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亲子关系里的依恋——人生最早的“起跑线”

王攀 三点一弯钩 2022-11-03

点击蓝字获取更多干货↑↑↑

公众号回复【依恋】收听下

主讲老师 | 王攀


大家可能大部分在群里的都是有孩子做父母的人,在家里如果你看到自己的孩子,有没有觉得特别的黏人?他是不是一发现父母亲不在身边?或者平时照顾他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走开了,他就开始大哭大闹,不肯停下来。


他是不是特别的不愿意离开家,离开父母,或者离开他经常呆的那个熟悉的家庭、环境。


他也很少愿意去在外面跟小伙伴交流交往,显得畏手畏脚的,很难去探索一个外界的一个世界,如果你的孩子面临的这些问题,那么,可能我们就在面临着孩子的依恋的问题。



1. 依恋本质与意义


1) 什么是依恋


依恋是婴儿和抚养者,抚养者主要是指母亲,他们之间的普遍存在的一种关系。


这种关系表现为婴儿倾向于保持和抚养者的接近性,但婴儿感觉到依恋对象在身边的时候,他们就会感觉到安全和放心。当依恋对象离开的时候,婴儿就会觉得焦虑不安,害怕,甚至沮丧和愤怒。


2) 依恋的功能


保持依恋对象,也就是重要抚养人,或者是说我们通常说的母亲的这种接性,它是指在物理空间上或者心理空间上接近依恋的对象。


具体的就可以表现为孩子跟母亲在一起的时候,是愿意跟他亲近靠近,还是在和他分离的时候,他有反抗。


我们现在经常看到一些文章,包括一些心理的文章里面经常提到一个字,就是安全感。


大家都会提到,有时候说我安全感不足,我经常会在人际当中,或者在婚姻、亲子过程中,我觉得我安全感不足,觉得孩子安全感不足,其实这个安全感都跟我们的依恋有关。


只有依恋发展的好的或者是依恋模式比较正常或者比较良好的,安全感才会充足。


就像我们可以想见一个从小在父母的呵护下和认真对待下健康成长的心灵,能够被足够的去爱护和呵护,那么他的安全感就会充足的,他内心里是对周围环境或者是对人际没有畏惧感,或者是不会感觉到压迫或者被抛弃这种感觉。


安全的庇护所或者安全基地


依恋对象当成庇护所是指什么?比如说一个很小的婴儿或者小孩子他感到有危险的时候,或者感到不安的时候,我们经常看到比如说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那他觉得前方有困难,或者有不能够达到的目的的时候,或者他觉得有有危险的时候,会回过头来寻求妈妈的帮助。


那时候虽然不会说话,他可能会伸着手、回头,张望着母亲,希望她给予安全和支持,这就是安全的庇护所的概念。

 

3) 依恋的形成 

依恋不是生来就有的,是在婴儿早期,在与主要的抚养人之间的互动中形成的。


一定的研究表明,依恋一般在婴儿出生后的六个月左右开始出现,在两岁的左右形成。


依恋形成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0-3个月,这个时候称为无差别的反应阶段


这个时候孩子无论是跟母亲接触,还是跟陌生人接触,都是这样的一个反应。


我们都会看到孩子,看到任何人都会笑,大家一抱新出生的孩子,你看他多喜欢我呀他都冲我笑。


其实这个时候孩子是没有形成依恋的时候。孩子的面孔识别或者是对亲人、对母亲是没有太强的依恋,分不清的。


第二个阶段选择地反应阶段


这个时候,婴儿更倾向于对熟人,有微笑,尤其是对母亲,我们发现在大概3到6岁的时候,这个时候孩子他就会选择你。陌生人抱孩子,孩子就不要你了,他会哭会闹,他会要妈妈。


这个时候有一些初为人父母的家长可能会说,你看这孩子大一点了,反而娇气了,或者是反而挑人了。


其实这个是孩子正常的一个心理发展阶段,到了这个阶段,说明他成长了,他其实是能够识别自己的亲人,能够有反应,也是他对自我的一种保护。


第三个阶段:就是3-6岁,这时候婴儿对母亲的存在更加关切,形成了专门的对母亲的情感。


这个时候,3-6岁的孩子,他们往往会非常的粘母亲,要求母亲不光是需要抱一抱或者是喂养,很多时候在情感上是让母亲非常大的连接,所以说很多初为人母的女同胞们也会在这个阶段,觉得非常的辛苦。


