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年时间从概念走向现实 铁西新区府的明天让你高攀不起

2017-02-19 by 栋察楼市


理想照进现实,你会有多大的改变?周围的人又会对你的看法有怎样的改变?当政府对于一个区域的规划变为现实,那么,这个区域又将有多大的变化?


新区府板块示意图

2015年,铁西新区府,还仅仅是沈阳365淘房作为媒体提出的一个区域概念,但是,随着2016年9月初,铁西区委区政府正式搬迁至东药康利诺大厦,沈阳铁西新区府板块正式“揭牌”,新区府的名字也从媒体提出的概念改变成为名副其实的区域名称。

 

铁西区政府搬迁的作用有多大?

 

若想知道铁西区委区政府搬迁的作用有多大,那我们先要看看进几次铁西区委区政府的搬迁轨迹,从结果来见分晓。


兴工街——兴华街——重工街,这是铁西区委区政府的搬迁路线,而目前,铁西区老城最为繁华的商圈为:兴工街商圈、兴华街商圈。由此可见,铁西区委区政府的选址,便是未来铁西区域中心的选址,每一次铁西区委区政府的搬迁,都极具战略意义。


兴华街商圈示意图

 

如果说,兴工街的沿线仅仅是底商繁华,并没有达到预期中的商圈概念,那么,兴华街的崛起我们不可否认。每一次铁西区委区政府的选址,都具备着划时代意义。如今的兴华街商圈已经包含了百货、购物中心等多种业态,随着宜家、星摩尔、万象汇的入驻,曾经稍显“老气”的铁百商圈焕发了新的生机。


由此可见,铁西区委区政府的选址,均包含了其对于区域发展的长远战略,此次搬迁至重工街北二路,也预示着铁西区在成功“养熟”了东部区域后,将继续西进,将铁西区的繁华之境不断扩张。


新区府的变化有多大?


铁西新区府板块,是指西至铁西金谷、东至卫工街、南至建设大路、北至北二路范围内的板块,由于铁西新区委区政府搬迁至板块内,顾将该板块命名为铁西新区府板块。


2015年末,随着铁西区委区政府即将搬迁的消息传出,铁西新区府板块正式诞生,随后 ,在一年的时间内,多项利好来袭,铁西新区府板块发生了值得瞩目的变化。


1多个商品住宅交付入住


曾经,新区府板块内多为正在建设中的楼盘,但是,如今,铁西新区府板块内的众多楼盘已经交付入住,区域常住人口数量攀升,各项配套设施也在急速完善。



万科铁西蓝山、万科朗润园、龙湖花千树、恒大华府等品牌开发企业的项目不仅增加了区域内的人气,更保证了区域内常住人口的较高素质,为区域未来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人文基础。



除此之外,在建在售的鑫丰御景庭项目主打低密度住宅,深耕铁西十六年的背景,更是保证了区域商品住宅的品质与口碑。


2沈阳市36中学入驻


位于肇工街北三路交汇处的36中学新校舍已经正式开学,至此,铁西新区府板块摆脱了教育资源匮乏的尴尬。


众所周知,在沈阳,学区不仅是家长们最为关注的话题,更是开发企业争相完善的配套之一。学区在区域的入驻,不仅能够提高商品住宅的销量与售价,同时,对于区域的商业也存在着不小的拉动作用,家长为了孩子,在房产消费上的消费能力不容小觑,而学生们的日常消费同样不能忽视,学校的入驻,将为区域带来多重利好。


据365淘房获悉,未来在铁西新区府板块内,还将有铁西区内知名小学设立分校,届时,名校的号召力也将得到发挥。


3热地频繁入市,区域未来热度不减


2017年2月21日,铁西区将有两宗热地入市,无独有偶,两宗地块均来自于铁西新区府板块。两宗地块分别为化工厂北地块、东北制药总厂地块,不仅两宗地块的宗地名称让我们颇为熟悉,两宗地块的起拍价格更是让我们兴奋。



图为东药制药总厂地块航拍实景图 365淘房摄


图为化工厂北地块航拍实景图 365淘房摄


东北制药总厂地块起拍价5000元每建筑平方米,化工厂北地块起拍价4180元每建筑平方米,倘若两宗地块继续按照沈阳土地市场近来的溢价率走势,那么,两宗地块的成交价突破7000元每建筑平方米似乎并不困难。


目前, 区域内高层清水房的均价在7000-8000元/平方米,倘若两宗地块的成交价能够达到7000元每建筑平方米,那么,将出现土地价格=新房价格“恐怖局面”。由此可见,区域内商品住宅未来的售价将会出现不小的提升。


也许今天的你,觉得铁西二环沿线还有些破败,并没有你想象中的繁华,那么,也许明天的铁西新区府,清水房价也会轻松破万。


 

新区府的潜力在哪里?


