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姓的起源-新版
此文作者广东谢汉清宗长最近来信感谢了《谢氏网》发表谢氏起源新版,并经过其仔细校对指出了以下的四处更正 1:七的最后小段“谢域”原文是(谢城)2:八之3“场忠”原文是(杨忠)十之4尾倒2行“经曲"原文是(经典)5:《世本》以下11行“可信不巫"原文是(不诬) ------广东谢汉清 2016年9月5日
一,谢姓的起源
(1)谢源于射。远古时代,聚居在深山密林的族群,率先发明和使用弓箭,以射猎为生的部落,在高坡用木料和树枝搭筑,四周无遮挡的叫榭,便于射猎野生动物,引出言射为谢。古时射、榭、谢三字通用。
(2)任桂园等编著的《大巫山文化》16页引《山海经·大荒西经》“有灵山,巫咸、巫即、巫朌、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灵山的繁体字“孁”,取其下部为“巫”,故称巫山;因居住在巫山地区的部落采药练丹,又称为丹山。大巫山高海拨2000~3000米,山涧溪河水源充沛,鱼兽丰盛,采药练丹防治疾病,开垦山坡地和冲积地种植“五谷”。这种大环境,为聚居在这地区的部族的生存,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源。这一带历来都是大皞和黄帝时期后裔聚居的地方。
(3)浙江《谢氏史志》平阳篇第九页第二节记载:1979年3月,河南省信阳市吴家店乡坟扒村刘忠富院内出土一批西周时期青铜器皿。一支铜削上还铸有文字。铭文是“隹系仲榭子用”。这个“榭”即谢字。
(4)东汉世子建武十三年封樊重少子丹(刘秀的外祖父)为射阳侯。这个“射”即谢也。
(5)《史记;五帝本纪第一》第十页注一[集解]皇甫谧曰:“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故因以为名,又以为号。《山海经》曰:在穷山之际,西射之南。”这个“射”即“谢”,说明洛阳之西有谢族。谢国南部今新郑一带是黄帝族有熊国。后来,南移湖北,建立了楚国。
(6)《山海经;中山经》记载谢邑在洛阳之西。“又西三十里,曰瞻诸之山,其阳多金,其阴多文石,谢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洛;少水出其阴而东流于谷水。”浙江《谢氏史志·平阳篇》第34页记洛西的谢水全长十里,今称马沟水。这就是远古谢邑最早的所在地。
(7)翟文明编著的《中国姓氏地图》附《姓氏肇源图》中,谢姓的发源地标在洛阳。与《山海经》的记载相符。他对谢姓起源开章就说:“谢姓是黄帝少子禹阳的后代。”
(8)《史记;五帝本纪第一》第九页记载:“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注一《国语》胥臣云:“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葴、滕、任、荀、僖、姞、儇、衣是也。”《左传》隐公十一年疏“任姓建有十个国家,其中第一为谢国。”(这十国也称十族)“谢、薛、章、舒、吕、祝、终、泉、毕、过”(见《世本八种》92页)“这十国散布在黄河流域。”(见《新编中国历朝纪事本末》先秦卷上第32页)。
(9)我国最早记载姓源;成书于战国后期的《世本·氏姓篇》,距谢人失国不足六百年,记载“谢,任姓,黄帝之后。”这是炎黄大战后,由任姓分管的十国。东汉王符的《潜夫论·志氏姓》、南宋学者邓名世的《古今姓氏书辨证》、罗泌的《路史》、大文豪欧阳修为邓州尚书兵部员外郎谢绛撰写的墓志铭都说:“谢,先出黄帝之后,任姓之别,谢其一也。”清代学者郝懿行在《丽书堂·谢氏族谱敍》说:“谢氏之先,盖鼻祖于黄帝。”南阳籍《百家姓》专家谢钧祥也说谢姓是黄帝的后代。南阳籍现任华夏谢氏文化中原研究会会长谢超在《谢氏天地》第一期2009年《谢氏源流小议》说:“谢氏始祖为黄帝少子禹阳。我们认为,有关谢氏始祖之说,凡旧籍有几种不同的说法者,在一般情况下,理应以见于较早记载者为准,即谢氏系黄帝之后。”
(10)一九九一年十月二十日至二十二日,河南省社科院学者艾延丁、南阳县委统战部、南阳县海外联谊会联合举办了谢氏源流首届学术讨论会。有北京、天津、上海、湖南、青海、湖北、辽宁、河南等八省、市社科院、高校的二十多位学者参加了讨论会。收到了十多篇论文。钱林书、陈连开、何光岳、肜良翰、周乾潆、艾延丁等皆认为谢氏为黄帝的后裔。(见河南省出版的《谢氏源流论文集》和2008年1月1日《全球谢氏通讯》第17期35-36页)
