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林氏家族轶事

2016-11-08 林春德 林氏宗亲订阅号
一、林氏家族轶事
录林披公、林蕴公、林藻公等林氏先祖轶事,在激励后昆,将来能够涌现更多优秀的人才,光宗耀祖、光耀门楣、光大林氏先祖忠孝爱国精神、妈祖立德、行善、大爱精神!
1
林披:一览必记于心,二十岁擢第
林披字茂则,莆田人,目以一览必记于心,年二十以明经擢第。唐天宝中,投临订郡曹掾,郡多山鬼淫祠,民厌苦之,著《无鬼论》。刺史樊滉奏署临汀令。以治行迁别驾,复以御史大夫李栖筠奏,授检校太子詹事兼苏州别驾。子葦等九人又皆仕为刺史、司马、长史,号“九牧林氏”。
注1:录自明《八闽通志》卷之七十一;注2:以明经擢第,因参加经科考试中选;注3:太子詹事,詹事,秦官,汉因之,掌皇后、太子家,秩两千石……大唐复置詹事府,詹事一人,掌内外众务,纠弹非违,总判府事。
2
林蕴:追谥忠烈,系唐代入琼林氏始祖
林蕴,字复梦,披之子,唐贞元中明经及第,复应“贤良方正科”,为西川节度推官。刘辟叛,蕴切谏,辟令以刃磨其颈,胁之使服,蕴叱曰:“死即死,我颈岂顽奴砥石邪?”辟知不可屈,释之,斥为唐昌尉。李吉甫、李绛、武元衡为相,贻书讽以六事,皆当时极弊。沧景程权辟掌书记,权上版籍而军中挟权拒命,蕴为陈大义,权乃得去。迁礼部员外郎,终邵州刺史。
注1:录自明《八闽通志》卷之七十一;注2:懿宗咸通十年(869),朝廷追谥蕴“忠烈”,其子孙于湄洲湾北岸浮州埔建立“忠烈”牌坊祀之,俗称“忠烈门”。今“忠门”地名即由此而来。
3
林藻:“莆田人登进士第,自藻始
林藻,字纬乾,披之子,少有志尚,耻为遐荒农人,慨然欲自奋发在于闾里间,其言曰:“张九龄生于韶阳,陈子昂出于蜀郡,彼何人?”乃与欧阳詹刻意攻文,贞元七年用词赋擢进士第。郡人擢第自藻始。官至侍御史。
注1:录自明《八闽通志》卷之七十二;注2:《唐史·人物志》载:“初授容州支使,迁殿中侍御史,岭南节度使,终江陵刺史”,“有杂稿集传世,最善草书,胡酋之乱,脱落不存,仅有《深慰帖》收于谱中,大雅君子,称其婉约丰研(艳),得僧智永笔法云”。
4
林攒:莆田第一位入二十四史的名人
林攒,字会道,莆田人。贞元初为福唐尉,母亡,水浆不入口者五日。既葬,庐墓有白乌甘露立祥,而观察使遣官属验实,会露稀,里人失色,攒哭曰:“天所降露祸我耶?”俄而露复朵,乌亦回谢。诏作双阙于里门。欧阳詹作《甘露述》。
注1:录自明《八闽通志》卷之七十二注2:林攒,泉州莆田(今福建莆田)人。贞元初年任福唐县尉。母亲瘦弱年迈,没有来得及迎接就病了。林攒听说后,弃官而回。当母亲去世后,他五天水浆没有入口。自己制砖建墓,在墓右筑茅屋守丧,有白鸟飞来,甘露降临。观察使李若初派属官去检验是否属实,适逢甘露干了,同里的人都惊慌失色,林攒哭着说:“上天所降临的露水是要害我吗?”不就甘露又重新凝聚了,白鸟也飞回来了。朝廷诏令在他母亲墓前修建两个石阙,又旌表他的里门,免除他家的徭役,当时号称“阙下林家”。
5
林默:天上圣母,忠烈蕴公七世孙女
始祖唐邵州刺史谥忠烈,讳蕴公之七世孙女也。高祖州牧圉公,曾祖保吉公,五代周时为统军兵马使,弃官隐于海滨贤良港。祖福建总管孚公,父都巡惟慤公,生男一女六。(天)后其第六女也,诞降时港四面山巅倾頺,于今可见所窥之井,即港之麓。升天则在海屿湄洲也。(注1、注2)
