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沙漠到海洋,一路探寻荒漠化 | 第三期银杏海内参访招募函

要去看海的 银杏基金会 2022-04-20

上个世纪的“社会行动者”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如果给我一个小时来解决一个问题,我会花55分钟来搞清楚这个问题到底是什么。一旦清楚了它到底是在问什么,剩下的5分钟就足够解决这个问题。”


在解决社会问题的行动过程中,我们有时会遇到困难、产生问题;而复杂的问题背后常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因素;我们常常只看到了问题的表象,而非深入所处的社会系统、组织系统和个人认知中去找真实的、深层的原因和自我的需求。


图片来自网络


你是否遇到了相似的情况?类似的问题来来回回重复出现,好像怎么都无法打破怪圈?在持续行动中失去了信心,一直卡在瓶颈处?


当个人和组织按照一直以来的习惯重复着同样的组织行为和学习方法,则容易陷入局限,如一直在过去的行为习惯模式下行动,会与外面的世界更加隔离。


彼得·圣吉等组织学习运动先驱们强调,打破局限、走向问题深处的方式,需要深入参透更大的整体及其所生成的“现实”,以及我们自己与这个整体的联系,那么我们的行动的原动力和有效性就将极大改观。



以这个痛点为出发点

我们再次推出

第三期面向青年社会行动者的

共学体验式参访之旅-

海内参访之【海洋生态保护主题】

让我们通过了解一个议题

学习如何深入所处的社会系统和组织系统

从个人认知中去找真实的、深层的原因和自我的需求

并落到个人行动

产生积极的行动改变


上个月刚结束的第二期海内参访“沙漠化防治”主题之旅,完全印证了以上逻辑。


一行15位青年行动者,去到了腾格尔沙漠的两端,分别拜访了马俊河、马彦伟两位银杏伙伴,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经历都逐步回应大家带来的那个行动问题,在行程的最后一天,落地生根,成为后续的行动方案。


二期海内参访参与者长歌的参访传播作品:

(请将手机转到横屏查看)


我们会共同经历什么?

  • 在一个议题里看到全局观

这个夏天,我们将深入了解海洋生态保护议题。

两位银杏伙伴--海南智渔可持续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创始人韩寒中国红树林保育联盟负责人刘毅他们所在的机构分别用不同且互相助力的方式,在同一个巨大的海洋生态保护的议题系统下,在不同的站位上,用不同的方法撬动这个议题相关因素,推动多方进行网络合作,在系统化变革的目标下努力。


两位伙伴此次会7天全程和我们在一起,他们将陪伴大家去到海南省,参访在海口市、儋州市和文昌市,去走访和体验两位伙伴机构的各个项目点和调研区;场景多样,包括天然湿地、红树林农场、虾塘、渔村港口、老城区老街等,海里海边,都将帮助我们去体验两位伙伴的机构行动,和整个海洋生态保护的全局。


我们也将和海口市的海洋保护相关NGO、政府代表开展交流工作坊,和两位伙伴深入对话,了解他们的人生故事和行动历程,从当地的生态情况、习俗文化、社会背景、发展历史等入手,助我们理清项目发展脉络。


智渔供图


  • 在多样的参与形式中,回应各自带来的问题

在我们与两位伙伴共同设计的行程中,除了以点及面,了解全局,看到一个议题下不同行动者基于不同背景、历史去选择的不同手法之外;在参访过程中,我们将通过情景体验、在地观察、访谈对话、团队共创、梳理复盘等形式,不断和自身的习惯和视角进行碰撞。