综上所述,如今的新区府已经近乎“五脏俱全”,那么,未来新区府的发展潜力与增长点在哪呢?


1区域配套


2016年冬,位于万科蓝山底商的印双杰开业后,365淘房在现场拍下了以上的画面,人气火爆,人头攒动。由此可见,随着区域内越来越多商品住宅交付使用、越来越多的底商开业、越来越多的常住人口,都将为区域带来更多的配套。



在交通方面,未来,北一路高架桥的建成通车,也将缓解区域内目前存在的交通拥堵的不足。


2区域房价


通过上文对于铁西区新区府板块近期成交地块价格的预测,未来,新区府板块的房价也愈发明晰的呈现在我们面前。



在土地价格兜底的同时,品牌开发商所开发的高品质项目,对于区域房价也存在着提升作用。目前区域内万科铁西蓝山、万科朗润园已经成为房价“扛把子”,在未来,红梅味精地块、化工厂地块、东药地块也值得期待。


3大金谷


“一园一城一谷”,即中德装备园、中法生态城、金谷产业区。


金谷,位于铁西新区府板块西部。铁西区将北一路以北、铁路线以南、红旗桥以东、卫工街以西及东药集团南北厂区的整个区域,规划建设国家级生产性服务业总部基地即“铁西金谷”。



“铁西金谷”占地面积2平方公里,规划建筑面积400万平方米,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企业总部、金属贸易企业总部、区域企业总部、金融商务以及研发设计、教育培训,集工作、生活、学习、休闲于一体的低碳、智能化、国家级的总部基地。


未来,金谷所容纳的大量企业及员工,也将成为新区府板块的重要增长点之一,它的发展将是带动铁西新区府加速上升的关键因素。

 

4北二路战略留白

对于北二路的战略留白,鑫丰地产总经理崔绍昱女士做出过非常高的的评价。这样的评价,不仅源于铁西区政府高瞻远瞩的战略格局,更源于铁西区政府高效的执行力与兑现承诺的能力。


沈阳最知名的4S店一条街,也就是北二路,远近闻名,崔总认为,在北二路沿线的打造上,铁西区政府极具战略高度的。目前4S店的区域作为战略留白,这个区域将成为铁西的内核与引擎,而当这个区域实现升级的时候,铁西将迎来更加繁华的另一个十年。北二路西部,恰好位于铁西新区府板块内,未来,新区府的发展也将得到强力支撑。(文/Pucky)


附:2017年沈阳市铁西区政府工作报告

 一、2016年工作回顾

  年初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下,区政府和开发区管委会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区人民,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了区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一年来,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着力扭转经济下滑趋势,区域经济运行进一步企稳。面对东北地区从未有过的经济负增长局面,按照区委对经济工作的总体部署,积极适应经济新常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以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为重点,以做优存量、壮大增量为抓手,全面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经济指标降幅不断收窄,经济运行逐步企稳。

  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32亿元,同比下降3%,降幅低于全市4.8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1.2亿元,同比增长0.6%,其中税收收入85.25亿元,同比增长11%,高于全市7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18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4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601元。经济运行呈现平稳发展态势。

  ——全面实施创新改革试验,振兴发展活力进一步释放。坚持改革统领,先行先试,大胆创新,经济社会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进展。实施功能区[1]设置和绩效管理[2],赋予城区功能区经济职能,突出开发区功能区产业特色。在中德园和招商系统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上率先突破,政府管理体制创新迈出了重要一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率先实行“无费区[3]”政策,实施“五证合一”和“一照一码[4]”,成立了全省首家区级“联合评审中心”,“放管服”能力进一步提升。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实现国资运营收益6.1亿元。投入3.8亿元解决国有及集体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北方重工与中建材重组工作稳步推进,北方重工成功并购美国罗宾斯公司,所属13户壳企业、20户大集体企业移交区属管理工作有序推进。加强金融创新。与中国银行法兰克福分行、辽宁分行和建设银行辽宁分行分别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与上海东方汇富合作制定市场化取向的金融设计方案。铁西产业金融发展规划初步完成。设立了10亿元铁西振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中德园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试点正式启动。支持企业自主创新。与国家信息中心共同启动国家装备制造业大数据中心等平台建设。全年新增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新研制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17项。沈鼓集团具有国际水平的国内首台10万/小时空分压缩机组试车成功,国内首台年产120万吨乙烯压缩机组实现产业化运行。远大集团自主研发的智能感知工业机器人填补国内多项技术空白。沈阳机床集团“i5战略”走在国内行业前沿。

