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3号线二、三期全线贯通的背后,原来有这么多“秘密”!

长风周到 2019-09-19

关注13号线进展的长风居民注意啦!

近日,在建13号线华鹏路站至东明路站区间内,施工人员全神贯注地操作着一台明黄色的焊轨机,伴着轰鸣与四溅的火花,两段列车钢轨接头被顺利焊接在一起,施工人员用打磨机将最后一个焊缝打磨平整,整段钢轨也被牢牢铆固。

这标志着

13号线二、三期全线轨道正式贯通,

为之后列车上线调试奠定了基础。


多座铺轨基地同步推进

13号线二、三期轨道工程总长36.8公里,自2017年10月全面施工以来,面对工期任务紧、交叉施工多、工序转换多变等诸多困难,建设团队对施工组织进行了全面优化,在原有陈春路站、华鹏站、华夏路三个铺轨基地的基础上,增设了学林路、长清路、张江路铺轨基地,并增开了16个散铺作业面和3个焊轨作业面。在保证铺轨安全质量的同时,加大了机械设备和人力的投入,最高峰作业人员达到1100人,大型机械设备投入100余台(套),施工方法上采用散铺、机铺相结合,大幅提高了铺轨速度。铺轨重器投用显威,多项新技术新装备提高施工效率。


四项新技术提高施工效率

昨天上午,在建13号线华鹏路站至东明路站区间内,施工人员全神贯注地操作着一台明黄色的焊轨机,伴着轰鸣与四溅的火花,两段列车钢轨接头被顺利焊接在一起,施工人员用打磨机将最后一个焊缝打磨平整,整段钢轨也被牢牢铆固。


01

全国首用新型“轮胎式”铺轨机

为提高施工效率,建设团队研发了一种新型的“轮胎式”铺轨机在13号线的铺轨工程中投入使用,这也是该项技术的全国首用。该铺轨机四组轮胎能够如“变形金刚”一般进行多角度折叠,从而实现在平地和隧道管壁上自如穿行,经测算,传统铺轨机每天完成33.9米(含基底施工),而轮胎式铺轨机每天完成50米(含基底施工),效率提高了47.5%。


02

预制板式道床

此次13号线轨道施工还在部分区段采用了国内先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预制板式道床,不仅施工进度比传统方式提高了一倍,而且轨道铺设完后线路更加美观,还可有效降低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振动及噪声影响。

焊接完的轨道

工作人员检查移动闪光焊轨机


03

“云视频监控”系统

建设团队开发了先进的“云视频监控”系统,弥补在建隧道内无法通信的弱点,利用无线设备,实现即时通信、实时监控、车辆定位、人员跟踪等管理手段,并利用手机APP及时传输到各个工作面管理者手中,确保多点多面的施工不重叠、不冲突,有序推进、合理分配。


04

国内高速铁路CPⅢ测量技术

施工单位还引进了国内高速铁路CPⅢ测量技术,结合地铁施工因素,形成一套针对地铁的轨道精密工程测量技术体系,铺轨施工控制精度大大提高,减振、降噪的同时,轮轨磨耗减小,轨道更加平顺,不仅乘客乘坐的舒适度提高,而且还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

13

号线介绍

13号线二期(长清路-华夏中路)全长约10公里,全线设长清路站、成山路站、东明路站、华鹏路站、下南路站、北蔡站、陈春路站、莲溪路站、华夏中路站9座车站。


13号线三期全长约5公里,全线设中科路站、学林路站、张江路站3座车站。

轨道交通13号线是上海轨道交通网络中重要的骨干线路之一,作为西北—东南走向的直径线,它穿越了上海城市核心城区,强化了城市中心区域向外围的交通辐射功能。

 

13号线工程分三期进行建设:

  • 一期工程为金运路站~南京西路站,线路全长16.468km,设14座地下站。北翟路停车场,控制中心与11号线共享。

  • 二期工程为南京西路站~华夏中路站,线路长度17.108km,设14座地下站。设与7号线间的联络线、川杨河停车场一座及入场线一条。

  • 三期工程为华夏中路站~张江路站,线路长度5.254km,设3座地下站,设川杨河停车场出场线一条。


❤ 往期精彩内容 ❤

☟☟☟

华联商厦升级改造,盛装开业

我身边的“三毛”会武术

公交卡还可以用来停车、加油?

6月起,一批新规&好消息来啦!


整理|李伟丽

整理来源|上海发布、上海工地、上海全接触

编辑|黄吉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