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登国庆观礼台、当奥运火炬手……这位河南老师,值得!

师德楷模 河南师德 2022-12-05


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

光荣成为奥运火炬手

登上国庆60周年观礼台……

她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版乡村女教师”


山雨把唯一的教室变成废墟

她拖着一条残腿在自己家里把校园重建

10年以家为校,20年以校为家

她用全部的心血和力量

保证山里的每一个孩子都有学上

她是喝红旗渠水长大的女儿

她的大爱也正如红旗渠水一般无尽蔓延

她是从河南走出的首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教育时报联手河南省师德建设宣传中心

隆重推出

“我把一切献给党”

新世纪河南十大师德楷模系列报道

这位淡出人们视线多年的

林州市横水镇卸甲平小学教师王生英

成功入选新世纪河南十大师德楷模

今天,师德君带您重温

她的教育故事——




王生英:中国版的乡村女教师


半个世纪以前,一部名为《乡村女教师》的苏联电影风靡中国,女主人公瓦尔瓦拉的故事,感召着无数热血青年到乡村的讲台上去实现人生的价值。


30多年来,在太行山下、红旗渠畔,有一位残疾女教师,20多年以校为家,10年以家为校,用全部的心血和力量,保证山里的每一个孩子都有学上。


她并不知道瓦尔瓦拉是谁,然而越来越多的人称她为“中国版的乡村女教师”。


她,就是首届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王生英。


一次选择

让她视教育为一生的使命


桃园,林州市横水镇卸甲平村的一个自然村。村子不大,人口不过300出头,可其中一半人有着同一位启蒙老师——王生英。


一个天寒地冻的冬日,教育时报记者来到这个颇似世外桃源的地方,从上世纪70年代的那一个选择开始,一步一步走进这位乡村女教师的平凡人生——



王生英出生于1956年,是卸甲平村一个普通农户的第一个孩子。那个年代的农民家庭,大都过着窘迫的生活,王家自然也不例外。不同的是,幼时的一场突如其来的高烧,使王生英患了小儿麻痹症,右腿留下终生残疾。从此,对于王生英来说,太行山显得愈发陡峭,山路也显得愈发坎坷了。


家境贫寒,供不起孩子上学,村里不上学的有的是,何况生英是个女孩子,腿脚还不方便。看着父母迟疑的眼神,生英又哭又闹,一定要上学,她小小的年纪似乎已经预感到,如果没有文化,以后的人生道路将会更加难走。


世上的父母哪有不爱儿女的,况且是这样一个身有残疾的孩子,他们终于答应了小生英的请求,把她送进了学校。父亲说:“爹娘不拦着你,你自己可得操着心。学成了,是你的福气;学瞎了,你谁也别埋怨!”


父母的身体都不好,可为了供生英上学,除了省吃俭用,就是拼命地干活。父亲冒着危险进山采石头,母亲熬着夜给人家纺棉花。“一个晚上才能纺出一两花,挣3角钱。”王老师用拳头给教育时报记者比画着一两棉线的样子,眼里是满溢的泪水。


王生英教学生们弹琴


小学,初中,高中。眼看着父母的艰难,体味着求学的不易,王生英咬着牙一路学下来,成绩始终在学校名列前茅,成了村里难得一见的高中生。由于自己身有残疾,对病痛体会得更加深刻,她立志当一名医生,要让更多的乡亲不再受病痛的折磨。


然而,1974年暑假里的一个消息,改变了王生英人生的走向:东平村学校要招一名民办教师。


王生英的心动了。多少年来,她看到许多同龄人或者没上过学,或者上不了多久就辍学,只能上山拾羊粪、拾柴禾,在山旮旯上刨食,日子依旧是捉襟见肘。“光有好身体还不够啊,没有文化,照旧没有出路。”王生英对父亲说,“我不准备当医生了。我要当教师,让咱村的娃们都能有学上!”


东平村学校要招的是初中数学教师,只招一名,可报名的就有50多人。王生英压力很大,却没有退缩,她决心为自己的选择全力以赴。考前那段日子,她饭不常吃,觉很少睡,一门心思地复习,神圣的讲台仿佛在前面不远处呼唤着她、期待着她……


那是一个夏日的午后,她正在院子里洗衣服,村支书兴冲冲地走进来:“生英,生英,第一名!”