  ——加大对外开放和项目建设力度,经济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深入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创新招商引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重大项目拉动作用明显增强。全年实际利用外资3.2亿美元,位居全市第一。新开工3000万元以上项目107个,总投资4.5亿元的远大集团与日本IHI合资农机生产基地等47个市重点项目全部开复工。竣工项目92个,总产能40万辆的华晨宝马整车三期、总产能40万台的华晨宝马发动机一期等重大项目竣工投产。宝马在德国本土以外唯一的研发中心进入设备调试阶段。沈化搬迁改造、东药搬迁改造一期项目基本完成。沈化、东药的生产订单实现逆势上扬。远大压缩机与全球行业领导者瑞士布克哈德战略重组、投资2.8亿元的新加坡丰树等32个亿元以上项目落地。远大铝业海外工程承包带动出口1.7亿美元,和平轮胎出口创汇超5400万美元。推动海关监管工作前移,在北方重工设立了综合保税仓库,提高服务企业效率。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引进了国大药业、成大方圆等一批总部企业,全国最大的电子竞技综合基地百万星光正式上线运营,位于开发区的万丽、东方银座铂尔曼2家五星级酒店即将试营业。全面体验宝马品牌文化的宝马世界竣工营业。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6.6%,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中国工业博物馆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盛京驿站、华圣寺、沈阳机床等景点被评为国家AAA级景区。万科、美的等知名房企首次进驻开发区,龙湖、旭辉、华润等企业竞相投资。全年收储土地68万平方米,出让土地153万平方米,土地成交金额全市第一,商品房销售面积和增幅市内五区第二。

  ——“一园一城一谷”建设全面提速,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中德园建设加速推进。园区项目总数达到228个,竣工投产、开工建设、注册购地项目达45.6%,非汽车类项目占70%。其中,世界顶级的瑞士服务型机器人项目签约,德国“隐形冠军”企业代表——七福模具注册,德国西门子智能交通创新中心挂牌,中德汽车轻量化技术工程中心和中德创新研究院相继成立,德国铁路集团全球物流中心一期、深圳大族激光机器人竣工,纽卡特工业机器人行星减速机制造项目即将投产。中央商务区全面启动,德中企业服务管理公司完成合资组建并开始运营。《中德装备园知识产权保护白皮书》正式发布。中德大街二标段工程开工建设。在德国法兰克福、杜塞尔多夫、斯图加特等城市设立3处招商联络处。德国总理成功访问中德园,扩大了园区在德国乃至欧洲的影响力。中德园成为全国“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示范园区[5]”。中法生态城建设加快推进。与央企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园区总体规划正在修改完善,贯穿园区南北的浑河4街全线竣工通车,横跨三环连接城区的中法大道土地征收工作已经完成。北京积水潭(沈阳)国际医院主体完工。全年征收及整理土地30万平方米,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土地要素保障。铁西金谷功能不断完善。金谷科技园内总部型、平台型项目达到220个,入住率达70%以上。第三方通正检测检验中心全面投入使用,谷歌电商展示中心正式运营,光大环保在新三板上市工作稳步推进,度维3D打印平台等30个项目签约落地。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的“2025创新大厦”即将竣工。

  与此同时,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成功组建并进入实质运行。化工医药产业园完成了总体规划及规划环评修订工作,有效解决项目用地、验收等环保标准限制问题,为开发区节约大量动迁资金。沈化PVC糊树脂、三聚凯特工业催化剂生产规模跻身亚洲首位。现代建筑产业园建设稳步推进,中南世纪城装配式住宅示范项目竣工。西部新城都市观光农业蓬勃发展,八三堡和蔡家台村荣获省级生态村称号。

