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婚姻这捧沙,握得越紧,失得越快

@ 三点一弯钩 2022-11-03
每天20点40分一起心理充电


婚姻不仅需要付出感,还需要一点平衡感

专栏作者:Ariy Liu

本文共4274字

预计阅读时间:11min


“我包揽了所有的家务,还要照顾孩子,照顾父母,把家里内外的事情全是我来做,可是,他居然要离婚!”


“我那么爱他,可是我越付出,他越逃避我。我越让他跟我聊天、跟我见面,他就越来越没有回应,我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了?”


“我的期望只是很简单啊,每天联系真的那么难吗?难道他没有上厕所的时间吗?没有吃饭的时间吗?“


“怎么及时回复我短信、我打电话马上就接,对他来讲有这么难,是不是他不爱我?”

 

这些都是感情中用力过猛的例子,不知道你是否也有相似的经历和感受?




01 

用力过猛的背后是一种付出欲


我有一个来访者玛丽,40多岁,到我这里咨询的时候,衣着虽然整齐干净,但是款式十分老旧,发型也长期未打理,眼神里带着委屈和固执。


她遇到的问题是,老公外面有了女人,而且老公坚持要离婚。


她非常愤怒喋喋不休地讲了她所有的付出:


每天累死累活为家里,从公公婆婆到亲戚朋友,没有一个人说不好;


自己从超市搬水,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


每天给老公做饭,为了让他睡得久一点,自己每天早晨6点起来送孩子上学。


可到最后,老公竟然出轨了。


问及老公是否对她表示过不满,她老公说:没有,你什么都很好。


那到底为什么?


咨询到后来,发现,老公受不了她方方面面事无巨细地付出。


她疑惑了,难道我付出不对吗?感情不就是要付出的吗?


感情当然是需要付出的,但是我们要分析一下,付出背后的动力是什么?


玛丽付出的背后是控制。



她付出了那么多,是为了隐秘地引起对方的内疚感:


我都对你这么好了,你好意思对我不好吗?


我都做了这么多了,你好意思不听我的话吗?


付出是一个占据道德制高点的词,付出越多,道德高位越强,引发对方的内疚感就越强。


但是,内疚感并不是爱。


引起了对方内疚感,对方虽然会在一定时间上依从你。


但是长期来看,对方也同时压抑了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过强的道德绑架和束缚,虽然在舆论上,你占了上风,在情感上,对方只会慢慢远离你。

 

所以玛丽的老公无法说自己不满,因为玛丽事无巨细,做的都很好,自己心里也充满了歉疚。

 

两个人的关系,付出和得到要维持大概的平衡,这样两个人都心理上感觉舒服。



如果一方欠得过多,就会产生愧疚,自己没有承担应该承担的事情,真是个不好的人。


但是,谁愿意心里面承认自己是个“坏人”?

 

“过度付出”,看似是为了满足对方,其实更多是为了感动和满足自己。


付出感过强的控制欲表现在,我都对你这么好了,你就不能听我的么?


他们并不是故意去用这种方式去控制对方,只是用错误的方式尝试去增加自己在生活中的掌控感


但是你要理解,你的付出如果不是对方需要的,那么你越用力过猛就越错,你委屈,对方也委屈,反而没什么意义了。


所以我们要把“付出感”留给对方一些,让对方在付出的过程中,感到自己也是个不错的人,自己在承担相应的职责,这才是婚姻中的平衡。



02

用力过猛是一种安全感不足


另一种用力过猛也是很常见的,就是安全感不足而引起的焦虑感。


这些是李慧对男朋友的控诉:


“你有时间见朋友为什么不见我?”


“你不回我短信,是不是烦我了?是不是在跟别的女生约会?”


“我打了二三十个电话啊,你为什么不接?”


“你有喝水的时间为什么不跟我保持联系?”


李慧的男朋友稍微有点烦,她就会马上反应,你是不是不爱我了?


