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珊瑚” 怎么种?跟随央视镜头潜入三亚海底→
8月4日,CCTV4《远方的家》栏目播发报道《山河锦绣看中国——蔚蓝生命海 海南三亚:珊瑚世界 海底花园》,走进海南三亚,潜入海底,探索珊瑚世界的奥妙。科研人员在海底是如何“种珊瑚”的?珊瑚礁的保护和修复应该如何进行?跟着总台央视记者,一起前往海底珊瑚苗圃区,一探究竟吧!
点击查看视频
阳光、沙滩、海浪......海南岛不仅有着悠长曲折的迷人海岸线,更拥有中国约98%的珊瑚礁资源。这其中三亚的珊瑚种类最多,分布也最为广泛。
三亚蜈支洲岛
2017年,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在三亚蜈支洲岛海域设立了珊瑚苗圃培育基地,进行珊瑚的断枝培育和移植工作。
蜈支洲岛海域海水清澈,能见度可以达到30米以上,在这片海面之下,就是一个五彩斑斓的珊瑚世界。一起跟随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刘骋跃博士,前往海底美丽的珊瑚苗圃区。
只有在海面之下,才能真正地感受到珊瑚礁对于海洋的重要性。色彩斑斓、形状各异的珊瑚群中,鱼儿自由自在地穿梭游弋,水草轻轻漂浮,虾蟹盘踞其中,珊瑚礁是一切生机的基础。
在下潜了大概五米的位置,看到了一片成熟的珊瑚培育区。穿过珊瑚培育区,到达缆绳珊瑚苗圃的位置,那一株株吊挂的珊瑚群,看上去就像生长在海底的热带雨林一样。这种培育方式,也是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团队独有的发明。
我们从这里选用五厘米到十厘米左右成熟的珊瑚断枝,移植到附近海域的礁石上。首先需要挑选适合的珊瑚剪枝,然后再寻找到附近的礁石钻孔、锤钉,为了防止珊瑚脱落,还要用扎带将它捆鄉在回形钉的两侧。
作为体验者,这些工作会让我们感觉充满乐趣。
捆绑好的珊瑚立刻就吸引了不少鱼类,在它的周围穿梭游动。为了不打扰鱼群在珊瑚丛中摄食玩耍,我们完成工作后浮出了水面。
总台央枧记者胡鑫:
虽然说有点累,但是感觉收获还是不小的。这里的海域,海水是比较清澈的,能见度很高。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刘骋跃:
整个底下的生物多样性也很高。第一个是它水质比较好,第二个可能就是我们平时维护得比较好,珊瑚状态比较好,然后也比较健康。
珊瑚礁生态系统有脆弱的一面,也有顽强的一面。蜈支洲岛海域的海水、风浪和光照,为珊瑚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只要气候、环境适宜,移植好的珊瑚断枝就会开始茁壮成长。
再次回到海中,刘骋跃带我们来到了框架苗圃区。一株株枝丫状的珊瑚生长在椭圆形的铁架上,仿佛一簇簇小花坛镶嵌在海底,因为培育在水体的底层,所以这种培育方式可以更好地抵御风浪。
刘骋跃带我们在苗圃中仔细观察,并截取了一些附着着黏液的断枝,这也是珊瑚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当有一些泥沙附着在上面,它就会分泌这种黏液把泥沙冲洗掉。出现这样的黏液,说明这枝珊瑚受到了某些威胁,正在自我保护。比这种情况更加严重的则是白化,珊瑚的颜色来自于体内的共生海藻,海藻通过光合作用向珊瑚提供能量,如果共生藻离开或者死亡,珊瑚就会变白,最终因失去营养供给而死。白化是珊瑚的致命威胁,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被认为是影响珊瑚白化的主要原因。
而蜈支洲岛正是三亚最热门的景点之一,每天早上九点半,穿梭不停的渡轮将上万名游客送到岛上,潜水、沖浪、摩托艇......热闹的海滩直到下午六点才能恢复宁静。长达十年的旅游开发,曾经让这里的珊瑚覆盖率从70%下降到30%。
总台央枧记者胡鑫:
我们现在来到的这个海滩,距离今天刘老师带我们去到的苗圃区还有珊瑚的移植区非常地近,大概有多少米?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刘骋跃:
大概有500米左右吧。
总台央枧记者胡鑫:
这一片海滩是向游客开放的,但是珊瑚的保育区又距离这么近,那怎么做到旅游的开发和生态的修复能够相平衡的?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刘骋跃:
