生活口语与地方方言,显得俗气。作文,是规范的书面语,一些生活中的口语入作文时,要调整、变换。特别是一些低俗不雅的语言更不能写进文章。一些的方言俚语会给读者带来阅读与理解障碍。
不滥用排比与同一句式,哗众取宠。排比多了,就会泛滥成灾。过于工整,反而失去了美感。
少用文言外语,故作文雅。规范的现代文要尽量少于或不用文言,不然会破坏文章整体的协调通畅。也不要随意夹杂英语单词或句子,中英混用,不伦不类。
还有,不要轻言“新编”、“戏说”、“大话”,更不可“恶搞”经典作品诗词。
我们一定要牢牢记住: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它分明地告诉我们:语言表达固然重要,但思想的深度决定着文章的高度。
“语言是思想的外衣。”也有人如是说。外衣的美丑固然会影响人们对“穿衣者”的影响,但前提是规范,这个规范的标准就是“合身”与“得体”。
如果思想是个婴儿,穿着成人外衣,再美也会让人觉得“营养不良”;如果思想是个男子,穿着女性外衣,再美也是一个“小丑”;如果思想是一具僵尸,套着绫罗绸缎,雍容华贵,也只是“昙花一现”。
推荐阅读:
4. 【小说】陌 路|黄祉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