  ——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城乡环境进一步优化。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投入资金50.9亿元,保障了659个重点城建项目顺利建设。实施一批重点道桥建设工程。沈阳东西快速路、北一路一期、沈西七东路加快推进,连通出海铁路通道的沈西工业走廊铁路二期工程建成通车,沈辽路高架桥二环至三环并跨三环段建设前期工作基本完成,中央大街跨浑河桥主体工程开工。疏通交通微循环。打通卫工南街等11条街路“断头路”,沈辽路过街天桥投入使用。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开发区综合管廊一期工程进展顺利,220千伏高花变电站投入使用,25万吨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线工程全面推进。强化城市精细化管理。创新城市管理执法体制,在城区分设东西执法部门。“双城双创[6]”工作扎实推进。提升城市管理效能,实施市容环境专项整治,占道经营、流动售卖、私搭乱建等城市顽疾得到有效管控。深入实施蓝天工程。开发区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启动了国家环保部通报超标排放的炼焦煤气公司关停工作。淘汰黄标车6200余辆。实施“拆小并大”工程,全区144台10吨以下燃煤锅炉全部拆除,集中供热面积新增151万平方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均减少1.5%。金谷热源投入使用。全年植树23.7万株,新增绿地9.5万平方米。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坚持把更多的财力、物力投向民生领域,民生投入47.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9.7%。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投入11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移址新建36中学等10个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光明二校等11所学校新改扩建项目快速推进。高考高分段考生数量位居市内五区第一。提升卫生计生服务水平。智慧医疗工作进展顺利,卫生信息化平台上线运行。新建长滩、新民屯卫生院即将投入使用,乡镇公办卫生院实现全覆盖。与三甲医院共建“医联体”,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我区被评为“新一轮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加快发展文化体育事业。首创中德园文化之旅行动,成功举办“中德友谊之夜”交响音乐会。圆满承办一批国家级赛事及大型文娱演出,场馆市场化运营水平明显提升。开展各类群众性文体活动3300余场,工人村街道和保工街道繁荣社区被评为省文化先进街道和先进社区。加强就业创业服务。实名制就业34316人,政府直接扶持创业带动就业452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新建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个、示范性日间照料站11个。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投入31.2亿元,完成5269户棚户区改造。投资4020万元,对80个老旧小区进行环境改造。完成节能暖房工程40万平方米。市政府下达的“三网改造”任务全面落实。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行政效能进一步提升。全面履行政府党组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落实“一岗双责”,扎实推进政府勤政廉洁建设。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政府组成人员思想和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坚持定期向区人大报告工作和向区政协通报工作,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受理区人大代表建议204件、区政协委员提案167件,办复率和满意率均为100%。推行行政审批“一站式”服务和“全天候”服务,“智慧铁西[7]”建设全面提速。受理民心网、市长信箱、96123热线等民意投诉27019件。实行首办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推动了行政效能提升。信访稳定工作持续加强,一批重点疑难案件实现“销号”,历史遗留的1583户居民燃气未开栓问题和10328户居民房产证未办理问题得到解决。扎实推进平安铁西建设,增设社会治安防控探头2798个,开发区公安指挥中心和交通指挥平台投入运行。开展百日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治理及各种专项安全检查行动,启动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全区安全形势保持了总体平稳态势。

  与此同时,国防动员教育、人防和民兵预备役工作进一步加强,双拥共建工作扎实推进,对口支援工作成效明显,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等方面工作也取得了新的成绩。海关、检验检疫、银行、保险、交通、供电、供水、供气(汽)等驻区单位积极参与铁西建设,为全区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各位代表,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下,2016年铁西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这是区人大、区政协鼎力支持的结果,这是全区人民团结奋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铁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向全区145万人民,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以及外资企业经营者,向驻区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和中、省、市直企事业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铁西复兴振兴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诚挚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看到,政府的工作还有不足和差距,在复兴振兴发展的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政府自身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政府制度建设和运行管理创新等工作“还在路上”。行政管理体制还有待进一步理顺,部分干部担当意识差,管理运行中的权责层级需要进一步厘清,运行效率需要进一步提升,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建设缺失等问题依然较为突出。二是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水平亟待提高。对标先进地区,我们在发展理念、思想观念上还有差距,在服务意识和工作作风上仍有欠缺,个别窗口“潜规则”现象依然存在。特别是国际化营商环境的顶层设计还未完成,“七大环境”建设任重而道远。三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步伐仍需加快,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还不够强。传统制造亟需向服务制造、国际开放型转型,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人才机制创新、文化创新能力、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有待提升。四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电子商务、审计评估、咨询等中介服务及工业设计等新兴业态发展缓慢,产业金融机构规模小、聚集度低,证券、保险、财务公司等现代金融及金融工具创新衍生品比较缺乏。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务必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7年重点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当前,铁西已经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我们肩负着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的国家战略,国家省市领导期盼铁西在新一轮东北振兴中再当排头兵、再做示范。我们必须带着强烈的机遇意识、使命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站在沈阳全面振兴的高度思考铁西发展,着眼东北新一轮振兴的背景研判铁西发展,结合国家“十三五”规划战略部署铁西发展,放眼世界经济大格局中定位铁西发展,注重顶层设计,理性务实、创新担当地推进各项工作,把铁西的事情办得更好,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好,让145万铁西人民满意。

  2017年是本届区政府的收官之年。做好明年工作,对加快铁西复兴振兴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明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的部署要求,围绕沈阳振兴发展战略规划确立的“三个中心”和“两个基地”目标,按照铁西“48字发展方针”,牢固树立新的发展理念,主动适应引领新常态,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把握转型升级这个关键,落实“四个着力”要求,全力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更加注重改革创新,更加注重提质增效,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依法治区,更加注重转变作风,坚定信心、开拓进取,为加速实现铁西全面复兴振兴而不懈努力。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一产增加值增长3.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进出口总额占全市比重达32.4%以上;城市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

