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海外同学的声音:“我准备投身祖国生物医学事业”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爱丁堡大学荣誉博士钟南山院士身先士卒。科研工作者们日以继夜钻研,与病毒赛跑。全民抗疫至今,国内情势趋向平稳,但海外疫情严峻,全球战疫合作升级。
海外同学的学习生活怎样了?疫情对他们未来规划会有什么影响?“爱大在浙里”志愿小组专门连线采访了部分生物医学专业学生。“爱大在浙里”志愿小组自2月5日成立以来,不仅募集善款,同时也致力于传递海内外声音。
Q1:你对所在地政府的防控措施是否满意?
在欧洲的L同学:政府让民众不戴口罩是因为口罩供应跟不上,轻症不检测是因为医疗资源不够用。自给自足在紧急状态下真的很重要。
(左:超市货架
右:没戴口罩的人群聚集)
Q2:疫情期间,你有什么经历与见闻?
在英国的Z同学:在我第一天到英国的时候,疫情还没有在国外流行,我戴着口罩上街毫不意外地迎来了异样的眼光,还有人冲我叫喊。哪怕是现在,我依然很少见到他们戴口罩。
Q3:你如何看待中国与国外对待疫情态度与措施的区别?
在英国的Z同学:我与英国的房东交流过一些关于新冠疫情的话题。在他们眼里,戴口罩代表着生病,没有人会在健康的时候戴口罩,除非是和病患密切接触的医务人员。
西方人不觉得疫情很严重,认为靠自身免疫力抵抗就足够了。这样的好处是不会引发恐慌,但确实也给病毒的进一步传播提供了更多机会。她告诉我这可能是一种文化差异。就是因为这种文化和观念的不同,对待疫情的态度和措施才有区别。哪怕是我再三对她强调新冠病毒的严重性,她也只是让我不要恐慌,几天前依然觉得这不过是一场大一点的流感。
这种观念的产生与英国政府的抗疫政策和力保经济发展策略有很大关系,而英国政府的抗疫政策也是基于文化氛围的考量。
(美国西海岸城市街景)
Q4:作为生物医学应届毕业生,你在这次疫情下有何感悟?对未来是否有新的规划?
在美国的C同学:需要大力发展远程诊断和线上诊断,避免疾病交叉感染。
在美国的S同学:全球化使得疫情的处理更加棘手,信息不透明化使得疫情控制愈发艰难。现代医术和科研比我们原来认为的更加重要,做疾病相关的研究其实是在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
在英国的Z同学:我觉得国外对中国人的偏见依然存在,甚至明目张胆,我希望国家不仅要更加强大起来,也要让世界,尤其是欧美国家,听见中国的声音,看见中国的作为。病毒不分国界,不分人种,我们需要搁置偏见,需要守望相助。
这次疫情也可能是机会与挑战并存,我希望国内的医疗行业能加速发展,而我也准备投身祖国生物医学的发展。
英国疫情不断加重,各位留英的校友们如有任何困难请随时与爱大浙江校友会联系。我们将尽全力满足大家的需求。如在校遇到任何歧视或不公平对待,请告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反馈给校方。同时有意愿共同支持海外留学生的个人或企业也可与我们联系(zhongwenxinhua@163.com)。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我们一起加油!
Stay safe. Stay strong.
落地上海 集中隔离
晨起开窗 清风徐来
鸟鸣满屋 早饭可期
除欢喜外 无他杂念
若山中居士 幸哉至哉
——美国返程 N同学
(备注:按受访者要求,学生名字均使用化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