(11)北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王大良教授的《谢姓与黄帝的关系》中说:“我国正规的姓氏制度起源于夏代。黄帝之子得姓的传说也应是夏代才出现的。……由此可见,谢国是与夏朝一样古老的国家。谢国建国后,经夏、商两朝,至周宣王时为申国所取代,子孙从此以国为氏。因为其先祖是黄帝,故被认为是黄帝的子孙。”
(12)河南省南阳地区地方史志编委主任肜良翰撰文《谢国、谢城、及谢氏源流考辩》中说:根据上古文献记载:“谢,是最早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纪黄帝时的一个奴隶制国家。”距今已四千多年,比西周、南申的建立早一千多年。
(13)《中华百家姓秘典》对谢姓的起源也是源于“射”,还说:“望出陈郡、会稽,史称谢姓正宗,是为河南谢氏。”2008年6月16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发文豫政[2008]36号,公布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83处,其中第30是谢缵墓碑和明代谢斌墓。说明文中称“谢缵是谢姓见于记载最早居住在河南的谢姓祖先,曾任魏国的典农中郎将,职责是掌管农业生产、民政、田租,官阶与太守同,卒于洛阳任上,死后由其子谢衡扶柩归葬于陈郡阳夏(今太康)谢家堂村。”后因战乱,衡公携子孙迁徙至浙江上虞会稽东山。三世祖鱼比(公元283-353)又名裒,字桓彝,号幼儒,官至太常卿、吏部尚书,晋穆帝永和二年(公元346年)破赵,功封福禄伯。娶五妻(钱、庄、焦、周、辜)生六子:奕、据、安、万、石、铁。东晋时北方少数民族入侵中原,谢安与弟谢石、侄谢玄、子琰等率领8万北府兵战胜号称百万的苻坚兵,创以少胜多的战绩。从此,成为名门望族,与王姓同居南京乌衣巷。当今,海内外谢氏族人80%以上都出自谢缵、谢衡的后裔。因此,谢家堂是当今谢族的第一发祥地,浙江上虞东山是第二发祥地。这是当今谢姓人的祖源地。
(14)《幼学琼林》首页就敍述西周王朝第五代(文、武、成、康、穆、)王周穆王时民间传说掌握雷火的“神”叫谢仙。(南申国和申伯未诞生)
(15)远古谢人的定姓立国地在洛西瞻诸山的谢水,由于周西伯向纣王献洛西之地时迁到楚之北,周之南的“淮地”,很多文献说唐河南,有待专家学者的共识和河南省人民政府行文确认。
有人说:“申伯到谢地立申都时才有谢姓,这是对谢姓的污辱,是知祖不认祖的谰言。”
(16)北齐时卫州人谢偃之祖孝敬,本为鲜卑族姓直勒氏,后改为谢姓,这支谢姓至今已有1500年。
(17)关于谢夷吾与谢衡并非一支的推算:
谢夷吾浙江会稽山阴人,东汉官至钜鹿太守,冀州剌史失仪,左转下邳令。(中国人名太辞典1675页)夷吾后代也有一个谢安,东汉下邳人,顺帝间(公元145年)封平乡侯,邑三千户。据谢宗楷编著的《谢氏牒谱知见与浅议》(58-59页)记:宗仁公元18年生,夷吾公元38年生,子仪公元71年生,弼公元121年生,辰翁公元161年生,5代共143年(按出生年)平均每代28年,不太正常。
如果把衡公编入夷吾的世系,从夷吾到衡公于公元253年生,6代为216年平均每代间隔36年,很不正常。衡公的孙谢安字安石公元320年生。一个是山阴下邳人,一个是会稽东山人,一个是东汉时人,一个是东晋时人,一个官至平乡侯,一个是太傅(宰相)。
历史学家都说,夷吾与谢缵、谢衡是不同支的谢姓人。如果两者混合,必出现世系混乱,张冠李戴。因此,历史学家说谢夷吾与谢衡不同支的说法是对的。我们若把两者混为一支来编谱就会离谱,闹出笑话。
二、谢国与申国不是同一个地方
(1)谢国于大夏黄帝时代已定姓立国,最早在洛阳之西三十里的瞻诸山下,当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纪,比西周的建立于1046年和南申国于公元前870年周夷王所封,地望在宛县,谢国比他们都早一千多年,商末已迁到楚之北,周之南的淮地,故被称为“淮夷”。河南省南阳地区、地方史志编委主任肜良翰在《谢国、谢城及谢氏源流考辩》文中小题二《谢城位置考》说:“谢城和申国的申城并不在一个地方。”申国初封为三等伯爵,伯爵也有疆土七十里。
(2)南阳师范学院教授谢东斗撰文《谢氏祖源地定位之感想》中说:“南阳市北独山脚下不远的地方有个古遗址,经专家定为古申国国都申城又叫屈申城遗址。这里是申国原有的封国都城,……如果把它当做谢姓人的发祥地去纪念,那不是大错特错,让人做笑料,给后人留笑柄吗?”