  (一)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对标对接国际国内先进地区,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

  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是铁西复兴振兴的重要保证,是铁西在新一轮东北振兴中继续领跑的先决条件和必要条件。我们要坚持以目标为导向,从实际问题切入,共谋共建共享,举全区之力打一场建设国际化营商环境的攻坚战和持久战。

  一是树立新的发展理念。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营商环境的国际化,用系统性、完整性、协调性思维,制定符合区情实际的“七大环境要素”指标体系和行动方案,建立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开展“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人人都要参与营商环境建设”理念的宣传,动员全区人民投身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与上海、深圳和德国鲁尔、斯图加特、美国芝加哥、韩国首尔等先进地区全面对标,与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厦门集美区全方位对接,挖掘、发挥铁西的产业、空间和政策等优势,用优势的发挥推动发展,用体制机制的创新推动发展,用国际化营商环境的营造推动发展。

  二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依靠智慧、制度、体制、机制推进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以深化功能区改革为抓手,不断完善绩效管理机制,推动权限向功能区下放、各种资源要素向功能区配置、力量向一线下沉、审批向服务转变。推进管理体制创新,在中德园和全区招商系统全员聘用制的基础上,继续先行先试,争当改革示范。打造诚信政府,向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集中发力。全面履行对企业的承诺,重点做好现有招商政策的梳理、完善与兑现工作,力争年底前基本解决影响企业发展的历史遗留问题。

  三是全面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加快落实“多规合一”改革,实现发展目标、空间坐标、用地指标“三标”衔接和一张图管控。全面推行“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实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行“一窗受理”模式,探索在中德园启动承诺制审批试点。全面落实沈阳振兴发展战略规划,深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五大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梳理影响企业生产的基础配套问题,因企施策,统筹解决,确保让企业满意。建立向企业定期咨询机制,全面按照国际化营商环境评价标准,与国际现行规则对接、与国际通行惯例接轨,努力实现入区企业无顾虑投资、无干扰建设、无障碍发展。

  (二)深化改革创新,完善体制机制,激发复兴振兴的新动力

  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推动铁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根据“四个有利于[8]”的总体思路,不断先行先试,增强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动能。

  一是深入推进功能区建设。在城区完善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品质,突出经济特色,加速建设现代商贸、文化、生活宜居区。实施一条特色商业街、一条特色餐饮街、一条综合整治示范街、一个管理示范社区、一个环境样板小区的“五个一”提升示范工程,由各功能区自行确定具体项目,并列入绩效考核。推广商业街、老旧小区改造等典型示范项目,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城区功能区建设与管理水平。依据区域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大力促进楼宇经济、都市经济发展,充分利用小街巷资源,确立街巷品牌定位,促进小街巷带动大市场,形成街巷经济特色化、精品化、品牌化。在开发区以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为牵引,突出产业特色,坚持一二三产业联动、功能区互动,实现产业与城市融合、产业与金融融合、产业与生态融合。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职能部门与功能区无缝对接、相得益彰,为功能区提供全方位的要素资源保障,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和整体效能发挥最大化。充分发挥功能区招商引资的能动作用,为区域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二是深入推进企业改革。鼓励和支持国有企业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跨行业、跨国界、跨所有制战略重组,支持国有企业与央企在资本等方面对接合作,支持沈鼓集团以新模式上市,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深入落实国家政策,完善“壳企业”和“僵尸企业”退出机制,加速解决集体企业历史遗留问题。鼓励和支持国有、民营企业实施“双转型、双创新”,不断抢占国内外市场份额。鼓励和支持各类企业不断实现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再造,提升内部资源要素配置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优势。实施国有资产分类管理,组建2个以上国有资产投资运营公司,探索和建立政府国有投资资金由资金向资产、资产向资本转变的有效途径和载体。

  三是加快金融创新步伐。实施金融顶层设计规划,制订推动产业发展的金融整体解决方案,积极引进各类金融机构、类金融机构、金融中介机构,实现金融产业与产业金融的深度融合。完善政府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建立区属国有投资平台和政府增信机构,建立3支以上产业发展基金,有效解决项目投资合作及建设中政府引导投资问题,逐步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深入推行跨境人民币业务试点,不断让企业得到实惠。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以PPP[9]模式合作。鼓励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开展直接融资,提高资产证券化率。鼓励上市公司、“新三板”挂牌公司通过定向增发、成立基金等方式吸纳资金,并购重组下游产业链资源。

