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4次头版!《海南日报》高频聚焦三亚

三亚发布
2024-10-23


近日,海南日报推出《牢记嘱托 奋楫争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的足迹看变化》系列报道,多次头版聚焦三亚。其中,4月2日刊发《三亚博后村推动乡村振兴产业从有到优、由点聚链——哎岬湖畔的“变”与“新”》、4月5日刊发《海南加快建设服务全国的“南繁硅谷” 追光逐热,崛起种业振兴高地》、4月7日刊发《崖州湾科技城构建科企深度融合新范式,攻关种业核心技术 向种图强壮大“芯”力量》、4月8日刊发《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加强科技攻关,助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劈波斩浪向深蓝》文章,深度报道了三亚在乡村振兴、种业振兴、海洋科技等产业的发展。详↓↓↓



01三亚博后村推动乡村振兴产业从有到优、由点聚链——
哎岬湖畔的“变”与“新”


▲2024年4月2日《海南日报》头版版面图


4月,三亚市吉阳区博后村春意融融。哎岬湖畔,石碑上“小康不小康, 关键看老乡”两行大字苍遒有力,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村道两旁,民宿、农家乐游客盈门,村民眼里闪烁着喜悦,村庄更显生机勃勃。


2013年4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博后村的亚龙湾兰德玫瑰风情产业园考察,提出了“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一重要论述,极大地鼓舞了当地干部群众。从此,博后村迎来了崭新的春天。


从祖祖辈辈在盐碱地里“讨生活”,到在家门口实现“小康梦”……十余年来,博后村牢记嘱托,因地制宜推动乡村生态旅游、民宿等特色产业从有到优、由点聚链,奋力续写乡村振兴新故事。


▲位于三亚博后村的海南玫瑰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种植基地,花农忙着管护鲜花。(资料图)


一纸“账单”:

道不尽的乡村巨变


“这是博后村的‘幸福账单’,记录着博后老乡2012年到2022年的人均年收入。如今,这张‘幸福账单’又要更新了。”日前,博后村讲解员刘小微向游客们讲述着村庄的故事,“变化”是她解说中的高频词。


“变化”同样是博后黎家饭店负责人苏国进客串“导游”时,屡屡提到的关键词。早些年,博后村村民的日子过得十分清贫。“村里基础设施差,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上学难、看病难,且致富无门,年轻人纷纷离开村庄谋生,只剩下年迈的老人留守。”苏国进说,如今的博后村反倒变成了一块磁石,不仅唤回了外出的游子,还吸引了大批外来投资者和游客。


变化还远不止于此。


“最明显的就是收入上涨,2023年,博后村集体经济收入(含村小组)已达1025万元,成为三亚首个农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千万元的行政村。”刘小微说。


“如今,我家里的旧房子出租做民宿,原来养猪的围墙经过设计师的改造,变成了吸引游客争先打卡的一大‘流量密码’。”博后村村民苏泽强惊喜万分。


这些年,饭店、民宿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推动着产业链的串联和延伸,让博后村也随之“长”出不少新职业:咖啡师、农家乐老板、摆渡车司机、讲解员等。


收入更多元、业态更丰富……博后村十余年来的每一处变化,无疑是“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一重要论述最生动的注解。


一条道路:

拼出来的特色产业


“102房客人已经出门了,要赶紧打扫房间;内蒙古的游客想回购三亚芒果,记得帮忙联系村里的农户……”午后,在博后村一家农家小院里,乡遇拾光精品民宿负责人符嫦城一边为客人办理入住登记,一边安排接下来的工作。


筹集资金回乡开民宿,对于符嫦城一家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很大胆的决定。“民宿去年1月正式营业,彼时村里的民宿已有几十家,是否担心分不到一杯‘羹’?”面对质疑,符嫦城内心却十分坚定。符嫦城认为,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时代背景下,村里发展民宿产业优势显著,自己得抓住这次机遇。


博后村发展产业有优势吗?在全国人大代表,博后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苏少洪看来,“没有,也有。”


“没有”的理由:博后村的土地常年被海水浸渍,盐碱化严重,收成仅够填饱肚子,更别提发展规模种植产业。


“有”的原因:博后村以东不远,就是国家旅游度假区亚龙湾,如果顺势发展贴合村庄实际的产业,村庄旧貌定能换新颜!


