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985,消失在大学排名榜!
中秋节前夕,泰晤士正式发布了2024年世界大学排名,躁动了等待放假的大学校园里,平静的秋日时光。
无数双眼睛拿起放大镜追逐着榜单上的排名变化——
“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排名暴跌,留学得多注意了”
“清华12位、北大14位,力压宾夕法尼亚大学,直逼世界前十”
“国内高校这次排名进步最大,看看哪些学校上榜了”
“等等!怎么这次排名好多985学校不在啊……”
早已预兆的退出
此次缺席泰晤士排名的共有10所985,分别为中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兰州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以及国防科技大学(注:军队院校一般不参与商业排名)。
这些学校的实力毋庸置疑。在2021年泰晤士发布的排名中,以上多所学校也顺利上榜,去年发布的排名中,中南大学位于全球351-400名,内地第16名。
这样的位次让中南大学稳稳手握厮杀金字塔顶端排名的入场券,但它还是消失在了今年的榜单中。
排名机构大多依托学校主动提供的数据进行排名,但不同于其他排名机构的是,倘若学校拒绝提交数据,泰晤士并不会强行将该校纳入排名中。
从这特别的一点不难推测,这些消失在泰晤士排行榜上的国内名校,很有可能选择了主动退出。
这并非毫无依据,其实这轮退出早有预兆。
近年来,教育部不断表露出要淡化排名影响力的意愿,2022年更是明确提出第二轮“双一流”学科认定不与各种大学排名、论文指标等挂钩,建设“双一流”高校也坚决不能围绕各种流行的排行榜办学。
不必顾虑曾与“双一流”评估息息相关的世界排名后,变化在这一年发生。
中国人民大学决定不再参加国际大学排名,校方领导层认为这一决定符合我国教育发展方向,也将成为趋势。
与此同时,兰州大学也公开表明,学校从未参加过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QS在报过一年数据后,也不再跟进。
南京大学则在《南京大学“十四五”规划》和《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高校整体建设方案》中提到,学校发展和学科建设均不再使用国际排名作为重要建设目标。
2022年发布的泰晤士排名暗中涌动着一股退潮,中国人民大学、兰州大学之外,多所985也在榜单上悄然消失了踪影。
就像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张端鸿预计的那样,“十三五”期间,国内很多高校将大学排名作为办学目标之一,但到了“十四五”,将大学排名写进规划的大学会减少很多。
异化的单一数字
不只中国,环顾四周,退出大学排名的浪潮正在全世界蔓延。
去年11月,包括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在内的多所TOP15的顶尖名校法学院以“评级方式存在缺陷”为由,宣布将停止参与并脱离U.S News大学排名体系。
两个月后,新年刚过的烟火气息还没来得及消散,5所排名世界TOP10的医学院因同样的理由退出U.S News大学排名的消息,又为这个年初添了一把火。
宣布退出后,耶鲁大学法学院院长希瑟·格肯公开表示,U.S News占比权重很高的考试成绩、GPA和就业情况指标给学校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让他们忽视有前途的学生,尤其是那些负担不起昂贵的考试准备课程的学生。
韩国大学对排名指标也提出了自己的质疑。今年6月QS公布的大学排名中,包括首尔大学在内,韩国有31所大学排名出现下滑,其中有19所学校下滑超过100名。
随后,韩国52所重点大学联合发布声明,指出QS今年实行的全新评估指标,存在重大的评价方法缺陷,这是一场更利好英语圈国家大学,而不利于亚洲大学的排名,并决定从明年起不再参加QS世界大学排名。
不同于这些主动退出的大学,在今年宣布终止与U.S News一切合作的哥伦比亚大学,更像是“数据造假”丑闻后的狼狈逃离。
2022年2月,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萨迪斯通过详实的材料比对,公开质疑哥伦比亚大学提交给U.S News的班级规模、财务资源、毕业率等六方面数据涉嫌造假,从而将排名升至第2位。
这不是U.S News第一次出现数据错误,事实上,仅U.S News官方公布的2018年以来主动上报数据错误的美国高校就高达49所,实际上篡改数据的问题只会更普遍。
量化的指标将大学异化为单一的数字,追逐更高名次的动机驱使着操纵数据和扭曲制度的行为。更吊诡的是,指标的确定,实则难以逃脱排名机构商业性质的偏好,而商业为本就浑浊的排名又蒙上了一层灰雾。
QS在排名外同时运营着以大学和学生个人为对象展开的咨询服务,加州伯克利大学曾指出,“接受QS咨询服务的大学排名有可能上升”。韩国教育圈人士也在52所大学宣布退出后透露,很多高校为了提高在QS的排名,向QS缴纳了不菲的广告费或被迫接受了QS提供的咨询。
如何定义一所优秀的大学
今天人们提起U.S News,第一时间想到的总是它的大学排名,而往往忽略了它其实是一家媒体。有趣的是,大多排名机构都有媒体背景。媒体的特殊性让它们看到了大众对于简单明了的排名的旺盛需求。
面对质疑,U.S News也曾公开回应到,排名旨在帮助学生一站式对学校进行对比,如果没有了排名,学生择校会变得更加复杂且充满不确定性。
只是这种简单明了的需求传导到大学时,就变成了致命的危险。
6年前成为哈佛大学医学院院长后,乔治·戴利就在考虑退出U.S News排行榜,在他看来,排名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副作用,因为围绕排名来制定政策,大学放弃了追求更崇高的目标。
教育是大学永恒的使命,这恰恰是无法被排名指标量化的。为排名疲于奔命的校方,已经走向了远离教育的歧路。
不过无奈的是,即便学校拒绝提供数据,实际上也很难真正退出排名。除泰晤士之外,其他排名机构并没有退出机制,仍然会通过公开数据,强行对学校排名。
不能退出也无法取消的大学排名,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继续存在并影响着大学和社会公众。在既定的现实下,关键并不是退出,而是大学如何理性看待排名。
正如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提到的,如果大学不在意大学排行榜,就不会成为排行榜中的大学。
排名之外,如何定义一所优秀的大学?
“优秀的大学是各自不同的优秀,当一所学校在人类历史上发挥独特关键的作用,它的名次自然排定了。只有坚持自己的定位,坚守自己的使命,才能办好自己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