啊?!她把衣服甩在水盆里,站起身,仰起脸,笑出了声。30多年后,对教育时报记者说起那一幕,王生英的情绪还是如此兴奋:“当时我就觉得啊,天就格外蓝,阳光就格外好,我眼前的路一下子就宽敞了、顺当了,咋着看都不像是以前的山路了……”


王生英参与录制河南省师德教育活动主题歌《一切都给你》


1974年的秋天,王生英登上了讲台,从此再没有下来。这艰难而坚定的一步,决定了她把奉献山区教育当成自己一生的使命。


卸甲平是一个行政村,包括6个自然村,村与村之间不是隔着山,就是隔着河。王生英家在西平,和她执教的东平村之间,就横了一条大河。从家到学校,要走半个小时。拖着一条残腿的王老师,匆匆地赶着山路,摔跤是常有的事。


雨季来了,河水暴涨,架在河上的小木桥,经不起洪水猛烈而持久的冲击,断了。站在没有了桥的河边,看着湍急的流水,王生英有些着急,学生们还在河对岸的学校里等着她去上课呢。她没有犹豫,脱了鞋,挽起了裤腿。雨还在下,水还很急,河面上缓慢移动的,是一个瘦弱女子一瘸一拐的身影,仿佛随时都有被河水冲走的危险。但是,她没有回头。


当时的王生英是一个民办教师,工资少得可怜,最初只有5元钱,后来是10元、30元,别说补贴家里,就是维持自己的生计也很艰难。王生英的裁缝手艺在全村是出了名的,有亲戚建议她开个裁缝店,收入不知要比当教师高多少倍,她没有动心。


林州的建筑队举世闻名,林州人外出务工大都收益丰厚,因而有“十万大军出太行”的美称。1985年,王生英的丈夫王合生在东北承包了一个建筑工程,兴冲冲地跟她商量:“咱俩一块儿去东北吧,我管工地,你当会计,不用受累,挣钱又多,比你在家教书强一百倍!”


丈夫的心情,王生英最清楚不过,他是心疼自己,也是为了这个家好。“可我走了,这学生咋办呢?不就是因为前面的老师不干了,我才当上了老师。我咋能也把学生们撇下不管呢?”


劝不动她,丈夫一个人去了东北,还不甘心,又先后给生英来了三封信,让她再考虑考虑。“有啥可考虑的?我不去,我不能再让学生们没有老师。”信,王老师看了,烧了,也哭了,可对理想的选择却没有丝毫的动摇:“我们山里人不光是缺钱,更缺知识和文化啊!”


一句承诺 

让她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山里的雨水总是那么多,又来得那么急。冬日刺目的阳光里,教育时报记者在卸甲平村的小路上、山墙上,处处可以看到风雨留下的痕迹。


1978年夏季的雨下得特别大,持续的时间又特别长。此时,由于村干部的关心和乡亲们的体贴,王生英已经调到了离家较近的西平村学校。然而,这里的校舍更破旧,挡不住风,遮不了雨。眼看着雨一直下个不停,王老师心急如焚,她在心里默默地念叨:老天爷啊老天爷,赶快把雨停了吧,再这样下去,俺这教室经不住,出了危险可咋办呢?


王生英把学生安全地送回家


两天,三天,老天爷似乎没有听到王生英的心声,丝毫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为了学生们的安全,王老师果断地宣布:从明天开始,大家都不要来学校了,直到雨停天放晴。


学生问:“老师,那咱不上课了?”


王老师说:“咋能不上?我去家里给你们上课!”


就这样,此后20多天里,王生英每天都顶着风、冒着雨,跑遍全村,挨家挨户地给学生上课,不落下任何一个孩子。给这家的孩子辅导完功课,布置了作业,王老师就往下一个孩子家去,不管风有多大,雨有多急。学生家长不落忍,劝她:“等雨歇歇再走吧。”王老师摇摇头:“谁知这雨啥时候歇啊,要是这样一家耽搁一会儿,今天的课程就完不成了。”


雨大,路滑,健全人都难免摔跤,何况腿脚不便的王老师。有一天,当她刚摔了一跤,满身泥水地出现在学生王敏淑家的门口时,一家人都怔住了。片刻,大人马上拿出衣服让她换上,懂事的小敏淑抚摩着她的伤腿,哭了:“王老师,你不要再这么一家一家地跑了,我去把他们都叫到俺家来上课!”


就这样,无论遇到怎样的风雨,无论道路如何泥泞难行,王生英没有耽误过学生一节课,就连结婚典礼占用的两天,她也很快把课不折不扣地补上。


1980年,父亲突然生了一场大病,要到县里住院。怎么办?谁去陪护?爷爷、奶奶都80多岁了,母亲的肾炎还没好,弟弟、妹妹年龄都小。作为长女,王生英责无旁贷应该去。可是,学校里就她一个教师,她去照顾父亲,谁来照顾学生?