在“有”和“没有”的矛盾中,博后村开启了乡村振兴的探索之旅。


引进外来投资者,海南玫瑰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原亚龙湾兰德玫瑰风情产业园)租用博后村、六盘村2000多亩盐碱地种植热带玫瑰,并通过延长产业链,以产业升级带动老乡就业增收。


借助三亚市委、市政府将博后村就地改造为5A级美丽乡村的契机,博后村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民宿等特色产业,并带动了相关配套产业的蓬勃发展。“全村现有精品特色民宿62家,客房总数近2000间。”苏少洪说。


夜幕降临,博后村人气依旧不减。在“博后村夜市”,热带水果、黎族风味小吃、特色工艺品等被摆上货架,点亮了村民的就业创业梦。


“作为村里第一家开张的烧烤店,我们店从最初的两名员工发展到如今的20多名。”九万烧烤店负责人符泉一边忙活着,一边介绍,店里高峰期能摆50桌,一天的营业额最多突破3万元。


村庄优势找准了,产业发展的路子走对了。2023年,博后村接待游客100万人次,其中,乡村民宿接待游客量84万人次,全村营业收入达1.7亿元。


一个目标:

鼓起来的老乡腰包


从落后到振兴,博后村老乡勇于尝试。为了帮助村民开阔眼界、打开思路,三亚市、吉阳区多次组织学习交流会。渐渐地,村民们有了自己的想法,不断探索“发展什么、如何增收”。


“今年春节期间,民宿的预订率已经达到了90%。”4年前,来自新疆的刘斯惟在博后村开起了伊瑟拉民宿。连续参加了几次村里组织的交流会,对民宿如何进行全面升级、提升入住体验和服务质量,刘斯惟有了更新的想法。


“生活越来越好,大家拼一把的动力更足了。”43岁的博后村村民苏海平和妻子主动学技术,在“博后村夜市”开起了小吃店,“白天打工、晚上出摊的生活很累,但这样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苏海平笑着说。


这种喜悦,也能在返乡创业大学生蓝碧水脸上找到。几年前,蓝碧水大学毕业后回村与合伙人开起了梦想中的杂货铺,没想到当年的收入就超出了她的预期。后来,蓝碧水和朋友又自费学习制作咖啡饮品、调酒,去年12月,在杂货铺的基础上,开了间饮品店。她说,在家门口就能圆梦心中的“诗和远方”。


博后村的发展,同样不满足于当前的“幸福账单”。博后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胡魁介绍,该村还积极推动业态融合,设立海南省委党校现场教学点,发展培训产业,助推乡村旅游发展;成立三亚首家村集体经济平台公司——三亚市博后投资有限公司,通过整合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等途径,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村里还开设了“博后共富学堂”,大力培养发展高素质农业人才并建立成长跟踪服务长效机制,拓宽乡村振兴路径。


随着小村庄与外界的沟通愈加频繁,博后村有了更多活力。用奋斗创造幸福生活,也成为博后老乡质朴而坚定的想法。


“如今,村民的腰包更鼓、心更齐了,村里要办什么事,如开展人居环境卫生整治等,大家都是一呼百应。”苏少洪说,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向着一个目标共同努力。


春风正劲,奋进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博后村的老乡们干劲十足,满怀希望。

▲上下滑动查看


02海南加快建设服务全国的“南繁硅谷”
追光逐热,崛起种业振兴高地


▲2024年4月5日《海南日报》头版版面图


春暖天涯,种业盛会如约而至——2024中国种子(南繁硅谷)大会日前在三亚举办,院士专家、企业和科研机构人员等齐聚一堂,共话“中国种业振兴 南繁硅谷崛起”。


良种一粒重千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种业问题。发展种业是海南省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服务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的政治责任,也是构建海南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种业、深海、航天“三个未来产业”的重要领域之一。


2018年4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考察时强调,海南热带农业资源十分丰富、十分宝贵。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是国家宝贵的农业科研平台,一定要建成集科研、生产、销售、科技交流、成果转化为一体的服务全国的“南繁硅谷”。


6年来,海南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坚定不移推进南繁种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南繁基地和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积极服务打赢种业翻身仗的国家战略。目前,每年有来自全国的900多家“育、繁、推”相关种业企事业单位超9000名科技人员来海南从事南繁工作。


▲三亚一处南繁基地内,河南省鹤壁市农业科学院玉米育种专家程相文(右)和同事查看授粉期玉米材料的生长情况。(资料图)


