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讲故事42】你的眼里真有学生吗|陈小林
你的眼里真有学生吗
■陈小林
今天是星期二,还没到晨读时间,我准备和孩子们一起学习最后一篇文言文《河中石兽》。
早晨走得匆忙,手机并没有调到静音状态。早到的孩子们正在自读课文,一阵悦耳的音乐声响起,我的电话铃响了。我看了一眼,是外甥打来的,姐姐因为生病住在医院。我想外甥找我一定是有事,但我还是狠下心挂掉了电话。
一直以来,我视教室为我和学生朝夕相处的共同场所。也常常这样想:如果在教室里,我不由分说,爱怎么做就怎么做,我的学生会认为我无视他们,眼里并没有他们。而眼里没有学生的老师,学生又怎么会尊敬我?又怎么会在课堂上和我一起探讨呢?
我的心里珍藏着一位老师曾经给我们讲的他的学生时代的故事。教他们古文的是位老教师,中午吃饭的下课铃响了,一篇古文还没讲完,老师问:我们是讲完了去吃饭,还是吃饭了再讲?老师的话音刚落,作为学生的他们早已全部把碗从抽屉里掏出来,齐声喊道:算了吧!老师讲这个故事,是要告诫我们:下课时间到了就千万要下课,不要拖堂,特别是大课间或者吃饭的时候。
于是,我经常告诫自己,不要拖堂,并且也请学生监督我。久而久之,学生形成了习惯。我的课时,只要下课铃一打,孩子们便会坐不住了,看着他们的样子,我觉得好可爱。后来我偷偷地做了一下民意调查,学生还是很喜欢上语文课的,而主要原因色就是我不拖堂。
我也是从学生过来的,也曾经多次和学生做过交流。孩子们告诉我,他们下课了有很多事情要做,要上厕所,要喝水,还要问同学一道题,有时候还要赶一赶家庭作业,甚至和好朋友说一两句悄悄话,他们是真心不喜欢拖堂的老师,即使这个老师讲得再好。他们说一下课,自己就真的什么都听不进去了。
忽然想起四年前的一件事,学校规定进餐的时候不能跑。我班上一个叫帆的孩子,跑得飞快。我特意叫住了他:希望他能够尊重学校纪律,做一个文明的学生。后来才知道,他听说学校食堂那天有鸡腿,很想吃一回,怕去迟了买不到。那天帆因为我罚站的缘故,确实没有吃到鸡腿。帆已经上大学去了,每每想起这件事,我一直有些遗憾:我当初为什么要罚他的站呢?我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过吗?
课堂上,我们总是要求每个孩子,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要求严的老师还必须要求学生眼神一定要跟着老师转。学生稍有分神,老师就会大动干戈。其实仔细回想,孩子上课有时稍微走点神也并没有什么。今天上语文课时,我请一位孩子在上面讲试卷,小哲一直在屉子里找东西,我没有去打扰他,因为他的试卷做完了,也是对的。我就想到了,我们在开会或者听报告时,不也常常因为报告人的演讲内容而分神吗?甚至因为报告不精彩,干脆十几分钟不听,任自己神游。学生毕竟是学生,少听几分钟有什么关系呢?他由此展开的思维,也许同样有价值。于是,我没有去提醒小哲。而过了一会儿,他也就自觉地去听了。笛卡尔说:尊重别人,才能让人尊敬。在这方面,我还是要努力的。
说实话,每次听到或者看到老师因为学生违反纪律,就罚孩子抄整篇整篇的课文几遍时,看着孩子因写字而变形的手指,我就不寒而栗,很是心疼。苏州名师王开东老师在一篇文章中分析魏书生老师的一则经典案例让我颇有感触:在魏书生老师的授权之下,学生自主制定了丢一粒瓜子壳,要写1000字说明书,丢一粒瓜子要写100字说明书的班规,后来有个学生触犯了这一班规,最后写了2600字的说明书,从此班级里再也没有瓜子壳了,班级一片洁净。王老师认为这不过是变相的惩罚,而且在这种惩罚中有戏谑,有嘲弄,还有侮辱,因而比肉体的惩罚更让人心惊胆寒。当有人问王老师如何处理这样的事情时,王老师说他会讲一个关于瓜子壳的故事,然后告诉孩子们:每个细节都不是偶然的,都裸露出灵魂和美。我们为自己代言,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我们的尺度,代表着我们的所有。
叔本华说:要尊重每一个人,无论他是何等的卑微与可笑,要记住活在每个人身上的是和你我相同的性灵。不知怎的,读到这句话,我忽然就觉得王开东老师说的很有道理了。
谁的眼里有学生,谁就会在心里真正地尊重学生,然后落实到自己所有的细小的教育教学行动上,也许我们就会在不知不觉当中赢得了学生,慢慢走到教育深处。
(作者单位:松滋市实验初中)
旁观者言:教师目中有人,这是职业准则的要求,更是学生内心的期待。一个目中有人的教师,会站在学生的立场去思考和处理教育,会把对学生真正的爱落实到每一个教育细节,把握好教育的尺度,体察学生的冷暖。这正如小林老师所讲的,课堂上不要接打手机,不要拖堂,不要随意罚站罚抄罚背,等等。目中有人,皆因心中有光。(黄华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