她想了又想,终于艰难地说:“让苹英去吧。”年龄不大、从没出过远门的妹妹,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奶奶则在一旁责怪她没个大姐的样子。可她心里惦念着班里的学生,就是不敢松口。这时,里屋传来父亲微弱的声音:“苹英,别哭了,还是你陪爸爸去吧。姐姐有工作,为了我,让她不管学生,不合适。”


妹妹哭得更厉害了。生英跑到院子里,听凭泪水无声地往下流淌,在心里一遍遍地说:“对不起,爸,女儿对不起您……”


“父亲去世的那天,我还在上课。你说,他会不会后悔生了我这么个不孝的女儿……”在王老师家的堂屋,她哽咽着问教育时报记者,手则不停地擦拭着一个玻璃镜框,那里面是父亲的照片。


1986年,桃园学校的教师走了,四个年级的学生没有人教,王生英自愿顶了下来。语文、数学、音乐、美术、体育,就她一个老师。教室设在一个废弃的仓库里,还是土改时的老房子。多年没人过问,它破旧不堪,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墙皮四处脱落,竟然还有两个大窟窿。地面坑坑洼洼,支撑桌面的泥墩歪歪扭扭,经常倒,不是撞着学生的腿,就是砸着学生的脚。而且,学校旁边连个厕所都没有。


王生英和爱人王合生在看刊登有她事迹的报纸


好在这时,王合生因为说服不了妻子,又放心不下一家人,已经放弃了东北的工程,回到家里,做了王生英坚强的后盾。他帮着王老师平整了地面,垒好了石墩,泥好了墙皮,补好了墙上的洞,还拿出自家的钱买来100多片瓦,补好漏天的屋顶,又用自家的钱给学校建了一个厕所。望着焕然一新的教室,看着满头大汗的爱人,王老师笑了。


在王生英的学生里,有个男孩叫李增华,下肢瘫痪,只有靠双拐行走。面对小增华要上学的央求,他的父亲很为难:王老师本身就有残疾,怎么好意思再给她添个累赘?


增华的情况,王生英很清楚。望着孩子渴望上学的眼神,她想起了童年时的自己。如果不是上学有了文化,自己怎么可能成为受人尊敬的人民教师?“既然当了老师,就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这是王生英对乡亲们、也对自己作出的承诺。


“把他交给我吧。”她对增华的父亲说,“孩子虽然残疾,但是他和其他孩子一样,也有受教育的权利。”


这个时候,桃园学校已经离开仓库,搬到了一所房子的二楼。为了减轻学生家长的负担,王生英每天背着小增华上楼、下楼,背着他上厕所,帮着他解腰带、系鞋带。


随着增华年龄的增长,背着他上楼越来越吃力。有一天,王老师腿一软,两个人一起摔倒在楼梯上。增华一把搂着王生英的脖子,哭着说:“我不上学了。王老师,我再也不想拖累你了!”


听到哭声,刚从地里回来的王合生扶起了妻子,然后背起增华上了楼,并从此接过了每天背增华上下楼的任务。


王生英跟学生们玩在一起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就这样,夫妻俩接力似的背着增华,走过了他在桃园学校求学的全部四年,用脊梁和知识为这个无法行走的山里孩子铺展开人生的道路。


一种责任 

让她把学校搬进了自己家里


王生英夫妇背着小增华上上下下的教学楼,不在别处,就在他们家。事情要从1993年春天的一个风雨之夜说起。


那一夜,狂风大作,暴雨倾盆。第二天早晨,当王生英早早地来到学校时,她惊呆了,她看到的是一片废墟!那个被他们当做教室的仓库,终于经不住半个世纪的风吹雨打,坍塌了。


怎么办?


让孩子们到哪里去上课?在村里解决?不行。村里再也找不到一间可以容纳50多个孩子的房屋。王老师找村委会,请求尽快盖几间教室。村干部说:“咱村穷,眼下拿不出钱来。”


那么,到外村学校去借读?也不行。到外村上学要途经两条狼路,野狼经常出没,随时都有危险,以前就曾有小孩被狼吃了。站在家门口的高台上,王老师指着对面的山坡让教育时报记者看:那条就是狼路,那边还有一条。


怎么办?教室可以倒掉,教学却不能停止啊。无奈之下,王老师只好在原来教室的废墟旁支起了黑板,开始了露天教学。


仓库旁边一直有个羊圈,原本在屋里没什么,露天教学时间长了,羊身上的寄生虫爬到了学生头上、身上。这不行,还得走。王生英手里提着小黑板,腋下夹着课本,带着50多个学生开始转移。荒草坡上,小河岸边,大树下面,到处留下孩子们稚嫩而清脆的读书声。


