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信心满、底气足、条件优 中国金融业开放的大门将越开越大

徐贝贝 金融时报
2024-09-16

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是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内在要求和鲜明特征。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通过扩大对外开放,提高我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和规则影响力”,并要求“要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推进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要加强境内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等。

大幅放宽金融服务业市场准入,取消银行保险机构的外资股份比例限制;推进跨境证券市场互联互通,启动沪深港通、沪伦通、债券通……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取得实质性突破,特别是2018年以来在金融领域先后推出50多条开放措施,为外资机构来华展业兴业提供了更加适宜的市场环境。
多位专家和外资银行业人士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中国始终坚持扩大金融对外开放,制度型开放举措渐次落地为外资机构来华提供了便利,外资加快布局国内金融市场也反映了对于中国金融业改革开放的高度认可。同时,持续回升向好的经济发展成绩、运行稳健的金融市场、更趋适宜的政策环境,增强了外资机构根植中国市场的信心。
“作为植根中国的国际金融机构,汇丰在内地的发展一直受益于中国金融市场的持续开放,业务领域也随着开放的步伐不断拓展。近期中国对于扩大金融对外开放的表态,更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在中国市场持续投资、深耕业务的信心。”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兼行政总裁王云峰说。




信心满:金融业稳健运行基础牢固



近日,我国2023年经济金融运行“成绩单”相继公布。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上年增长5.2%,比上年加快2.2个百分点,也高于疫情三年4.5%的平均增速;从横向看,这一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也保持领先。
银行业保险业总资产和主要业务平稳增长,总体运行稳健。2023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417.3万亿元,同比增长9.9%;人民币贷款新增22.75万亿元,同比多增1.31万亿元;保险公司总资产29.96万亿元,同比增长10.4%。初步统计,2023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3.95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495亿元。不良贷款率1.62%。商业银行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比例为84.2%,保持在较低水平。
从20年前四大行股改上市,我国金融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总资产从不到30万亿元跃升至超过450万亿元,增长了15倍。目前我国银行业资产规模、外汇储备规模全球第一,债券、股票、保险市场全球第二,并且是全球大国中唯一没有发生金融危机的经济体。
“展望今年,经济发展固然面临一些困难挑战,但更应看到,内地经济发展底子厚、经济增长活力足、宏观政策空间大,总体来看,依然是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内地经济长期向好、结构持续改善、高质量发展态势不会改变。”
“目前,内地金融业总体运行稳健、风险可控,我们完全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维护金融业健康稳定发展。”
1月24日,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第十七届亚洲金融论坛上致辞,释放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金融业稳健运行的积极信号。
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李佩珈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经济增长韧性强、活力足、政策空间大、风险防范经验多,这也让我国进一步扩大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更有信心和底气,进而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也有利于国际资本分享中国经济金融发展红利。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我国金融机构运营稳健,金融风险持续收敛,国内宏观政策空间较大、政策工具箱工具丰富,这些均表明我国金融业健康稳定发展具备坚实基础。



底气足:三个“不会变”传递开放信号



推进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实现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目标,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近年来,中国内地金融业加快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格局,陆续出台50余条开放新措施,取消了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减少了外资准入数量型门槛。目前,境外24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均在内地设有机构,境外40家最大的保险公司已有近半数进入内地。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蹄疾步稳,为外资机构深度参与内地金融市场提供了便利和市场机遇,外资机构在华展业兴业,也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研究一批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的金融开放举措,支持更多外资机构来华展业兴业。未来,中国内地金融业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的政策不会变,对外资合法权益的保障不会变,为外资提供更好营商环境的方向不会变,金融业开放的大门将越开越大。”在第十七届亚洲金融论坛上,李云泽针对金融业对外开放三个“不会变”的表态,让深耕中国金融市场的外资机构备受鼓舞,也坚定了他们继续扎根中国的决心和信心。
“渣打银行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积极参与者和受益者,金融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为渣打这样的国际性银行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和巨大的业务机遇。”渣打银行(中国)总裁、行长兼副董事长,区域行政总裁(中国及日本)张晓蕾表示,中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逐渐形成了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在金融领域,近年来众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市场开放举措相继落地,得到了国际市场的广泛认可和积极参与,中国金融市场已经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中有重要影响力的市场。
法国兴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何昕表示,“近几年,中国金融行业持续推进高水平开放。法兴银行长期关注中国市场,这也是法兴集团的重点市场之一,会持续密切关注中国任何的投资机会。”



条件优: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香港是全球知名的国际金融中心,在经济自由度、金融市场深度、国际化法律环境和人才储备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深化内地与香港金融合作,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是我国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题中应有之义。
李云泽表示,“金融监管总局将继续加强与香港方面的双边监管合作,在CEPA框架下不断推进向港澳更高水平开放,全力支持香港发挥在‘一国两制’下的独特优势,不断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并且提出包括进一步深化内地与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在内的四项具体举措。
李佩珈表示,在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中,香港扮演着连通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角色。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有利于深化国际金融合作,并依托香港地区引导更多国际资金向内地金融市场汇聚。以保险业为例,“研究出台提升大湾区保险服务便利化水平的政策措施”“支持中资银行保险机构在香港设立区域总部”等举措,有望吸引更多香港保险机构来内地展业,也有望丰富香港保险机构的多样性,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的地位。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的重要举措,“跨境理财通”近日又迎来新政策。新修订的《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实施细则》明确了优化投资者准入条件、适当提高个人投资者额度、拓宽业务试点范围以及进一步优化宣传销售安排等举措。业内人士表示,这将进一步提升“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的便利性,拓展参与主体和产品范围,扩大政策覆盖面,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对此,张晓蕾表示,随着“跨境理财通“新政发布,渣打银行也宣布将推出更多产品来满足大湾区居民资产配置需求。王云峰表示,汇丰一直将大湾区作为业务拓展的战略重点区域,也是积极参与大湾区建设的主要金融机构之一。新的政策支持将加快推动大湾区经济融合发展,同时为金融机构创造更为广阔的业务空间。恒生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王丹也谈到,作为港资银行,恒生银行将发挥与香港母行的资源联动优势,利用“跨境理财通”、数字化外汇综合服务平台等产品,把握住跨境居民理财、企业融资以及汇率风险管理等领域的机遇,积极参与到中国下一阶段的建设进程中。

大家都在看

今年第二家,获批解散!
何兴祥,一审获刑20年!
证监会召开系统工作会议,研究部署今年重点工作

来源:金融时报客户端

记者:徐贝贝

编辑:云阳

邮箱:fnweb@126.com
关注金融时报公众号 看更多独家新闻资讯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金融时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