  四是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加大研发投入,借鉴北京中关村成功做法,鼓励支持科研人员与科研成果利益挂钩。围绕国家重点工程中的重大技术装备和重点成套工程开展技术攻关,力争再创建2个国家级和省级技术研究中心或重点实验室,提升社会协同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研投入贡献率,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壮大。依托国家装备制造业大数据中心构建东北振兴指数、装备制造业发展指数和企业智能化指数体系,为国家提供决策参考依据。建立“优易数据”等3个“互联网+”制造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推广远大科技园等创新平台发展新模式。支持企业对外投资,设立海外研发机构,推进技术研发国际化。

  五是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以招商系统体制机制创新为牵引,创新招商理念,依据产业发展方向,实施全产业链招商,注重引进产业链高端项目、产品链高端配套项目、税源项目、有利于调结构促转型的优质项目,全面提升项目贡献率。创新招商方式,积极采取委托制、代理制等专业化和市场化招商方式,明确13个投资促进局的主攻方向和工作重点,探索企业制招商局管理运行试点。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推进“沈满欧”或“沈满俄”铁路沈阳起始站点进驻开发区。加强央企、国企和民营企业间的多方式合作,拓宽“走出去”渠道。鼓励和支持北方重工、远大等企业建设海外生产基地,对外输出先进技术和高端服务,提高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共享能力。

  (三)优化经济运行,加速结构调整,取得转型发展的新突破

  坚持把稳增长、调结构作为经济工作主线,完善重点园区产业规划,有效利用存量土地资源,优化拓展发展空间,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与效益。

  一是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核心优化经济运行,全面落实国家支持东北振兴系列重大政策举措。加强经济运行预警和分析,建立区领导包保规上企业、重点项目制度,努力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拓展新的税源,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加强与上级政府对接,争取更多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确保把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利用有效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确保实现3000万元以上新开工项目100个,确保东北制药集团异地改造丙炔醇建设工程等重点项目如期开工、华晨宝马汽车发动机工厂二期等项目竣工投产。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根本宗旨,支持中小企业转型升级,鼓励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充分发挥稳增长作用。坚持引增量与优存量并重,把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落到实处,全面盘活闲置厂房、闲置土地及各类闲置资产,以存量资源红利的充分释放促进经济增长。

  二是以“一园一城一谷”建设为牵引,统筹推进重点产业园区建设。推动中德园充分发展。按照国务院批复“打造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战略合作试验区”等五大定位,确保定位到位。积极探索市场化、企业化、社会化、行政化“四位一体”的园区开发建设和管理运行模式。完善园区产业发展规划,争取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加快瑞士服务型机器人、西门子大唐智能制造示范中心、德国企业服务中心、中德职业技术学院等20大重点项目[10]建设。加强以中德广场为节点的园区路网和基础设施建设。完成20万平方米德国标准的标准化厂房建设。不断优化园区政策和服务环境,落实与国家发改委东北司的“双月汇报推进”机制运行及“直通车”政策。全面落实“零收费”政策,为企业降低成本。纵深推进对德国及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招商工作,再增设2处驻德招商联络处,开展德国“铁西日”等系列活动,力争引进10个德国隐形冠军和具有牵动作用的优质项目,把中德园打造成对外开放示范基地。

  推动中法城增量发展。强力推进园区土地开发与整理工作,为项目建设拓展发展空间,用空间引增量。探索园区企业化、市场化开发模式,引进央企与社会投资基金,推进与央企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坚持生态环保理念,引进法国先进理念,邀请法国专家评估中法城总体规划,制订园区专项规划。加快推进中法大道等园区主体路网建设,启动水系治理工程。设计并建设公共类建筑。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确保在谈项目尽早落地,推进东方银座铂尔曼酒店上半年对外营业,推进北京积水潭(沈阳)国际医院一期下半年正式运营。

  推动铁西金谷集聚发展。完善园区规划,提高规划权威性。以建设国家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为目标,整理发展空间,推动北一路物流产业带转型发展。加强与央企及知名开发企业合作,实施区域开发,重点植入总部经济,引进公共检测、金融、保险、中介、工业设计、研发设计等高端项目,建设“双创”空间。扶持园区骨干企业上市,支持重点项目做强做大。

  推动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转型发展。依托沈阳机床、沈鼓、北方重工、三一重装、远大、特变沈变等重点企业,推动装备制造业向国际化、高端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在产业发展理念、技术创新体系、产品标准制定、市场营销等方面,全方位与国际对接、与世界接轨。支持各类装备制造企业向生产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制造过程智能化、远程监控服务、重大装备成套化发展。加快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推进“国家装备制造业大数据中心”建设。

  推动化工医药产业园绿色发展。设立“高技术、高产出、高税收,低安全风险、低环保风险”的绿色门槛,以化工新材料、高端精细化工、新能源为重点,依托米其林、沈化集团等重点企业开展产业链招商。盘活闲置资源,加快橡胶制品物流、仓储、保税库建设。启动园区地下管网改造工程,提高园区本质安全水平。推进化工园智慧平台[11]建设,提升园区智能化环保管理水平。

