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纯干货】参加学术会议不带脑子?看看这个

刘哲雨,郝晓鑫 e起写 2017-10-28


你有参会综合症吗?

会上很热闹,会后静悄悄,然后就没有然后……

            有经验的人都会说

开会都要带上脑子

额,怎么带上脑子呢?  

  那会不会是会前准备点啥,会上注意点啥

会后反思点啥?

可能小编也说不清……

我们看看有心的刘老师为大家奉上的活生生的例子!

小编语


一、为什么要参加学术会议

众所周知,做学术不能闭门造车,向壁虚构。创新需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做学问也是如此。当今时代,了解他人科研成果的方法有很多,参加学术会议就是其中一种。与其他方式相比,参加学术会议至少具有以下三大优势:

(1)学术会议具有前沿性,时效性。主要体现在报告人为扩大研究成果的影响力,往往会将研究团队最新的研究成果与大家分享交流,同时能够保证研究成果的权威性和高质量。这样,参会者往往能得到相关领域最前沿的、最可靠的资讯信息。

(2)学术会议具有高互动性。能够提供与专家学者面对面交流讨论的机会,尤其体现在提问环节,参会者通过对疑惑或感兴趣的地方进行提问,获得专家学者的及时解答。通过面对面的互动交流,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曲径通幽。

(3)促进合作。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会场中,你会发现坐在你左右的是一群和你一样,有一致的研究领域或研究兴趣的同行。可见,参加学术会议为与志同道合者进行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研究心得,讨论研究思路和方法,乃至促成合作提供了机会。

二、学术报告前的准备工作

(1)了解报告人。主要包括了解报告人的学术背景(如毕业院校、专业背景等),学术专长(如偏理论还是偏技术),取得的学术成就及其研究领域等。

(2)明确参会目的。一般来说,参会者会提前知道会议主题,会议主题囊括了本次报告的主要内容。通过对会议主题关键词的查询和报告人相关文献的阅读,结合自身研究领域,可以明确参加会议的目的。即要带着问题去听报告,提前想好报告人的研究与自己的研究有什么共通之处,对报告人的研究有什么疑惑之处或感兴趣之处,最想听到关于报告主题的哪些方面:研究数据、研究结论、研究方法、研究模型、研究思路等。

(3)了解会议形式。不同的会议组织形式如专题讲座、讨论工作坊、学术沙龙等,报告人作报告的方式、内容以及交流讨论的形式都有所不同,提前了解会议形式可以帮助自己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提高参会学习的效率。

三、学术报告听什么

聆听学术报告的过程也是科研学习的过程。这里借鉴教学目标分类的三个维度来解剖学术报告听什么。

知识与技能:主要关注研究提出的背景、目的及意义、选择的研究角度、设计的研究模型、选用的研究方法、选取的研究对象、得到的研究成果、研究不足及研究展望等。

过程与方法:这是报告的精华部分,好的方法是通用的。通过学习报告人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框架、数据处理方法、实验设计等,进一步深入思考是否可以将其迁移应用到自己的研究中。

情感态度价值观:路漫漫其修远兮,学术的道路充满坎坷。报告人之所以能取得学术成果,凭借的绝不只是运气,更多依靠的是研究者严谨治学的态度,坚持不懈的努力,愈挫愈勇的勇气。从报告人的身上,你能够学到很多优秀的品质,这些品质都是通往成功道路所不可或缺的。

四、为什么要记笔记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听报告的同时将重点报告内容进行记录整理,必要时进行拍照、录音等。并对自己不理解的地方重点标记,或在感兴趣的地方写下自己的理解和体会,便于在之后的提问环节进行会议交流,也有助于提高会议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五、会议笔记怎么记

内容上:理清脉络,删繁就简,疑问标注,把握重点,兴趣凸显,联系自身

形式上:纸笔,拍照,录音,录像等。

六、会议提问

 不要为了提问而提问,不要有了问题不敢问。要善于思考,把握机会,表达出心中的观点,只要是经过自己思考的问题,就是有意义的。

七、整理笔记

详见后文案例。

八、后报告时期

关注报告人、报告内容以及报告会本身的后续发展和变化。

天津师范大学创新教育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揭牌仪式

(点击阅读全文进入视频链接)