“种子选手”持续上新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三亚南繁基地试验大棚,一个个玲珑小巧的西瓜悬挂在藤蔓上。该所研究员徐志红穿梭其间,麻利地剪下几个西瓜,切开深绿色的果皮后,露出黄红双色瓤。


“因纵切剖面像一道彩虹,被大家形象地称为‘彩虹西瓜’。其实,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学名,叫作‘美颜’,现在已从南繁试验田走向全国百姓的餐桌。”徐志红说。


每年10月来海南种植,第二年3月收集材料回河南,5月又去新疆种植,9月收获后又准备来海南……过去近20年间,徐志红利用海南这个“天然大温室”,选育出“美颜”“满月”“玉琢”“朝霞”等几十个西瓜品种。


在海南,优越的光热条件加速了种子的繁殖,可使一个品种的育种周期缩短三分之一甚至一半。多年来,大批农业科研工作者涌入海南,进行农作物的加代、繁育、制种。数据显示,新中国成立以来育成的农作物新品种中,超过70%曾经南繁孕育。


从青年干到壮年,来自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的樊绍翥十余年间在哈尔滨、海南两地跑,辛勤培育出“哈农杂茄一号”“哈农杂茄二号”“哈农杂茄三号”等茄子新品种,深受种植户喜爱,成为带动农户增收致富的明星茄种;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的李海真南瓜育种团队,基于“南繁北育”的模式,在海南用10多年时间培育出“中型贝贝”等南瓜品种,丰富了我国南瓜产品种类,让高端南瓜走进寻常百姓家;


南京农业大学三亚研究院菊花团队“泡”在试验田里,观察花期、花型、花色和生长发育等表型的适应情况,然后对菊花品种进行耐热性评价和筛选,挖掘耐热性优异的菊花品种进行推广种植及相关的科学研究;


……


育种家们年复一年辛勤奔波、扎根热土,选育出的一粒粒良种,已由过去的粮食作物育种为主,向棉麻、油料、薯类、水果、蔬菜、花卉、药材等多领域拓展,增添着我们端牢中国饭碗的信心和底气。


种业链条加快形成


三亚市崖州区崖城村是一座曾专注种植豆角、茄子、青瓜“老三样”的村庄,近两年却种起了彩虹西瓜。原来,该村牵手崖州琼崖农业公司和三亚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由村集体和公司出地、出设施、出人力,中国农业科学院出种子和技术,三方发挥各自优势,合力种植“美颜”“满月”“玉琢”等西瓜新品种。


对徐志红来说,令她最高兴的事莫过于看到自己选育出的西瓜新品种种在了海南的农田里。“一个新品种,只有推广种植,才能产生实实在在的社会效益。”徐志红说,除了崖城村,这些西瓜新品种还在三亚长山村、梅山村、那受村等地试种,经济效益良好。


近年来,在贴近市场需求,选育出一大批农作物新品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海南积极探索改变长期形成的“两头在外,中间在琼”的传统南繁模式,推动南繁科研成果就地转化。


三亚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柯用春介绍,三亚立足资源禀赋,把握海南自贸港建设机遇,在“首引、首育、首种、首推”四个方面下功夫,加快实现南繁科研成果本地转化,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增产增收。


放眼全省,海南积极推进南繁科研育种由季节性加代繁育向常年种子研发、由单纯育制种向种业全产业链、由分散科研向集群协同、由南繁事业向南繁事业与产业并举转变,国家“南繁硅谷”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让更多的百姓打上“南繁工”、吃上“南繁饭”。


平台建设不断完善


3月17日,在2024中国种子(南繁硅谷)大会上,智慧南繁CRO综合服务平台启用。该平台将联通三亚、乐东、陵水三地的南繁服务资源并在线上集中展示,实现南繁服务信息资源集聚化、平台化、统一化。


伴随海南在全国首创的南繁种业CRO产业的推行、完善,破解了南繁科研人员不来海南,就没办法保障南繁育种持续性的难题。“以前,南繁科研人员每年定期来海南南繁,从找地到育种都要亲力亲为,投入的成本比较大。但在CRO模式下,科研人员可直接从公开种质资源库中选择材料,将育种工作全部委托给当地机构,不仅可缩短育种时间,投入也相对少些。”海南大学三亚南繁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杨小锋说。


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海南正依托政策、制度集成创新等优势,将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打造成为服务全国的用地稳定、运行顺畅、监管有力、服务高效的科研育种平台,为加快建设“南繁硅谷”打下扎实基础。


