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爱多一分的时候,权力就少一分
所谓爱,就是对自我意愿的彻底放弃,是对所谓自我和尊严的缴械,是一种彻底臣服的状态。
点击上方绿标可收听音频
语音丨吴伯凡
这是伯凡时间第一次播出对一部电影的解读,因为时间太长而不得不分为上下两部分,直到最近仍然有听众在询问:下半部分在哪里?其实就在当天的第二条推送里。
国庆假期期间,我们制作了一个包含上下两部分的精简版,略去了关于电影情节的介绍等内容,如果没有完整收听的听众不妨听听这个版本,更精彩的内容其实在下半部分。
希望收听完整上下两部分的请戳: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部电影,准确的说是一部老电影,很老的电影。听说过并且看过这部电影的朋友,听到我来分享这部电影的时候,可能会有些困惑,为什么我要谈这么一部很老的电影?
之所以想到这部电影,是因为我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平等是个什么东西”。我发现平等这个概念,表面上看是一个很正向的东西,但是仔细思考,又不是那么简单。当我陷入到对平等的思考,却又不得其解的时候,就突然想到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是波兰著名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红白蓝》三部曲中间的《白》。作为一个波兰裔的法国人,基耶斯洛夫斯基之所以拍摄这部三部曲,是为了表达他对于法国人特别崇尚的三个理念的反省和再认知。法国的国旗是蓝、白、红三色旗,我们都知道那分别代表自由、平等、博爱。
这部电影的名字叫做《白》,blanc,英语里描述空白的词叫做blank,就是从这个词来的。很多人认为《白》是《红白蓝》三部曲当中水平最低的,我不懂大家为什么这么认为。也许是因为这部电影很通俗,《红》和《蓝》都是比较难懂的电影。
第二点,红白蓝三部曲里头,《白》是喜剧电影,另两部是悲剧。文艺青年都认为喜剧总是没有悲剧深刻。不管怎么样,我觉得这部电影很适合作为基耶斯洛夫斯基电影入门的篇章。如果你一上来就看另两部,或者《两生花》,可能很多人就会被吓到,觉得电影太难了。而且我个人认为这部片子想要表达的观念,一点也不比另外两部片子浅。
这部电影初看上去是一部爱情电影,看完电影之后,你可能很自然的会想起席勒的小说《阴谋与爱情》,概括这部电影的情节,可能会觉得用《阴谋与爱情》作为这部电影的名字还会更准确。但是基耶斯洛夫斯基没有太大的兴趣去拍一个所谓的爱情片,他的的确确是想思考“平等”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
在大家乐于传输的负能量段子中,爱情是一个很不招人待见的词。有人说爱情就像鬼一样,人人都说到过,但是人人都没见过,如果你真的见到了,那就是活见鬼。爱情有点像网上的一些艺人一样,门槛太低了,人人都可以谈论,而且人人都觉得自己有独到的见解。但是所有的见解几乎都是同质化的,并没有多少新鲜的看法。
基耶斯洛夫斯基就是想探讨一下爱跟平等是什么关系。爱情往往与平等相关,门当户对,郎才女貌,这里头都包含着一种平等的关系。没有平等就没有爱情,乞丐跟公主之间,怪兽与美人之间,不可能存在真正的爱情。童话里讲到的美女与怪兽之间之所以存在爱情,是因为怪兽不是真的怪兽,而是王子变的,这个故事最终还是一个王子和公主的故事。
在电影中隐含了一个没有明说,但是非常明确的概念:在爱情里,平等是万恶之源。
我们先看看这个剧情。男主人公卡罗尔和女主人公多米妮是一对夫妇,他们移民到了法国。本来卡罗尔算是一个成功人士,他是一个发型师,而且在国际发型比赛中得过大奖,他甚至随身还带着获奖的奖状。
