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去龙井村问茶,看十八棵御茶树

2017-03-31 神州茶韵订阅号



在杭州西湖龙井村,龙井茶是家家必备,无论财富多少,饮龙井茶的习惯是人人都有的。


有句老话讲,叫“人生在世,一日三餐茶饭不可省。” 倘有客人进门,不管你是熟人,还是陌生人,只要一进人家门,主人让客进门坐下的第一件事,就是请你品尝龙井茶。


龙井茶,是杭州的名片。


按当地的习惯,主人不留客请吃饭是可以的,但有客进门,不给客人送上一杯龙井茶,则认为是有失礼仪。


无论是开出租车的司机,还是路边卖饼的小贩,都会非常热情,不厌其烦地向你介绍龙井茶的品质特点,为你讲解乾隆皇帝与龙井茶的故事。


随便一家茶店坐下来喝茶,主人会热心地为你介绍品饮的这杯龙井茶出自何地、产于何时。如果言语投机,主人还会取出不同产地、不同采制期的龙井茶,给你作比较。



中国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历史。


唐代以前,茶字写成“荼”字。中唐之后,民间的书写者,为了将茶的意义表达得更加清楚、直观,于是,就把“荼”字减去一划,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茶”字。


唐朝以前,茶的用途多在药用,仅少数地区以茶做饮料。《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自陆羽后,茶才成为中国民间的主要饮料。茶盛于唐,饮茶之风普及于大江南北,饮茶品茗遂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唐代茶文化的形成。陆羽也因《茶经》一书,被后人称为中国的茶圣。“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这是《茶经》的开篇。



龙井茶得名于龙井。


龙井既是地名,又是泉名和茶名。龙井位于西湖之西翁家山的西北麓,也就是现在的龙井村。龙井原名龙泓,是一个圆形的泉池,大旱不涸,古人以为此泉与海相通,其中有龙,因称龙井。



北宋时,高僧辩才居住此地,为方便客来客往,整治山林,开通山道,龙井一带方才旺盛起来。辩才好客,每有客来,喜奉一杯自植的香茗待客,龙井茶渐渐有了名气。


明、清以后,龙井茶声誉鹊起,袁枚《随园食单》赞道:“杭州山茶处处皆清,不过以龙井为最耳”。



杭州西子湖畔群山之中,有一座狮峰山,这里还流传着一段乾隆皇帝下杭州采茶的十八棵御茶树的美丽传说。


传说乾隆下江南时,在狮峰山下欣赏采茶女制茶,并不时抓起茶叶鉴赏。忽然太监来报说太后有病,请速回京。乾隆一惊,顺手将茶叶放入口袋赶回京城。


原来太后并无大病,只是惦记皇帝久出未归,上火所致。太后见皇儿归来,病已好了大半。忽然闻到乾隆身上阵阵香气,问是何物。乾隆这才知道原来把龙井茶叶带回来了。于是为太后冲泡了一杯龙井茶,只见茶汤清绿,清香扑鼻。太后连喝几口,觉得肝火顿消,病也好了,连说这龙井茶胜似灵丹妙药。



清朝的乾隆皇帝,享年88岁,在位60年。据说他的长寿,相当程度上受益于他长期饮用清淡甘甜的龙井茶。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久慕西湖龙井之大名,特来杭州品饮此名茶。



乾隆带领随从巡游到狮峰山上,当地茶农为他泡上龙井茶,并在桌上铺好纸张准备请他题字。这位品茶大行家轻啜了几口后,竟然没能感受到其中的真味,颇为失望地在纸上写了四个字“淡而无味”。


然而没过多久,又喝了几口后,他面露异彩,细看那杯茶,汤色碧绿,芽芽直立,栩栩如生,煞是好看,几番啜饮,只觉清香阵阵,回味甘甜,齿颊留芳,紧接着在纸上加了意味悠长的八个字:“无味之味,乃是至味。”



那股清淡之中蕴含的醇美甘甜,终于折服了这位风雅皇帝。乾隆观看茶叶的采制情况后,为龙井茶采制之劳、技巧之精所感动,曾作茶歌赞曰:“慢炒细焙有次第,辛苦功夫殊不少。” 


从此之后,他将西湖龙井定为御用茶,年年岁岁采制送京,专供宫廷。乾隆又将狮峰山胡公庙前的茶树封为御茶树,派专人看管。因胡公庙前一共只有十八棵茶树,从此,就称为“十八棵御茶”。



“院外风荷西子笑,明前龙井女儿红”,这优美的句子如诗如画,堪称龙井茶的绝妙写真。集名山、名寺、名湖、名泉和名茶于一体,泡一杯龙井茶,喝出的却是世所罕见的独特而骄人的龙井茶文化。



“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东坡居士的茶联将美丽的西湖和芬芳的茶香都作了拟人化。如今杭州的茶室茶馆都喜欢挂此妙联。无论古代,当代还是现代;无论魏晋,唐宋还是明清,为茶痴狂者,大有人在,真是茶不醉人人自醉。




END

本文来源于璟德茗茶,转载请注明。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往期精彩文章回顾  神州茶韵

名人与茶—李清照茶诗中的宋代茶事

干货丨14个节气,14种茶,14种功效

茶艺要素之——“选茶”




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本订阅号,查看更多精彩内容。我们鼓励原创内容,欢迎爱茶之友踊跃来稿!投稿、合作和交流,请联系茶韵君(微信号:shenzhouchayun2015)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