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香港的郊野公园与市民生活

2017-06-08 思考香港

文:庞俊怡,团结香港基金顾问成员


笔者认为可释放部分郊野公园,以供有限度的开发。(资料图片)


香港是举世公认的“地狭人稠”。但香港虽然人多,土地却并不狭小。在维基百科上比较各大城市的“土地面积”,结果可能令人吃惊──香港有土地1,106平方公里,纽约市有784平方公里(其中曼哈顿区只有59平方公里),澳门有115平方公里,新加坡有719平方公里,美国的三藩市有121平方公里,芝加哥有589平方公里。甚至英国的大伦敦地区,也仅有1,596平方公里。 


一般人认为香港土地狭小,原因何在?首先,本港土地有75%在城区之外,其中40%属于郊野公园及特别地区。与市区公园不同,我们有24个郊野公园和22个特别地区,它们的交通并不便利,与人口稠密地区亦不是那般彼此融合。这一方面是因为郊野公园皆位于山地,不如平地那般方便往来;其次是因为香港的位置孤立,一个大城市之外,别无城郊住宅区。大城市若有城郊住宅区环绕,市民就比较能有开扬宽敞之感。城市在地理上孤立的问题,我将在下一篇文章中讨论。 


香港的郊野公园和特别地区,是在1977至1980年间划定的。当时香港的人口未满500万,而如今人口已达740万。截至1996年,香港已填海造地约60平方公里以供建筑开发,屯门、大埔、沙田、马鞍山、西九龙、观塘、将军澳等多个新市镇,有赖才得以建造住宅。1997年《保护海港条例》通过,再经1999年的修订,扩大了条例的保护范围,使大规模填海变得困难。香港的土地,仅有6.9%被划定为住宅区域,而其中大部分为私人拥有。 


如何在不增加土地的情况下,安置这些年增添出来的50%人口?答案是“做不到”。结果造成了现时超过250,000宗求入住公屋而不得之申请个案,轮候期长达四至五年。 


几个星期前,我参观了位于石峡尾的美荷楼青年旅舍。那里有一处博物馆,是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的设施之一,生动描绘出石峡尾邨的历史,其中有一个细致的复刻居室,展示一个七口之家如何挤在仅有120平方尺的房间里生活。近数十年来,尽管香港的公屋政策已有巨大进步,碍于私楼市场租金不断攀升,政策所照顾不及者在新成员增加之下,只好挤在日趋狭窄的居室内生活。美荷楼博物馆展示的窘境提醒我们必须竭尽所能,防止数以万计的家庭再度陷入恶劣的居住环境。不幸的是,许多人目前的居住环境正正与石峡尾邨人在1950年代的境况不相上下,甚至更差。 


划分用地的条规并非一成不变的,它必须因应社会需求作出调适。政府的当务之急是增加公屋的供应,而最佳选择则是释放郊野公园土地,以供有限度的开发。此议并非革命性概念,而只是常情常理而已。 


至于保护环境问题,在郊野公园边陲建造公屋,可能有益于环保。交通不便令市民未能充分使用郊野公园;越少使用,自难知其生趣。若郊野公园靠近民居,则游人数目自然增加,政府亦可就地建造教育设施,引导青年人重视保护环境。完全禁止郊野公园的开发,已不合时宜。 


近四十年来,香港经济取得长足进步。从今往后,我们必须发挥创意,作全盘思考,对住房、环保等各方面问题均衡兼顾。释放郊野公园,以供有限度的开发,乃是一个简便有效的解决方案,既可满足社会的长期住房需求,且同时可使郊野公园靠近民居,提高民众对环保的认识。多方受益的方案,正是如此! 

 

文章只属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来源:思考香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