  推动现代建筑产业园高端发展。做优做实园区发展空间,加大力度引进高端建筑部品项目,不断提高住宅产业化发展水平。承担核心园区使命,助推全市建设国家首个住宅产业现代化示范城市。

  推动西部新城特色发展。不断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落实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办法,完成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推动农业项目向高端精品、高效特色、高产生态转变,推动农产品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转变。加快沈盘线经济带开发建设,大力发展都市观光农业,扶持农村重点特色旅游项目,提升盛京驿站、彰驿大集品牌和市场知名度,把西部新城打造成铁西城区百姓安心放心的“菜篮子”。

  三是实施产业多元发展,大力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和生态性服务业,加速构建现代服务业发展新格局。积极引入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实现二、三产业协调互动。深入发掘城区服务业发展空间,加强工业遗存保护与利用,确保“奉天记忆”文创园等项目投入运营。深入挖掘工业旅游资源,统筹利用城区的工业历史文化积淀资源和开发区现代工业资源,彰显铁西百年工业文明史。举办德国啤酒节,尝试举行欧式露天广场交响音乐会。提升浑河西峡谷景区建设水平,力争成为全国AAAA级和百强旅游项目,推动生态旅游产业蓬勃发展,打造铁西城区百姓的“后花园”。

  (四)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品位,实现城乡面貌的新改观

  坚持以提高城市承载力和宜居度为重点,完善城乡功能,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努力建设北国风光宜居家园。

  一是进一步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加快路网建设,坚持道路通达性与景观化相结合,不断提升道路承载力。加快中德大街二标段建设,完成兴工街、肇工街等20条精品街路改造提升工程。确保北一路快速路建成通车。加快推进沈辽路高架桥、中央大街跨浑河桥等重点工程建设。开发区综合管廊一期工程投入运营、二期工程有序推进。努力推动地铁三号线[12]和一号线西延线[13]进入实质前期工作状态。加快推进浑河大堤路西沿线建设,争取堤防南移工程获省政府批准。加快电力配套设施建设。实施开发区部分农网供电稳定性改造工程,推进66千伏赵家变电站建设。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做好能源规划工作。加强与央企合作,开展分布式能源建设工作。推进中德园热源、开达惠涌热源建设,改变开发区能源供给结构。

  二是进一步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完善“大城管”格局,打造大数据城市管理与服务平台,建立城市精细化管理目标体系和管理体系,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品位,让铁西在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方面走在全市前列。全面加强违法建设监管,严格落实功能区内属地的“三包”责任,探索成立“商主委员会[14]”,重点解决商家占道经营和沿街乱贴、乱挂、乱放,违规街路市场,露天烧烤等突出问题。不断提高市政设施完好率。提升建设大路、保工街、沈辽路等主要线路亮化水平。运用系统性思维,整体规划、统一实施以工业元素为主的综合景观提升工程,并对城区与开发区出入口标识统一设计和亮化。加大交通设施投入。运用大数据进行交通分析,推动建设立体公共停车设施,着重解决交通“痛点”。

  三是进一步加强绿色生态保护。全面实施“水、气、土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快开发区国家低碳园区试点创建工作。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坚持铁腕治污、刚性降耗,继续做好“拆小并大”工程,扎实推进秸秆禁烧、黄标车整治等重点工作,实现秸秆产业化利用。全面完成四环以内20吨以下燃煤锅炉拆改工作。全力推进大堤路污水干线建设工程。加快综合智慧环保供暖改造试点,率先启动供暖供给侧改革示范项目,加快沈西垃圾发电厂等重点工程建设。推行海绵城市建设,大力实施细河生态修复工程,对重点街路29处绿地进行改造,做好金谷一号路等19条新开路绿化工作,打造城市绿肺,建设生态铁西。

  (五)增进民生福祉,共享发展成果,加速幸福铁西共同缔造

  坚持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铁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让全区人民共享振兴发展成果。

  一是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坚持把就业创业作为民生之本,打造铁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高地,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以内。筹建开发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鼓励企业加大在职人员培训力度,积极倡导“工匠精神”,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服务。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全面做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工作。学习南方发达城市成功做法,着力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继续探索“医养结合”养老新模式,新建4个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5个日间照料站,鼓励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机构建设。推广社会化回迁安置模式。加快棚户区改造,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投入29亿元,完成棚户区改造计划5130户,争取在城区基本消除棚户区。以与市民共议、共商、共建为理念,做好老旧小区改造和节能暖房工程等工作。加快推进宜居乡村建设,全面改善村民居住和出行环境。投入2.4亿元,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维修改造村路及边沟157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3700余盏,实施农村无害化厕所改造3000座,安装垃圾池861座,栽植树木4万余株,启动西部垃圾填埋场建设,确保创建张三家、土耳陀、彰驿站等6个宜居示范村。