“余想,对谢氏祖地之定位,这是关系到当今千万谢姓人声誉之事。不得不说出来,希望有把原申国国都当做申伯封谢时的谢邑国都想法的宗贤能尽快走出误区。”原载《全球谢氏通讯》2007年8月1日第16期41页。这段忠言告诫很诚恳,谢族兄弟该清醒的时候了。
(3)申裔学者、副教授、唐河县图书馆馆长申光亚先生1985撰写的《古谢邑今址考》中说“周天子从战略选择考虑,要扼阻荆楚北上的通道,申伯的迁封照理应当在原申国东南一百五十里的南阳盆地的南沿。”而不是三、五十里的距离,才有“悠悠南行”。若把申、谢作为一地是大错特错的误导。
三、谢国的迁徏成因和落迹
(1)河南省南阳地区地方史志编委主任肜良翰在《谢国、谢城、及谢氏源流考辩》和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何光岳教授在《谢国的来源与迁徙》都说:“谢氏是黄帝之后,原居河南洛水支流的谢水流域,故名谢。后因周公营洛邑成周,把附近一些方国如罗、庸、密、微、谢等国移封于南方。谢国也转封于南阳”。西周时,南阳这个地名还未出现。现南阳以南的地方都称南方、南土、南国或南邦。南阳这个地名起于秦,因划行政管理区域,于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始置南阳郡,管辖范围可能比现在的地级市大,谢国迁到南阳郡治内“淮”地是可能的。但不是宛县。
(2)笔者据《史记·周本纪第四》第116页记:商末,纣囚西伯(周文王)于羑里。西伯向纣王献有莘氏美女及九驷等,获释放。西伯为求纣王免施炮格刑,将洛西一带属周国管理的方国,包括谢国,移迁到周国的南方。这个迁徏成因比较确切。
(3)迁徏之后的谢国,所在何方?因没有详细的记载,故引起后人诸多的猜测和争议。历史学家较多的说法在唐河南,今苍台谢家庄一带。《诗经·江汉》是记录召虎讨伐淮夷的纪事。诗中就有“淮夷求求”。《崧高》是尹吉甫与召虎共同征战淮夷的当事人。诗中叙述了召虎为申伯在谢地建新申都,宫室和宗庙。这个地方就是被征服的谢人谢国之地。申光亚先生说:“原南申国与迁徙后的谢国有150里的南阳盆地的南沿。这个地方就处于楚之北周之南,又近邓的淮河流域。故称“淮夷”。诗中说周宣王命申伯“于邑于谢”,(邑者都城,是国府所在的都城)把申国的新都城筑在谢地上,从此,谢地被申伯占领,在谢地上立的是申国,谢人从此亡国,这是铁的事实。由谢庆华、陈长林、谢长海合著的《南阳地名姓氏文化谈》上卷47页引《晋书地理志》“谢族被灭于西周末年,周宣王时把这名存实亡的谢地又并封于大舅申伯了,谢地被姜姓申伯所占有”。该书第30页“谢邑自从申伯就位之时就已经不能称谢邑。”因申伯在谢地上建了申的宗庙,立的是申国新都,此时的谢人是申伯的奴隶与附庸。谢少先撰文《回顾探索与展望》文中说:“我们谢姓人在申伯之前没有姓氏,也没有历史记载”。这纯属知祖不认祖为叛祖的谎言。史学家都知道成书于战国的我国最早记载姓源的《世本》已有记载“谢·任姓,黄帝之后。”《左传·隐公十一年疏》“任姓:谢、章、薛、舒、吕、祝、终、泉、毕、过”。这就是史籍对谢姓来源的记载。
四、姜太公
(1)姜太公,原名吕尚,炎帝裔共工伯夷之后。《史记·齐太公世家第二》开章就说:“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或封于申,姓姜氏。夏、商之时,申、吕或封枝庶子孙,或为庶人,尚其后苗裔也。本姓姜氏,从其封姓,故曰吕尚。”从这段记载,我们知道了申、吕两姓同祖共宗。虞夏时因封地而从姜姓派生出来。由此可证,申姓不是由姜太公的第十三个儿子改姓申才有申姓。虞夏申、吕出现时,姜太公还未出生。吕尚,商末时人,是吕姓后苗也。姜太公虽然满腹经纶,但怀才不遇,青中年时在朝歌当过屠夫,宰牛卖肉;在孟津开过小酒店,以此赚钱维持生计。耄耋之年,商纣荒淫无道,民不聊生。吕尚闻周西伯姬昌有大志,善养老,决意面见西伯。吕尚在渭水垂钓候西伯,得遇。西伯对吕尚说:“太公”古公亶曾说过“有民立君,将以利之。”西伯祈望遇到贤能的人,以助围纣灭商。西伯与吕尚在渭水相遇,既欣喜又志向相投。西伯即拜吕尚为军师。从此吕尚就被称为姜太公。不久,西伯卒,谥文王。吕尚继续助西伯之子姬发灭商兴周。姬发拜吕尚为师尚父。灭商后,于公元前1046年建立了西周王朝。姜太公是西周王朝三大功臣之一。周武王封姜太公于山东营丘齐国,任齐太公。太公卒,子丁公吕伋继位。丁公卒,其子乙公得立。乙公得卒,其子癸公慈母立。癸公卒,其子哀公不辰立。哀公因说周王朝的坏话,被周夷王处以烹刑。烹者煮熟其身。周夷王,立哀公弟静为国君,称胡公。胡公徙薄姑,少弟杀胡公而自立,是为献公。献公卒,其子武公立。武公卒,其子厉公无忌立。厉公被杀,立其子赤为君,是为文公。文公卒,其子成公脱立。成公卒,其子庄公购立。(见《史记·齐太公世家第二》第1481—1482页)没有史料说姜太公第十三子改姓申,也没有说姜太公后十代的宏道生二子,长子叫申伯改姓谢,次子申甫仍姓姜。说姜太公是谢姓始祖或说姜太公之子丁公吕伋是谢姓始祖,均属捏造。姜太公父子在齐国,千里之遥与谢姓不沾边。申姓也不是姜太公的子孙所出。姜太公的子孙在齐国传了19代国君,最后被田和取代。《史记》记载吕国在宛县之西。
