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书信:见字如面
▲
▲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当 我 决 定 要 看 见 生 活 的 颜 色
我 开 始 关 注 孤 独 与 花 园
▼
▼
▼
少时我总喜欢写信,大概缘于我对文字的热爱。又因为一些知己好友与我分隔两地,所以,信,成了维系我们之间友情的纽带。
每当写信时,都字斟句酌,力求能够表达出自己的全部意思。生怕因为一些词语或句子的模棱两可,使得他人误会。有时候一蹴而就,有时候拖个两三天,但总归还是会寄出去的。将漂亮的信纸规整地折叠好放入信封,贴上邮票,写好地址,送入邮箱。这一套程序熟悉而有期待感,期待着对方的回信,也期待着对方看信时的心境。
于我而言,信是互诉衷肠的载体和工具,它并不是及时的,与如今电话手机的迅捷相比简直不值一提,可是正因为它的“慢”,让心灵仿佛放在油锅上用小火煮——煎熬而享受。甚至有时候因为它的“差错”,让这世间产生了更多的美丽和悲伤。
最近一档电视栏目——《见字如面》,就是与“信”有关。
其实它的模式很简单,就像一个读书会一样,读书会的主题就是“读信”。按照节目组的说法就是:用书信打开历史节点,带领观众走进那些依然鲜活的时代场景、人生故事,去触碰那些依然可感的人物情状和社会风物,重新领会中国人的精神情怀与生活智慧。
其中有许多不同类型的书信,比如曹禺和黄永玉的通信,探讨了文学创作和势位的关系;还有蔡琴写给逝去的前夫杨德昌的信,朴素而感人;也有韩愈写给鳄鱼的信,乍看生动有趣,实则信中鳄鱼更像是象征着当时的贪官污吏。总而言之,在这一个小时内,你会听到台上各位著名演员和配音演员对这些信的生动诠释,仿佛将你置身在当时,一切如亲见。
节目里,前有张国立扮演清华四大导师之一的陈寅恪,恪守尽责坚持上课不请假。
后有林更新代入秦军,念下中国至今可寻到的第一封家书。战乱时期,充满了前线的士兵对家里的真情流露。
比如“虎门销烟”林则徐,在发配戍边之前给妻子写了一封家书,而刚好读他书信的,是在《湄公河行动》中的也饰演缉毒英雄的硬汉——张涵予。
林则徐一生为国,清正廉洁,但到头来却落得流放边疆的下场。
临走前,给妻子的信件,却也无怨无悔从容淡定,是无力和悲哀,哀的不是自己,是国家。
张涵予厚实的声音,听得人不禁为这个历史硬汉惋惜。
“大臣们都说,这是我的错......我当的就是这么个官,也不会推诿责任。就算是死了,也不会为自己辩护。”
又如才女林徽因,她和诗人徐志摩的爱情,结束于一封爱恨纠缠的诀别信。
面对徐志摩诗人的复杂感情,“理智与情感两不相容”,蒋勤勤把这份痛心发挥得淋漓尽致。
蒋勤勤带着林徽因的柔软的心,看着火车上的徐志摩和张幼仪,写下:“志摩,我走了。”
“志摩,我理解您对真正爱情幸福的追求,这原也无可厚非;我但恳求您理解我对幼仪悲苦的理解。她待您委实是好的,您说过这不是真正的爱情,但获得了这种真切的情分,志摩,您已经大大有福了。”
其中我个人认为读得最有灵性的一篇,当属王耀庆演绎的黄永玉写给曹禺的批评信,字字珠玑。仿佛黄永玉先生再世。
令我赞许的是,很多古代的书信,读信人用的是精心翻译的白话文,字幕却是原来的文言文。这样,就显得更加用心,而非附庸风雅了。而且读信前和读信后都有主持人和两位学者进行介绍和探讨交流。整个节目模式简单而直接,就是为了让观众将注意力倾注于信上。可以说,没有多余的环节。
我真心的希望这类节目越来越多。此时我也有一个愿望,既然读信会都有了,读诗会想必也不会远了吧。我们的古诗和近现代诗,都不能忘却,都不能遗忘。当这些文化节目成为常态,每个人都愿意花时间去看,花时间去品味,这样,它的存在才不是特例,才能完成主创组的初心。豆瓣那或高或低的评价分,也就没什么意义。
好久没写信了,也该提提笔,再去记录一些时光,一些人,一些事,与朋友分享快乐、感动和悲伤。
◤一个温暖、有趣而深沉的我在等你
一起来看好书好文好电影 ◢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