他们很快就遇到了我们经常见到情景:一对夫妇或者一对情侣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度时,女人往往能够很快适应新环境,而男人往往不能适应那个环境。而且,常常是在原来的地方越成功,在新的地方可能就越是会感到失落,因为新的环境不认可原来的那一套地位体系。
这个时候,卡罗尔和多米妮之间平等的等式就不存在了。出国时,他们之间是平等的,男人有钱,有才华,女人漂亮,但现在这个等式不存在了。很快多米妮就对卡罗尔产生了强烈的厌恶和愤恨。
我们经常说到“恨”,什么叫恨,恨就是觉得对方亏欠自己,当你恨一个人的时候,一定是觉得这个人亏欠你。那么解恨的方式就是报仇,比如对方欠你的钱,你就给对方一耳光,你侮辱连他之后,就解恨了,其实就是把一个亏欠的状态变成了不亏欠。
爱的反面是冷漠,就是债务是零,恨就是负数。所谓爱一个人,本质就是有一种自己亏欠对方或者配不上对方的强烈意识,与此同时又特别希望和他同在的意识。
爱包含两个东西,第一个就是我配不上他,崇拜也好,觉得配不上也好,都是一种我欠他;而与此同时又希望跟他在一起。当一个女孩子爱一个男孩子的时候,或者女孩子爱一个女孩子的时候,都是这样一个状态,都是怯生生的,觉得与他相比,我有很多缺陷。
有一次一个朋友问我,说你能不能告诉我,怎样才能判断我是不是在爱一个人。我说很简单,你跟他在一起的时候,有没有一种强烈的意识,觉得自己身上有很多毛病,觉得自己配不上他,而且你发自内心的想改掉这种毛病,或者是你得到他是一种飞来的横福,而你自己需要拼命去补课,去补足你亏欠的部分。这才叫爱。
比如说母亲对孩子的爱,其实也是一种亏欠意识,它是一种本能的对孩子的亏欠意识,她总觉得自己的付出永远不够,这就叫母爱。所以弗洛姆说父爱的特点是她值得爱,母爱的特点是她需要爱。父亲总是爱最有出息的那个孩子,你值得爱我就爱你,母亲总是爱那个最没出息的孩子。
父爱其实它不是一种爱,它是一种平等交易。母爱才是真正的爱。当你爱一个人的时候,一定是有一种亏欠意识,觉得自己配不上,当然这又是矛盾的,觉得配不上亏欠,又特别希望和他在一起。
不管是人对人的爱,还是人对神的爱,都有这样一个特点。如果没有亏欠意识的话,爱就不存在。所谓恨就是觉得对方欠你的,强烈的意识到对方欠你。而且希望对方有多远滚多远,马不停蹄的滚。
后面的故事我就不详细说了,总而言之,这个时候,他在无比落魄、无比羞辱下,他觉得自己获得了新生,回到波兰后觉得自己满血复活,他抓住了一个机会,这跟我们中国二三十年前,发家致富的方法有点类似,就是开发房地产。
很快,他就成了一个富翁,当他成功的时候,内心对于平等的渴望和自己被亏欠,被羞辱,要找补回来的渴望变得无比的巨大。这时候,他就设计了一个圈套,他制造了一个假象,说自己去世了,找了一个假尸体,把自己的遗产全部留给了自己的前妻,这样多米妮就从法国回来参加他的葬礼,当然也顺便把卡罗尔的遗产拿走了。
这一切的背后还有一个阴谋,其实是一个圈套。卡罗尔突然“死”了,而他的遗产又归多米妮的时候,在警察看来就是有犯罪嫌疑了。当多米妮拿到财产的时候,就是多米妮进监狱的时候。卡罗尔觉得这才找回了某种平等,找到了多米妮亏欠他的所有的一切,他达到了平等。
所以这表面上是一个爱情电影,其实是一个仇恨电影。这里头所谓的爱,不过就是一种恨的跷跷板。也许刚开始两个人是起源爱的,这种爱也一样是起源于平等,郎才女貌的平等,后来产生了恨,是因为女方认为自己亏欠自己,所以他用各种手段去碾压他,去羞辱他。
好在卡罗尔还是一个比较成熟的男人,他知道这个世界并不在乎你的尊严,大家只在乎你的成就,当你没有成就的时候,你是毫无尊严可言的,所以他就通过各种手段,扳回来一局。当他扳回来一局,达到了所谓平等的时候,往回看,其实那是一个双方都因为追求平等,找补对方对自己的亏欠的过程当中,变得遍体鳞伤。
多米妮觉得卡罗尔性无能是亏欠他的,她用一种手段来惩罚他,就是跟他离婚。这个跷跷板在那一轮当中,她找回了某种平衡,但实际上是找了更大的倾斜,这时候你就会激起对于对方要找回亏欠的巨大能量和冲动。