五、申公豹
申公豹与姜太公吕尚同祖共宗,姜姓伯夷之后。原封地在陕、晋之间,史称西申,是商朝诸侯国。商末,申公豹反对周武王与吕尚围纣灭商,申公豹扬言要杀姜太公,奉行护纣保商。结果,申公豹的兵马被姜太公、周武王的军力所灭。(见《封神榜》第205回1697页)。古申剩下的老妪和幼儿,周成王时,派舜的后代陈胡公满任西申申公,管理古申遗民。共封了六任,到周孝王后没有续任。(《史记·三代世表》第501—503页)《孔氏春秋正义外传》和高士奇在《春秋地名考》卷十二都说:“申的始封亦在周初矣,其后申绝。”
六、申伯纪事
(1)申伯的由来:商代殷汤时封了个诸侯国,叫孤竹国,在今辽西卢龙县南十二里,是孤竹国古城所在地。国君名初字子朝,姓墨胎氏。国君有三个儿子,长子名允字公信,三子名致字公达。国君临终时立三子继位。三子不继,让长兄公信,公信说父命不可违。两人都不继位。“两人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见《史记·伯夷列传》2123页)兄弟两人携家眷投奔周国。他们到周国不久,西伯昌逝世,子姬发与姜太公东伐纣,两人前去劝阻说:“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
围纣灭商后,公信、公达深感耻辱,遂奔首阳山,不食周粟,采薇充饥,饿死在首阳山。后代尚在周国。周夷王之子厉王娶墨胎氏女为妃,与周王室建立了婚盟关系,成为王亲国戚。夷王为提升亲家的地位,进入贵族阶层,才能门当户对,选择在南阳北序山下立一个申国,史称南申,也是周王朝的“兴灭国,继绝世”的举措。于公元前870年把公信、公达的裔孙封到南申国去。三等伯爵国,国君称申伯。从此,这族人放弃了墨胎氏姓,以封国为姓,入赘于申。所谓周天子赐姓,申伯授姓或得姓是也,是传世至今的申姓始祖。周夷王还为在首阳山饿死的公信、公达“赐谥读诔”,因他们入嗣远古伯夷之族,赐谥“伯夷与叔齐”。南申的申伯与古申公豹的后代没有血缘关系,是改姓嗣申。公信、公达的后代已成周宣王的元舅,以封地为姓而“致邑立宗”。
(2)周厉王妃申氏生子静。“王行暴虐侈傲,国人谤王。”“三年,乃相与畔,袭厉王,厉王出奔于彘”。“太子静匿召公之家,国人闻之,乃围之。”召公“乃以其子代王太子”,交被国人杀了。太子才脱身。如果没有召公的大义以自己幼子顶替太子之死,西周就消亡。(参见《史记·周本纪第四》第143—144页)“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共和十四年,厉王死于彘,太子静长于召公家,二相乃共立之为王,是为宣王”。(没有申伯参与 “共和” 的记载)
(3)周宣王从公元前826年起对西北方戎狄和东南淮夷的攻伐,把攻占的边陲几个小国,进行裂土分封。谢国加封给申伯。《诗经·崧高》“于邑于谢”是宣王命申伯把申都迁到谢地去。宣王又命召伯虎,在谢地上筑新的申城,建申伯的宫室和宗宙,教化谢人“诚归”于申,申伯才走马上任到新申都去驻防。目的有二:一是要申伯保卫南疆,防御强楚北侵;二是为申伯升爵作好疆土和奴隶补充的准备,时为公元前810年。申伯在谢地立的是申国新都城,是申国首府。不是另立邦国,申伯及其后人不会改姓。他于公元前870年才从墨胎氏姓改姓申。
(4)公元前782年,宣王46年,周宣王因中箭折骨而死。《东周列国志》第二回第10页记载:“是夜王崩,姜后懿旨,召顾命老臣尹吉甫、召虎,率领百官,扶太子宫湦行举哀礼,即位于柩前,是为幽王。诏于明年为元年,立申氏女为王后,子宜臼为太子,进后父为申侯”。申氏女封为王后时申伯升为申侯。
(5)幽王继位不久,老臣相继逝世。“三年,幽王嬖爱褒姒,褒姒生子伯服。……欲废申后,并去太子宜臼。以褒姒为后,伯服为太子。申侯举夏、商好色之王亡国的史实,幽王听了大怒。石父奏曰:申侯本无他功,因后进爵。今后与太子俱废,申侯亦宜贬爵,仍旧为伯,发兵讨伐,庶无后患。”幽王这一举动,激起“申侯怒,与缯、西夷犬戎攻幽王。幽王举烽火征兵,兵莫至。遂杀幽王骊山下,虏褒姒,尽取周赂而去”。西周就这样被申侯灭了。时为公元前771年。(参见《史记·周本纪第四》第147—149页)后来,申侯与诸侯共立宜臼为王,是为平王,公元前770年,迁都洛阳,史称东周。从此,原居骊山下西周都城镐京的族人反对迁都,族人间形成了新的矛盾。
