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牛!这个温州人未上过一天学,却闯了57个国家和地区,养的黄鱼游上过G20餐桌

浙里温州 2020-08-24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世界温州人云社区 Author 祥浩 亦盈 昱燊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w0708r39slp  

回首改革开放40周年,温州“八大王”故事总是被经常提及。而当年在平阳水产领域已能呼风唤雨的青年俊才胡志叠,因竭力保持低调,如同“隐世高手”般鲜有人所知。


这个从未上过一天学的温州人,在外兜兜转转数十年,漂泊50多国缔造主打水产的商业王国;花甲之年,放弃国外优渥的生活回到年少起步的地方,开始新的冒险:建立碧海仙山海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在南麂岛养殖深海大黄鱼。


一次次出海过程中,风大浪急,同船年轻人七倒八歪,唯有胡志叠背手站立船头,岿然不动。


01

赤脚卖鱼的“山里娃”


志叠的传奇故事,从七岁开始。


60多年前,平阳西湾蔡家山山脚,一个瘦小的孩子,赤着脚,在海滩上抓了鱼,便拿往集市上去贩卖。


“当时我们山顶1000多户人家,就数我胆子最大,敢往海边跑。”在众多兄弟姐妹中,胡志叠排行第五。因家境贫寒,7岁时,他就下山抓鱼卖了钱去补贴家用。


待到9岁,胡志叠已与周边的渔民“打得火热”。“那时候我就一个人跟着渔民的渔船出海,渔船就停靠在南麂岛妈祖岙海滩,清明节前后,大黄鱼就会游到这边产卵,刚产了卵的大黄鱼特别容易抓,我们就在沙滩上抓了大黄鱼背回去卖。”说着,胡志叠用手比划着,“野生黄鱼大的有近10斤重,提起来有我人那么高,可惜现在已经见不到了。”

作业场景


从清晨到日暮,露水与汗水在身上凝结成了盐花。9岁的胡志叠挑着扁担,扁担两头拴着人高的大黄鱼,小小的身板被扁担压得弯弯地,趁着月色返回渔船。海上的天气阴晴不定,风浪大时,胡志叠在渔船上一住便有半个多月。“那时黄鱼虽多,不过一条大黄鱼也就只能卖几分钱。”尽管收入不多,但对于这个贫困的家庭来说,也算是一份不错的补给。


但彼时的胡志叠,并不满足这点“补给”,总在琢磨怎样才能赚到更多钱。13岁时,他已经学会“雇佣”工人给自己干活了。


上世纪70年代,按规定必须在生产队出工,胡志叠于是白天在生产队做工,晚上出门做生意,生意好的时候一天最多能赚到6块。


辛勤的付出逐渐有了回报。至23岁,胡志叠已经成了当地水产大亨。即便刻意保持低调,但“那时候,钱赚得太多了”,钱多得让他心里很不踏实。


02

异国他乡缔造水产“王国”


世纪80年代初,“担心政策有变”的胡志叠做了一个重大决定:揣着20美金,只身远赴荷兰。


初来乍到,衣食住行都成了问题。一位热心的香港老板收留了胡志叠在其餐厅打工,并提供吃住。但从小要强的胡志叠,依然心系水产老本行,希望能在异国他乡重新打拼水产事业。


第四天,他随香港老板来到荷兰水产品市场进货。水产摊子内活蹦乱跳的鱼,让他眼睛发亮。在一个荷兰老板的水产摊子前,胡志叠的双腿像着了魔,不肯离开,他打着手势请求荷兰水产老板能够聘用他。


看着眼前瘦小的中国小伙,荷兰人连忙挥着手,嘴里喊着“NO,NO,NO”。“当时我也不急,就呆在他身边看他工作,荷兰人有些上了年纪,处理起鱼来的手法比较笨拙,于是我就上手试了一番。”胡志叠说,他娴熟的技巧引得了荷兰人的认可,于是他转变主意,正式聘用了胡志叠。


胡志叠每天埋头苦干,全身心投在水产生意上,三个月后,“这个不会休息”的小伙得到了荷兰人的青睐,他分给这个中国小伙20%的股份,并邀请胡志叠共同参与到店铺的经营管理中来。


