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8年11月8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老 师 强 奸 了 我”

2016-08-01 颜酱 颜辞

【一千双眼睛就能看到一千个世界】



文丨颜辞

图丨Saiman Chow


   ●   ●



如果你看到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在一封指控信里写道:“老师捏了我还没有发育的乳房,他把我带到树林里,脱掉了我的裤子,前后奸污了我十几次。”

 

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愤怒至极、大骂人渣败类、希望法律能把这样的人判以死刑,对吧?每当爆出恶劣的性侵案件时,我和大家的感觉是一样的,义愤填膺,恨不得把那些施暴的死变态千刀万剐。

 

这个世界会有很多恶人很多恶意很多恶行,面对这些恶,每一个善良的人都不会冷漠,哪怕用唾沫星子也想要把这些坏蛋通通淹死。

 

我想,这大概就是你看到这篇文章标题并决定点进来阅读所持有的态度吧。


    ●   ●



开篇那封指控信,出现在海南省文昌市一个偏僻的乡村学校里,一共有3名女学生,指控了自己的老师用各种卑劣的手段对她们实施了性侵。

 

女学生的指控信里对被性侵的细节描写得很详尽,你哪怕只看到其中一小段都会对这名老师恨得咬牙切齿,你会突然想到《熔炉》、《素媛》这样的电影,你会殷切希望这名男老师受到非常严厉的惩罚,并且诅咒他终生都处在其他人的鄙视和不齿的对待中。

 

这名被指控奸污女学生的老师,最后被当时所在的学校开除,并被教育部永久除名,那些证词被收在了他的档案里,尽管最后没有被判刑,但“强奸犯”三个字牢牢地钉在了他的耻辱柱上。我们可以竭尽所能地脑补,当一个人人敬仰的好老师摇身一变成了人人喊打的“强奸犯”,他会遇到些什么?也许很多人会想,他遇到什么都是活该,谁让他做一个流氓。

 

的确,这名“强奸犯”从此过得非常潦倒。他找不到任何工作,没有单位愿意接受有这样档案的人;受尽乡邻的各种白眼;他的两个儿子在学校备受歧视连小学都没勇气读完就返家务农了。

 

这个“强奸犯”的名字叫符福生,他一直坚称自己没有做过欺负女学生的事。从发生“强奸事件”到今天,已经过去了四十多年,这么多年来,符福生饱受各种歧视各种屈辱,他三番五次上访希望能够予以平反,可迫于各种经济原因屡次向市政法委妥协。现如今,符福生已是一个83岁的老人,他说:“活着比死艰难多了,上千次午夜梦回,想到经历的这一切,我的眼泪还是止不住地往下流,不知道我能不能清清白白地从这个世界离开。”

 

2007年,曾经指认符福生强奸的三名女学生纷纷为他翻供,她们称当年为了升学受人指使,更没意识到强奸这项罪名会给符福生造成这么大的伤害。她们觉得很对不起符老师,愿意配合司法机关重新调查此案。

 

符福生特别善良,面对毁了他后半生的人,他说:“我很感谢她们能说实话,我也不怪她们,那个时候她们还小。”

 

事情发展至今,符福生依然未能在法律上昭雪,但绝大多数的人已相信符福生的申诉,并对他的遭遇感到心酸和同情。可这有什么用呢?曾经撒谎的三个女学生可以忏悔,曾经给过符福生白眼的村民可以道歉,但四十多年备受歧视的黑暗岁月当事人永远不会忘记,莫须有伤害的痕迹也永远不会抹去。



如果你问如何能尽快毁掉一个人?

我想不到让孩子说一些谎言更容易的办法了。

 

1993年,12岁的男童公开控告迈克杰克逊对其实施性侵犯,警方、媒体对此案件进行大肆渲染,虽然迈克杰克逊一直否认,警方也没有调查到任何能表明杰克逊“娈童”的证据,但外界的舆论已经让他形象严重受损,事业也陷入低谷。

 

2003年,又有一名男童状告迈克杰克逊对他进行“猥亵”,次年杰克逊被控以猥亵儿童罪等10项罪名,经过长达一年多的调查取证,至2005年6月,迈克杰克逊才被裁定为“无罪”。随后他搬离了美国,从此以后再也没有进入过梦幻庄园生活。

 

迈克尔·杰克逊在最后一次媒体亮相中说:“我已经厌倦了被人操纵的感觉。他们叫我畸形人,同性恋者,性骚扰小孩的怪胎!他们说我漂白了自己的皮肤,做一切可做的来诋毁我,这些都是阴谋!当我站在镜前时看着自己,我知道,我是个黑人!” 

