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离量产落地有多远?
加入高工移动机器人行业群,加微信:13692257554,出示名片,仅限移动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链相关企业。
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再次提速。
近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编制印发《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征求意见稿)》,提出发展机器人“1+4”产品体系,加紧布局人形机器人研发与应用,有望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升级与商业化加速到来;增强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关键技术等产业基础能力,将推动机器人硬件升级;全面实施“机器人+”应用示范,持续推进机器人多场景规模化加速落地。
这是有关加紧布局人形机器人研发与应用的最新官方文件,为人形机器人领域注入强心剂。
有业内人士指出,人形机器人有望加速人工智能在各行业渗透,颠覆现有的生产力形式,未来将会成为一个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一体的核心载体,拥有更为广泛的产业应用。马斯克曾放言,未来人形机器人可能超过人类数量,其长期的价值可能比汽车产业更大。
人形机器人细分赛道年过半百
人形机器人的雏形最早出现在1973年,日本早稻田大学推出的WasedaRobot。之后多家日企下场,开辟了这个细分赛道。其中,丰田与本田堪称代表。丰田推出ToyotaPartnerRobot,早期版本就具有与人类近似的体重和柔软度,后期版本可以流畅模仿人类动作,产品适用于高龄照护、残疾人援助等。而本田推出的ASIMO,不仅可以双腿行走、上下阶梯,跑步前行,还可以玩跳舞、踢球、倒茶等活动。
随着AI触角不断延伸,谷歌、亚马逊、百度、腾讯、小米等科技巨头以各种形式切入人形机器人赛道,日企在人形机器人赛道领跑的现状正在被改变。
与此同时,人形机器人的底层逻辑正在改变,以前着重的是灵活,自动化是核心竞争力,现在着重的是交互,人工智能才是核心竞争力。
如今的人形机器人进化过程中,离不开机器视觉与神经网络,前者通过目标追踪、图像描述、场景理解等生成数据,后者模仿人脑对生成的数据进行算法处理,从而令人形机器人完成各自任务,而无论是机器视觉或神经网络都与AI息息相关。
有业内人士表示,AI底蕴深厚的企业将在之后的人形机器人赛道占据优势。
就如特斯拉的底色恰好也是AI一样,在智能驾驶领域摸爬滚打多年,再叠加软硬件一体化的丰富经验,誓言让人形机器人大规模商业化也就显得很有底气。
特斯拉“擎天柱”
目前的机器人领域,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日本在机器人的物理方面占优,但美国在人工智能研究方面遥遥领先。
但中国却有后来居上之态。
据斯坦福大学的数据显示,涌入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资金大幅上升,从2020年的1195亿美元增长到了2021年的1764亿美元;2021年中国的AI专利申请量占全球总数的52%,专利申请数量居世界首位,而美国在AI授权专利数量上占全球总数的40%,排名世界第一。
目前,中国是为数不多已生产出人形机器人成品的国家之一,在人工智能研究方面排名世界第二,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门类最全、配套最完备的产业链体系。
如深圳优必选更是首当其冲,已经成为国内首家实现小型人形机器人大规模商业化的公司,也是全球唯一能够量产交付大型仿人服务机器人的公司。
根据招股书,截至2022年9月30日,优必选已累计售出约50万台机器人。
2023年1月31日晚间,港交所网站披露了这家独角兽企业的上市申请。作为最有可能的“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正在通过走向资本舞台,在世界人形机器人领域,为中国争得最大市场份额。
成本畸高制约人形机器人量产的桎梏
公开资料显示,很多人形机器人企业,在生产出成熟产品后,却选择了放弃。原因有两个:
一是更新迭代的成本太高。
二是机器人的单台成本远远超出消费级市场对智能服务机器人产品的承受能力。如,“阿西莫”机器人的单台成本高达250万美元;波士顿动力机器人Atlas单台成本同样超过200万美元。
人形机器人涉及自动驾驶、视觉导航、传感器技术等多种技术融合,硬件方面涉及伺服系统、减速器、控制系统等,零部件制造成本十分高昂。
据东吴证券研报,传统工业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占据了工业机器人整机70%以上的成本,考虑到人形机器人自由度更高,所需零部件更多,其成本占比将会更高。
以核心零部件“伺服驱动器”为例,对于人形机器人而言,伺服驱动器就如同人的关节,对机器人的运动协调能力起到决定性作用,成本往往占到机器人总成本的50%以上。许多机器人企业都选择向外部供应商采购伺服驱动器,而非自主研发。如世界知名的人形机器人法国NAO和日本Pepper都是直接购买伺服驱动器生产,一个使用20个伺服驱动器的人形机器人价格最低也要1.5万元。
成本畸高背后,是叫好者多,付款购买者少的窘境。