有一天,王生英正在山坡上给学生们上课,突然间乌云密布,雷鸣电闪,还没来得及转移,黑板便被狂风卷走,学生们的书本被刮得七零八落。暴雨瞬间而至,洪水冲得山石叮当乱响,学生们吓得乱作一团,有的哭了起来。


“别怕,有老师在呢!”王生英勉强支撑着自己的身体,不被大风刮倒。她带着孩子们躲进附近的一间房子。


这是一处尚未完工的新房子,门窗还没有安。王生英找到主人,说想借他们的房子做一阵教室,主人欣然答应。王老师和她的学生们在这所房子里上了整整一个月的课,看着它一步步地盖好、完善,也迎来了主人搬迁的日子。


这里不能再用了,下一步去哪里呢?还去野外上课吗?不,不能让孩子们再受折腾了。王生英心里十分清楚,他们只有一个去处——就是她自己的家。


曾经有10年,这里是家,也是教室


征得丈夫的同意,王生英把学生带回自己家上课。四个班52名学生,里屋一个班,外屋一个班,门前两边的平台上一边一个班。家,顿时被学生塞满了。王老师说,她觉得像是和这些学生组成了一个大家庭,合生是爹,自己是妈。


总是在这样拥挤不堪的环境下教学,也不是个长久之计。况且天渐渐地凉了,总不能下雪天还让孩子在屋外面上课吧。王生英有了一个大胆的念头:在自家的房子上加盖一层,给学生们当教室!


说这念头大胆,因为它是如此地不现实。1989年,合生患病欠了一笔债还没还上;1991年,家里盖这层平房又添了一笔新债。当时,王生英的工资是每月40元,靠什么来建房子啊?


毕竟是红旗渠畔长大的儿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红旗渠精神,此时在王生英夫妇身上得到最生动、最真切的体现。两口子一合计,为了给学生们一个能安心学习的地方,就是砸锅卖铁,教室也要建起来!


他们先把家里的大豆、玉米、谷子、小麦全都拉出去卖了。屋里一下子变得空落落的,可盖房的钱却还差好大一截。砖瓦是从邻乡赊来的,木材是跟姨夫借来的。姨夫家远在安阳县,合生光去拉椽子和檩条就跑了三趟。


钱还是不够,只有问亲戚借了,好话说了一堆,壁也碰了不少。有一回,在许诺送一座高级台灯的情况下,合生的堂哥答应借给他们500元。可到生英去取钱时,堂嫂手一挡:“你们家前面拉的饥荒还没填上,又借钱,啥时候能还?”王老师什么都没说,扭头回了家。好在生英姊妹6个,合生有7个弟兄,关键时刻,兄弟姐妹都向他们伸出了温暖的手。


采访时,教育时报记者在王老师家看到,两层房子的颜色不太一样,上面一层明显是后来加上去的。为了加这一层,王生英夫妇连本带息欠了3万元的债,直到2000年才还清。


对教育时报记者说起建房的艰辛,王老师连连摇头,神情中满是往事不堪回首的感慨。那些日子里,王生英和丈夫一起挖沙、刨石子、搬砖、和泥,没日没夜地干,两只手上都是大血泡,连膝盖也隔着裤子磨出了泡。由于教室建在二楼,为了学生们的安全,王老师特别嘱咐丈夫给楼梯的走廊焊上了铁栏杆。


王生英与同事们教研


5间房子终于盖好了,孩子们总算有了宽敞、安全的教室,王老师夫妇却累倒了。合生不时地吐血、流鼻血,王生英也常常晕倒在课堂上,原来60公斤的体重,只剩下43公斤!


“你们盖房子给学生们当教室,村里没有投入吗?”


“没有。咱这里是深山区、贫困县,况且那年头,村里也真的是没钱。”


“那你欠了那么多债,有没有想过多收一点学费补贴一下?”


“没有。一分也没多收。”


“学校是大家伙儿的学校,怎么就得由你一个人来管呢?”


“我是老师啊,也是党员。我觉得,这就是我的责任。”


一种境界 

让她把奉献当做永远的追求


10年,整整10年过去了。


在这10年中,王生英所带的班级,不仅没有一个学生辍学,而且在全乡同级班的考查中,成绩从未低于前三名。她的学生中,有数十人后来考上了大学,他们后来当上了村官、矿长、医生、教师,在不同的岗位上为改变山区面貌发光发热。


2003年,随着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分布在几个自然村的教学点,全部合并成了卸甲平学校。政府投入5万多元危房改造资金,为学校修建了9间新教室。王老师和她的学生们也从此告别了以家为校的日子。