然而,“非法身份”还是困住了胡志叠,令他难以大展拳脚。1987年,意大利政府放宽了移民落户条件,闻讯后的胡志叠兴奋得难以入眠。


面对一边是好不容易在荷兰扎下的根基,一边是意大利的合法身份,胡志叠毫不犹豫选择了后者,随即从荷兰前往意大利发展。更出乎其意料的是,荷兰老板与原先店铺的30多名员工,竟也追随胡志叠赴意大利,共同创办了米兰华利贸易有限公司。

胡志叠(左)


来到意大利后,胡志叠如愿得到了合法居民的身份,再也不用东躲西藏,好比冲破了笼子的鸟儿,尽情地展翅高飞,拓展着自己的生意版图。


从波斯湾到北海道、阿根廷到西西里、挪威到加拿大……胡志叠的足迹遍布在了57个国家和地区的土地和海洋上,老外们稀奇古怪的捕鱼、养殖技术深深地装进了他的脑海。在各国闯荡的那些年头,胡志叠做过超市,干过贸易。最得心应手的,还是从小就熟悉的水产生意。


03

花甲之年再出发


我一路跨过千山万水,我的脚踏遍天南和地北。”很多国家的水产,都是经胡志叠之手,输往欧洲市场。但中国人工养殖的大黄鱼,对胡志叠触动很大。“不仅食用口感差,带有泥腥味,而且各项检测指标也不如意。”胡志叠曾在多个场所感叹,这根本不是他记忆中的大黄鱼。


2011年,当62岁的胡志叠再次踏上南麂岛时,毅然决定撇开要在儿时“捡黄鱼”的妈祖岙海域开辟大黄鱼养殖基地。“这里的水质和环境我最为熟悉,我知道这里肯定能养出一条高品质的大黄鱼。”胡志叠说道。

胡志叠位于南麂岛的大黄鱼养殖基地


南麂列岛处于洋流交汇处,盐度高,污染微乎其微,这样得天独厚的原生态,使得养出的大黄鱼肉质结实鲜美,口感较佳,与野生大黄鱼相较一般无二。胡志叠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向深海发展,投用119个深海网箱,南麂岛规模最大、养殖设施最完善的大黄鱼养殖基地浮出海面。


为了让大黄鱼长得更好,胡志叠采取仿野生的养殖方式。杜绝谷物类饲料的投放,喂食小鱼小虾,保持大黄鱼的野性,同时维持大黄鱼较大的活动区域,让大黄鱼能够“住得宽敞、吃得好”。

 

正因为对质量近乎刻薄般精益求精,2016年胡志叠的“麂翔”牌大黄鱼战胜117家竞争对手,被确认为G20峰会指定大黄鱼供应企业,代表中国味道“游”上G20峰会餐桌,让世界各国的领导人尝到了这份来自温州的美味。


除了黄鱼养殖产业外,胡志叠还在古盘山修葺了一条长13.8公里,路面宽6米的公路,路的末端,他还造建了一座老人公寓,提供了1000个床位。“养一条鱼、造一条路、修一座老人公寓”成为胡志叠现在生活的全部,他将自己称作“工作机器”,只要一日不工作,便是浑身难受。

 

虽然幼年时便随着父亲居住在国外,但儿子如今还是会以流利的平阳方言同胡志叠沟通。胡志叠笑着摆手道:“不光孩子们普通话和方言信手拈来,连孙辈们的普通话也是麻利得很。”

 

2011年,第一个孙子即将降世时,胡志叠便召开了家庭会议,希望今后所有的孙子孙女都能够请一个中国保姆,学习中国话。“我们不能改变自己的肤色,更不能忘记自己的母语。”在他的建议下,如今自己的9个孩子,19个孙子孙女虽定居国外,但都加入了中国国籍。“我们都相信,今后我们的国家会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好。”



记者丨戚祥浩 张亦盈  实习生 吴昱燊

图片来源丨新华社

编辑丨大佬琛、圈圈圆圆圈圈


据说99%的人都在看

◆ 吃了一个猕猴桃,温州10岁男孩休克,被送进急诊室!给孩子吃东西,一定要注意这点…

◆ 再见了,二维码!支付宝、微信同时宣布:全新支付方式来了

◆ 浙江29岁小伙口腔溃疡两个月不见好,结果一查竟是癌!有这些症状千万小心…

◆ 喜欢散步的人注意啦!换种走法,生病风险降一半



为胡志叠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