(6)平王为感谢外公,欲升申伯为公。申伯辞曰:“赏罚不明,国政不清,镐京亡而复存,乃众诸侯勤王之功。臣不能禁戢犬戎,获罪先王,臣当万死。敢领赏乎?”(见《东周列国志》第三回26页)。
(7)公元前688年,楚文王二年,“伐申过邓”,史称楚灭申。但是楚没有消灭申国,只夺了它的统治权,由楚派大臣去申国任申公。之后,出现申公巫臣之称。此时的申伯后人以国为氏,必然姓申。申光亚副教授撰写《古谢邑今址考》文中说:“申伯因为是世代勋戚,迁封之后也不再改姓谢了”。说申伯后人全部改姓谢,形成第二支新谢人,不符史实,也违背伦理和宗法制度。
楚伐申后,申国成楚国之“邑”,称楚属申地。楚王多次会诸侯于申,过申地,盟于申,都与谢字不沾边。河南省南阳籍《百家姓》专家谢钧祥撰文《谢姓宗族文化典故》中,批评苏轼为谢氏族谱作序中说:“谢氏自申伯得姓”“是非常错误的,因为申伯从来也没有姓过谢”。其实申伯是谢地的占领者,立的是申国,而不是谢国。
春秋晚期,楚申之间已成君臣关系了。《章太炎全集》二卷387页说:“庄王归,云何?曰:申侯即申公也。申为楚北境。故王归过之。申侯进饭,亦臣子之礼”。
又如《左传》鲁成公七年,“楚围宋之役,师还。子重请取于申、吕以为赏田,王许之。申公巫臣曰:‘不可。此申、吕所以邑也,是以为赋,以御北方。若取之,是无申、吕也。晋、郑必至于汉’王乃止。”
楚灵王为削弱申民的反对势力,采取了措施。《左传》昭公十三年“楚灵王迁许、胡、沈、房、申于荆焉”。却有人说“迁申、谢于荆”。是制造混乱之讹。
《史记·楚世家第十》第1708页记载:楚灵王:“夏五月癸丑,王死申亥家,申亥以二女从死,并葬之”。
(4)楚、申融洽。申已是楚的臣子。楚也逐渐使用申人管理申国。申国的申氏子孙的荣耀逐渐恢复,没有整体改姓的理由。谢是申国之奴,贵族后人会与奴仆同姓吗?不可能!我国近代文史学家郭沫若主编的《中国话史稿》第一册240页对《诗经·崧高》中“因是谢人,以作尔庸”作注时说:“庸”即“佣”,“是对奴仆的称呼,就是把谢人赏赐给申侯,作为奴隶。”从此,谢地被申国占领,谢人已沦为亡国奴。
(5)后来,四岳衰弱,出现戍卒思归情绪《诗经·王风·扬之水》诗句有“不与我戍申” 、“不与我戍甫”、“不与我戍许”的感叹。
七、周宣王灭谢国
商末,西伯昌为求纣王免除炮格刑,向纣王献了洛西之地。这个地域有几个方国,如罗、庸、密、微、谢、徐等(徐国原在洛西42里,谢国在洛西30里),迁到周国的最南方,地处淮河流域,即楚之北,周之南,被称为“淮夷”。这几个小国,在逼迁时就存无奈。在周厉王无道时,遇天灾,向周王朝少交或欠交贡赋,或意欲投楚,引起周宣王对西北戎狄和东南淮夷小国进行讨伐。《新编中国历朝纪事本末》山西教育出版社,先秦卷上第193-194页有这样的记载:“周宣王从公元前826年开始,对南方的荆蛮和东南淮夷主动出击,宣王命方叔带兵攻打荆蛮,召虎攻伐淮夷,尹吉甫征战徐夷”。
《兮甲盘》(兮甲就是尹吉甫)记载:“兮甲随宣王出战北方猃狁,归来后,又接王命,征战淮夷。他向淮夷征收贡物,包括布帛、冠服和奴隶。他们对南淮夷软硬兼施,威胁他们说:如果不服从命令,就要出兵镇压”。《召伯虎簋》铭文记载召伯虎伐淮夷取得胜利。(召伯虎就是主攻谢国的领衔人——笔者注)当他回到镐京,宣王为他们举行献俘报捷庆典。《师寰簋》铭文记载他受宣王之命,征伐淮夷,斩获了不少敌人的首级,抓获了一批俘虏。从这些青铜器皿用具记载的铭文可知,谢国被灭时的情景是多么的惨烈啊!谢人就是在强势屠刀下被征服和教化而诚归,做了亡国奴。《诗经;崧高》是征战淮夷的重臣,当事人尹吉甫所作,是灭谢国,在谢地上筑申国新都城建申伯的宗庙的真实记录。周宣王于公元前810年把这些新征服的小国分别赏赐给召伯虎、仲山甫、申伯等。征服南国后,周宣王曾裂土分封,命其舅申伯把申都迁到谢地去。
有人说申伯在谢地上筑申都,建申伯的宗庙,立申国,说成是筑谢域“谢域”原文是(谢城),另立一个邦国,是颠倒黑白,空穴来风,与史实不符。
八、西周的社会制度
1、西周于公元前1046年建立,它是封建的奴隶的社会,推行以宗法制度,集王权,族权为统治核心的政治制度。