如今,海南已划定26.8万亩南繁科研育种保护区,建设南繁科技城及专家住宿、科研、生活等设施配套服务区,建成新品种测试实验室、种子质量认证实验室、植物检疫技术研发实验室等一批南繁公共实验服务平台,“南繁硅谷”雏形已显。


就在不久前,《国家南繁硅谷建设规划(2023—2030年)》印发。根据规划,南繁硅谷建设分为两阶段目标。到2025年,国家南繁硅谷产业带动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资源、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集聚态势初步形成,配套政策和制度体系建立健全,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逐步完善,营商环境大幅优化,科技攻关成果显现,国家级种业创新基地初步建成。到2030年全面建成集科研、生产、销售、科技交流、成果转化于一体的服务全国的南繁硅谷。


追光逐热、共育良种,相信经过各方的努力,南繁硅谷将如期实现建成国家级种业创新基地、种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种业科技国际合作大平台和种业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的宏伟目标。

▲上下滑动查看


03崖州湾科技城构建科企深度融合新范式,攻关种业核心技术
向种图强壮大“芯”力量


▲2024年4月7日《海南日报》头版版面图


一粒小小的种子能量有多大?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或许能找到答案——


近日,由海南省种业实验室培育的一批田菁种子从三亚市崖州湾科技城出发,跨越数千公里,到达内蒙古自治区,播撒在盐碱地里,将有效增强土壤肥力,还能帮助解决当地的牧草紧缺问题。


2022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三亚市崖州湾科技城考察调研时指出,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要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集中攻关,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近年来,海南牢记嘱托,以种子创新和种业发展为导向,持续通过“揭榜挂帅”、开展联合攻关等方式,突破种子创新“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保障国家种子安全,助力种业振兴,向种图强壮大种业“芯”力量,让“中国饭碗”装得更满、端得更牢、成色更足。


▲近日,位于三亚市崖州湾科技城的海南省种业实验室内,科研人员进行热带作物育种相关工作。


一项科技攻关:

全国10余个省区市受益


4月2日,海南省种业实验室内,嫩绿的田菁种苗“躺”在整齐排列的培苗皿中,身穿白大褂的海南大学海南专项博士研究生刘成立正聚精会神地观察田菁种苗的变化,将数据及时记录在册。


“这是新培育出的一批种苗,需要观察它们的性状变化,看哪一株更符合下一步的实验所需。”刘成立说,他们正在抓紧进行实验,培育出耐盐碱特性更优良的田菁品种。


海南省种业实验室合作交流部负责人夏勉介绍,田菁是一种海南本土常见的豆科野草,常作为绿肥使用,耐盐碱性强,生长速率快,“我们发现初花期的田菁在粗蛋白含量等指标上,能够达到苜蓿的水平,可以作为牧草来种植。”


有了目标,海南省种业实验室“靶向发力”,从各地搜集了400多种种质资源,建成全国最大最全的田菁种质资源圃,并和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开展联合攻关,研发田菁和牧草品质改良技术,在昌江等地试种。


夏勉表示,目前,该技术已经从海南出发,推广到了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内蒙古等十余个省区市,用于盐碱地改造,取得了良好成效,获得当地政府和群众的一致肯定。


“比如在西安,我们利用夏季闲置地种植田菁,既肥了土地,又可以作为牧草销售,实现了增肥又增收。”夏勉举例道,今年年初,他们的科研理论成果还发布在了《中国科学》等行业前沿期刊上,在种业领域引起了一定的关注。


当前,我国牧草供不应求,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从大食物观出发,田菁新品种的培育能够有效缓解牧草紧缺的难题。“我们还在继续攻关,主要聚焦改善田菁种子的裂荚等问题。”夏勉表示,希望在海南能够尽快实现田菁新品种的培育,和种业企业建立合作,通过市场化推向全国各地,特别是牧草需求量大的北方,实现“南菁北种”。


田菁培育,只是我省加大种业技术攻关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在科研力量的加持下,海南南繁科研成果逐渐涌现,通过育种联合攻关,筛选出隆望两优889、吉丰优1002等6个海南好米重点推广品种,培育出屯昌猪、文昌鸡等新品种(配套系),选育出早熟荔枝、“双色1号”火龙果、“黄金1号”百香果等新品种,金鲳晨海1号、金虎斑等2个水产新品种通过农业农村部审定,为我国种业振兴持续输入镌刻海南特色的新动能。


