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机器人强势霸屏工博会!!!
(图片均为来自搭建现场)
斯坦德机器人
此次工博会,斯坦德机器人将联合高工咨询共同发布《2020年自主移动机器人(AMR)产业发展蓝皮书》,该蓝皮书主要分享了行业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案例,并对AMR的产品选型标准进行深度定义,填补了AMR行业的空白,或将成为工业移动机器人领域的划时代之作。
除此之外,斯坦德还将发布三款新品,分别是AMR 600、Gulf-1400-CDD搬运式自动叉车和斯坦德移动复合消毒机器人。
7.1H-A105,斯坦德机器人与您不见不散。(与高工机器人面对面)
仙工智能
上海仙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 SEER)是一家专注于智能生产和智慧物流的高新技术企业,业务涵盖了通用 AMR 控制器、自动叉车、可视化工业系统软件及智能视觉方案,为各行业的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和服务,致力于推动工业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此次工博会,仙工智能位于7.1H-A097展位,推出了全感知AI物流RoboView系统,并且基于仙工智能的核心控制器发布三款自动叉车新品。
GEEK+(极智嘉)
极智嘉位于7.1H馆D010展位,将首次展出安全智能重载型M600C搬运机器人、超小巧搬运机器人M200C、全球首款双伸位、窄巷道、广立体覆盖、C200M货箱到人机器人以及同场景多机型叉车混合调度方案。
除此之外,极智嘉AMR也将在艾利特、梅卡曼德机器人、遨博智能等展台亮相,共同赋能柔性制造。
优艾智合
此次工博会,优艾智合位于7.1H A106,300平米豪华展台,将展示智能制造、智能巡检运维领域的12款主力机型,并重磅发布全新的YOUI SYS 3.0系列软件。
优艾智合分为智能制造和智能运维两个板块,对应其工业和巡检两大业务。智能制造领域,优艾智合致力于打通工厂里的物质流和信息流,为客户实现生产节拍提升、在制库存降低、厂房使用率提升以及产品质量提升的全方位升级,为工业互联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在智能巡检运维领域,优艾智合已经深入发电、电网、煤矿、石化、燃气、矿石、钢铁、档案管理、智慧楼宇等垂直行业,以电力巡检为例,优艾智合此次展示了支持5G\4G\WiFi接入的ARIS系列机器人,覆盖从发电端到输电端的众多场景。
BITO宾通
本次工博会,BITO宾通将以“AIBITO智联世界”为主题,在7.1H A010重点推出全新升级的爆品BANS单机控制系统、全新版本的BFMS多机调度系统、首发的BAPS智能排程系统标准产品、新版本BSLAM自主导航定位系统等多个新产品。
除此之外,BITO CMO 吴征杰也将受邀参加2020工博会机器人展第六届CEO圆桌会议,与多位行业领先企业CEO共同探讨“全球变局下中国机器人产业的新机遇和挑战”。
蓝芯科技
蓝芯科技专注于深度视觉系统和机器人整机应用,产品线覆盖搬运、料箱拣选、自动叉车等门类。蓝芯科技的视觉导航机器人已在电商物流、3C行业、医药、医院和3PL等多个行业成熟应用,并在华为、富士康、东芝、奥克斯、伟星、福达、中国商飞等大量企业中应用。
此次,蓝芯科技将于7.1H馆E176展位发布两款搭载自研TOF视觉技术的机器人新产品,同时,3D视觉传感器WUKONG亦将首次公开展示。
灵动科技
灵动科技展台位于7.1H馆A012展位,展示第四代移动机器人“旗舰”ForwardXMaxTM600,最高负重600公斤,99.9%安全性、无故障率运行、360度低矮避障,2年回本、4小时快速部署、1小时培训上手,既可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的产线物料、尾料、成品运载,又可无缝衔接物流业的仓储搬运,多场景复用,柔性智能,稳定可靠,还是全球首个V-AMR(视觉自主移动机器人)CE 认证获得者。
牧星智能
牧星智能2016年成立于苏州,是以AI算法为核心、以稳定高效的智能物流机器人为载体的智能物流整体解决方案的提供者和践行者,目前已在综合电商、智能制造和智能物流等十多家海内外头部客户的应用场景落地。
但与别家不同的是,虽然牧星智能在2019年整体营收已达近亿元,但其海外市场业务占比70%,国内业务主要以制造业为主导。
牧星智能位于H7.1 A001,将展示智能工厂无人搬运整体解决方案,包含潜伏式顶升机器人、分拣机器人、无人叉车、料箱机器人的产品及解决方案。
墨影科技
此次,墨影科技位于7.1H馆B009展位,作为业内极少数专注于移动协作机器人的研发、生产和应用集成,墨影科技在调度算法、自主导航、高维度运动规划、人机协作和人机共融等核心算法和工程应用技术领域,有深厚积累。
MOD系列双臂移动协作机器人产品具有:高达±1mm的全局重复定位精度及21个自由度的冗余系统设计。墨影科技独创的基于时间轴的多机路径规划和调度算法,令有限场地下的高密度、大规模多机调度效率大幅度提升。
● “工业品需要不断的市场反馈来促进产品的迭代”● 打好技术“地基”,谁将引领移动机器人未来走势?● 国内移动机器人行业新锐企业的“突围赛”,谁更有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