我觉得就是要保护和恢复都要相结合。首先保护就是说我们要跟游客们普及一下,当我们在水下进行潜水观光的时候,要尽可能地减少对珊瑚或者是其他一些生物的触碰。还有就是下水潜水或者是游泳的时候,不要涂防晒霜。第二点就是我说到的恢复,我们不光要进行保护,而且要在一些可能或者是已经退化的珊瑚礁的区域,对它进行珊瑚的移植,人为地提高造礁石珊瑚的数量,从而使这个珊瑚礁生态系统得到恢复。
在景区进行珊瑚育种,听起来似乎南辕北辙,但刘骋跃和他的团队正在通过这样的方式,寻找一种珊瑚和景区的相处之道。就目前看来,只要进行规范的管理和保护,珊瑚覆盖率可以通过移植得到恢复,而不会受到人类活动的太大影响。
蜈支洲岛是目前三亚珊瑚礁生态系统恢复效果最明显的区域,美丽的珊瑚景观也吸引着更多游客,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除了人为的努力,这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自然环境和原有的珊瑚礁基础。
三亚亚龙湾
同样是度假热门地的亚龙湾海域,由于海底地质的原因,那里培育的珊瑚苗圃,又有着自己独特的形态——就是看上去很梦幻的珊瑚树。这种珊瑚树主要采用聚氯乙烯管来进行搭建,树形珊瑚苗圃是南海所团队的一个独特发明。
船行驶了30分钟后,我们到达了亚龙湾西侧的近岸海域,岸边是三亚著名的滨海公路——太阳湾路。我们下潜到大概十米深的位置,与热闹的岸上相比,水下景观让人印象深刻。湛蓝清澈的海水之下隐藏着一片沙地,没有生物,也没有礁石。
我们开始在海底的“种树”工作,根据珊瑚生长的空间测算,每隔四米种植一棵珊瑚树,珊瑚树的树根则是靠一米长的长钉钉在海底。经过俞晓磊博士允许,记者尝试钉钉工作。这些在陆地上看似简单的工作,在海底则需要耗费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体力。锤了二十多下后,记者体力明显下降,便将锤子交还给俞晓磊。受水流和能见度的影响,这里的锤钉工作比在蜈支洲岛移植珊瑚要艰难很多。在锤钉工作进行到一半的时候,记者呼吸变得急促了起来,我们也浮出水面进行调整。
总台央枧记者胡鑫:
刚才上船的时候我真的己经筋疲力尽了,特别是刚才在下面去安装这个珊瑚树的时候,这么长的钉子要完全钉在这个沙地底下,大概是得锤几百下甚至上千下才能锤进去,我在下面大概锤了有个十几二十下就已经没有体力了。
为了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稍作调整,我们再次潜入水下。此时,其他人正在尝试用浮球竖立珊瑚树。浮球的一侧固定在已经种好的珊瑚树顶部,人工按压浮球至五米深的位置,然后释放浮球,瞬间珊瑚树就会被浮球拉起。在海水环境中,利用重力和浮力的对抗来完成这项工作,是一件非常复杂的过程。
竖立起了珊瑚树后,要将每株珊瑚剪成五厘米到十厘米的断枝,挂在渔线上。随着一株株珊瑚断枝固定在渔线上,一棵珊瑚树的种植工作就结束了。透明纤细的珊瑚枝丫在海底随浪摇摆,整个场景看起来非常超现实,但这种方法是基于现实的考量,不断摸索出来的。
总台央枧记者胡鑫:
其实我看这个下面是非常贫瘠的,就像海底沙漠一样,为什么会选择在这个位置来做?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俞晓磊:
因为沙地结构比较单一,适合我们去构建珊瑚的苗圃。另外,沙地承载的生态功能比较少,我们在沙地上开展施工对原本的海洋生态的破坏是比较小的。
树形苗圃是专门为沙质海基所设计的珊瑚种植方式,这种方式可以使珊瑚幼苗不会被沙子覆盖,也不会被长棘海星等天敌吃掉。它与框架式、缆绳式一起组成了南海所珊瑚修复的几种主要方法。
总台央枧记者胡鑫:
那这两天跟着您我们已经看到了三种培育珊瑚的苗圃,那这三种苗圃是会运用到不同的海域吗,有什么讲究?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俞晓磊:
像刚才您看到的这种的话,水下都是一个沙质底质,附近没有一些很大的礁石,无法固定像我们那种框架或者是缆绳式的,所以说我们就采用这种珊瑚树式的。
中国科学家在珊瑚修复领域的研究工作已有30余年。拍摄时,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团队在三亚的东锣岛、凤凰岛、蜈支洲岛等五个海域对珊瑚礁退化进行了修复。相信随着研究保护工作的深入推进,色彩斑斓的美丽珊瑚,会在这片海底花园绽放得更加绚丽夺目。
来源:三亚发布综合整理,央视网
编辑:陈 怡
审核:廖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