2、推行诸侯分封制。周王朝把被征服的地区分别封给周天子的同姓诸侯国的叔、伯、侄、兄、弟和与王朝建立婚盟关系的异姓亲戚国,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级,土地、祭器、贡赋、奴隶等按爵级册封。《诗经;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3、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周天子是各诸侯国的总族长。诸侯国的国君每年定期带贡赋,祭品去拜周天子的宗庙。在诸侯国内,国君是大宗,有宗庙,庶人和奴隶没有宗庙,必须拜君主的宗庙。由赵毅、赵轶峰主编的“九五”国家级重点普通高等教育教材《中国古代史》第181页有这样的论述:“周代的宗法制度,是原始社会晚期氏族内部的血缘组织关系进入文明社会之后进一步演变,发展的产物。人类由原始社会跨入文明社会,一项重要的标志就是社会的组织关系从以血缘为主转向以地域为主。但是,在我国早期文明社会,血缘关系始终没有退出历史舞台,相反,它在维系人群方面所具有的巨大潜力,一直被先民们不断利用着。例如:在夏代的政治舞台上,就活跃着众多的政治集团,也是以氏族或宗族为单位”。如任姓所建十国中第五是吕,吕是炎裔伯夷之后。西周为黄帝族姬姓国,建立王朝后,也有申、吕两个异姓国,这与婚盟和贡赋有直接的关系。他们始终也会区分开耒,即炎或黄的后裔。西周时期被统治的人必须拜统治者的宗庙,形同入族,这形式是“氏”的改变。但是,这种改变不会长久的。统治者一旦失去统治地位,这种殖民色彩就随之改变。所以,血缘关系才是永恒的。如北齐(公元550-577年)为突厥弘农氏统治,汉人杨忠在姓名前冠上“弘农”,称弘农场忠“场忠”原文是(杨忠)。北周时为鲜卑普六茹氏统治,(公元577-581年)杨忠又改称普六茹杨忠。后来,杨忠之子杨坚夺了北周,建立了隋帝国,此时,杨忠之子把姓名前的“普六茹”去掉,恢复汉名,杨坚。
如近代的阿根廷和澳大利亚,在英国殖民统治期间,其本国的国旗上角,印上英国国旗“米”的标识。香港回归前,到处都挂英国国旗,甚至有人戴的帽子,穿的衣服也印上英国国旗。
又如日本窃占统治台湾50年中,进行过皇民教化措施,学校读日语,挂太阳旗,民间不准摆放祖先牌位,强调拜神宫大麻。但是,80%以上的民众都不执行,依然按中华民族传统敬奉自己的祖先。
我国上古、中古、近古、近代的殖民统治者都有其对殖民地民众进行教化措施,以达到其统治和掠夺资源和永久占领为目的。
谢国被灭后,由申姓统治,拜申的宗庙,但是,作为申的国君,他每年都是定期去拜黄帝族姬姓周天子的宗庙。公元前688年,楚伐申,申已失去了统治权,申国仍存在,由黄帝族熊楚派人去任申公,申国从此脱离西周的统治。到秦灭东周,申也失去了依托,谢族也获得解放。《南阳县地名志》有这样的记载:“任姓又分十族,其一谢居谢水,到夏、商、周,谢族演变为诸侯国,因其弱小,故少见于史册。西周末失其国,子孙迁徙他地,以国为姓。”王大良在《谢姓与黄帝的关系》中说:“谢国建国后,经夏、商两朝,至周宣王时始为申国所取代,子孙从此便以国为氏,因为其先祖本是黄帝,故又被认为是黄帝的子孙。”(原载《华夏姓氏丛书; 谢》)。
九、谢人与申伯没有任何血缘关系
南阳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谢东华、历史研究专家郑先兴教授合撰的《论谢氏及其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中说:“申伯分封之前,谢邑早已存在。……”分封之后,原有谢邑的人民都成为申伯的佣工或者公民。所以,这个时候申伯与谢人的关系是国君与臣民的关系,尚无任何血缘关系。
1991年10月,与南阳县委统战部,南阳县海外联谊会联合举办谢氏源流首届学术讨论会的河南省社科院学者艾延丁在《关于“南申”立国时的几个问题》中说:“因是谢人,以作尔庸”是说原来谢地的人民随因申伯改封于此,也就都成了申伯的国民。所以,申伯与谢人的关系是国君与臣民的关系,并无任何血缘关系。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任崇岳主编的《中华姓氏谱· 谢》第十二页也引述了朱熹在《诗集传》中对《诗经·崧高》作注时说:“申伯与谢人的关系是国君与臣民的关系,并无任何血缘关系”。
河南省南阳籍《百家姓》专家谢钧祥撰文《谢姓宗族文化典故》中对苏轼为谢氏族谱作序中说:“谢氏自申伯得姓”是非常错误的。因为申伯从来也未姓过谢。”(原载《百家姓书库;谢》)。
余于2008年秋,到湛江市出席谢氏代表会时,谢裕贵宗亲对我说:他到南京乌衣巷参观谢安纪念馆,询问专家“申伯是不是谢姓的始祖?”
