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时评】战胜疫魔是对逝者最好的告慰|​山栀子

山栀子 乐乡树人 2022-03-28


战胜疫魔是对逝者最好的告慰

山栀子
2月7日,朋友圈刷屏的名字是“李文亮”;最令人痛心和揪心的新闻是“李文亮去世”;最深情也最崇高的表达是“致敬”。年仅34岁的眼科医生李文亮,因为最早发现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并向朋友示警,后被以传播虚假信息受到警方“训诫”,被外媒称其为疫情的"吹哨人"。随后,他及父母被感染,住院治疗。住院中,他还曾说,“好了就上一线,疫情还在扩散,不想当逃兵。”


英年早逝,最是悲哀。而李文亮的逝去,尤其令人唏嘘和悲恸。一个冒着风险发出警报的人,却没有能保护好他自己;一个专业医生,却没有能逃过病毒的侵害;一则被大众视作“虚假信息”的谣言,竟一语成谶。必须承认,这个春节过得着实扎心,但没有人愿意如此。封城,隔离,排查,全方位、全过程、全领域的管制防控手段在不断升级,每天新闻发布会的疫情数字依然令人心惊,人们期待中的春暖花开似遥遥无期。隔离、限行、封闭,加上谎言和谣言的传播,让久久穴居于一城一村一巷一楼的人们压抑的情绪因李文亮的离世被瞬间点燃。人们开始把所有的压抑、不满、谴责的情绪都借机集中宣泄。更令人可怕的是,一批不安好心、别有用心、唯恐不乱的幕后推手和为赚流量为博眼球和无良媒体借机生事、诱导舆论、搅乱人心、煽风点火,把原本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把原本真实的事实搞得扑朔迷离。李文亮走了,亲朋好友沉浸在痛失亲友的悲伤中;百姓网友则沉浸在痛失英雄的悲悯里;还有一些人则生活在无知和恐慌中;更有甚者,要么满嘴戾气愤愤不平,似乎不让几个官员“下课”就难平疫情,要么摆着一幅“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清明姿态,妄加指责批判。逝者已逝,生者哀之。每一个生命很很珍贵,每一个生命都应该尊重和善待。武汉市政府、省卫健委、国家卫健委都在最快的时间内发布信息,表达无比痛惜之情。这些真诚的悼念和那曾经的“训戒”同样真实。李文亮究竟有多冤,自有公论。中央决定,国家监委调查组赶赴武汉调查与之有关的问题,这是对民间质疑和期待的及时回应,也是对中央提出的依法防疫的贯彻落实。越是危难越要坚定。当前,谎言和谣言就是疫情最危险的“并发症”,它们比病毒本身还可怕。危难时刻,信心比黄金更珍贵。习总书记向世界宣示,“中华民族是从艰难困苦中走过来的。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战胜疫情。”人民战“疫”,上下一心,这是我们决胜病魔的最大底气,也是最有力量的防疫“药方”。疫情突如其来,其厉不可估量,令人猝不及防。在这场战役中,倒在前线阵地上的医护人员,不只有李文亮,也还有其他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党员干部,更有500多名没有能战胜病毒被夺走生命的无辜群众;此后或许还会有人倒下去。李文亮们生前穷尽智慧和身心为百姓而战,我们要向他们致敬,向他们看齐;他们的战友和无数党员干部、人民群众还在前仆后继地战斗,我们要与他们守望相助,同频共振。更加欣慰的是,全民战“疫”持续十多天后的今天,我们的“战术”在一场场考量和比拼中日臻成熟;我们的准备已由仓促变为充足,我们的防疫体系正在不断完善,我们更加懂得尊重专业和相信科学。正如习总书记所说,“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依法科学有序防控至关重要。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劲的时候,越要坚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有章可依,有序进行,防控一定会更有效率。斯人已逝,生者当立。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在灾难中挺起不屈的脊梁。李文亮们的心中,从来都有着“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朴素信念,我们要把这种家国情怀化作全民抗疫的共同行动。众志成城,战胜病魔,这是对逝者最好的告慰,无它!推荐阅读:1、【时评】网络开课,每一个角色都要精心在线|山栀子2、【时评】抗疫“土味横幅”更能吸粉网众|山栀子3、【时评】抗疫前沿,先锋旗帜最耀眼|山栀子4、【时评】人民战“疫”,是大考也是大课|山栀子5、【冰语】李文亮,你用真话搭救众生|镇 冰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