“真正在乎软件的人,应该自己造硬件”
据高工移动机器人观察,优必选之所以能成为国内首家实现小型人形机器人大规模商业化的公司,和量产交付大型仿人服务机器人的公司,是因为优必选在成立早期,花费了千万级的研发资金,攻克了伺服驱动器技术,目前也成为全球领先完成小扭矩到大扭矩(扭矩从0.2Nm到200Nm)伺服驱动器批量生产的公司,并实现了多系列伺服驱动器量产及实际产品应用,人形机器人整机的成本随之降低。
至今,优必选仍坚持在计算器视觉、语音交互、伺服驱动器、机器人运动规划和控制以及定位导航等人形机器人核心技术方面保持自研,年均研发费率超过60%。
按照已注册专利数目统计,截至2022年12月31日,优必选已拥有逾1500项专利,成为中国第一大智能服务机器人解决方案供货商。
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优必选人形机器人开始在迪拜世博会中国馆进行长达6个月的服务,创造了人类历史上首个大型仿人服务机器人真正商业化落地应用的历史。同样在2022年,优必选的首批WalkerX机器人已出口到沙特NEOM新未来城,将作为第一代大型人形机器人“市民”,为NEOM居民提供来自中国的智能服务。
计算机先驱艾伦·凯曾说过:“真正在乎软件的人,应该自己造硬件。”优必选用11年的时间,验证了这句话的正确性。
因为人形机器人行业同样属于硬科技范畴,硬科技具有需要长期积累、高技术门槛、重资金投入等特征,任何走捷径的公司,只能成为组装公司,不可能领跑行业。
有业内人士预言,硬科技的“黄金十年”才刚刚开始,人形机器人企业都应该塌下身子,用时间证明自己的强大。
零部件供应链或成行业新机遇
日前,国内谐波减速器企业绿的谐波公告,将与三花智控(002050)共同出资在三花墨西哥工业园设立一家合资企业,主营业务为谐波减速器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制造及销售。
考虑到三花智控是特斯拉汽车热管理系统核心供应商,且已布局机器人产业,有市场观点认为该合作与特斯拉人形机器人的生产相关。不少分析师对此次合作的点评围绕“人形机器人”“特斯拉产业链”展开。
很显然,很多人形机器人企业已经注意到,除了自主研发之外,龙头合作有利于提升机器人产业链规模供应能力,推动机器人降本量产进程加快。
同时,合作示范效应有望带动其他玩家加速入局共促机器人产业发展与繁荣。
目前机器人行业处于发展初期,具备“零部件先行”趋势,谁成为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谁就吃下了第一颗“定心丸”。
因此,有业内分析师纷纷对人形机器人的市场前景作出乐观预测,认为国内零部件环节将受益于此。
东吴证券称,若考虑人形机器人的增量需求,2023-2025年全球谐波减速器需求量分别为299/467/738万台,预计2023-2025年全球机器人用谐波减速器供需缺口分别120.3/262.8/501.3万台。
在国内,小米、追觅等企业也在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产品,出于产品降本的考虑,预计国产机器人零部件企业在竞争中将具有显著优势。
假设人形机器人从工业级别产品发展到消费品级别的产品,在10万台、50万台和100万台这三种销量假设下(预计未来10年内),减速机的市场空间增量分别为31亿元、125亿元和175亿元,其中第三种情况下,175亿元市场中75亿元为谐波减速机。
高盛报告指出,最理想状态——到2030年,人形机器人的出货量可能达到100万台,并有可能成为继智能手机、电动汽车之后,下一个被广泛采用的设备。
蓝海市场背后,商业化难以落地
高盛报告指出,到2030年,美国制造业技能缺口可达210万。77%制造商认为,他们将很难吸引和留住制造工人。人形机器人可以有效弥补美国劳动力短缺。
因此,人形机器人越来越接近现实的大背景下,存在巨大的蓝海市场。
据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预测到2026年全球人形机器人较服务机器人渗透率有望达到3.5%,市场规模超20亿美元,到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亿美元。
尽管如此,人形机器人在商业上还是难以落地。
其一,目前市面上推上前台的人形机器人做不到拆箱即用,有的甚至离开拉绳,就会摔倒。因此,目前各大厂发布的原型机尚处于技术迭代阶段,并缺乏成熟的应用场景。
其二,就是上面提到的高价位,动辄200万美元以上的单台价格,成为商业化的的巨大门槛。曲高和寡,从来都是一个商品走向广阔市场的“拦路虎”。
就连雷军都不得不承认,小米“极度看好智能机器人在生活、工作中的应用”,目前人形机器人的成本每台大概六、七十万元,尚无法实现量产。
因而,如何变产品为商品,实现量产交付,是目前人形机器人细分赛道躲不过的“挡路虎”。
总之,在AI加持之下人形机器人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但依然无法摆脱高技术壁垒与长投资周期的调性。因此,眼见市场一片蓝海,能否抵达并劈浪前行,是考验人形机器人行业巨头耐心与定力必答题。
往期回顾
八家仓储物流企业年报扫描!新能源+出海,增长新引擎?
2023年移动机器人产业链TOP30评选启动
波士顿动力40年,给移动机器人带来了哪些启示?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报名2023移动机器人产业链TOP30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