2000年,她赶上最后一班车转为公办教师,目前每月工资已经超过2000元。“两免一补”的政策,让山里的孩子们再也不用为学费发愁了。如今,王老师每天吃住都在学校,真正是“以校为家”,只是周末才回自己家看看。


2004年秋季开始,农村小学也要开设英语课,而卸甲平学校当时根本没有英语教师。这时,年近50岁的王生英又翻出来英语书,跟着电视学,跟着复读机学,硬是承担了全校的英语课。如今,学校的远程教育室也已建成。所有这一切的努力,按王老师的话说,就是“让这些可爱的农村娃们也能像城里孩子一样,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接受全面的素质教育”。


国庆60周年,王生英在北京观礼


近年来,从《教育时报》开始,随着媒体对王生英事迹的广泛报道,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并记住了这位山村女教师的名字,各种荣誉也接踵而至:全国模范教师、十佳教师、中小学德育先进工作者,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师德标兵、三八红旗手、特级教师……北京奥运会,她是火炬手;国庆60年,她登上了观礼台……2007年1月,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党组发出新年第一号文件,号召向王生英学习,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同年,王生英光荣地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2010年9月,王生英被评为首届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通过“每月一星”的重点宣传活动,名副其实地成为全国教育系统乃至社会各界追捧的明星。


王生英光荣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


2004年9月10日,新中国第20个教师节,王生英来到北京,参加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受到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的接见。6年之后,又一个教师节,还是在人民大会堂,胡总书记在接见首届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时认出了王生英,他一握住王老师的手,就微笑着说:“辛苦你了,在山区坚持工作这么些年!”


第一次到北京时,陪同的安阳市教育局同志问王老师都想去哪里游览,她不假思索地说:“去看升国旗!”第二天凌晨4点,她就起了床,来到天安们广场时,天还没亮,她是那天第一个来看升国旗的人。当国旗随着太阳一同缓缓升起时,王老师的眼泪又流了下来。她告诉教育时报记者,当时心里那种神圣的感受,让她觉得30年来所有的付出都是那么的值得,国家需要她奉献什么她都愿意……


王生英的事迹收入教育部首届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书籍中


由于生源逐年减少,学校办公经费比较紧张。为了让心爱的学校能正常运转,王老师经常拿出自己的工资供学校周转。2006年10月,学校订教学用书急需钱,王老师马上用自己一个月的工资垫上了。校领导很是过意不去,她却说:“现在日子好过了,自己的钱晚几天花没啥,耽误了工作就不好弥补了。”


2006年年末,王生英成为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候选人,其事迹在《东方时空》节目中展播。问起被提名的感受,王老师说:“就不应该选我。好多人都比我做得好,比起那些舍己救人的、去边疆支教的,我做得太平凡了。就在咱们教育系统,也有太多的老师比我事迹突出,应该有更多的老师能得到宣传。”


王生英在中央电视台接受采访,左为敬一丹


王生英甚至还亲自动笔写文章,宣传其他农村教师。2006年1月20日的《教育时报》在一版的醒目位置,报道了林州市一位老师自愿进山任教的事迹,题目:《山乡希望的播种人》,作者:王生英。


“开学了,我总惦记着孩子们。这几天人在北京、上海,可我老做着在山里的梦,梦里都是和孩子们在一起的琐碎事。”2010年9月,王生英去北京参加首届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表彰会后,又在教育部的专人陪同下参观了上海世博会,“可我白天参观着世博园,走进遥远的欧洲、非洲、美洲,晚上的梦总也离不开太行山,离不开红旗渠,离不开和我朝夕相伴的学生。我的心啊,还是属于山里的那些孩子……”


王生英接受教育时报记者采访


冬日的寒风里,教育时报记者随王生英来到她家的二楼。墙壁上当年的课程表还在,这些做了10年教室、曾经坐满学生的房子,由于挨墙站着三个大书柜,才不至于显得太空落。


王老师说,反正房子空着也是空着,她就在这里办了一个家庭图书室。全国各地的热心人捐了不少书,要让它们发挥作用。她准备自己陆续再买一些新书,不仅仅是给学生们看,也给乡亲们看,帮助他们开阔眼界、学习科技知识,尽快走上致富的道路。“这也算是我为新农村建设做的贡献吧。我想,这是很有意义的。”


是啊,“这是很有意义的”!王老师,您也许不知道,您的这句话,曾在《乡村女教师》中出现过。影片临近尾声,已经桃李满天下的瓦尔瓦拉老师,在回想自己数十年的乡村教学生涯时,就是这样说的。



原载:2007年1月5日《教育时报》

作者:教育时报记者 刘肖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查看推荐阅读↑↑↑


点分享点个赞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