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社会

印象黄村丨一口古井,见证黄村八百年变迁

2016-11-15 微社区e家通幸福黄村


沿着黄村路一路向东,穿过“九曲十八弯”般窄窄的城中村巷道,眼前突然豁然开朗:石廊,树荫,池塘,配合着一排古旧的矮房,恍如隔世般,走进一座现实中的“桃花源”。


这里就是古老黄村祠堂最集中的地带——黄村中心大街。



黄村黄氏最大祠堂——子贤黄公祠


广州的黄姓人氏,如果要寻根、要认祖归宗,恐怕都无法绕过这条中心大街。子贤黄公祠、子俊黄公祠、敦叙祖祠等祠堂一字排开,透过古朴斑驳的祠堂院墙,还能依稀看出昔日黄氏家族人丁兴旺的辉煌盛景。而关于黄村开村的传奇故事也要从这里讲起。



村名轶事:从“梅林”到“黄村”


据《黄村村志》记载,黄村古称“梅林”,始于南宋。是时,漫山遍野栽梅树,梅花盛开时节,梅海如雪,芬芳四溢,引得历代骚人墨客纷至沓来,遐迩闻名。从明代进士、子贤七世祖黄有年在子贤黄公祠门前所撰对联“波涵千顷,梅领群芳”即能看出当年的梅林盛景。




黄村,古称“梅林”(图片来自网络)


明代嘉靖年间,当时广州东较场一带是番禺鹿步司著名的农副产品集散地,周边乡民都来赶集,商客如云,熙来攘往。梅林人将青梅担到这里出售,因品质优良,待客诚信,价钱公道,引得商客争相抢购,梅林青梅也因此一时名噪广州城。


但梅林青梅的红火生意也引来了一帮欺行霸市的市霸,他们与官府市集管事沆瀣一气,欲强行以低价收购青梅,然后高价出售以牟取暴利,还向梅林人勒索“保护费”。梅林人不答应,市霸于是便纠集一群市井无赖到梅林人档前捣乱生意。梅林人以和为贵,一再忍让,不想却遭来变本加厉的惹是生非,梅林人忍无可忍,终于群起而攻之。



梅林青梅,曾一时名噪广州城(图片来自网络)


可市霸难咽当众受辱之气,遂买通市集管事,诬告梅林人聚众斗殴,扰乱市集,要求官府严禁梅林人入市做生意。一名任官衙师爷的黄姓宗亲及时回村通风报信:“今后梅林名号用不得了!天无绝人之路,好自为之啊!”


考虑到官府一旦施行禁令,梅林人就不能到市集做生意了,黄氏家族中有人提议更改村名,改称“黄村”:“改称黄村,有例可循:远祖嬴姓,陆终之后,受封于黄国,子孙以国为姓,姓黄。我等效法先祖,以姓为村名,以示永不忘祖。”众人齐赞村名改得好,此后,村民在箩筐上大书“黄村”名号,堂堂正正赶集去了。市霸吃过苦头,不敢再造次,于是从此相安无事。黄村之名也就这样沿用下来。



最古老井泉:吃水不忘挖井人



村名虽改,但黄村人敬古惜今,勤劳致富的精神却是代代相传,从未改变。


穿过黄村中心大街,走进黄村围福里5巷,在5号大门的右侧,一处古老井泉出现在眼前:灰沙井口,直径仅0.7米,水面距地面1米,水深达1米且长期水源充沛,水质清澈。


这就是黄村的开村古井,如今它已成为天河区最古老的井泉之一。


在城市化进程中,老井在屋舍林立的巷道里已变得并不起眼了,可谁曾想,作为广州市区已为数不多的水井之一,它却见证了黄村开村800余年来的风云变幻。



黄村开村井。※翻拍自《黄村村志》


据《黄氏族谱》记载,南宋嘉定五年(1212年),黄村黄姓始祖,中原人士黄子俊、黄子贤为躲避战乱而南迁,从广州光孝寺带领族人迁居到黄村,头一件大事就是挖井建房。


可不是每处都可以挖到井水的,挖井的那天,黄子贤与族人来到此地,忽见“祥云蔼蔼,紫气东来”,黄子贤觉得这是好兆头,和族人开始挖井,不料仅挖数尺,便“水如泉涌,水清冽,味甘,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于是,黄子贤断定此地为福地,遂定居于此,逐渐繁衍成近5000人的大村。


2001年,黄村村委会在井边水泥地上镶嵌花岗岩石碑,记载挖井经过,让村民永记先祖创业的艰辛,吃水莫忘挖井人。


据了解,黄村开村至今已有23代,人口占到黄村街人口的90%以上。而成为黄村第一大姓的黄村人没有忘记祖先们的谆谆教诲,世代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打造着和谐幸福黄村。



黄村中心公园,石廊雕刻《黄姓之根歌》


如今,黄村中心大街所在位置已经改造成黄村中心公园,成为黄村居民闲暇时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但石廊上、池塘边,四处雕刻着的《黄姓之根歌》却时刻提醒着族人谨记认祖归宗、敬古惜今的家族传统。



未完待续


走在黄村的道路上,现代与传统交相辉映,村落的历史仿佛一条蜿蜒的长河,流淌着村人最纯真质朴的岁月情怀。




黄村的故事还在继续,即日起“微社区e家通幸福黄村”开通“印象黄村”专栏,带你穿越古今,去探寻最古老的黄村故事。如果你有什么关于黄村的趣闻轶事,历史典故想与大家分享,也欢迎后台留言给小e,我们下期见~



 


【图文记者 莉莉】

【编辑 颜路】

部分资料来源于黄村村志、天河掌故、天河荟萃、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