作为海内参访的参与者,你不仅是信息接收方,通过参访提供的框架、工具和现场,你也是行程内容的重要创造者和贡献者,每一天的经历都将回应大家在行动中的遇到的问题。


红树林保育联盟供图


  • 在真实对话中探索自己

这是一次社会行动者们拜访前辈的参访之旅,也是一次自我挖掘、同辈学习,跨界对话之旅。


行程开始前,将有两次线上联结活动,帮助大家创建信任对话的场域,将由第二期的海内参访成员设计和协作,他们最能感同身受,你们需要怎样的交流。


在参访过程中,与前辈对话,与同伴对话,与自己对话。


如“私董会”等在银杏场域下实践多年的对话和助力理清问题的金牌工具,在海内参访中会一展它的魔力。通过引导和协作,在一轮轮的对话中挖掘自己,开启更多的视角,寻找自己面对问题时的真实需求,找到可行的方案并付诸于行动。


智渔供图


在参访过程中,你将会以多维立体的方式接触:

海内参访日程表

参访时间

2020年10月22-28日

参访路线

我们将在海口相见,一起在海口、儋州、文昌参访,最后在文昌告别


我们会和谁在一起?


韩寒(2018届银杏伙伴)

 


海南智渔可持续科技发展研究中心(China Blue Sustainability Institute)创始人、理事长兼主任,曾任国际可持续渔业伙伴组织(SFP)中国区主任,自2010年起在中国策划和实施海洋捕捞与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项目,推进全球水产品供应链绿色升级。


2015年初,创建中国首个倡导可持续渔业的本土公益组织“智渔”,带领团队与多家国内外民间公益组织、慈善基金会合作,深入推动中国海洋生态保护和渔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与实践。被授予2016阿拉善SEE基金会“创绿家”、2017“劲草同行”奖、“2018爱佑十大年度公益创新人物”、“2018届银杏伙伴”、“2019奥巴马亚太青年领袖”等荣誉。


刘毅(2011届银杏伙伴)

刘毅,厦门大学环境科学博士,IUCN世界保护地委员会(WCPA)及教育与传播委员会(CEC)委员、中国生态学学会红树林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红树林保育联盟理事长兼总干事、福建省生态学会理事、福建省绿行者环境保护公益中心副理事长、莆田绿萌滨海湿地研究中心主任、厦门市海沧区绿萌滨海湿地保育中心主任、SEE创绿家资助顾问、银杏伙伴、劲草伙伴。

自2001年至今一直开展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和民间保育工作,同时开展潮间带软体动物的研究和科普工作。主笔科普公众号@毅言不合和@红树林保育联盟,主要介绍潮间带生物多样性和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科普知识。


我们寻找的你(10-15位)


是致力于解决某个明确的社会问题

有一定的社会行动经验

不限行动议题

目前遇到了行动中的问题

或在瓶颈期的社会行动者

你可以是机构的负责人或成员

也可以是个体行动者

年龄在20-35岁之间

拥有开放度与好奇心

认同多元、尊重、包容的价值观

拥有积极、共创的态度和行动力



参与条件


1. 入选的参与者必须保证全程参与,不能中途退出。


2. 参访产出:参访结束后的2周内,产出一个可被传播的作品,这个作品体现了你在参访经历中的洞察与思考,或是想给他人分享的收获和知识等。作品形式不限,可以是创作文章、视频、艺术作品,也可以是组织线上线下分享或交流活动、举办摄影展等。


3. 通过面试后,每位参与者需先交付1000元押金预留参访席位。押金将在参与者完成全程参访旅程和参访作品后返还,参访者遇不可抗力或受疫情直接影响无法达成返还条件,押金同样返还。



报名方式


请扫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填写报名表

招募截止日期为9月20日24点

招募人数10-15人

先报先选,额满后自动截止

如通过初选,将有一次视频面试


我们将在9月30日24点前

向最终确定的参与者发送邮件


费用信息


银杏基金会将承担:

访期间所有在地食宿、交通、保险费及参访费用


你需要自行承担:

你的所在地到参访首站集合地的交通费用

及从参访最后一站回程的费用


注:如遇不可抗力或疫情影响,原定参访时间及行程可能产生改变

  


扫码或点击“阅读原文“填写报名表


合作机构

赶快报名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