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PLUS演说会】法官,我凭什么相信你?

2016-08-03 庭前独角兽 庭前独角兽
本期PLUSER:
赵琛琛(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
点击观看演说视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v0318rrsyjn&width=500&height=375&auto=0
2014年的时候,我在业务庭做内勤。这个角色有一个特殊的任务,就是接听当事人的电话。基本上当事人联系不上法官的时候,都会打给我。于是我就不断的听到许多不同的人,操着不同的声音,提出不同的要求,但是却怀有同样的情绪,那就是疑惑——“为什么我联系不上法官?”“为什么我的案子保全还没有结果?”“为什么我交给法院的材料杳无音讯?”我每天都要回答这样的问题不下十遍,我给他们解释我们的工作流程,我也跟他们讲我们案多人少的现实,我甚至也承诺他们一定会将他们的意思转达。直到有一天,我接到一位听起来上来年纪的老伯的电话,他照例是标准化的发问,我也是标准化的答复,最后,我说我们会依法处理的,结果他反问我“我凭什么相信你?”那一刻的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的答案。但是我却想起了以前看到的一个新闻——美国一家机构曾经做过一份民意调查,调查各个职业在公众心中的信任度。结果显示,在美国民众看来,信任度最低的是记者和政客,而最值得相信的人是法官和护士。
我不知道中国有没有做过类似的调查,但我知道的是,2016年2月26日,在所有法院人都在为被当事人枪杀的马彩云法官感到痛心的时候,网络上、媒体上那些更让人寒心的评论。有网友说“如果不是法官不公,谁会拿命开玩笑?”我不太明白这位网友的逻辑,但我感受的到他的敌意。这种敌意恰恰源自于那句“我凭什么相信你”。
为什么不信任?

斯坦福大学曾经做过一个关于信任感的调查。以年龄、居住地和职业为基础,调查人们对其他人的信任程度。研究结果并不令人意外。结果显示,我们更喜欢与我们相似的人,与我们差异越大的人,我们越是不信任。也就是说,相似性其实是我们选择相信别人的理由,这也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本能的反应,它叫做“社会性偏见”

那么,对于一般民众而言,他们与法院之间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他们不了解法院的工作模式,不清楚诉讼程序,更别说是随机分配给他们的那位承办人了。正是这种不了解所造成的高差异性,让他们打心里、本能地去选择怀疑。这也就是为什么马彩云事件在法院系统引起的是悲痛,但是在社会公众眼中却满是疑惑。

而且在信息传播模式的变革下,这种疑惑得以滋长与蔓延。

在这个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微博让我们可以快速的将任何信息传递给不特定的公众,而微信朋友圈的传播模式更自带熟人社会的信任基础。这种信息传播的深度与广度很容易放大事件的影响力,加上负面消息总是比正面消息更容易吸引眼球,所以,在这一时代里,法院是被放在放大镜下去“观赏”的,一丝一毫的懈怠,都可能是危机。

这是我们每天都会在微博上看到的新闻。很多人在网上看到这些的时候,是非常愤怒的。我之前就是这样的,我还曾经在微博上和那些出口不敬的网友斗过嘴、拽过文。但是后来我就意识到,对于一个追求自由与民主的社会来说,任何形式的愤怒都是没有用的。

我们必须认真的、贴近这个时代,贴近这场信任危机的任何一方,无论是普通民众、案件当事人,还是我们自己,这样我们才能够看到我们处在什么样的挑战当中,才能够明白什么必然发生,什么不可避免,什么不可能产生。


如何构建信任之:主动公开
薄熙来案审判时,济南中院从开庭公告到庭审笔录都全程进行了微博直播。这一举动不仅没有引发负面评论,反而引来网友的一阵叫好。

这是在互联网时代面对信息的最佳示范,就是:我不再等待,不再等着公众去查询信息,而是我自己主动站出来,公开信息,让大家看到“我是谁”, 是怎么工作的。用这种主动性去打破公众认知上的差异感,用这种透明度去换取公众心中的信任度。

然后这种信息公开的多了,我们就可以把脚步迈得更大,从“我是谁”扩展到“你觉得我是谁”。


如何构建信任之:构建信誉其实前面讲到的那个斯坦福大学的实验,他们还进行了第二步,就是引入了其他人的评论。结果显示,当你获得3人以下的好评时,信任度并没有什么变化,但是当你获得10人以上的好评时,这种高度的信誉度就会打败高相似性,成为别人选择信任你的理由

那么,对于法院而言,也可以尝试去积累信誉。比如我们现在每个案子都要求向当事人发放廉政监督卡,如果我们把这些监督卡当作是评价载体进行统计,并定期公布统计结果,那么我们就可以让社会公众了解到真正进入法院打官司的当事人他们对法院的感受是什么。

再比如,根据统计,最高院的“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截至2015年底已经有3766万人次的使用量,如果我们可以通过网站的评价系统去听听他们的评价,或者公开他们的评价,这看似有点冒险的一小步,其实是对民意的尊重,更是迈向信任的一大步。


如何构建信任之:恪守专业当我们敢于站出来告诉大家“我是谁”,当我们可以真诚地询问“你觉得我是谁”的时候,信任的大门从这一刻才真正被打开。那门的背后是什么?就是专业度。只有足够专业的人,才值得信赖。

还记得开头我们讲过的那个民意调查,如果我问你,你相信记者吗?你相信法官吗?你能很快说出答案。但是,如果我问你你相信你的小学老师吗?你相信卖菜的那个大叔吗?你一定就会反问我“相信他们什么?”

所以,其实当我们在选择信任与否的时候,我们的前提早已设定,那就是这个职业的人在自己的职业领域是不是值得信任,够不够称职,够不够专业。

对于法院而言,这种专业性是无处不在的。

比如,现在法院推广网上立案,各地法院也都为此设计了更为人性化的操作模块,那么为了体现我们的专业性,我们是不是可以再往前迈一步,增加一些诉讼指导,多一些信息反馈,在需要补充材料时能够让申请人及时收到短信通知,对于长期未能立案的案件及时给申请人一个交代,一点指导。这种专业的态度、专业的方法、专业的精神,其实就是在告诉所有人“我值得”你们信任。

讲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觉得做这些有什么意义呢,难道做到了这一切公众就不会再质疑我们的工作了吗?其实,我在选择这个话题的时候,我也问过自己,除了呈现我的思考,这个话题的终点在哪里?

后来我才发现,它没有终点。

因为人就是目的,人不是工具,人不能服务于任何一个目的,尤其是是那些自称崇高和伟大的目的。

所以,我们想要的,只是在耐心的解答了当事人提出的问题之后收获的那一句“谢谢,我明白了”,或者是在饥肠辘辘的开完庭之后听到的那句“您辛苦了”,亦或者是在某条新闻的评论中偶然看到的一句“法官真的不容易”。

我们要的并不多,但我们一直在努力。我们不求赞美,不惧苛责,但求了解与认识。希望我们共同创造的世界里有规则,有真实,还有温度。


关注我们,了解更多PLU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