孩子三岁之前也是在家里养护的阶段,三岁之后可以上幼儿园,出生之后一直到3岁,母亲会非常的辛苦,因为不光光是体力上,比如说早年要喂奶啊要哺乳啊。


但是在精神层面,在情感上面,投入更多的给予孩子,所以这个时候也是婴儿依恋关系建立的一个重要的时期。


依恋关系是在三岁之前,大概形成一个基本的框架。


 

2. 依恋理论与类型:


1) 依恋理论创始人 


创始人约翰包比,英国人,生于1907年。他的小时候成长经历是典型的英国上流社会的这种模式,小时候也是很难见到父母,他是交给保姆养育,四岁之后,就是自己一个人,七岁的时候就送到寄宿学校,寄宿学校是非常的严苛,很严格的。


他在成年之后的回忆录里写到,说我是恨寄宿学校的,在我长大之后,我甚至都不愿把自己养的一条狗送到寄宿学校里,那样是太残忍了!


这种方式跟当时的理论背景有关系,那时候就是进化论或者是达尔文的进化论还有很大的影响,他们认为这个孩子的依恋是一种伴随的状态。


他们认为喂养更重要,孩子这种情感的需求只是一个副产品。但是在上世纪50年代的时候,包比在担任世界卫生组织顾问期间,他就推翻了原先的这些假设,然后提出了自己的依恋的理论。


因为这个依恋理论的提出,很多的制度都发生了改变,特别是在医疗机构的一些探视制度都做了调整,以前的妇产科是没有母婴同室的,孩子一生下来就放在育婴房里,然后是跟父母能够见面的机会是非常少的,而因为这个依恋理论的推出,后面这个探访制度,母婴同时推出之后,是对我们这个医疗体系制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包比与依恋理论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w0180ko7a0n&width=500&height=375&auto=0


2) 依恋类型:陌生情景实验


实验过程是由母亲带婴儿进入实验场所(陌生环境),实验者作为陌生人出现在实验场所里,但不干涉母子的活动,片刻后母亲独自离开,由婴儿单独与实验者相处,由实验者观察婴儿的表现,再片刻后母亲返回。


实验者记录这个过程中婴儿从始至终的行为和情绪表现情况。


这个测验给婴儿提供了三种潜在的难以适应的情景:陌生环境(实验场所)、与亲人分离和与陌生人相处,通过测验来研究婴儿在这几种不同的情境下表现出的探索行为、分离焦虑反应和依恋行为等。


陌生情景实验视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x0320zkdv92&width=500&height=375&auto=0


陌生情境测试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i03841qzixd&width=500&height=375&auto=0


安全型依恋,他们能够在与妈妈的亲密与独立中保持平衡。妈妈离开,他们虽然有压力,但还是可以去玩自己的,等妈妈回来了,和妈妈依旧亲密。


回避型依恋,妈妈离开后,他们不哭不闹,妈妈回来了,他们也并不热情。他们喜欢独自一人玩耍,和别人并不亲近。


焦虑型依恋,妈妈离开后,他们会大声哭叫,紧张不安,不能独立探索环境,只有在妈妈回来后,他们才能感觉舒服些,但仍然黏着妈妈。


紊乱型依恋,他们和妈妈分离或重聚时情绪、行为表现混乱,没有规律。因为,同样的事情,妈妈对他会有不同的反应。有时疏离、有时亲密、有时暴躁,让他无所适从,不知道该选择什么样的反应来面对。



关注「三点一弯钩

回复【回顾】即可获取更多微课回顾


你可能还想听


谁推动了摇篮,谁就推动了世界


0-3个月的母婴关系


图片声明:文章配图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点击小程序,给你更多专业帮助

实用干货还不点赞,分享给你需要帮助的朋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