专家对他说:“申伯不是谢姓始祖,而是奴役谢人的君主。”申与谢没有血缘关系,所以,申伯不是谢姓始祖。
十、造成谢姓错宗、乱宗的因素
(1)西周的政治制度是以宗法制度,王权与族权为统治核心。所以又称“宗周”。周天子是各诸侯国(同姓或异性)的总族长,诸侯国内君主是本国的族长。统治者通过设宗庙,其他人不得设宗庙。诸侯国君定期拜周天子的宗庙,诸侯国内的庶民或奴役强制性要拜君主的宗庙。史学家称这种形式为以血关系的社会组织关系演变为以地域为主。谢国被申国占领了,庶民或奴隶,就成为申伯的附庸“子民”,因为申伯入赘炎帝族,国民都被称为炎裔申后,而不是申伯到谢地后,其子孙称为谢氏。申伯在谢地筑的是申国都城,建有申的宗庙,没有理由说申伯及其子孙会改姓谢,贵族与奴隶,天地之别。所以把申伯讹为始祖是错宗。
(2)公元820年,唐代林宝编了本《元和姓纂》,他以谢人在申伯统治时期拜申的宗庙而说:“谢·炎帝之胤,申伯以周宣王舅受封于谢,今谢城是也。”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教授陈连开撰文《与中国谢氏起源相关的几个问题》二:“最早的谢氏,出自谢国,是在申伯封谢以前早已存在,原始谢氏,出自黄帝系任姓,无可疑也”。又说:“若以任有两源而怀疑谢氏最先出于任性,又以申国后裔‘以邑为氏’否定谢氏出于黄帝系任姓,即可能是以流为源,以流湮源了”。这是对唐代林宝的《元和姓纂》的点评。申伯于公元前870年因封于申才入赘申姓,是“致邑立宗”。到了公元前810年,仅隔60年,把申国国都迁到谢地,建有申的宗庙,申伯及其子孙会改姓吗?不可能。
(3)唐广明元年,公元880年,大唐官助重修谢氏谱序,是时任岭南容管经制使谢肇所作。他是依照《元和姓纂》对谢姓族源的说法抄录。看来,谢肇对周宣王灭谢国,申伯在谢地筑申都,《诗经;崧高》和从西周、春秋就有史官记录姓源,成书于战国的《世本》,谢肇是不知情,否则他不会这样说。而苏老泉(苏东坡之父)是博学之才,不会不知,可是,他歪曲了。周宣王把谢地增封给申伯,命把申都迁到谢地。筑的是申城,不是谢城,又建了申伯的宗庙。申伯本人原姓墨胎氏,入赘炎裔姜姓伯夷之后。他与谢人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申伯能成为谢姓始祖吗?申伯应是奴役谢人的“始祖”,因为申伯是谢地的占领者。南宋著名文史学家彭龟年,于1194年为谢氏旧谱作序时就肯定《世本》“可信不诬”,批评苏老泉会引起谢氏子孙之怨。
(4)谢氏族谱版本多多,世系般般。如炎帝世系和申伯世系是从何而来的呢?可以肯定是杜撰而成的。因为谢姓族谱最早是唐代广明谱和浙江余姚馆藏刻本《东山世系图》都没有炎、申世系,谢人因于公元前810年失国,沦为申伯的奴隶,那时还没有通用文字,谢人连自己失国以前有一千多年的发展历史,按20年一代也有50代以上,各代的先祖是什么名也因没有通用文字,不能记录下来。那时,只有贵族才有少数人学识甲骨文象形字。汉字是在春秋孔子之后逐步形成和在民间流行。谢姓的起源,全靠《世本》、《史记》、《山海经》、《左传》等经曲“经曲"原文是(经典)古籍记载得知。《诗经;崧高》是记录谢人失国,申伯迁都的第一手史料。
(5)申伯和召公都不是谢姓的开山始祖。因为有谢姓时,两人都还未出世。申伯在公元前870年才因为是王亲国戚而封于南申,以封国而姓,是改姓入赘。召公是周宣王派去灭谢国,在谢地为申伯筑申城,建申的宗庙,教化谢人诚归于申的当事人。谢国、谢人在西周建立的公元前1046年前已经存在。因此,谢国、谢人的存在比西周、南申国的建立都早一千多年。
(6)误导与讹传
唐广明谢肇谱序沿袭《元和姓纂》的说法“谢”炎裔申后,来源于说周宣王元舅封于谢,宋代苏老泉也说:“申伯封于谢,其后以国为氏”。苏东坡也说,“自从申伯得姓”。都是违背《世本》记载,“谢,任姓,黄帝之后”。
上节已说谢肇对谢姓起源是以《元和姓纂》的说法作序的。可是作为博学资深的苏老泉来说,不顾《世本》著姓,而在其作序时,说:“粤稽,谢氏之先始出自周宣王元舅申伯,受封于谢,其后以国为氏”。因为谢国已被申国取代,申伯及其后人,以国为氏,必然姓申,不会姓谢。
《世本》是我国记载姓源最早的经典史料。从西周、春秋就有史官记录姓源,到战国末成书,比《元和姓纂》早一千多年。《世本;氏姓篇》记:“谢;任姓,黄帝之后。”说明谢姓属于黄帝的后代。宋代大文豪欧阳修为谢绛作墓志铭时也说:谢“先出黄帝之后,任姓之别为十族,谢其一也。”宋代大学诗士彭龟年为谢氏旧谱作序时首先肯定《世本》记载姓源的精准性。他开章就说:“氏族之学难稽者久矣,君子必质诸世本者,以其原於周官小史著姓之说,理当可信不巫”“可信不巫"原文是(不诬)”。他对“谢姓之裔出于炎帝,则世本果安在哉”。意思是说谢姓之裔出于炎帝,世本是这样记载的吗?明显地提出质疑。彭龟年在序的后段直指:“昔者苏老泉作族谱引,有一个人之身分而至于涂人之叹,余味其言而悲之”。