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随笔】封城之下(连载之一)|山栀子

山栀子 乐乡树人 2022-03-28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

封 城 之 下(之一)

——聊聊新冠疫情中的一些事儿● 山栀子
“好大的太阳!”一早醒来,我摸着从窗子扑进来的阳光很兴奋。阳光终于在期待中见面。

这场春雨并没有持续几天,脾气也并不暴戾。但我还是不喜欢。就在离我一里多地的村口,离我五六里地的十字路口,离我近在咫尺并向往许久的县城各个角落里,还有人在风雨里坚守。于他们而言,哪怕是一点点的风雨,都是一种折磨和摧残。

其实,无论是去冬,还是今春,天气都是很友好的。苍天有眼,总算没有在灾难袭击时,充当助纣为虐的帮凶。哪怕前不久的一场姗姗来迟的冬雪,也只是匆匆过客。虽然是个暖冬,但人们的心里,却寒气逼人,令人瑟瑟发颤。这股寒气,始于一个不速之客“新冠肺炎”闯进我们的生活。从武汉、湖北蔓延到大江南北,从围城、封村、堵路到封闭小区、居家隔离,从起初的不以为然到牵扯到每一个人。

疫情汹涌,封城之下,每一个人都被改变。

1腊月二十五,过完小年。我们一行去武汉专程拜访一名书法家。一个小时不到的饭局后,各自离开。腊月二十八,武汉宣布次日封城。原本二十九的返乡朋友小聚突然取消。紧接着,单位开始统计武汉接触史。我名单赫然在列,成了“居家隔离”对象;办公室对所有排查上报的“嫌疑人”建了专群,每天第一件事就是上报身体状况。

近一个星期,除了家人,我还密集地、近距离地接触过我的同事和朋友。疫情数字每天在刷新,微信时而传出“寻找同车同机和密切接触人员”的信息。我内心的紧张感也随之上升。同行的同事和接触过我的朋友也开始打听我有没有异样;他们比我还紧张。一餐饭的接触面极小,但返荆路上各高速服务区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尽是不戴口罩的“离汉者”。如果不小心“中枪”?想起来就后怕。我把紧张深埋在心里。某日,我起床后对家人说,不好,喉咙干疼干疼。小弟吓得满脸通红,一脸惊惶的望着我。看他们都紧张兮兮的表情,我说,逗你们的!小弟说,没有像你开种玩笑的,吓死人!他们不知道,我也怕,开别人的玩笑来安慰哈自己。似乎只有这种释压的办法了。其实,我会偷偷地对照网上的新冠症状自查,生怕有一点不适。有时候,越怕越感觉不好。直到十天后,安全感才显著提升。这场疫情蔓延之势也值得反思。如果能早一点让人知道危险——致死,发布预警——人传人,我是不会去武汉“涉险”。其他,不也是这样的心态吗?没有人不惧怕死亡。一个月后的事实证明,封城是明智之举,只是来得太迟了。封城之下,留给人们的,是怀疑,是困惑,是焦虑,是追问,是抱怨和指责,还有茫然无措。

很多人在追问“真相”,为什么睁着眼睛说假话;很多人无法理解,为什么要等到钟南山直言;很多人也在指责,政府的行动何以这样被动和迟缓?

这些“?”至今无解。当全民战役、联防联控的“举国体制”真正建立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答案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前所未有的封城,非常决策断然是非常之难,谁也不能预知后果,非决策或亲历者不能体会。我在想,省城的这两个会议开得太不是时候,又如果主政者能重视疫情果断提前休会,又如果能多坐下来听听和研究专家的声音,结果或许比现在要好。

说谎也罢,延误也罢,无能也罢,两位“主官”怎么也想不到他们美好的仕途会在一场疫情中戛然而止,在民众的愤怒呼吁声中黯然谢幕。

从教训中得出的经验更深刻。对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的公共应急机制和能力的考验,给从上至下的国民上了一堂大课。未来即未知,灾难不会因与我们曾经交锋过一次就选择远离;或许还有更大的灾难等着我们,但到那时,我们都已成熟并变得更加强大。

(敬请关注第2章)

推荐阅读:

1、【致辞】以梦为马,诗意芳华 | 山栀子

2、【散文】懂得自律的人,浑身都在发光(励志美文)|诗和远方

3、【推荐】谁是你“心中的英雄”?看乡村教师为学生深情“下水”!| 易 巧

4、【时评】光环超重,“抄众君”何以抬头示众?|山栀子

5、 【树人1+1】雪山之巅上网课的女孩,你的梦想比山高|彭倩倩 镇 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