一项制度创新:

20余个科研项目激活


在海南省种业实验室,一个个“订制”的玻璃罐内,一群双斑萤甲虫趴在玉米须上悠闲进食。“想要杀虫要先从‘养虫’开始。”一旁的科研人员正在认真观察双斑萤甲虫的生长情况,了解其生活习性。


近几年,随着环境的变化和发展,我国华北、东北等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双斑萤叶甲问题,导致玉米减产。对此,海南省种业实验室与中种集团启动了“玉米抗双斑萤叶甲性状开发及应用项目”,取得了一定进展。


“在以往的科研工作中,一部分课题是科学家所感兴趣的,但可能跟产业没有关系。同时,种业企业知道市场面临的问题,但可能苦于没有足够的科研力量。而在‘揭榜挂帅’机制下,双方亲密‘牵手’,题目由企业提出,科学家来作答。”夏勉表示,由企业主导科研方向有利于科研与产业紧密结合,产业化效率将得到提高。“玉米抗双斑萤叶甲性状开发及应用项目”能这么快启动并取得进展,就得益于“揭榜挂帅”制度的创新。


2022年,海南省种业实验室参与推行企业联合“揭榜挂帅”机制,打造“企业出题-院所出智-成果共享-利益反馈”的研发创新闭环,构建新型企科合作模式,为种业成果转化打造新范式。“玉米抗双斑萤叶甲性状开发及应用项目”是首批20个“揭榜挂帅”项目之一。


放眼全球,我国种业发展迅速,科研理论成果层出,但科研成果产业转化率还相对较低,和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所以在项目选择上,我们着力破除科研、产业‘两张皮’的问题,主要聚焦贴近市场,切中当前产业发展痛点的科研项目。”夏勉说。


“萤叶甲虫危害是我国玉米市场最近出现的新问题,此前还没有科研人员进行系统研究。如今经过一年多的研究,我们构建了萤叶甲成虫和幼虫的室内生测体系,并成功提取了两种蛋白,具有较好的杀虫效果。”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玉米抗双斑萤叶甲性状开发及应用项目”科研团队带头人张杰表示,下一步,他们将把提取的蛋白植入中种集团提供的玉米亲本中,观察试验效果,争取早日培育出新的品种,推向市场进行产业化。


种业作为海南重点发展的未来产业,它的发展不仅包括从“0”到“1”的创新过程,还包括从“1”到“N”的产业化过程,资金支持是推动产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的重要保障。


在“揭榜挂帅”制度的加持下,科研经费不足导致科研项目进展缓慢甚至停滞的后顾之忧也得到了有效解决。据介绍,海南省种业实验室会按实际情况给予项目充足的经费保障,同时也设立了“动态调整”机制,每年会对项目进行集中考核,以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前景作为重要指标,鼓励大家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科研做在生产实践中。


海南省种业实验室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继续完善“揭榜挂帅”机制,寻求创新资源的最优组合,激活科技创新源泉,加大科技协作攻关力度,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创新攻关等方面形成更大合力,推动种业科技自立自强。


三个平台搭建:

2800余家种业创新企业集聚


走进海南省种业实验室一楼的大型仪器公共服务中心,各类设备满负荷运转,来自多所科研机构的工作人员正忙着对实验材料进行分析比对。


近年来,海南省种业实验室与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等多方协同发力,升级打造了基因多组学测序联合中心、大型仪器公共服务中心、植物遗传转化和基因编辑服务中心三大公共开放科研平台,提升配套服务保障能力,锻造种业高质量发展强劲引擎。


“这几年实验室实验设备不断健全,很多设备在国际上都是领先的,使用也非常便捷。”基因多组学测序联合中心工作人员李燕表示,她正在使用的T20测序仪就是国际上公认最先进的测序仪器之一。


科研平台还在不断“上新”。夏勉介绍,海南省种业实验室正在筹建高通量、大规模的基因分型联合中心,预计年内对外开放,届时实验室的科研服务保障能力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良好的服务能力,加上独特的气候优势和政策优势,吸引了不少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抢滩”入驻三亚崖州湾科技城,育种创新主体加速聚集,种业产业链不断延伸。


据统计,目前,集聚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的种业创新企业有2800家,涉南繁种业经营主体收入总额突破100亿元。“南繁硅谷”汇聚创新资源,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种业创新发展格局正在加速构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农业科研工作者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拿出十年磨一剑的劲头,勇攀农业科技高峰。