果然,在下一局,对方就扳回来了。所以表面上是所谓的爱,其本质上其实是恨,而恨的本质就是谋求所谓的平等当中,不断去争抢、求胜、打压、蹂躏对方。
我们这样说的时候,说的是什么?——是战争。战争都是在谋求某种平等,不管是同一时间里头交战的双方,还是在时间轴上那种复仇式的战争,其实都是在寻求一种平等。
比如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失败了,它要付出巨额的战争赔偿,向几位欧洲国家付出巨额的战争赔款,德国觉得亏了,要求平等,要找补回来,所以才有了二次大战。所以战争的主题其实都是在追求平等。
在我们经常谈到的爱情里头,一旦你出现了两种意识,其实二者是同一的,一个是亏欠意识,就是对方欠我的,第二种,随之而来的就是平等意识。我要找补回来,我要回击,我要讨要,你欠我的,这个时候,战争就开始了。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所谓的爱,瞬间就转化成恨,或者说被一种亏欠意识的病毒,和平等意识的病毒,清晰的所谓爱情里头,它本身已经是恨了,这种爱情的本质是战争,或者说是恨。
有一个所罗门王判案的故事,两个女人在挣一个孩子,都说这个孩子是自己的,挣的不可开交,最后告到了所罗门王。所罗门王很智慧,说既然你们都说这个孩子是自己的,我想了一个办法,就是把这个孩子截成两半,你们一人一半,很公平。
这时候一个女人就说我不要了。所罗门王这时候就知道了,这个人才是孩子的母亲。很多人都听说过的这个故事,它恰好包含了我们前面讲的一个核心观点:爱里头是不求平等的,当你要求平等时候,你就不再是爱。
所有的战争,不管是国与国的战争,还是作为情侣之间夫妻之间的战争,你把所有的东西翻开之后,发现就两样东西,一样是亏欠意识,就是对于对方欠我的意识。这个意识恰恰是爱的反面,爱是我欠对方。当亏欠意识发生反转的时候,当你在这种亏欠意识的驱动下,去寻找一种所谓的公正和平等的时候,战争就开始了。
今年5月份,我在印度买了一本书,这本书我以前看过中文版,印度的向旅游者开放的书店里,摆满了这本书,这本书就是《爱经》。这其实是一本房中术,是一本类似讲《欢喜佛》的书,把性爱起源和宗教起源和在了一起来谈论的一本书。
但是我在这本书看到了一段话,觉得这句话可以作为对爱这件事的最准确的定义,它是这样说的:所谓爱,就是对自我意愿的彻底放弃,这是对所谓自我和尊严的缴械,是一种彻底臣服的状态。爱是全身心毫无保留的把自己给予对方,给予与获得是同时发生的,只有在爱里,给予就是获取,获取就是给予,在别的地方都不存在。
别的地方都是零和游戏,你得到的多,就意味着对方失去的多。只有在爱里,得到和失去是合一的。其实是战争的结束,和平的开始。向痴迷的信徒,不由分说的爱的神,这里头没有恐惧,没有脆弱感,没有痛楚,没有粗暴和狂野,他是宁静的,美好的,在全然放弃当中的全然获得。从这个定义里,我们能够感觉到,平等、对等,以及当对平等的追求,对于对等关系的追求,是亲密关系,或者不限亲密关系当中最致命的毒药。
研究东方文化的,对东方文化有精深研究的瑞士哲学家心理学家荣格说过,当权力完全占据你的内心的时候,爱已经当然无存。反过来,当爱全然占据你内心的时候,权力已经消失。
我不知道大家是否觉得这样的话太文艺,太理想,甚至有点不着调。但是我们想一想,当母亲看着自己怀中的孩子的时候,当父亲看着自己的女儿的时候,那样的目光里头,是不是一种权力荡然无存,全部被爱充满了那样一种目光。
关于《白》这部电影有很多可说的,今天我们只是对这个显性的关键词爱情背后的几个隐形关键词,平等,仇恨,战争,进行了一个简单的解析。
我希望大家看过和没有看过的时候,带着这几个关键词去看这部电影。也许我们会看到一部崭新的电影。尽管这是一部20多年前的老电影。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