  二是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完善教育布局规划,着力解决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问题。推进集团化办学改革试点,促进教育均衡化、品牌化、特色化发展。做强做大勋望、启二、杏坛、清乐等教育集团,探索组建学前四大教育集团、小学八大教育集团、初中三大教育集团(联盟)和高中两大发展联盟。完成31中学教学楼等10个校舍建设,加快推进杏坛中学开发区校区等13个新建续建项目。选择一所学校加快国际化办学,探索创办德式幼儿园。提升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水平。继续巩固“医联体”创建成果,推进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缓解群众看病难问题。市场化招聘卫生技术人才,激发基层医疗卫生活力。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提高居民整体健康水平。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突出品牌文化活动,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和全民健身战略,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加强文体设施建设,新建12处文体活动广场,积极开展以工业文化为主题的特色文体活动。推进红梅文化创意产业广场、区文体中心等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搭建与中国工业博物馆、重工街文体场馆互动的产业发展“T型台”,打造沈阳西部文体产业聚集地。

  三是确保区域安全稳定。创新信访工作机制,探索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健全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体系,完善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体制机制,依法及时有效化解矛盾,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铁西”建设,扎实推进各类专项整治行动,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始终保持对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压态势。扎实推进“七五普法”。强化安全生产工作,对重大安全事故实行“一票否决”,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稳步推进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建立健全高效能、全覆盖的监管机制,全过程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撑起群众身体健康“保护伞”。

  (六)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助推政府自身建设迈上新台阶

  坚持把政府自身建设作为促进铁西发展的重要保障,推进政府依法履职、廉洁履职、勤勉履职,不断提高行政能力和服务水平,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一是加强民主法治建设。积极转变政府职能,运用网络平台深化政务公开,打造公开透明政府。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与监督,坚持从严治政、依法行政,规范权力运行,规范执法行为,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努力打造法治政府。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坚持定期向区人大报告工作和向区政协通报工作,确保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办复率和满意率均为100%。

  二是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加强政府制度建设和法治化建设,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建立重点工作督查评估机制,保障各项决策部署有效落实。定期通过媒体曝光政府自身在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创新社会治理体系,提升功能区区域管理和社区自治能力,提升开发区区域内街道办事处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推进社区管理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探索“社区、社团、社工”联动机制,大力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提高居民自治能力,提升弃管小区物业化、智能化、市场化管理水平,力争业主委员会覆盖率达到50%,确保弃管小区物业化管理覆盖率达到30%。引导居民培育共管、共谋、共议、共建精神,引领居民“协商共治”和“共商自治”,引导居民广泛参与社区活动,全面落实“书香辽宁”建设,积极开展以“家文化”为内涵、以“共建家园、自治家园”等为主题的美好家庭和幸福社区创建活动,推动社区建设从“靠政府”变为“靠大家”,形成“问题共商、决策共议、发展共建、成果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三是强化政府作风建设。认真落实《准则》和《条例》,履行“一岗双责”,继续坚持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坚决纠正“四风”,严守道德、政绩、纪律底线。切实履行政府党组党风廉洁建设主体责任。不断提升政府党组工作水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特别是看齐意识和核心意识。牢固树立效率意识和效益意识,严格执行首办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规章制度。强化固化绩效管理,实施“督考合一”,用铁西智慧、铁西情商推动工作提质增效。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沉到功能区、沉到社区、沉到企业、沉到项目现场去,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充分发挥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的作用,实施正向审计,加强定期审计、前置审计和随机审计,不断规范行政行为。强化制度建设,落实好“三重一大”民主决策制度,加大对政府投资、政府债务、政府采购、项目招投标监督管理的力度,严控“三公”经费和公务消费,树立廉洁高效政府形象。各位代表,新的一年,加快铁西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引领东北振兴的使命神圣而光荣。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以更加创新的理念、更加昂扬的激情斗志、更加扎实硬朗的工作作风,积极适应新常态,实现新作为,让铁西更加都市气派、更加繁花似锦、更加流光溢彩、更加秩序井然,努力将铁西建设成为充满生机与活力、充满包容与理解、充满文明与博爱、充满温馨与幸福的美好家园,为加速实现铁西全面复兴振兴大业而努力奋斗!

如有任何问题,可关注本公众号直接提出,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复!

栋察楼市微信公众平台,基础类分数据、土地、营销三大板块内容,在此之外,对于沈阳房地产市场进行客观点评分析,洞察行业变化,发布最新的行业资讯,区域动态,买房建议,为房地产业内以及购房者提供参考与帮助。

以专业影响行业,以影响创造价值,关注你的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