海南省种业实验室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今后工作中,一定牢记嘱托,为海南不断“向种图强”、中国种源自主可控、种业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他们计划增加水产种业方向的人才引进,抢占水产种业新赛道,推动种业这一未来产业发展尽快破局。


与此同时,我省也在加大支持保障力度,进一步改善科创平台的硬件条件,积极争取多渠道资金支持,吸引更多高端人才,着力探索种业产业链和科技创新链衔接,支持推动创新联合体的组建,支撑科创平台产业化发展。


如今,在崖州湾科技城,迎着和煦的暖风,一粒粒新品种的种子正破土而出,茁壮成长。来自全国各地的南繁科研人员正追逐着北纬18度的光和热,在这里开启种业振兴新征程!

▲上下滑动查看


04

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加强科技攻关,

助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


劈波斩浪向深蓝


▲2024年4月8日《海南日报》头版版面图


“成功!安装就位!”


近日,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二号”平台海上安装就位,刷新了作业水深、高度、重量等多项亚洲纪录,对于提高能源自给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这座重量超5万吨的钢铁巨物能够成功入海,背后离不开“海南力量”——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最新海洋科技的助推。


2022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了解海洋观测设备与信息服务系统研发应用情况,连线“深海一号”作业平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要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把装备制造牢牢抓在自己手里,努力用我们自己的装备开发油气资源,提高能源自给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嘱托声声入耳,壮志铭刻于心。近年来,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牢记嘱托,充分利用海南的“深度”优势,聚焦“深海”和“南繁(水产)”等领域,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智慧海洋”建设,做好“向海图强”大文章,服务海洋强国战略。


▲近日,位于三亚市崖州湾科技城的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科研人员对设备进行维护。


攻坚克难

一批重大深海技术和平台投用


随着实时通讯潜标、水下滑翔机等设备投入海中、同步启动运作,一张“监测网”在海底铺展开来,海洋的流速、温度等信息被一一详细记录,蓝色海洋从此变幻“有测”。


“这是海洋立体观测技术。”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教授周春介绍,2022年,他们依托该技术初步建立了海洋大数据中心,服务保障国家重大战略,“海洋大数据中心可以提供长期稳定的海洋观测数据、测试环境及应用场景,促进海洋数据的研究和业务化应用。”


“海基二号”平台的海上安装就得益于海洋大数据中心的建立。“海基二号”平台所处区域暗流涌动,如果在焊接等安装过程中遭遇内波,会造成极大安全隐患和重大经济损失。海洋大数据中心可以提供精细化的内波预报信息保障,对施工期间海洋内波进行精准预测,锁定最佳安装气候窗口。


当前,该院牵头启动了数据更全面、功能更强大的海洋大数据中心(一期)项目建设,融合崖州湾科技城其他入驻科研机构对海洋的观测数据,通过共建、共享、共赢的模式,把海基、天基、岸基等不同类型的观测数据交叉融合,优势互补,针对各行各业的需求,定制化开展数据产品研发工作,支撑我国海洋强国和海南自贸港建设。


一项项新技术取得突破,一个个新平台也陆续启用。


去年10月,中国海洋大学参与共建的崖州湾科技城深海科技创新公共平台试运行。今年1月,该院正式入驻平台的8号楼和9号楼,建筑面积达2.8万余平方米,目前2089台(套)设备已完成采购。


该新平台的启用,能为海洋科研带来什么便利?周春介绍,每次出海科考都需要进行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以前由于没有大型平台可用,无法就地进行大规模的联合调试和维修等准备工作,有时甚至需要去青岛等地把设备调试好后,再运来海南投入使用。


“如今,我们拥有了更大的科研空间载体,更多、更先进的配套辅助设备,大大提升了科研效率,将有力地促进海洋大数据中心(一期)的加速建成。”周春说。


俯瞰深海科技创新公共平台,周围簇拥多座单体实验建筑。该平台方圆5公里内,浙江大学(海南)先进技术与产业创新平台、三亚南山港公共科考码头、深海装备加工与装配中心等深海科研平台历经数年建设,已形成一定的建设规模。


