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到底是谁让我们不快乐?
抑郁症 (Depression) 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特征是出现情感性、认知性、精神运动性或植物神经紊乱等症状,这些症状会干扰工作、学习、处理人际关系和享受愉快的活动的能力。重度抑郁症已经成为一大致残诱因,具有高水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很多人认为抑郁症是负面情绪导致的,只要放轻松,想开一点就好了,其实不然,抑郁症有许多促成因素。抑郁症的病因涉及几种神经递质系统或代谢系统,目前大部分抗抑郁药的作用机理都支持了单胺能系统假说。另外,靶向其他神经传递系统 (例如谷氨酸能系统) 的新化合物也成为抗抑郁药研究的重点。
单胺能系统假说
因此,需要开发特异性和安全性更高的抗抑郁药,第二代/非典型抗抑郁药包括选择性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SSRI),例如氟西汀 (Fluoxetine)、氟伏沙明 (Fluvoxamine) 等;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 (NERI),如地昔帕明 (Desipramine);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 (SNRI),如度洛西汀(Duloxetine) 等;以及多靶点抗抑郁药如伏硫西汀 (Vortioxetine)。在开发治疗重度抑郁症的多种抗抑郁药中,SSRI 被认为是一线的治疗方法。
同时,研究人员还提出了其他非典型作用机理但与单胺活性有关的化合物,例如安非他酮 (Bupropion)、米氮平 (Mirtazapine) 、阿戈美拉汀 (Agomelatine)。安非他酮属于第二代抗抑郁药,作用机理与大多数抗抑郁药不同,它是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米氮平是一种去甲肾上腺素能和特异性 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 (NaSSA),可增强去甲肾上腺素和 5-HT1A 介导的 5-羟色胺能的传递 (Serotonergic transmission)。阿戈美拉汀通过拮抗 5-HT2C 受体来改变 5-羟色胺神经传递,并通过激活 MT1 和 MT2 褪黑素受体来促进褪黑激素的作用,因此阿戈美拉汀可改善抑郁症患者常见的睡眠障碍,但会引起肝损害。
图 2. 部分抗抑郁药物的作用机制[3]
尽管上述药物都能使单胺神经递质浓度立即增加,但仍有许多患者对这些药物无反应。因此,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可能还涉及到更多的神经生物学系统。另外,也需要寻找新型的,基于非单胺能的抗抑郁症受体靶标。
谷氨酸能系统
谷氨酸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主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由谷氨酰胺酶通过谷氨酰胺在神经元中合成。谷氨酸可通过代谢型 (mGluR1-8) 和离子型谷氨酸受体 (NMDA、AMPA 和 Kainate 受体) 起作用。多项研究表明谷氨酸能系统参与了重度抑郁症的病理生理机制。
图 3. 谷氨酸能系统和潜在的药物靶标[4]
尽管目前尚未完全阐明谷氨酸能系统的作用,但基于谷氨酸能药物如美金刚胺 (Memantine)、AZD6765、Traxoprodil、GLYX-13 等,都具有抗抑郁作用,其中包括典型的药物 Ketamine (氯胺酮),是一种非竞争性 NMDA 拮抗剂,具有快速稳定的抗抑郁作用。
研究还表明氯胺酮的抗抑郁作用与其激活 AMPA 受体有关。Akinfiresoye L 等人的一项研究支持了这一观点,氯胺酮的抗抑郁作用需要以 AMPA 受体依赖的方式激活 mTOR 途径。此外还发现包括 NMDA 和 mGluR 拮抗剂在内的许多抗抑郁药都需要通过 AMPA 受体信号传导才能发挥抗抑郁作用,如 Fluoxetine、Reboxetine 以及 mGluR 激动剂 LY341495。这表明 AMPA 受体在抑郁症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图 4. 氯胺酮可能的作用机制[5]
其他靶点
基于单胺能系统假说药物 |
MAOI |
不可逆的非选择性单胺氧化酶 (MAO) 抑制剂,可用于研究抑郁症。 |
Iproniazid 非选择性的,不可逆的单胺氧化酶 (MAO) 抑制剂,具有抗抑郁作用。 |
属于三环类抗抑郁试剂 (TCA),能阻断去甲肾上腺素和 5-羟色胺的再摄取。 |
属于三环类抗抑郁试剂 (TCA),是 5-羟色胺转运体、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和多巴胺转运体阻断剂,具有抗抑郁作用。 |
SSRI |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具有抗抑郁活性。 |
高效的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具有抗抑郁作用;能抑制 GRK2 活性。 |
NERI |
高效的去甲肾上腺素转运蛋白抑制剂,对 5-羟色胺转运体也有抑制作用,可用于抗抑郁症的研究。 |
选择性的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可用于抗单向抑郁症的研究。 |
SNRI |
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可作用于广泛性焦虑症和重度抑郁症的研究。 |
具有口服活性的 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的双重抑制剂,具有抗抑郁活性。 |
非典型抗抑郁药 |
有效的,具有口服活性的去甲肾上腺素能和特异性血清素,用于抗抑郁研究;5-HT2、5-HT3、组胺 H1 受体和 α2-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 |
MCE 的所有产品仅用作科学研究或药证申报,我们不为任何个人用途提供产品和服务
参考文献
↓ 下滑查看更多文献
1. Pereira VS, et al. A brief history of antidepressant drug development: from tricyclics to beyond ketamine. Acta Neuropsychiatr. 2018; 30(6): 307-322.
2. Catena-Dell'Osso M, et al. Glutamate system as target for development of novel antidepressants. CNS Spectr. 2013; 18(4): 188-198.
3. Perez-Caballero L, et al, Monoaminergic system and depression. Cell Tissue Res. 2019; 377(1): 107-113.
4. Hillhouse TM, et al. A brief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antidepressant drugs: from monoamines to glutamate. Exp Clin Psychopharmacol. 2015; 23(1): 1-21.
5. Wang Q, et al. Advances in novel molecular targets for antidepressants. Prog Neuropsychopharmacol Biol Psychiatry. 2021; 104: 110041.
6. Anttila SA, et al. A review of the pharmacological and clinical profile of mirtazapine. CNS Drug Rev. 2001; 7(3): 249-264. doi:10.1111/j.1527-3458.2001.tb00198.x
7. Maletic V, et al. Neurobiology of depression: an integrated view of key findings. Int J Clin Pract. 2007; 61(12): 2030-2040.
8. Freudenberg F, et al. The role of α-amino-3-hydroxy-5-methyl-4-isoxazolepropionic acid (AMPA) receptors in depression: central mediators of pathophysiology and antidepressant activity? Neurosci Biobehav Rev. 2015; 52: 193-206.
9. Akinfiresoye L, et al. Antidepressant effects of AMPA and ketamine combination: role of hippocampal BDNF, synapsin, and mTOR. Psychopharmacology (Berl). 2013; 230(2): 291-298.
10. Kalueff AV, et al. Role of GABA i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Depress Anxiety. 2007; 24(7): 495-517.
11. Pariante CM, et al. Glucocorticoid receptors in major depression: relevance to pathophysiology and treatment. Biol Psychiatry. 2001; 49(5): 39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