导语

2017年6月14日下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林晓东教授在天津师范大学会议中心大报告厅做了《中国教育面向2030发展目标的建议》的精彩报告。会议由天津师范大学副校长梁福成主持,参会者包括天津师范大学创新教育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各创新团队成员、天津市各区教育局局长、中小学基础教育工作者以及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全体师生代表。本次会议由中央电视台联合录制,会议规模盛大,座无虚席。

主讲人介绍

林晓东,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终身教授,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核心教育咨询专家。她全面参与了OECD2030教育发展框架的制定,对目标框架的建构做出了重要贡献,并提出将自我完善纳入未来教育目标。除OECD之外,林教授正在与德国、芬兰、丹麦和美国数学教育学会等多个国家的政府及学术组织就2030教育理念重构与标准制定、课程体系重塑、学生发展评估、教师专业发展等四个方面进行合作与研究。林晓东教授十分关注中国教育改革发展走向,也希望分享其OECD教育咨询经验与自身研究成果,助力中国教育发展。

会议内容

大会上,林晓东教授分别以关心者、研究者、参与者、行动建设者四种身份,进行了精彩的主题报告。

作为关心者

大会上,林教授解读了2012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简称PISA)的评测结果,结果显示中国上海地区的中学生在阅读、数学、科学科目的成绩排名均位列第一,且分数远超国际平均水平。与此相对应的,美国学生的成绩排名分别是17,31,23。该结果是否能够说明中国学生比美国学生更加优秀?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那么,中国学生与美国学生到底有什么不同?带着这个问题,林教授查阅了美国报纸刊登的相关报道,站在美国人的视角解读了他们眼中的中国教育。进一步地,她通过邮件访问专家学者,归纳出美国高校教授眼中中国留学生的长处和短处。具体体现在:

在对中国留学生本人进行的调研中,林教授提出了以下三个问题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问题一:你在美国课堂及校外生活中遇到的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问题二:你觉得在中国上学时应学到什么知识及技能能够使得你在美国的生活与学习更顺利?

问题三:你觉得为什么与美国人的社交及沟通如此之难?

以上调查结果显示,沟通交流及人际交往的能力是中国留学生比较欠缺的一种能力。为此,美国教育部教育司王炳明博士通过对30位中国留学生进行交流访谈,在比较中美学生之间以及不同阶段出国留学生的表现后,对中国留学生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主动进取,增强人际交往主动性,建立更多人际链接;

2.丰富体验,强调多方面体验人生

3.明确目标,要设立目标,明确方向,提高效率

4.客观判断,学会客观、冷静、自主地判断

作为研究者

林教授长期致力于学生自我完善能力的研究,并着重就关于耐挫教育的研究进行了报告。研究采用实验法,分析比较了通过故事的形式,分别教授科学家(如爱因斯坦)失败和成功的经历对学生在行为测试、价值、态度、情感方面的测评成绩的影响。研究发现,教授失败经历的班级学生的测评结果高于教授成功经历的班级,且前者认为所学知识与自身有更高的相关性,更能够引发情感共鸣,学习动机也更具有持久性。由此,林教授提出与学习者切身相关的教学更能够引发学习行为的持久性。

作为参与者

林教授是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核心教育咨询专家,参与制定了教育2030发展目标;是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研究顾问,将参与制定软实力培养与发展战略,同时她也是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创新工程负责人,主要负责教育创新研究和课程开发。林教授从全球2030年将会发生重大变化的移民、环境、公民身份、就业率、不平等性、现代家庭、科学技术等方面出发,站在全球视野的高度,提出2030年学生应对各种挑战需要具备以下四方面的能力:

其中,知识主要包括学科知识、社会文化、人际关系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公共卫生、公共政策、信息交流等。

技能主要包括应用知识的能力、商业技能、跨文化能力、复杂沟通、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

人格方面主要包括:热爱学习、主动探索、承担风险、思维习惯;个体发展如正直、诚实、公正、尊重他人的品德;人际交往能力,具备全球视野,高适应性等。

自我完善主要包括自我认知;自我发现;自我控制与自我调节等。

作为行动建设者

作为行动建设者,林教授提出了面向2030年的教育发展需要思索的几个问题,也为广大专家学者今后进行教育探索指明了方向。

  1. 我们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教师、学生、家长?