天妃吾宗都巡愿公之女也,诞降于有宋建隆元年(960),生而灵异,少而颖慧,长而神,化湄山上,白日飞升。相传谓(观音)大士转身其救世利人、扶危济险之灵。与慈航宝筏度一切苦厄,均属慈悲至性。(注3)
后父惟慤(一云名愿),为宋都巡官,娶王氏,二人多积德。已生一男五女,每念一子单弱,常当空祈再赐佳儿。王氏梦大士告之曰:尔家行善,今赐女一丸服之。当得慈济之貺。遂娠。太祖建隆元年庚申三月二十三日,王氏腹震,有一道红光入室,香气氤氲,观者如堵,及生,父母大失所望,时港四围之山崩摧,乃灵气所钟也。至满月不闻啼声,因名曰:默。
后十六岁时与群女闲游,照妆于井中,忽见神人捧铜符一双,拥井而上。有仙官一班迎护状,诸女骇奔,后受之不疑。少顷,乘虚而化,莫不惊异常身在空中,神游方外。谈吉凶祸福,靡不奇中。
注1:录自清《勅封天后志》影印本,清乾隆四十三年, 特授泉州府惠安县儒学教谕、裔侄孙清标《勅封天后志序》
注2:《勅封天后志》,成书于乾隆戊戌年即公元1778年,乃妈祖文化发展前期的集大成者,包括有序言、插图、志传、褒封、祭文、庙考等六个主要部分。“志者,志其实也。”
注3:录自清《勅封天后志》影印本,赐进士荣禄大夫、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裔侄孙尧俞序文。注4:清康熙五十三年(公元1714年),妈祖被列为春秋谕祭之神,编入国家祀典,成为三个享有国家祭祀的人之一(黄帝、孔子、妈祖)注5:林清标,林清标,字弼侯,清乾隆六年(1741)辛酉科举人,壬戌会试副榜,官惠安县儒学教谕。
中国社科院学者叶涛点评《勅封天后志》: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莆田举人林霈,任台湾凤山县教官。当时台湾府开始兴建妈祖天后宫。而自认是妈祖后裔的林霈觉得,仅仅修建几处祭祀场所,似乎还不足以让台湾民众真正了解妈祖。于是林霈决定,在台湾传播妈祖文化,但他手头并无资料,只好向在福建莆田老家的父亲林清标求助。林清标在考察搜集妈祖的生平事迹后,编撰了《天后志上·下》两卷,上呈朝廷,经朝廷敕封,得名《敕封天后志》。志书包括了妈祖的生平事迹、神迹传说、历代皇帝敕封等内容,不仅让台湾民众全面认识了妈祖——林默,也成为今天了解妈祖文化最权威的文献。”
二、关于林氏宗亲新媒体平台
1.林氏宗亲微信服务号(15000人关注)

2.林氏宗亲微信订阅号(2200人关注)

3.林氏宗亲兴趣部落(1500人关注)

4.林氏宗亲手Q公众号(基于手Q平台)

5.林氏宗亲企鹅号(覆盖腾讯新闻、天天快报)
打开腾讯新闻、天天快报找到顶部搜索框输入“林氏宗亲”可关注
图文编辑:林凡(微信linfancn)

加入林氏宗亲QQ群,与各地宗亲互动:
林氏宗亲(1)群 ,群号:126730398
林氏宗亲(2)群 ,群号:534963554

林氏宗亲新媒体平台感谢您的关注
欢迎海内外林氏宗亲踊跃投稿
投稿邮箱:2010094823@qq.com

林氏宗亲新媒体平台祝宗亲身体健康、阖家幸福、工作顺利、万事顺心
公众号ID:FamilyofChineseLin
天下林氏一家親传播姓氏文化
加强宗亲联系
增进宗亲感情
搭建信息平台运营专员:林凡(linfanchn)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全国林氏字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