是点评谢肇“今尚书公之续是谱,正以苏老泉之意,为谢氏子孙岂可不体尚书公之意而怨之哉”。直指谢肇是谢裔身分,袭《元和姓纂》而不依《世本》著姓说,造成谢族的错宗而感到悲哀,谢肇也成了涂人之叹。从谢肇的序文开头语就离谱地说谢姓是炎帝四岳之后,这是令彭龟年之“悲”和预见谢氏子孙之“怨”的后果。申伯不是虞夏的申氏之后,而是公元前870年,因成为王亲国戚,从墨胎氏姓,改以封国为姓,入嗣于申,申伯在西周没有战功,“因后进爵”,谈不上丰功硕德,也不是扶周中兴的功臣,西周的功臣有三:灭商兴周战功赫赫的师尚父姜太公、周初平叛,制定法规和“共和”辅助宣王的周公、以自己的亲生儿子代替王太子幼宣王交被国人杀了,保存了周王朝嫡传和攻伐东南淮夷的召公,史称“三公”。申伯于公元前870年才受姓申而称申伯,公元前810年,周宣王先派人去灭了谢国,命召伯虎为申伯筑申城,建宗庙,一切就绪,申伯才走马上任驻新申都。公元前782年,周宣王卒,王后才给申伯升爵为侯,三年后又被幽王降为伯,公元前771年,申伯引缯、西犬戎兵灭幽王,申伯亲手灭了西周。公元前770年扶外孙平王迁都洛阳。公元前688年楚伐申,申伯无力防御,已失去了统治权,也脱离了周国的统治。由此可证,周宣王派申伯去那里“南土是保”,连自己的统治权都保不住,何来的“丰功硕德”!申伯及后裔女性为周王朝在婚盟上成了勋戚,正如《东周列国志》记石父所说的“申侯本无他功,因后进爵。”因此,谢肇对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申伯的前因后果不知情而把《元和姓篡》的“流”说,写进谢氏族谱的序上,成了谢氏子孙之怨。苏老泉不但没有纠正谢肇的说法,还附会地说,“粤稽;谢氏之先出自周宣王之舅申伯,受封于谢,其后以国为氏。”其实申伯是谢氏的占领者,从《诗经;崧高》、《山海经》、《史记》的记载和众多学者的论证,都证明申伯未出世,未封申伯、甚至西周王朝还未建立,谢姓、谢国、谢人早就存在。而申伯到谢国之地立的是申国都城,从此谢国就没有了,谢人成为申伯的奴隶。所以,谢肇、苏老泉、苏轼的序,误导了谢姓之族源,而第一个反对他们的说法有欧阳修,进士甲科,号六一居士,谥文忠,以修史志著称,一代文宗,著有新五代史,与宋祁等合纂《新唐书》,又编有诗文《文忠集》。他在为谢绛撰写墓志铭时说谢氏之“先出黄帝之后,任姓之别为十族,谢其一也。”第二个是彭龟年,直指他们不依《世本》,作为谢族裔孙的谢肇这样对谢氏的族源的定性而感到悲哀,谢肇也成了涂人之叹,这个“叹”,有双关之意,一是悲叹、二是暗示谐音之“炭”,经过谢肇的涂人之炭致谢氏改变族源。谢肇、苏老泉之说铸成谢氏子孙之“怨”。南宋大理学家朱熹在为谢氏宗谱作序时用警示语告诫:“譬如祖之亲而无人不本焉。此君亲大理忠孝之道,忘之者谓之逆,遗之者谓之弃,慢之者谓之亵,无朽之戒莫大于不忠,五行之属莫大于不孝。为人臣所当鞠躬尽瘁,为人后所当慎终追远,则不可毫之或忽也。”朱熹还在《诗集传》中说申伯与谢人“并无任何血缘关系”。宋代学者罗泌的《路史》,清代学者郝懿行在《丽书堂;谢氏族谱叙》都说:“谢氏之先,盖鼻祖于黄帝”。
(7)画蛇添足,瞎猜,忽悠,杜撰是造成乱宗的源头。姓氏的始祖是不能随意认的。例如:
有的说申伯在西周是大功臣,有名气,所以认为他为谢氏始祖。
有的说有申伯才有谢姓,申伯出现前没有谢姓和谢人。
有的说申伯封于谢,以谢为姓才有谢姓。
有的说申伯到谢地后,其随迁的子孙都姓谢。
有的名人,特别是谢氏族人中的个别名人,随意发题词成为误导和讹传之词给谢氏后人产生悲哀和怨的后果。
公元前810年,周宣王先派人灭了谢国,把谢国的疆土加封给申伯,命申伯将申都迁到谢地去,一要申伯去保卫南疆,二为申伯升爵做好土地和奴隶的补充。召伯虎在谢地为申伯驻新申都城,建申伯的宗庙(祠堂),立的是申国,申伯是国君,是贵族,是奴隶主,会改与奴隶同姓吗?在伦理和西周的宗法制度(政治制度)都不允许,是不可能的,是讹传。
还有人在争祖源地上闹得沸沸扬扬。古谢邑最早应该在洛阳之西瞻诸山下的谢水一带,此处现称马沟水;商末,迁至南阳盆地的南沿,距南申的宛县约150里的地方。现在,古谢地已无谢人居住,也未留下什么标志,所以,古谢地当今只存记忆而已。除此之外,河南省人民政府于2008年6月16日发出红头文件,宣布谢缵是见于记载最早居住在河南的谢姓祖先。谢缵墓为河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里是太康县老冢镇谢家堂村。这是当今海内外的谢姓裔孙80%以上都出自缵、裒之后,就是当今谢氏的祖源地。
(谢氏网公众ID号:XIESHIW)
(点击下面的阅读原文可以登录到谢氏网网站平台原文)
正在浏览此文章
联系我们
站长电话:15677189169 QQ总群: 537053471(群) 微信: 15677189169 官网: www.xieshi.org 邮箱: 55597716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