  2. 我们到底要培养学生什么知识、技能、人格?

  3. 我们的学校如何促进学生自我完善?

  4. 当我们意识到自己不完善的地方时,我们该怎么面对?

  5. 我们如何进行耐挫教育?如何进行课程设计、教材编写?

  6. 我们如何进行改革评价?考什么?如何考?

为解决上述问题,林教授提出了四个教育着力点,为面向2030的教育改革提供可操作的抓手。

着力点一:改进学校教育:优化课程设计;提升教师能力;改进学生评价

着力点二:重视家庭教育

着力点三:校外补习做人

着力点四:加强社会体验

林教授以诗歌的形式提出了关于教育科学研究的建议:

认知科学是根本,教育科学领实践

科学方法给信誉,专业知识指方向

    要想达到双一流,高研人才赶快抢;

科研经费不能抠,科研成果传世界

会议的落脚点落在教育改革今后的行动建议中,提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以迎合2030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1.  教育理念重构

2.  注重标准制定

3.  课程体系重构

4.  学生发展评估

5.  教师专业发展

会议的最后,参会者与林教授进行了面对面的实时交流互动,林教授风趣幽默,邀请她的团队成员以切身体验和研究专长,耐心地解答了每一位提问者的问题,引发了阵阵掌声。

问题一:

在美国是如何处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关系的?

回答:在美国,很多学校课程就包括家庭教育参与的部分,家庭教育是美国课程教育的一部分。比如在法律课程的学习中,通过家长和学习者共同进行角色扮演,考查学生学习活动中对知识学以致用的能力。

问题二:

前几天我拜读了您写的一篇关于调动学习动机的文章,我有一些困扰的地方想请教您,为什么您认为价值观是影响学习者的学习结果(成绩)最关键因素?

回答:此处的价值观是指学生如何看待学习,学习者认为学习对其今后的生活将会产生多大影响。学习动机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学习动机背后是对“学习”产生的不同的价值判断。当学生能够正确的看待学习的时候,学习的行为就会更加合理化,学习行为也才能更加持久。

问题三:

关于人才培养,您刚刚在报告中提出了面向2030年的人才结构是知识、技能、人格和自我完善。我自己思考的结果是这样的,在这里跟您分享一下:中间是一个好字,周边是三个字。第一个是心,心好与好心,第二个是学,学好与好学,第三个是人,人好与好人。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前中国教育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中国政府也更加关注德才兼备,立德树人,所以我想请教您对于“人格”与“德”是如何理解的?

回答:“德”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比如无论做任何事情,诚信都是最重要的,这是整个社会运行的最高成本。举个例子,区块链技术解决的就是数据互信的问题。正是因为德是很重要的,所以要从幼儿园开始,培养每个学习者形成健全的人格。

问题四:

想请教林教授,您认为在美国成长的华人孩子与在国内成长的孩子有什么不同?

回答:在美国成长的华人的孩子与中国孩子相比,前者的独立性更强。比如他们不需要家长接送上下学,他们从小学着自己挣钱,学习合作解决问题。相比之下,中国的一些留学生孩子只会抱怨,而不是自己寻求问题的办法。


刘哲雨,博士,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硕士研究生导师,主持多项省部级课题。主要研究方向为学习科学、深度学习、教学设计以及多媒体画面语言学,擅长交叉学科的创新研究,长期从事中小学教学指导,积累了丰富的案例与经验。敬请关注刘哲雨博士近期在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的关于深度学习研究的系列论文,并欢迎国内外学者和深度学习爱好者共同切磋、长久合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