我就知道没有人会无条件的爱我,我就知道不是不值得被爱的。

 

安全感不足的人,会把关注点放在对方负面反应的蛛丝马迹上。


你越焦虑,越关注对方不爱你,你会发现你越能找到对方不爱你的证据,于是亲手把这段关系推向了悬崖。

 

安全感不足的控制欲表现在,我都这么弱小了,你就不能听我的么?



这就是像是,手里握着一捧沙子,你越用力,发现沙子流逝的越快,你抓的越紧,剩下的沙子就越少。

 

亲密关系中,有一种投射性认同的游戏,你把自己内在的不安全感,对世界的不信任感投射到伴侣身上。


你完全看不到伴侣身上值得你信任的地方,只盯着他那些未及时回的电话,那些撒过的小谎,那未遵守的一个约定。


时间一长,你成功的让伴侣认同了你,于是ta就出轨了,成了一个不值得信任的人;


或者你成功的逼ta离开你,满足了你自己内心的那种“原来我就是不值得被爱的”这种想象。

 

安全感不足的人,是把自己的人生放在另一人身上,可是,没有人能让别人承担自己的人生。


有血缘关系的人尚且不能,更何况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人。




03

无论是 “付出感过强”还是“安全感不足”都是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位置

 

卡普曼在美国是一位非常著名的心理学博士,他在多年的心理研究中发现所有的心理游戏中都有迫害者、拯救者受害者这三个角色。


受害者的典型想法是:


“我弄成这样,都是你害的!”

“你改变一下,我就没事了!”

“你听我的,我就好了!”

“都是你(别人)对不起我!”

 

受害者模式的核心特点就是,在任何时候、任何人面前,总可能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当成一个受害者和弱者。


严重者即便客观上别人并没有明显做出对不起ta的事情,ta也要到处搜集证据,


或者不自觉地引导别人做出对不起ta的事情,以确认自己的受害者的身份。



譬如,


玛丽,主动的用“过度付出”把自己放在被害者的角度,


而李慧则是“我的不安全感都是你引起的,你听我的,对我好,我就不会这样了。”


在受害者模式的归因体系里,一切的问题都是别人导致的,与自己无关。


在这种模式里,当事人会把自己置于非常弱小、凄惨、无助的境地,而与之相关的人却可能非常不道义。


这种人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总是对周围的人充满怨恨,所以他总是在控诉。


这种模式的可怕之处在于,处于被害者模式,永远无法为自己的遭遇、为自己的决定、为自己的行为负起自己该负的责任


那么,ta就永远看不到事情改变的可能性,被动地被别人、被环境所牵引。


外界一点点波动,都会在ta们心里引起惊涛骇浪,内心里会充满了愁苦以及困顿。




04

如果感情中用力过猛该怎么办?


1. 在关系中保持的自己的独立性


学会保持亲密关系中付出和得到的平衡,


付出感过强的人容易过度付出,而让关系失衡;


安全感不足的人,通过过度索取而让关系失衡。


这两种都是在关系中失去了“自我”。


因为自我的缺失,把自己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对方身上,产生“过度付出”;


因为自我的缺失、内心的空洞、主体的不存在,他们无法爱人,只懂得索取不懂付出。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说:


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


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那应该怎么做?


