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你的错》第三期:自我悲悯的五个练习(一)——自我理解

2017-08-23 三点一弯钩 三点一弯钩

共读书籍 | 这不是你的错  

共读咨询师 | 杨晓君


第三期直播讨论

今晚8:30-9:00 

共读咨询师杨晓君老师

和你一起分享、讨论、答疑

长按下图二维码进入直播间


自我悲悯自愈项目包括五个部分:自我理解、自我宽恕、自我接纳、自我关爱、自我鼓励。


前三个是一个板块,后两个是一个板块,我们先分享第一个板块,这是实现第二个板块——自我关爱和自我鼓励的重要前提。


自我理解


自我理解位居悲悯自愈项目五大要素之首,也是最重要的要素之一,没有自我理解,就很难实践悲悯自愈项目的其他四大要素


遭受过儿童虐待的受害者,不仅会被虐待事件本身所引发的羞耻感压垮,也会因为曾经采取伤害自己或他人的方法来应对感到羞耻。


只有自我理解,你才能让自己卸下羞耻感这个重担,不再因虐待经历继续责怪自己,也不再对自己那么苛刻,因此自我理解也是打开自我悲悯大门的钥匙。


坐在椅子上搬椅子


遭受过童年虐待的受害者对自己都十分苛刻,他们对自己有着不合情理的高要求,而在犯错尤其是自己的行为伤害到他人时,又会对自己不近人情地大肆批评。


他们很少或几乎从不为自己的行为找原因,竭力否认自己的遭遇,还妄想在不接受任何外界的帮助和治疗的情况下,自己可以毫发无损地从虐待经历中脱身。


遗憾的是,这种想法往往会付出巨大的代价,这就像是坐在椅子上拼命搬椅子一样,最终是无济于事的。


这样说并不是为了鼓励来访者找借口,但如果我们自己不能理解自己行为的原因,那就不得不继续饱受羞耻感的折磨,这反而对自己没有帮助。


受过的创伤可能会造成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或复合性创伤。为了逃避创伤带来的折磨,很多人会转而选择酗酒、吸毒、暴饮暴食或染上其他成瘾行为,用自我麻痹的方式应对问题。


如果能够更好地理解创伤对你的生活所起的作用 ,就不需再为自己控制创伤性反应所付出的努力责怪自己,用另一个视角,再去看自己现在的状态,或许你就会对自己升起慈悲心,对自己的行为不再那么焦躁、挑剔、愤怒。


重复虐待


没有人能毫发无损地从儿童漠视或虐待的经历中走出来,可悲的是,不延续暴力循环,就没有人能逃出来。


研究表明,曾被虐待的人要么忍受虐待经历,要么把虐待经历传递到下一个人身上。


遭受过儿童虐待的男性更有可能攻击他人,而女性则更有可能继续成为受害者或伤害自己。 


读书会用书

可以点击【阅读原文】购买



下周三共读

《这不是你的错》第四期

如何实现自我悲悯


关注“三点一弯钩”公众号

回复【读书会】和咨询师一起共读书籍

《这不是你的错》第二期共读:实现自我悲悯的障碍(上)

▷《这不是你的错》第二期共读:实现自我悲悯的障碍(下)

图片声明文章配图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