“大型平台和先进装备的使用,叠加海南自贸港一系列优惠政策,使得我们以后开展科研工作更加方便,迈向深海的步伐也将更快、更坚定。”周春感慨道。


产学研融合

多个热带水产新品种面世


打开机器、点亮灯光、旋转按钮,将镜头对准培养皿中的东星斑种苗。在荧光体视显微镜下,鱼儿身上的特性一览无遗。


“你看,鱼儿红色的肌肤上聚集着不少黑色的点,那是黑色素,说明这个时期它正在进行体色的转变。”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副教授叶质挑选了一批新的东星斑种苗,观察东星斑体色变化的规律,以培育出更优良的新品种。


海南受权管辖海洋面积全国最大,而且全国绝大部分深海都在海南,发展深海科技和海洋产业优势明显。该院因地制宜,优选具有热带特色、经济价值较高的“两鱼一虾”(金鲳鱼、东星斑和南美白对虾)作为水产南繁的主要研究对象,勇闯深海水产这片新蓝海,打造种源自主可控的水产“中国芯”。


过去,石斑鱼的养殖一直都在深海渔排里,需要两到三年才能长成,受温度、病虫害等多种因素影响,成活率始终不高,养殖成本也不低。如果能将石斑鱼从深海转移到室内养殖,养殖企业将大大减少养殖成本并拉升经济效益。经过3年多不断实验和集中攻关,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已经实现了东星斑的室内全人工繁育。


“我们也在进行东星斑新品种的培育工作。”叶质介绍,该院先后开发了东星斑亲缘关系分子溯源等多项全新的分子育种技术,搭建起全基因组选育技术平台,培育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中。


“我们通过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迅速收集了来自全球各地的种质资源,建立起了‘两鱼一虾’的核心育种群体,并与海南晨海水产、壬海水产等企业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实现产学研有机结合。”叶质表示,他们已培育出国家审定的首个金鲳鱼新品种“晨海1号”,选育出第一代速生高抗南美白对虾新品系,服务养殖企业(户)百余家,产生直接经济效益2亿余元。


据介绍,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组建攻关团队,同步开展了远海岛礁海域海洋牧场鱼类相关养殖技术研究,推进深海网箱装备研发和产业化应用。目前,“热带网箱养殖鱼类表型智慧测定平台构建及示范”已获批立项。


目前,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已聚集海洋产业类企业上千家,不断向海洋要空间、要资源、要效益。“海南热带气候适合海水鱼繁育,一年11个月皆可生产;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也是海水鱼繁育的天然宝地。”已入驻崖州湾科技城多年的晨海水产董事长蔡春有对未来充满信心,“相信能够在这片新蓝海中闯出一片新天地。”


引育并举

一批海洋科技人才集聚


“原来海洋科考要使用这么多的先进设备,每个环节都如此重要。”登上“东方红3”船,从南山港出发,参与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研究生沉浸式科研训练与实践活动的海南专项研究生江源十分感慨,这是他第一次有机会近距离地“接触”深海,了解海洋科考。


为更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2020年以来,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部署资源与环境等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急需的8个优势学科专业,加大力度培养一批年轻的海洋科技人才,累计招收海南专项研究生1600余名。


“我们强化与国家战略、海南产业需求高度契合的15个导师团队建设,积极开展‘研究院-知名企业’联合培养计划,激发产学研协同效能,致力成为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的先行示范和推动深海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的排头兵。”该院相关负责人说。


教学科研用海项目(700亩海域、4万平方公里空域、岸基配套实验室)开工建设;“深远海立体观测海上试验平台”预计今年夏天投入使用……多平台协同推进,如今,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着力构建的国内顶尖、“海-陆-空”多学科交叉的科教产教实训平台逐步成型,进一步深化产学研用融通创新,厚植人才集聚发展优势。


该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聚焦海洋科技自立自强,大力推进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培养一流海洋高层次人才,突破一批海洋科技“卡脖子”技术。


当前,崖州湾科技城也在用足用好“海南专项”支持政策,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同时加大力度引进高水平科研团队,加强成果转化应用,深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探索打造崖州湾科教融汇示范区,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强大支撑。


2024海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海洋生产总值突破3100亿元,用10年时间再造一个“海上海南”,加快迈向海洋强省。


未来,一艘艘科考船将不断从三亚出发,劈波斩浪、勇往直前,驶向浩瀚无垠的深海,让“海上海南”的愿景逐渐变为实景。

▲上下滑动查看





领导接访!(附预约表)

数次故意别车!三亚警方:行拘!

如果海南有“省菜”,那一定是______

来源:海南日报

编辑:王   婧

审核:廖宝玉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三亚发布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