 

2009年迈克尔·杰克逊故去,当年娈童案的主人公在他的博客中发表声明,得知迈克尔·杰克逊死讯后再也无法继续当年的谎言,他在此向迈克尔·杰克逊道歉,当初是父亲为了摆脱贫困的生活才制造的这个骗局。迈克尔·杰克逊猥亵儿童的案件才真相大白。

 

可是即使真相大白,即使距离迈克尔·杰克逊去世已7年多了,网络上依然有大量恶意揣测他人品的言论。所以你永远都不要低估一个谎言潜在的杀伤力,尤其是它可以正中社会关注的靶心的时候。



    ●   ●



丹麦有一部电影《狩猎》,改编自一个真实的案例。这个电影讲述了因为一个4岁女童的懵懂幻想和呓语,把一个善良的普通男人几乎逼向了绝路的故事。

 

电影中男主角卢卡斯,被控猥亵了自己最好朋友的女儿,无处辩解,几乎被所有人孤立排斥,甚至恐吓殴打。虽然最后女孩的父亲选择相信老友,并主动向他忏悔道歉,小镇上的人也同他重归于好。但这有什么用呢?被正义之士杀害的狗无法起死回生,伤痕也已在所有人心底埋下,永远无法消失。即使真相大白,也还是有人怀疑,于是片尾不知道是谁,在树林里向卢卡斯开了一枪。

 

符福生、MJ、《狩猎》里的卢卡斯等都是谎言之下的受害者,他们中有因为恶意制造谎言而受害的,也有因为无恶意懵懂的谎言而受害的,可无论是哪一种,他们的一生都毁了。





村上春树曾在2009年被授予耶路撒冷文学奖时发表了名噪一时的获奖感言,里面有一句被广泛引用的句子:“若要在坚硬的高墙与击石的鸡蛋之间作选择,我会永远选择站在鸡蛋那一边。”


人性天然对弱者表示同情,这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但一旦道德先行,情感凌驾理性,往往会产生悲剧。

 

和村上一样闪耀着道德光泽和勇气的人很多,所以这句话极具有煽动性,也最易打动贫乏而焦渴的人心。如果你我曾为这样的观点喝彩过,我想也许需要昼警夕惕这样先入为主倾向于弱者的道德观了。

 

1、         弱势群体哪怕是天真的孩童,未必一定就是受害者

 

当涉及人类良知、正义亦或是犯罪(正常意义下的犯罪,而非硬定义出的犯罪类型)行为时,强不等于错,弱不等于对,这些时刻,强弱不再是判断事情的关键,价值观和真相才是。

 

2、         表达个人情绪永远要排在事实真相之后,尤其是新闻媒体

 

民众的情绪很多时候都是基于媒体的报道而来,在未有充分证据证明有罪之前,媒体如为了点击率吸睛度而大肆渲染主观情绪,无异于伤人的大棒大刀。而民众是否也应让愤怒的情绪走得慢一点,把关注重心放在他是不是真如指控的那样干了坏事。

 

3、         道德并不必然通往正义

 

从异教徒到同性恋,从布鲁诺到图灵,群体性的排斥和异化从来没有一刻停止过,更有甚者,以道德之名、正义之名,肆意宣泄情绪,滥用私刑,这些带着蒙昧和戾气的“正义”,你欢迎吗?


    ●   ●



最后我想特别提一下《狩猎》这部电影片尾的那一枪,很多人在猜那一枪到底是谁开的,其实是谁并不重要,导演只是想告诉你,有些影响是不可逆的。


因此,任何我们需要下定论做批判的人和事,请务必慎之又慎,不止是普通大众,需要担负这个责任的是更有话语权的新闻媒体机构以及更有权利的规则制定者,都应以为戒。




PS:我今天这算标题党了吧,科科~


【近期索引,均可点击题目自动跳转】

最强大的力量,莫过于有底气的温柔

多说几句,抵制×货算不算爱国?

网民都是“愚蠢”的,我们都是“理智”的

你的努力只是借口而已!


颜 辞

每个世界都有他存在的意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