培养你的爱好和兴趣,把关注点从对方身上,拉回到自己身上。看到自己的爱好和兴趣点。


不要让恋爱或者婚姻阻止你去做你想做的事情。


抓住这个机会去发现一些你喜欢做的事情,即使你的伴侣不一定喜欢。


通过这种方式,你可以肯定自己的独立性,并追求一种不会要求伴侣做出任何牺牲的爱好。


花时间和朋友家人在一起。当你处于一段关系中时,很容易就会停止和其他朋友见面,而开始依赖你的伴侣进行社交活动。


定期抽点时间去看望朋友和家人,帮助你保持独立。当你需要的时候,暂时离开这段关系。


你只是一段感情的一部分,你也需要确保照顾好你个人的需求。



了解自己该怎么满足自己自己的需求


当你感到不知所措时,不要害怕从一段感情中抽出时间来关注自己。


这更多是精神上的休息,有时候,只花一天,甚至更短的时间,就能让自己恢复正常。


需要的时候,给自己鼓励和馈赠,譬如买自己长期想要却一直没买的裙子、吃一顿丰盛的晚餐、去旅行等等。


不要对自己吝啬,尝试去自己满足自己的需求


一段良好的亲密关系,不应该是让你放弃自己的梦想去成全的,而应该是彼此支持,让双方各自的梦想都得到实现。


 让你的伴侣对你的忠诚感到放心,也是让你远离这段关系的一个关键方面。


记住,开放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对独立的渴望要开诚布公。


无论你在做什么来保持你的独立性,你都想让你的伴侣知道并放心。


和你的伴侣谈谈为什么你想要独立,并提醒他们你仍然在这段关系中投入精力。



2. 为自己负责,摆脱受害者模式


如果把所有的责任都放在别人身上,这当然是很容易的。


可是所有心理成长的意义在于,我们需要学会为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情负责,学会为自己的生活负责。


保持警觉


当你持续的总是觉得外界总是在伤害你,或者迫害你、对不起你,务必请警惕起来,看看你是否已经不自觉的走入了“受害者模式”。


因为,如果你内心有受害者模式的话,外部的世界一定会被你投射为“施害者”。


这样你就深深的“嵌入”到这个模式之中,而看不到其他可能性了。


拆掉“受害者模式”的墙


《拆掉思维的墙》这本书提到了具体的解决办法:


“受害者”模式的最大限制是,让自己丧失生活的控制权与力量。


因为一旦你把自己置于“受害者”的角色,也就放弃了自己去改变些什么的能力和希望。


你的快乐、幸福和福祉也都放到了他人的手中。


这也是为什么受害者经常有一种,生命无力掌控的无力感的原因。


拆墙建议:


1. 找到自己的最受害,最无力的情景,你最容易抱怨什么人?在什么时候?


2. 很多受害者喜欢一次次的重复受害经历,留意到这个倾向,并停止它。


3. 好奇一下自己从什么时候开始觉得这件事情完全不受您控制的?


4. 在生活中间尝试留意一下:有没有和你一样境况的人,却有不同的反馈模式?


5. 积极寻找下一步你可以做的事情,而不是关注那些你不能做的事情。


6. 找到一个安全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情绪,散步健身和保持睡眠都是很好的方式。


从小事儿开始增加“自己为自己负责”的责任心


只要你愿意,在你遇到的任何事情中,你总是可以掌控些什么,即使是很小的事情。


对方没有回电话,你可以自己出去跟朋友玩,也可以去美美的吃一顿让自己感觉好。


屋子乱得一塌糊涂,你可以做点什么让屋子干净些,而不是抱怨对方,然后心平气和的跟对方沟通共同承担家务。



不用别人改变了你才会感觉好,你可以自己现在做点什么让自己感觉好;


也不用得到别人的允许才做什么,你自己就可以马上做些什么改变现状;


更不用得到机会才开始努力,即使你什么没有也可以努力。


遇到任何事情,提醒自己:我为自己负责,而不是让别人为我负责。并不断的重复这句话。


有没有感觉自己的力量一点一点的回来了? 



今日讨论

你是一个感情中,容易用力过猛的人吗?




三点一弯钩专栏作者:Ariy Liu(艾瑞)国家心理咨询师,国际认证催眠师,心理情感课程讲师。从事催眠实践五年、婚恋咨询八年,累计咨询案例数千。


图片声明:文章配图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你可能还喜欢:


想要接纳,必须先学会恨


那些喃喃自语的人,都在说些什么


点击小程序,给你更多专业帮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